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物母是什么

生物母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04 06:48:51

① 生物中的"母系影响"是什么

生物线粒体基因的母系遗传
受精卵中的几乎全部细胞质来自母方,那么就表现为线粒体DNA基因遗传。
植物还有叶绿体基因遗传

生物学母亲是什么意思跟细胞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系吗

生物学母亲通常是指自己(人或动物)的亲生母亲。 生物学母亲是指经过从两个(人或动物)血液、皮肤、唾液、头发和其它组织和体液中分离DNA,通过两个DNA样

③ 妈妈是什么(生物学)

妈妈在生物学上叫母体,提供卵子,卵子与父体产生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在母体的体内孕育生长,经过近10月,分娩出幼体。

④ 什么叫生物学母亲

生物学母亲通常是指自己(人或动物)的亲生母亲。
生物学母亲是指经过从两个(人或动物)血液、皮肤、唾液、头发和其它组织和体液中分离DNA,通过两个DNA样品之间的比较,得到DNA中的核苷酸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两个DNA个体间99.9%的DNA序列是相同的,构成的一级血缘关系(父、母)遗传基因信息,确定母亲(父亲)关系。
基因来自父母,几乎一生不变。在生物学上,妈妈叫母体,提供卵子,卵子与父体产生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母体的体内孕育生长,经过近10月,分娩出幼体。母体就是生物学母亲。在基因组中,遗传信息存储在称为基因的DNA序列中,这个遗传信息的传递由互补的含氮碱基序列的存在得到保证。基因的分子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改变。基因的稳定性来源于基因的精确自我复制,并随细胞分裂而分配给子细胞,或通过性细胞传给子代,从而保证了遗传的稳定。
动物界,一个雌雄相异的物种里,将一个生命带到这个世界的两个个体,就被称作父母。他们是这个新生命的父母,并且永远拥有这父母的身份。对人类而言,父母包含了更多的含义。

⑤ 高中生物,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啥意思啊

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图解
不同于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命周期某一阶段,它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两次分裂中将同源染色体与姊妹染色体均分给子细胞,使最终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中染色体仅为性母细胞的一半。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恢复亲代染色体数,从而保持物种染色体数的恒定。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换,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减数分裂不仅是保持物种遗传物质稳定传递的手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体的部分片段的交换,增加了基因变异种类,增加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原材料。
减数分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间期和分裂期,其中分裂期又分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期(减一),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减二)。在高中知识范围内,减一的末期和减二的前期可以看作同一个时期,我们一般将其称为减一的末期。(减一末期与减二前期间有间期但很短可以忽略) 减数分裂过程
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DNA和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变为原细胞的两倍。 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端。(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致相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为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4.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5.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或形成初级卵母细胞。 6.减二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 7.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8.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9.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和极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 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分为5个阶段: 〖细线期〗 细胞核内出现细长、线状染色体,细胞核和核仁体积增大。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偶线期〗 又称配对期。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两两侧面紧密相进行配对,这一现象称作联会。由于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粗线期〗 染色体连续缩短变粗,同时,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DNA的片断交换,从而导致了父母基因的互换,产生了基因重组,但每个染色单体上仍都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 〖双线期〗 减数分裂前期
发生交叉的染色单体开始分开。由于交叉常常不止发生在一个位点,因此,染色体呈现V、X、8、O等各种形状。 〖终变期〗(又叫浓缩期) 染色体变成紧密凝集状态并向核的周围靠近。以后,核膜、核仁消失,最后形成纺锤体。 中期 各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双双移向细胞中央的赤道板,着丝点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两侧,细胞质中形成纺锤体。 减数分裂中后期
后期 由纺锤丝的牵引,使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各自发生分离,并分别移向两极。末期 到达两极的同源染色体又聚集起来,重现核膜、核仁,然后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这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的一半。重新生成的细胞紧接着发生第二次分裂。 减数分裂末期
注意: 1.染色体复制是在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的,一旦复制完成,精原细胞就称作初级精母细胞。 2.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成为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成为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极体。 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目的是实现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DNA分子数目减半。(相对于复制后而言)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紧接,也可能出现短暂停顿。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有时还伴随细胞的变形。 前期 染色体首先是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之中。而后再次聚集,核膜、核仁再次消失,再次形成纺锤体。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到细胞中央赤道板上。注意此时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了。 后期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离,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末期 重现核膜、核仁,到达两极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减少了一半。至此,第二次分裂结束。 注: 1.第二次减数分裂的目的是着丝点分裂,实现染色单体分离。分裂结果是染色体数目不变,DNA分子数目减半。 2.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第二次减数分裂成为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必须再经历一系列复杂的形态变化才成为精子。结果是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和一系列的形态发育并最终成为四个精子。 3.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经过第二次减数分裂成为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一个极体再分为两个极体。不久,三个极体都会退化消失。结果是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最终只成为一个卵细胞。
编辑本段遗传学意义
1.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性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即由体细胞的2n条染色体变为n条染色体的雌雄配子,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合子的染色体数目又重新恢复到亲本的2n水平,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2.为有性生殖过程中创造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1.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各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以自由组合进入配子,形成的配子可产生多种多样的遗传组合,雌雄配子结合后就可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异个体,使物种得以繁衍和进化,为人工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 2.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换: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对应片段可能发生交换,使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发生重组,形成不同于亲代的遗传变异。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1)前期; 4N 2N 4N(2)中期; 4N 2N 4N(3)后期; 4N 2N 4N(4)末期; 2N N 2N减数第二次分裂;(1)前期; 2N N 2N(2)中期; 2N N 2N(3)后期; 2N 2N 0(4)末期; N N 0。{顺序依次为DNA分子数 染色体 染色单体}
编辑本段生物学意义
减数分裂是遗传学的基础。具体表现在: 1.在减I分裂过程中,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故在子细胞中只具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正是基因分离律的细胞学基础。 2.同源染色体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对称的位置上可能发生片段交换,也就是父源和母源染色体之间发生遗传物质的交换。这种交换可使染色体上连锁在一起的基因发生重组,这就是染色体上基因连锁和互换的细胞学基础。 由于减数分裂,使每种生物代代都能够保持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间发生部分交换,结果使配子的遗传基础多样化,使后代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有更大的适应性。 1.保证了有性生殖生物个体世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性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即由体细胞的2n条染色体变为n条染色体的雌雄配子,再经过两性配子结合,合子的染色体数目又重新恢复到亲本的2n水平,使有性生殖的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2.为有性生殖过程中创造变异提供了遗传的物质基础: 1.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各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以自由组合进入配子,形成的配子可产生多种多样的遗传组合,雌雄配子结合后就可出现多种多样的变异个体,使物种得以繁衍和进化,为人工选择提供丰富的材料。 2.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的交换:在减数分裂的粗线期,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对应片段可能发生交换,使同源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发生重组,形成不同于亲代的遗传变异。 减数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顺序依次为DNA分子数染色体染色单体’ ①前期; 4N 2N 4N(经过间期复制后) ②中期; 4N 2N 4N ③后期; 4N 2N 4N ④末期; 2N N 2N,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①前期; 2N N 2N 减数分裂中几个规律性变化曲线图
②中期; 2N N 2N ③后期; 2N 2N 0 ④末期; N N 0
受精(fertilization)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它是有性生殖的基本特征,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界,但人们通常提到最多的是指的动物。动物受精在细胞水平上,受精过程包括卵子激活、调整和两性原核融合3个主要阶段。激活可视为个体发育的起点,主要表现为卵质膜通透性的改变,皮质颗粒外排,受精膜形成等;调整发生在激活之后,是确保受精卵正常分裂所必需的卵内的先行变化;两性原核融合起保证双亲遗传的作用,并恢复双倍体,受精不仅启动DNA的复制,而且激活卵内的mRNA、rRNA等遗传信息,合成出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蛋白质。

⑥ 生物:什么是精母细胞详细!

在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增殖过程中产生的某些能最终分化成成熟精子的细胞。分为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⑦ 什么是母细胞

进行分裂的细胞就是母细胞,分裂出来的细胞就是子细胞了

⑧ 地球上的第一个生物是公的还是母的

最初的生命结构简单不公不母,经过了三十多亿年才进化出多细胞生命,经过几次生命大爆发和几次生物大灭绝,才有了现今地球多样性的物种。

后来更复杂的生命体遗传了这样的生殖方式,动植物就开始分公母了。目前对生物起源和演变还有很多难题,由于最初的生物化石资料不多,难以综合出有用的信息,所以生物最初的演化过程有大量的推测。动物有性繁殖模式的建立,能将原本一个完整性的生殖系统一分为二,这就是有性繁殖动物进化的代价,要实现物种基因的遗传,必须要一个雄性生命体与一个雌性生命体的有机结合,来寻回异性所失去了的哪一半,异性双方的合二为一,才能还原有性动物生殖系统的完整性。

⑨ 生命之母究竟是什么生物

科学家在海底寻找生命起源的线索真核生物古菌、细菌还是真核生物? 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从人类到细菌,从蓝铃花到蓝鲸———都源自同一种实体,一种30亿年或40亿年前漂浮在“原始汤”周围的原胞。这种实体是什么样子呢?它又是如何生活,以及生活在哪里呢?科学家正一步步为我们解开这些谜团。 这种实体被称为“露卡(LUCA)”,也就是“第一个基本的共同祖先”之意,它没有留下任何已知的化石,也没有其他物理线索可揭示其身份。然而,探究所有生命共同祖先的研究最终还是复苏。研究人员正通过比较所有生命体的基因,画出所有生命共同祖先的“肖像”。他们的研究结果颇具争议,而且也对人们以往形成的有关原始生命的一些最基本想象构成了挑战。 最早的生命实体“露卡”是细菌、古菌,还是真核生物? 据《新科学家》报道,最早的生命实体应该是一种自我复制能力的分子,据认为可能出现在大约43亿年前。它或许是逐渐进化成多种原生细胞的。那么“露卡”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最早揭示“露卡”排列的科学家是伊利诺斯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卡尔·渥斯。20世纪60年代末,渥斯发明了一种通过比较在核糖体中发现的RNA小节序列来测量物种间关系的方法。假设基因突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增长,两种物种的排序越是完全不同,它们分离的时间就越久。 渥斯就此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并对生物学家们有关生命的分类进行了重新定义,这将对探索“露卡”的努力产生重要影响。以前,生命形式在最基本的水平被分成两个生物类群: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包括所有的动植物、真菌类和单细胞细菌(如酵母)。原核生物的特点是缺乏一个核细胞膜以及没有组织成染色体的脱氧核糖核酸。 渥斯发现在原核生物中实际上有第三种类型生物:古菌。尽管古菌与细菌在许多方面相似,但缺乏定义的肽脂糖,并且只具有几个真核细胞的特性。自此后,科学家采用一种新的分类系统,将生物分为三个域: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然而,渥斯的早期成果没有对一个重要问题做出解答:这三个域是以何种顺序进化而来?换句话说,“露卡”是细菌,还是古菌,或是真核生物?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对核糖体RNA所进行的进一步比较表明,细菌是最古老的域。尽管随后对其它基因的分析产生一些不一致的结果,但上述说法一直是占主要地位。 法国巴黎大学的一个教授认为“露卡”就是真核生物。 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一观点。法国巴黎大学的帕特里克·福特勒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主要反对者。他认为,这种基因分析方法本身存在一个重大缺陷:没有将不同域的突变的不同速度考虑进去。所以,细菌等一些进化速度更快的直系后代看上去比实际要“老成”。细菌通常被认为比真核细胞更原始,因为它们更简单。但福特勒教授指出,尽管真核生物更复杂,它们也充斥着原始结构。例如,真核生物染色体包括成串线状DNA,这需要一种称为端粒的分子来保护其末梢在复制过程中不受损坏。细菌染色体是环状,所以不需要端粒来保护。 真核生物基因还包括基因内区。细菌缺乏基因内区,因此它们确实不需要剪接体。与真核生物相比,细菌圆滑,在制造蛋白质方面效率更高。它们可以在几秒钟内就启动蛋白质合成道路上的第一步。而同样的生物进程真核生物需要半个小时。福特勒教授认为,细菌或许最近进化得比较多,事实上,“露卡”就是真核生物。 一种揭示“露卡”身份的不同方法来自于20世纪90年代完成的首批基因组排序计划。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列出所有生命形式共同的基因。但令人吃惊的是,“生命树”所有的基因数量结果却相当少。例如,最新一项研究对100个物种进行了比较,结果只发现60个基因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分析揭示的仅仅是哪些基因是原始的,而与这些基因“落户”的物种没有关系。由此科学家们意识到,基因可能在不同的物种间进行转移。 基因平行转移是比较基因组序列得到的一个令人震惊的结果。这显然与达尔文进化论相冲突,因为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在生命的进化树系统中,遗传物质只能是一代代垂直地进行传递(即基因垂直转移)。基因平行转移似乎在早期进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生命物种就是具有不同进化历史基因的嵌合体。 最早的生物是超耐温菌,“露卡”是否属于嗜热生物。 我们能从“露卡”可能的生存环境中得到线索吗?一些根据比较基因所绘制的系谱表明,最早的生物是超耐温菌(生活在80摄氏度以上的有机物)。这说明“露卡”也是这样的生物,或许生活在深海的地热口附近。地热所蕴涵的矿物质向当时缺乏氧气的地球提供能源。 该理论的缺点是,处于温度极高环境的生命需要特殊的酶才能保护其RNA 和DNA 免受损伤。在进化能令其逐渐靠近高温地区的特殊酶之前,更为简单的生命形式最初更有可能来自于温度适宜的环境。而且最新研究也进一步削弱了超耐温菌是第一个出现在地球上的生命形式的说法。科学家于2000年所进行的研究表明,旋转酶直到三个域分裂后才进化而来,这种能增强DNA抗热损伤的酶只在超耐温菌中存在。 对“露卡”是嗜热生物理论的一个更为直接的挑战来自于法国巴黎皮埃尔·居里大学两位进化生物学家塞林纳·布罗切和赫尔夫·菲利普的最新研究。他们指出,以前对核糖体RNA的研究存在缺陷,因为它包括快速进化的基因物质,而这些物质更有可能已失去有用的历史信息。相反,两位进化生物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核糖体RNA进化速度更慢的部分。2002年,他们公开的进化树显示,最古老的生物是一种只生活在温度适宜地区的称为浮霉状菌目的另一细菌类群。这些生物在胞壁上没有肽聚糖,染色体上包着细胞膜。 也有一些科学家对“露卡”是否真正存在产生怀疑。 伊利诺斯大学分子生物学家卡尔·渥斯最近开始对“露卡”是否真正存在产生怀疑。他认为,所有生命最后的共同祖先不是单个有机体,而是不同的基因平行转移的原胞群落。渥斯表示,最早的膜结合细胞可能非常简单,由几个基本成分构成,这些成分均能独立发挥作用。基因平行转移是当时生命进化的主要动力,而不是达尔文进化论提出的垂直遗传。随着细胞变得越来越复杂,最初随意获得的单个成分就不能如此轻易地进行结合。此时(渥斯称之为达尔文极限),基因组开始取决于遗传,具有不同特征的直系后代开始出现。

⑩ 生物:什么是胚囊母细胞详细!

胚囊母细胞:

异孢形植物大孢子囊中的一团或一个二倍体细胞。每个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四个大孢子,但通常只有一个能成为有功能的大孢子。

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细胞,其中3个退化,只有一个大孢子再经过3次分裂,形成1个卵细胞、2个极核和5个其他细胞

其实也就是生物中的卵母细胞
这样理解就够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阅读全文

与生物母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3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49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0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98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9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6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4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4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2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5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