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面暴露的生物性因素有哪些

面暴露的生物性因素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7-22 01:41:16

‘壹’ 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有物理性因素、化学因素、生物性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一、物理性因素的内容

物理性因素主要包括小气候、噪声、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等。

二、化学因素的内容

化学因素包括大气、水、土壤中含有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

三、生物性因素的内容

生物性因素主要指环境中的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变应原等。

四、社会心理因素的内容

社会心理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等等。

‘贰’ 【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

对于石化工作者来说,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是影响他们健康的最直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影响石化工作者健康的工作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劳动过程中的因素、卫生条件及技术措施因素、社会因素等几大方面。

1.化学性因素

主要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等。

(1)生产性毒物。在石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在工作环境中产生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这些生产性毒物常见的主要有氯气、氨气等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等窒息性气体,铅、汞等金属类毒物,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等等。这些都会对工作环境中的从业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2)生产性粉尘。在石化生产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长时间悬浮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称为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主要有矽尘、滑石尘、电焊烟尘、石棉尘、聚氯乙烯粉尘、玻璃纤维尘等等,这些粉尘主要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等造成损害,同时也会引起其他方面的疾病,危害工作者的健康。

2.物理性因素

主要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噪音、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

(1)高温和低温等工作条件。高温,如热油泵房、催化剂生产的焙烧岗位、加氢催化剂反应器内操作、夏天进入油罐车或油槽车内作业等;低温,如石蜡成型的冷库等。这些也会给工作者的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2)噪音。主要是指来自机械力的噪音,来自电动力的噪音以及来自磁动力的噪音等,如加热炉产生的噪音、高压蒸汽放空产生的噪音、泵产生的噪音、粉碎机产生的噪音、电器设备产生的噪音、机械传送带产生的噪音等等。这些噪音会危害人体的听觉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对工作者的健康也有很大危害。

(3)振动。这里指的是生产性振动,如循环压缩机转动产生的振动,使用风动工具产生的振动,研磨作业时产生的振动以及交通运输工具产生的振动等。

(4)电离辐射。如工业探伤所用的X射线所产生的辐射,放射性同位素仪表产生的辐射等。

(5)非电离辐射。如高频热处理时的高频电磁场,电焊、亚弧焊、等离子焊时产生的紫外线,加热金属、玻璃时产生的红外线等。

3.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有害因素主要是指工作环境中的细菌、寄生虫或病毒等,这些因素也会引起与职业有关的某些疾病。

4.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主要有劳动时间过长,劳动精神过于紧张,劳动强度过大,个别器官、系统过度疲劳,如光线不足会使视觉神经过度紧张等。

5.卫生条件和技术措施不良等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场所设计不合理,如车间布置不当,有毒与无毒岗位在同一车间,厂房矮小,没有必要的通风、换气、照明等卫生技术设施等;还包括防护措施缺乏等,如缺乏防尘、防毒、防噪音等方面的措施,缺乏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等;另外,还有工作中的环境污染因素如有毒气体的泄露等。

6.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社会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新的压力和挑战,这些对于石化行业以及石化工作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也带来很大的考验。

‘叁’ 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有哪些

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的疾病

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病包括:炭疽、布氏杆菌病、森林脑炎三种,其致病微生物分别为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一、炭疽

炭疽是炭疽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人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后而被感染。炭疽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炭疽杆菌为有荚膜革兰阳性需氧芽孢杆菌。炭疽杆菌在宿主体内或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有荚膜形成。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和很强的致病性。炭疽杆菌在活的动物体内不形成芽孢。在体外,暴露于充足氧气和适当温度下可形成芽孢。芽孢耐受性强。细菌的繁殖体抵抗力弱,对热和普通消毒剂都非常敏感。

二、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是布鲁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常见于牧区,也是我国法定职业前改段病之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布鲁杆菌属革兰阴性短小球状杆菌,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或荚膜,可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对人类致病的有马耳他布鲁杆菌(羊种菌)、流产布鲁杆菌(牛种菌)、猪布鲁杆菌、犬布鲁杆菌4种类型。其中,以羊种菌致病力最强,也慧誉最常见。该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对日光、热、常用消毒剂很敏感。

本病歼侍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细菌、毒素、变态反应均不同程度地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病病理变化广泛,受损组织包括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组织.以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病变最为显着。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或毒血症。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内生长繁殖的病原菌多次进入血流,使临床症状反复加重,形成波浪式热型。

三、职业性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经硬蜱媒介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劳动者在森林地区从事职业活动中,因被蜱叮咬而感染的森林脑炎,即为职业性森林脑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森林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其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及抵抗力均类似乙脑病毒。该病毒耐低温,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和消毒剂敏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大多数患者呈隐性感染或临床表现轻微。本病的病理变化与乙脑相似,神经系统出现广泛的炎症病变。神经细胞有变性、坏死和脑组织软化灶等,病变涉及大脑、间脑、脑干、脊髓,重者可波及延髓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拓展资料:

一、生物性有害因素

生物性有害因素是存在于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存在有害影响的一类生物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及动植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性有害因素会造成多种危害,但主要是对职业人群健康的损害。

二、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生物危害

由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称为生物危害。生物危害分为五类:①职业性细菌传染病,如炭疽、布氏菌病等。②职业性病毒传染病,常见的有森林脑炎、口蹄疫、狂犬病等。③职业性真菌病,如放线菌病、皮肤真菌病等。④职业性螺旋体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⑤职业性寄生虫病,常见的有包囊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这类职业性传染病往往与非职业性传染病同时存在,具有地区性。

生物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损害,除引起如炭疽、布氏菌病、森林脑炎等职业病之外,因病原体不同,也可引起鼠疫、口蹄疫、挤奶工结节、牧民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尤其是近年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猪链球菌病等新的传染性疾病,对禽、畜类相关行业职业人群的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资料链接:网络--生物性有害因素

‘肆’ 常见的生物性有害因素有哪些

生物因素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对职业人群健康有害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动植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统称为生物性有害因素。例如,附着于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某些动植物产生的刺激性、毒性或变态反应性生物活性物质,以及禽畜血吸虫尾蚴等。职业性有害生物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虫,如布氏杆菌、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 GBZ 2.1-2007)的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白僵蚕孢子与枯草杆菌蛋白酶的容许浓度见表1。
有害因素作业

常见的生物性有害因素作业主要见于病原微生物实验研究、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生物高科技产业、动物饲养与屠宰以及植物种植等相关行业。
(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可能因接触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相应的健康损害。
(二)医疗卫生行业
从事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的工作人员可能因接触致病性微生物而引起相应的健康损害。
(三)生物高科技产业
以DNA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操作对象主要是活性有机体,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经常接触致病性微生物或非致病性微生物或其有毒有害的代谢产物,有可能对其健康产生危害。
(四)动物相关行业
从事畜牧业、动物饲养、动物屠宰等动物相关行业的作业人员存在感染动物性传染病的风险。
(五)植物相关行业
农业生产人员可能因接触有机粉尘导致农民肺;菇类栽培、采摘工作的人员可因吸入大量真菌孢子而诱发蘑菇肺;从事稻田作业的人员会发生各种皮肤疾患;在森林地区的作业活动中可接触森林脑炎病毒等。
生物性有害因素的危害
生物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的损害,除引起法定职业病,如炭疽、布氏杆菌病和森林脑炎外,也是构成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和职业性皮肤病等法定职业病的致病因素之一。生物性有害因素还可导致鼠疫、口蹄疫和矿工钩虫病等,以及因接触各种生物性毒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伍’ 影响生物性状还有什么因素,请举一个例子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因此除题干中的非生物因素外,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还有空气、土壤、生存空间等,例如:空气,如池塘的水中缺氧,会导致鱼大量死亡,大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土壤性质,如盐碱地中只能生长特定的植物等;生存空间,生存空间过少生物数量减少。

简介:

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总之,生物的性状包括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物的生理特征和生物的行为方式。

‘陆’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儿童心理发展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阶段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除了先天遗传因素影响之外,还和日常生活所处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下面就来看看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1

生物性因素包括:

(1)遗传因素:

一个有染色体畸形或基因缺陷的精子或卵子,在其结合受精时就注定了孩子未来的不幸。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异常,就会导致各种先天畸形和遗传疾病。其中,如大脑发育不全、先天愚型、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都会导致明显的精神残缺和心理障碍。

(2)胎儿发育:

在整个胎儿发育期间,母体的健康状况以及外界各种因素的作用,也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特别在受孕的头3个月,孕妇若受到流感、风疹、肝炎等病毒感染,可引起胚胎染色体畸变,或胎盘血循障碍,供氧不足,从而影响胎儿发育。不当用药,或接触农药、吸毒,以及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化学、物理因素也有影响。

此外,孕期的营养、情绪状态、工作生活安排是否适度,围产期的.种种问题,都可使胎儿受到伤害,出生后即成为一个有问题的新生儿。

(3)幼年环境:

幼年期的疾病,不当用药、环境污染因素、头部受伤、喂养不当等均可产生不良的影响。

(4)早期教育:

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而童稚期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尤为重要。

一、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

(一)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育的主要家庭因素

1、父母对子女教育不一致,还有家里老人的溺爱;

2、父母关系紧张、敌对,经常争吵;

3、父母,尤其是母亲与小孩长期分离;

4、父亲在家里的权威没有形成;

5、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以批评、责罚为主,鼓励、赞扬和理解不够;

6、父母不良的言行起了示范作用。

从我们科就诊的儿童看,大多可以询问到上述家庭因素,有的成人心理疾病患者也可以追问到童年期的不良家庭因素。有的是直接致病因素,有的是诱发因素,有的导致症状维持,治疗难度增大。

有的因素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影响明显而深远,如童年早期与母亲的分离;有的因素在我们国内家庭比较普遍存在,如父母教育不一致;有的因素很难彻底消除,即使我们心理工作者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也只是尽努力去减少,但不可能完全没有。

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2

(一)遗传

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是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3)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二)环境

1.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又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

(三)学校教育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作用

(1)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2)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柒’ 护理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职业损伤因素

1.1生物性因素

护士工作的环境处于人类共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中,又具有医务场所的特殊性,大量存在的生物因素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1.1.1病毒

病毒是最常见的生物性危险因素,临床上以乙肝、丙肝、艾滋病毒为主,美国CDC监测报道[2]: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每年因血源性传播疾病造成医务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由于护理职业行为的特殊性,临床护士经常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各种分泌物,被污染的几率相当高,国内大量研究证实[3]:护士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的最高职业群体,护士锐器伤的发生率为79.36%~92.3%,被乙肝污染的针或锐器伤后的相应感染率为6%~30%.

1.1.2细菌

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广泛存在于各种分泌物、排泄物及患者用过的器具和衣物中,通过呼吸道、血液、皮肤等途径感染护士。

1.2化学性因素

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各种化学消毒剂而使自身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如: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院资料显示[4]:医院至少使用159种对皮肤或眼有刺激的物品,135种具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品。调查证实[2]:1.0PPm浓度的甲醛可刺激皮肤、眼、鼻、咽、喉及肺,引起变态反应、哮喘。国内外研究资料得出结论[5]:护士在化疗操作过程中,注射器溶药、排气、换液、拔针等都可能造成皮肤接触或吸入;管理及使用抗肿瘤药物的人员,可能通过皮肤接触吸入或吞食,长期受到低剂量药物影响,可诱发基因变性,使染色体畸变,具有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

1.3物理性因素

意大利一项调查显示[6]:医护人员由于负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为8.4%.临床护士在工作中,体力劳动多,强度大,特别是骨科、急诊科、创伤科等需要搬运患者,容易扭伤腰背,造成自身损害。我国对临床护士的疾病调查发现[7]:下腰背疼痛、静脉曲张和手术室经常保持前屈位引起的颈椎病很普遍。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护士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接触CT、X线、激光、红外线等逐渐增多。护士常需要定期消毒病室,不可避免要接触紫外线,可能会造成皮肤红斑、紫外线眼炎等不良反应。医院内一般病室均能保持安静,避免噪声,但有些辅助科室,由于工作需要,机器启动及工作声音较大,护士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势必会受到损伤,引起听力、神经系统等损害。抗生素引起的慢性过敏者更屡见不鲜,有报道显示[8]:护士每天与各种药物反复接触,导致其过敏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尤以过敏性休克为甚。

1.4心理社会因素

在工作领域中存在着很多负性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心理和工作行为,严重时会导致职业倦怠。由于各种因素,使某些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存在偏见,导致护士与患者之间矛盾激化。在处理护患关系这一环节中,护士往往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会带有紧张情绪。据调查发现[4]: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人群差,其中30~40岁是心理障碍发生最多的时期。

阅读全文

与面暴露的生物性因素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0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6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1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0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4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5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6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8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19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4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0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98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0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84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49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