‘壹’ 太空里还有没有其他生物
如果在“寻找外太空有智慧生命”(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简称 SETI)领域一有动静,我马 上就会知道,因为一定会首先接到记者的询问电话。多年 前我和同事儒德(Robert Rood)合写了一本书,主要的论点 是反驳当时普遍认为星系中满布着有智慧生命的观点。显 然我的名字被登记在许多人的参考电话簿中,被标注为反 对派的代表而受到他们的关注。然而,有很多记者恐怕是 要失望而归的,因为我虽然相信我们或许是星系中唯一具 有高等科技文明的星球,但我也相信SETI是应该需要热 切投入的事业。这是少数几个我能想到的、其结果无论是 正面或负面都一样具有意义的科学计划之一。
关于SETI的第二阶段的思考,形成于我们开始寻找 数百万外星人时。到了 20世纪50年代,太阳里有人居住 的想法当然已被放弃了,但是一般还是感觉我们必然会在 火星和金星上发现生命,或许某些较大的卫星上也可能。 然而,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里,随着对太阳系探索的开展, 这方面的希望也变得很渺茫。金星原来是火热的地狱,火 星是冰冷无水的沙漠。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曾乐观地期 望,但今天却没有任何在太阳系中有生命迹象的证据,即使 认为火星上有可能曾有过原始的生命。
不仅如此,我们一面开始了解像行星大气层这种动态 系统时,也就开始认清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在表层能有 液态水长达数十亿年之久、以使高级生物发展出来——很 可能是非常稀有的。这里一个关键概念是所谓“可居住连 续区w(continuously habitable zone,简称 CHZ),是围绕着恒 星的带状区域,使其中像地球这样的行星会存在。
太阳周 边的可居住连续区,从比地球轨道小百分之一的轨道伸展 到比地球轨道大百分之五的轨道。假使地球轨道再靠外面一点,就会在很久以前即已冻结;如果再靠里面一点,则会 像金星一样火热。比太阳小的恒星根本就没有可居住连续 区,而比它大的,则不能存活到令生命发展出来。
连行星的大小也在生命的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地球大的行星就会有太多的火山,而变得像金星;比地球 小的行星就会流失其大气层,而变得像火星。并且计算显 示,没有足够大卫星的行星,其自转轴会不断剧烈地变换方 向——这样的过程如果发生在地球上,必然会消灭掉一切 生物。因此,为了要找到有智慧的生命,我们必须找到大小 适中的行星,有一个大卫星,在恰好适当的距离绕行着一个 恰好大小适中的恒星。很可能地球是星系中唯一符合这条 件的行星!
即使你认为成功的机会极少,我们还是必须尝试SETIo过去使用的重要技术(以及在可预见的未来),是寻 找其他文明有意或是无意发送出来的无线电波。这类搜索 已经做了许多次(到目前为止都没成功),但是在这领域也 从来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有系统的计划。美国议会对在
这个领域进行大规模的项目投资表示完全反对。应该归功 于美国航太总署这个官方机构,他们竟能努力维持经费不 致枯竭,甚至勇敢地给了这计划一个隐晦的名称。但美国 国会在识别出所谓的“高分辨率微波扫描”(HRMES)计划根本就是SETI的伪装后,就在1993年把经费砍掉了。现 持,搜寻还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