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防止生物入侵者的入侵
外来生物入侵
一、生物入侵的概念
对于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息环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生物都叫外来生物,它指的是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过去或现在)和分布位置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植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植)
的一种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包括这些物种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而外来入侵种是指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 外来入侵种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二、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外来入侵动植物种类的系统报道,据有关文献查证,目前已知我国至少有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11种入侵微生物。与外来入侵动植物相比,我国对外来微生物种类的调查更为少见。目前对农业危害较大的外来微生物或病害有11种。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每年以0.1%~1.1%的速率在急剧减少。这种生物多样性的极度锐减,除了人类大规模开垦土地导致自然生境快速丧失外,它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生物入侵。随着全球化、商业和旅游的增长以及对自由贸易的重视,有意或无意地为物种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数千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作为天然屏障,为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提供了进化所必须的隔离环境。然而,在短短数百年间,全球各种力量结合在一起,使这些阻隔失去效用,外来物种横越千里,到达新的生境,成为外来入侵。外来入侵种不仅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起物种的消失与灭绝,而且瓦解生态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们基本生命支持系统的健康水平,受入侵物种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将付出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代价。入侵物种形成广泛的生物污染,危及土着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并影响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近年来,为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沙丘以及重建生态系统而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有的地区过度盲目地引进了大量生长区短,易于管理,更能适应环境的外来物种,然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盲目地引进是要付出代价的,它们正在逐渐排挤。取代当地物种,并且不断扩大到自然和半自然地区,并影响到那里生态系统的种类和功能,进而引起当地居民,自然资源保护者,水源管理者和其他相关人员的矛盾。人类及其经济和非经济活动是外来种入侵的主要动因,特别最近500年加速了生境丧失和物种灭绝的速率,对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胁迫,这种破坏是长期的、持久的。
三、外来物种入侵的途径
大多数外来种的传入与人类活动有关。在对外交往中,人们有或无意将外来种引入了我国。但也有一些入侵种类属于自然传入,与人类活动无关或没有明显关联。
1、有意传入
从国外引入植物的主要目的是为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植物引种为我国的农林业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人为引种也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生态学后果。根据资料统计,截止1970年,由原产世界各地引种到我国未的植物837种,隶属干267科,约占我国栽培植物的25%-33%。这些植物区系包括印度一马来西亚区,新热带区的中美洲(包括墨西哥),欧洲西伯利亚地区,非洲亚区,北美大西洋沿岸地区,地中海亚区,伊朗-土耳其地。另外近20年未,随着对外经济和科技交流的日益扩大,外未入境植物(包括杂草)数量也大为增加,但由干人力缺乏及工作难度大,再加上人们对一些植物引入后所产生的利弊看法不一,到目前为止很难得出引种所带来的有害植物的准确数据。的种类是人为引种的结果,这些植物引入后的主要途径有牧草、饲料、观赏植物、药用植物、蔬菜、草坪植物和环境保护植物等。
虽然我国在生物防治害虫和害草中,曾引进很多大敌昆虫,但目前并没有这些大敌昆虫带未危害的报道。
需要强调的是人们的一些不科学的思想意识往往加重了外来种的入侵。有的人认方“外来的就一定比本地的好”,不加分析地盲目引种。如目前草坪引种、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中,大量引入外未种,不注意充分利用本地种,很可能导致入侵种种类增加、危害加剧。
2、随人类活动无意传入
很多外未入侵生物是随人类活动而无意传入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升温,外未入侵生物借助多种途径越来越多地传入我国。
3、自然传入
外未入侵种还可通过风力、水流自然传入,鸟类等动物还可传播杂草的种子,例如紫茎泽兰是从中缅、中越边境自然扩散入我国的。薇甘菊可能是通过气流从东南亚传入广东;稻水象甲也可能是借助气流迁飞到中国大陆。
四、生物入侵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1、 改变地表覆盖,加速土壤流失由于植食性动物的采食和践踏而加速土壤流失的情况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尤其是岛屿。
2、改变土壤化学循环,危及本土植物生存
某些外来植物在营养代谢过程中沉积某些物质,从而改变了周围土的化学成分,使周围的本土植物难以正常生长而失去竞争能力。
3、改变水文循环,破坏原有的水分平衡入侵的外来植物主要通过比本土植物多用或少用降水而影响当地水文循环。
4、增加自然火灾发生频率自然火灾发生
格局是自然生态系统动态的重要组成之一,当外来生物入侵后,改变了这一格局,则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重要影响。
5、阻止本土物种的自然更新
外来动、植物均可以阻止本土物种的自然更新,从而使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发生长期无法恢复的变化。20 世纪50 年代传入我国
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扩散蔓延于我国西南省区,侵占林地、荒山,阻碍森林生长和更新。
6、改变本土群落基因库结构
外来物种与本土近缘物种杂交,从而改变本土物种基因型在生物群落基因库中的比例,使群落基因库结构发生变化。而且有时这种杂交后代由于更强的抗逆能力而使本土物种面临更大的压力。这种情况不但发生在植物中,在鱼类、两栖和无脊椎动物中也时有发生。
7、 加速局部和全球物种灭绝速度根据Macdonald 等对全球脊椎动物的统计,941 种濒危动物中的18.4
%受到外来物种的威胁,但分布格局差异很大,岛屿上的比例明显高于陆地(除澳大利亚外) , 达到31.0
%;在各大洲中以澳大利亚最为突出,达到51.7 %。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保护署认为,濒危物种名单中的160
种濒危动物与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关;另有估计,美国958 种濒危物种中的约400
种面临外来物种的竞争和捕食而处境危险。而在世界其他某些地方,多达80 %的濒危物种面临外来物种的压力。
五、建议
大多数外来物种是依赖人为干扰来传播的,为减少外未入侵物种的威胁,建议解决方案如下:
1、在物种抵达时及尚未广泛逸为野生前,尽快鉴定及评估其入侵性和对本地生态及原生物种的影响,并对恶性入侵种尽快消除,以免广泛蔓延;
2、采取人工防治、机械或物理防除、替代控制、化学防除、生物防治、综合治理等方法,加以消灭;
3、加强出入境检疫工作,制订外未入侵物种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海洋有害物种引进的管理,尤其是严格防范通过压舱水携带的海洋外未物种入侵的巨大威胁;
4、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入侵生态学、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建立入侵物种数据库;
5、把外未入侵种纳入国家生物多样性政策、战略和行动计划,着力提高公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制定经济奖惩措施以及其他政策手段。
Ⅱ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物入侵,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来加强防范
这是个复杂的问题。首先要政府高度重视,严格把关,引进外来生物时,先要小范围试验,然后再大范围进行。其次是要求每个公民都要有高度的爱国之心,不图己利,不私自偷运外来生物。
再者,如果已经发现,政府应该组织力量来清除入侵的生物。
Ⅲ 面对生物入侵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要阻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首要的工作就是防御,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就是力争在第一时间,第一地区将危害性较大的生物坚决拒之门外。
Ⅳ 火红蚁传播435个县市区,物种入侵如何对待
我们国家面对生物物种入侵处理的方案十分正确,而且我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杜绝外来物种入侵传播的途径和繁殖方式。随着国际贸易的交流日益频繁,许多地区都会遇到生物物种入侵的现象,大部分地区碰到相似的情况之后,他们会总结生物物种入侵的经验。我觉得物种入侵应该得到有效的防护,而并非在得知生物物种入侵之后,反而什么也不做。更何况生物物种入侵现象十分严重还会造成本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会影响整个地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
总的来说,我觉得入侵物种应该尽量形成制约蚂蚁生长的环境和天敌?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放任某一种生物无节制的繁衍和生长,这不仅会对我国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甚至还会导致国内的大量生物因缺乏生存环境和食物而灭绝。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一个居民的社会责任,但是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生物入侵现象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Ⅳ 怎样防止生物入侵
1、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在1999年以前,美国也没有设立专门机构领导防治外来物种的入侵工作,但日益严重的入侵危机和坚决的反入侵的决心促成了美国入侵物种理事会的诞生,而此理事会的主要职责则是与不同级别、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各个部门、机构、单位进行积极协作,并对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
2、完善风险评估制度
要阻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首要的工作就是防御,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就是力争在第一时间,第一地区将危害性较大的生物坚决拒之门外。
该评价系统根据待引进物种的有关信息、生物学特征、繁殖和传播方式以及气候参数等情况,设计49个问题,通过问卷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再对每一问题的回答给出得分,将所有问题的得分相加,根据最终的得分与标准值的比较来决定是否引进该物种。
3、跟踪监测
某一外来生物品种被引进后,如果不继续跟踪监测,则一旦此种生物被事实证明为有害生物或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而逐渐转化为有害生物后,对一国来讲,就等与放弃了在其蔓延初期就将其彻底根除的机会,面临的很可能就是一场严重的生态灾害。
4、综合治理
对于已经入侵的有害物种,要通过综合治理制度,确保可持续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外来有害物种一旦侵入,要彻底根治难度很大。因此,必须通过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发挥各种治理方法的优势,达到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最佳治理效果。
(5)如何理性对待入侵生物扩展阅读
生物入侵影响
1、对个体的影响
入侵种对于本地种个体具有着快速而显着的影响。例如,个体在面临入侵的捕食者或竞争者时,生长或生殖率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生物个体的形态在面对入侵者时也会产生改变。个体也会由于入侵者的捕食或竞争而产生行为学上的反应,例如改变对资源的利用模式。
2、对种群的影响
种群的分布、结构(年龄或大小)以及增长率等,都会严重受到入侵种的影响。例如入侵种可能会通过占领本地种的生态位,减少本地种的可利用资源,导致本地种种群的增长率大大降低,进而将本地种排斥出去。
3、对群落的影响
入侵种会严重的影响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尽管入侵种的大量迁入可能会增加总体的物种丰富度,但由于入侵种竞争力强,本地种往往被其取代,甚至群落的建群种也会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进一步改变了原有的生境,导致其他的本地种的消失,引起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例如引入澳大利亚北部的含羞草(Mimosa pigra)将开阔的莎草湿地转变成灌木丛,导致一些特异的本地动植物失去其生境而消失。
Ⅵ 中学生应当怎么对付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
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做法:
1.认真学习生态保护和生物习性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辨别力。
2.在生活中,严格按照生物规律行动,不随便饲养、释放非本地物种,不随意引进外来的动物、宠物、植物、农产品等。
3.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积极倡导生态保护的实施,踊跃参与防治生物入侵的活动,及时主动的劝阻有碍生态保护的行为。
期望对你有帮助!
Ⅶ 如何应对外来物种入侵
城管上
Ⅷ 如何对待生物入侵,谢谢
生物工程是一个很广泛的学科,你上本科的话学的东西都比较泛,包括有制药,发酵,药学等领域,但是如果你上研究生的话就会分的稍微细一点,反正生物工程如果学的深学的精还是蛮有前景的,如果只是泛泛的学下,一般没什么太大的竞争力。
Ⅸ 面对生物入侵我们该怎么做
从农业部获悉: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传入数量多、传入频率快、蔓延范围大,呈危害加剧、损失加重的趋势。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今年已在辽宁、四川、云南等地开展了灭毒除害试点行动,铲除豚草190亿株,铲除紫茎泽兰6万多亩。农业部所属科研机构已筛选出专对紫茎泽兰和豚草的高效除草剂,并先后扑灭了传入我国的蚕豆染色病毒和香蕉穿孔线虫病。
据介绍,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约有400多种,全国各省(区、市)均有外来生物入侵,其蔓延已给我国造成严重危害:
危害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稻水象甲、香蕉穿孔线虫和美洲斑潜蝇分别使相应的农作物减产50%、40%和60%以上;水花生对水稻、小麦和玉米全生育期引起的产量损失分别达45%、36%和19%。据估算,仅11种主要病虫草害每年给农林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我国各地每年用于打捞水葫芦的费用超过10亿元。
危害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外来生物入侵直接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在一些地区甚至造成生态灾难。紫茎泽兰以每年10公里的速度由南向北蔓延,侵入农田植被、占领草场和采伐基地,排挤本土植物并阻碍植被的自然恢复。
危害人畜健康,威胁人类安全。侵入我国的豚草所产生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原,近年来又导致北方地区枯草热症逐年上升。一些外来动物如福寿螺等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人类安全。
面对外来生物入侵的严峻形势,农业部先后制定了相关规章、规划和技术规程,近期正在抓紧组织起草《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条例》及实施细则。选择重点防治对象,建立风险评估技术指标、参数与风险评估体系。目前,全国县以上农业部门大多建立了农业环境保护和动植物检疫专门机构,开展物种检疫管理和生态环境监测等工作。眼下,农业部正在抓紧建立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将普查、监测、快速反应与紧急扑灭、持续控制4项功能集于一身,加强普查和防治技术研究开发,在生物入侵问题的立法、执法、科技、人才培养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据悉,农业部明年将把试点扩大到十省百县,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办法,组织开展紫茎泽兰、豚草、水花生、烟粉虱、稻水象甲等10种左右入侵生物的灭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