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还有哪个省生物课让养蚕的

还有哪个省生物课让养蚕的

发布时间:2022-04-08 09:15:51

① 西南大学有哪些王牌专业

目前,西南大学学现有32个学院(部),10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0个、重庆市特色专业43个。
作为西大地科院大四的一名师范生,首推的就是西大的师范专业,想到西南大学读师范专业,同时家庭困难的同学注意了!西南大学作为国家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的六所重点大学之一,目前教师教学有16个专业培养免费师范生,报读这16个专业的学生可免在校学费。而且就业率极高。就拿我们班来说,39个人,目前为止都签了工作,而且基本上都是上一学期就已经签了。

我们学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校,有很多专业可供选择。

② 现在小朋友们还养蚕吗

哈哈,没想到你这个近90后的大魔导师,也有这样的从前记忆。

我们养蚕那会,还是70年代末期呢,没有买蚕子的,都是一个同学养啦,产了一大片卵在纸上。带回学校,每人撕一点,都养,一阵风,也算是当时的一种时尚吧。家附近,哪里有桑树,都探好啦,采光了之后,那些家里种了桑树的农村同学,可就成了大红人啦。

蚕茧结出来,女同学们也不知哪里学来的方法:用开水烫了之后,扯丝绕毛线球,都号称要织出一件蚕丝毛衣呢。嘿嘿,有那可能吗?

现在的孩子们,估计养得少了吧。就算养,大概也是新鲜一会,就过去了:哪里有电脑游戏好玩?

好问题!引出了大家美好的,不同年代的记忆。

③ 养蚕的专着有哪些

清代由于对外贸易的扩大,蚕丝出口急剧增加。我国产蚕区相应扩展,桑田种植面积扩大,密植和速成栽植法的采用,蚕桑生产技术也有很大提高,对蚕的生物学知识也更丰富。反映在清政府大力提倡栽桑养蚕,还御制有精美的耕织图和《授时通考》;养蚕的专着大批涌现,不下50余种。如深蒲松龄《农蚕经》(1705)、李拔《蚕桑说》(1751)、陈克任《蚕桑志》(1738年后)、王紫绪《蚕说》(1757年后)、杨艸《蚕证摘要》(1756)、韩梦周《东省养蚕法》(1757年后)、陈斌《蚕桑杂记》(1796年后)李聿术《桑志》(1796年前后)、周春溶《蚕桑宝要》(1818)、黄思彤《蚕桑录要》(1826年后)、杨名飚《蚕桑简编》(1829)、高其垣《试行蚕桑说》(约1820)、高铨《蚕桑辑要》(1845)、陆献《山左蚕桑考》(1835)、程岱弇《西吴蚕略》(1845)、邹祖堂《蚕桑事宜》(1846)、沈练《蚕桑说》(广蚕桑说》和《广蚕桑说辑补》(1875)等等,几乎每年都有专书刊行,形式多样,洋洋大观,对桑树的栽培、接条整枝、管理,蚕的选种饲养等都有论及。

④ 你们家小孩养蚕吗

随然我现在还没有结婚,所以没有小孩。但是我的小时候曾经养过蚕。虽然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或者说你的困惑是在哪里?你是想了解一下孩子养蚕的心态呢?还是你想阻止小孩子,让他不再养蚕。或者是你想融入他的生活。然后来和他这方面有更多的交流。我觉得不管你是何目的来问这个问题。但是我尝试着把我的故事分享给你然后让你能从中找到些许答案。

我小时候养蚕,是因为我们当时在上生物课,方蚕结成蚕蛹之后就能做成衣服,当时觉得特别的神奇,正好当时我们班的同学他们家里面有蚕,他一毛一条的买,我就买了很多条,从此之后就开始了我的养蚕之路。但是很可惜的是,我最后没能够把它坚持住,很多蚕宝宝,因为我的疏忽。还有很多是因为没有粮食,蚕是吃蚕叶的,但我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它们吃,它们就在饥寒交迫中离我去了。现在回想起当初我为什么养蚕,我觉得可能是跟风吧。当时班上兴起了一股养蚕的热潮,我特别的想融入进去。还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觉得。以后就有丝绸的衣服穿,然后扩大再生产,我就成为一个百万富翁了。不过当时我做了一件特别蠢的事情,当时我应该是低年级的同学。有一个高年纪的同学向我来要我的蚕宝宝,我就给了他好多了,而且我还特别荣幸。现在想起来挺可笑的就是觉得可以给,但是为什么要给陌生人这么多,而且当时的心情,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现在长大啦,回想起以前养蚕的种种,期间有很多很好玩的事情,给我带给了我很多感悟,我觉得更多的是给我一种经历吧,一种不一样的人生的体验。

⑤ 鼓励孩子养蚕,小蝌蚪等生物有什么益处

养蚕是一件非常快乐休闲的事情,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耐性,还可以提高自己对生物的了解。养蚕后还可以获得蚕茧,看着成果非常的有满足感。那么养蚕要注意什么,下面跟着大地一起看看吧。
1、
蚁蚕
体积很小,身体是黝黑色,在喂桑叶的时候,要注意最好是摘取柔嫩,的桑叶,同时最好用剪刀剪开一小段,方便蚁蚕进食。
2、待蚁蚕稍微长大一点,桑叶不需要剪开,但是还是以嫩叶为主,方便
蚕宝宝
进餐。它们身上现在是略带一些白色。由于桑叶较嫩,所以干的也很快,要注意及时的添加叶子。
3、蚕宝宝进餐比较猛,长得快,胃口好了,就容易到达蜕皮时间,那是,蚕宝宝是不怎么动,然后开始蜕皮的过程。千万别以为它生病了,去搓它。
4、蜕皮在第4次后,蚕宝宝身体已经比较透明,准备进入吐丝状态。经过5日左右,就可以收蚕茧了。
5、蚕的一生基本上都在进食,作为一般城市里养蚕的朋友也许最头疼的是桑叶问题,如果
花园小区
有的摘是最好的,如果没有,可以在网店购买,或者在当地市场购买的到。喂桑叶前,请务必清洗好叶子,搽干再喂给蚕宝宝吃,这样才不容易
拉肚子
,甚至死亡。

⑥ 家蚕研究有怎样的发展

元代建国初期,对农业生产的摧残破坏是严重的。在农田荒芜、农业凋敝、影响收入的严酷现实面前,有些君主(如忽必烈)为统治考虑,采纳部分汉化知识分子(如耶律楚材)的建议,开始重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元世祖即位之初(1260)即在诏书中说:“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并“令各路监抚司晓通农事者无随处劝农官。”次年,立劝农司,公元1271年成立司农司专掌农桑水利,并颁布劝农立社条规十五条,以期尽快恢复农业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许多有关农业生产的专着。其中着名的有元司农司编的《农桑辑要》(1273)、王祯写的《农书》(1313)和鲁明善(维吾尔人)着的《农桑衣食撮要》(1314),继唐代《四时纂要》、宋代《陈旉农书》之后,成为我国科技史上的三大重要农学着作。这三部书中都有关于栽桑、养蚕和养蜂的内容。《农桑辑要》卷三专记栽桑、卷四专记养蚕、卷七记养蜂,多引用前代和元初诸书(如已失的《务本新书》)。其中详细地讨论到营养和温度对蚕发育和发蛾的影响,湿度对发病的影响,还提出了蚕苗、蚕蛾和蚕卵的选种法,提出了可用莴苣作为桑叶的代用品养蚕。王祯《农书》在第一至第二卷农桑通诀中记载种桑、养蚕和养蜂。其中第一次记载有蚕的龄期依地区而有不同:“北蚕多是三眠,南蚕俱是四眠。”还记有蚕在各个龄期中的体色变化:“蚕初生黑色,渐渐加食,三日后渐白,…纯黄停食,谓之正眠,眠起自黄至白,自白而青,自青复白,自白而黄,又一眠也。”还记有用“频饲”以调整龄期的方法和蚕病起因是由于桑叶带露,还记有用蚕母(养蚕人)着单衣感知冷热来调节温度的办法。《农桑衣食撮要》采取月令的形式,在三月和十二月记养蚕,其中在凉暖总论中记叙了“自蚁初生,将次两眠,蚕屋正在温暖。…至大眠后,天气炎热,却要屋内清凉”的调节室温原则。在饲蚕总论中提出了饲养与产量的关系:“蚕必昼夜饲,若顿数多者,蚕必蚤(早)老,少者迟老。二十五日老,一箔可得丝二十五两,二十八日老,得丝二十两,若月余或四十日老,止得丝十余两。”还记有在十二月和一月浴蚕的处理方法。

明代在制备夏蚕种的生产中,发现了家蚕的杂交优势。宋应星在《天工开物》(1644)中说:寒家将早雄配晚雌(就是一代性雄蚕与二代性雌蚕杂交),结果产生了“嘉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家蚕杂交优势利用的记录。明代除邝璠《便民图纂》(1502)、徐光启《农政全书》有关于桑蚕记载外,还有养蚕的专着如金瑶的《蚕训》(嘉靖年间)、黄省曾的《养蚕经》(1506)、许明达的《蚕谱》(万历年间)、沈如封《吴中蚕法》(万历年间)等多部着作。清代由于对外贸易的扩大,蚕丝出口急剧增加。我国产蚕区相应扩展,桑田种植面积扩大,密植和速成栽植法的采用,蚕桑生产技术也有很大提高,对蚕的生物学知识也更丰富。反映在清政府大力提倡栽桑养蚕,还御制有精美的耕织图和《授时通考》;养蚕的专着大批涌现,不下50余种。如蒲松龄《农蚕经》(1705)、李拔《蚕桑说》(1751)、陈克任《蚕桑志》(1738年后)、王紫绪《蚕说》(1757年后)、杨艸《蚕证摘要》(1756)、韩梦周《东省养蚕法》(1757年后)、陈斌《蚕桑杂记》(1796年后)李聿术《桑志》(1796年前后)、周春溶《蚕桑宝要》(1818)、黄思彤《蚕桑录要》(1826年后)、杨名飚《蚕桑简编》(1829)、高其垣《试行蚕桑说》(约1820)、高铨《蚕桑辑要》(1845)、陆献《山左蚕桑考》(1835)、程岱弇《西吴蚕略》(1845)、邹祖堂《蚕桑事宜》(1846)、沈练《蚕桑说》(广蚕桑说》和《广蚕桑说辑补》(1875)等等,几乎每年都有专书刊行,形式多样,洋洋大观,对桑树的栽培、接条整枝、管理,蚕的选种饲养等都有论及。

⑦ 关于养蚕的一年级课文有哪些

春蚕

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每到这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来。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

我们家门口有几株桑树。春天一到,桑树刚发出新芽,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每张蚕种不过一尺见方,上面布满了比芝麻还小的褐色的蚕卵。等桑叶长到榆钱大小的时候,蚕种上便有许多极小极小的蚕在蠕动。蚕的生命就是这样开始的。

母亲微笑着,把这些小生命抖落在小匾里。匾里已经撤了一层剪成细丝的嫩桑叶。这是母亲带着我从桑树上摘来的,擦得干干净净,剪得又细又匀。

蚕一天天地大起来,桑叶也一天天地剪得粗起来。等蚕长到半寸来长的时候,小匾换成大匾,就开始喂整片的桑叶了。每天清晨,姐姐把桑叶采回来,母亲吩咐我洗了手,用毛巾把一片片桑叶擦干,再轻轻地均匀地撒在匾里。

蚕越来越大了,呆在一个匾里太挤了,就分成两个匾,再分成三个匾……匾一个又一个地增加着。母亲带着我和姐姐把隔壁的一间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当作养蚕室,把七八个匾都搬了进去。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

推开养蚕室的门,立刻传来一片沙沙的声音,像下雨似的。那是蚕在大口大口地吃桑叶。那些日子,采桑叶的担子就落在父亲的肩上。父亲用很大的桑剪把桑叶连枝剪下来,成捆地背回来。

蚕快“上山”了,母亲一夜要起来两次,累得她腰酸背痛。我和姐姐也常常起来帮忙。母亲把蚕沙大捧大捧地从匾里清出来,姐姐把桑叶大捧大捧地放进匾里。我用簸箕接蚕沙的时候,总看见母亲的额角上渗着汗。

蚕“上山”了。它们被捉到用一束束麦秆扎成的“山”上。几天以后,“山”上结满了白的黄的茧子。母亲一面摘茧子,一面轻轻地对我和姐姐说:“孩子,上学得用功啊!这学费可来得不易呀……”

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⑧ 浙江省桐乡市里哪里养蚕的

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⑨ 江西省哪个地方养蚕的。

布吉岛啊!!!!!!!

⑩ 什么地方养蚕的多

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盛产蚕,我国的蚕主要产地除珠江三角洲外,还有华东平原和四川盆地。

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10)还有哪个省生物课让养蚕的扩展阅读:

蚕的种类

木薯蚕

蓖麻蚕以木薯为饲料时,生产上俗称木薯蚕。实际就是蓖麻蚕。1956年广西岑溪县试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成功,以后扩大到邻近县饲养,在称木薯蚕。广东、福建也先后饲养。其习性和特征均同蓖麻蚕。

马桑蚕

蓖麻蚕以马桑叶为饲料时,生产上俗称马桑蚕。1965年湖南省土族、苗族自治州蚕业试验站用野生马桑叶饲养蓖麻蚕成功。因称马桑蚕。

用马桑蚕饲养比蓖麻叶饲养,蚕的发育慢,全龄要长入2~4d,但茧层重量相同,可达0.34~0.42g。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西、甘肃、陕西等省也饲养过。其习性和特征均同蓖麻蚕。

惠利蚕

即蓖麻蚕。是蓖麻蚕的音译名。蓖麻蚕原产地是印度东北部的阿隆姆,当地人称蓖麻△",中国人引进蓖麻蚕时.也称过"惠利蚕",因"惠利"含义饲养实惠,有利可图,便于推广。

阅读全文

与还有哪个省生物课让养蚕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