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生物学中,生物的分类方法是什么
生物分类法又称科学分类法,是生物学用来对生物的物种归类的办法。
现代生物分类法源于林奈的系统,他根据物种共有的生理特征分类。在林奈之后,根据达尔文关于共同祖先的原则,此系统被逐渐改进。近年来,分子系统学应用了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组DNA,正在大幅改动很多原有的分类。生物分类法属于分类学以及生物系统学。
最流行的分类是五界系统。首先根据核膜结构有无,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原核生物为一界。真核生物根据细胞多少进一步划分,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某些生物归入原生生物界(Kingdom Protista)。余下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又根据它们的营养类型分为植物界(Kingdom Plantae),光合自养;真菌界(Kingdom Fungi),腐生异养;动物界(Kingdom Animalia),异养。
五界系统反映了生物进化的三个阶段和多细胞阶段的三个分支,是有纵有横的分类。它没有包括非细胞形态的病毒在内,也许是因为病毒系统地位不明之故。它的原生生物界内容庞杂,包括全部原生动物和红藻、褐藻、绿藻以外的其他真核藻类,包括了不同的动物和植物。
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种、属、科、目、纲、门、界。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
Ⅱ 生物除了实验法还有3种什么法不是指控制变量法那是实验法中的
何止3种
还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演绎法,归纳法,文献法等。
Ⅲ 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生物学研究方法 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分类法、 测量法、文献法、比较法等。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实验法: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 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生物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称之为实验法
Ⅳ 初中生物实验方法有哪些
实验方法是整个实验设计的精髓,是做好实验设计的关键所在.现将与中学实验有关的一些最常见的经典的实验方法汇总如下:
(1)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
①淀粉——碘液
②还原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
③CO2——Ca(OH)2溶液或酸碱指示剂
④乳酸——pH试纸
⑤O2——余烬复燃
⑥无O2——火焰熄灭
⑦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⑧染色体——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
⑨DNA——二苯胺试剂
⑩脂肪——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2)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
①光合速率——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②呼吸速率——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③原子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④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
⑤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
⑥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⑦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
⑧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
⑨菌量——菌落数或亚甲基蓝溶液褪色程度
⑩大肠杆菌——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3)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①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②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③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④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
⑤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隔水加热
⑥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⑦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⑧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
⑨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⑩骨的脱钙——盐酸溶液
⑾灭菌方法——微生物培养的关键在于灭菌,对不同材料,灭菌方法不同:培养基用高压蒸气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洗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整个接种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进行.
(4)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
①还原糖鉴定:水浴煮沸加热
②酶促反应:水浴保温
③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素:酒精要隔水加热
④DNA的鉴定:水浴煮沸加热
⑤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培养
Ⅳ 生物中科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在生物学史上我们经历了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生物学阶段和分子生物学阶段的发展,得到了前人留下的很多宝贵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应将这些方法进行渗透。总体来说大致有八种方法,即: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模型法、系统分析法、同位素标记法。
Ⅵ 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学习法、实验法、探究学习法、演示教学法等等。
Ⅶ 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都有哪些
生物学家对于生命现象的研究通常采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通常这两种方法是一起使用的。
1、 观察是按生物的物理性状来描述生物的状况。通常是先对其外形及行为进行观察和描述,再把生物体解剖借助光学仪器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观察。观察是多种多样的,有个体的观察也有群体的观察;有静态的观察也有动态的观察;有相同种类的观察也有不同种类的对比观察。
2、 实验是人为地改变一些条件来观测生物的变化和反应,以探究生命内在的因果关系,是认识生命活动的方法。
实验方法是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并通过这种干预和控制所造成的效应来研究对象的某种属性。17世纪前后生物学中出现了最早的一批生物学实验,如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关于血液循环的实验,扬·巴普蒂斯塔·范·海尔蒙特关于柳树生长的实验等。
到了19世纪,物理学、化学比较成熟了,生物学实验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因而首先是生理学,然后是细菌学和生物化学相继成为明确的实验性的学科。19世纪80年代,实验方法进一步被应用到了胚胎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等学科。
系统的方法:
系统科学源自对还原论、机械论反省提出的有机体、综合哲学,从克洛德·贝尔纳与沃尔特·布拉福德·坎农揭示生物的稳态现象、诺伯特·维纳与威廉·罗斯·艾什比的控制论到卡尔·路德维希·冯·贝塔郎非的一般系统论。
最早建立的是系统心理学,系统生态学、系统生理学等先后建立与发展,20世纪70-80年代系统论与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概念发表。
从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到伊利亚·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将生命看作自组织化系统。细胞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发展,曼弗雷德·艾根提出细胞、分子水平探讨的超循环(化学)理论。
(7)生物有什么法扩展阅读:
研究领域
生物学家从很多面向研究生物,因此产生很多研究领域。例如:
1、 面向原子和分子: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
2、 面向细胞: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病毒学。
3、 面向多细胞: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组织学。
4、 面向宏观:生态学、演化生物学。
生物学本身不断的快速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整合也越来越多。一大原因是分子生物学在近代突飞猛进,终于导致人类基因序列定序基本完成。
由此,为了解读巨大数量的基因信息,促成了基因组学。为了探究基因和蛋白质的交互作用,开创出蛋白质组学。这些新的研究领域帮助解决疾病、粮食、环境生态等问题。其众多的研究信息和积累海量研究数据则需要新的电脑算法来处理。
Ⅷ 生物学科思想方法有哪些
生物学科思想一般包含系统论思想、信息论思想、进化论思想、生态思想等,具体包括生物演化思想、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思想、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思想、动态平衡思想、生物体的差异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思想等。有学者把生物学科思想观念概括为系统观、进化观和生态观这三大观念群。生物学科方法是根据学科主要特征和内在规律提炼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例如,生物学科中的对照实验法、模型建构法、棋盘分析法、假设一演绎法等。
生物学科思想方法可分为宏观的哲学思想方法、中观的一般思想方法和微观的具体思想方法。宏观的哲学思想方法如辩证统一思想、普遍联系思想、量变与质变思想、一般性与特殊性思想等,主要涉及学科的起源与发展、学科的本质与特征等。例如,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充分体现了这些思想,生命的本质特征,如生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都有新陈代谢、都能生长发育和繁殖、能遗传和变异、能适应环境、改变环境等本质特征,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等,也体现了一些宏观的哲学思想。生物学科的一般思想方法主要涉及学科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地位、学科思想方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如抽象与具体、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假设与验证。这些思想方法能引导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学科文化,用文化来引领学生积极向上地认知,促进创造性迁移、运用和创新发现,促进知识价值升华,进而提升创新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生物学科具体思想方法是指特定的思想方法,如生物学科的生物演化思想、控制变量法、模型分析法等。这些思想方法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透彻理解与深刻建构,促进学习过程中的创新与发现。后两种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科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科思想方法能对教与学产生“纲举目张”的效果,就像引领航程的地图,指引着学习者在茫茫知识海洋中走得自信、走得从容、走得更远,而不迷失方向。
生物学科思想方法的特性是由学科思想方法的内涵和内容可知而产生的。生物学科思想方法通常不是具体的学科知识,而是从学科概念、原理、定律、理论中抽象、概括、提炼出来的思想观念,它反映了学科内在规律和特点,体现了学科知识的本质和价值,因而具有抽象性与深刻性。生物学科思想方法是一门学科深层次的组织结构,可直接或间接的在学科思想方法体系中得到解释和附着,好比人体的血脉,供养着人体所有的细胞。因此能比较清晰地反映学科的历史脉络和未来趋势,引领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和体系化,对学科的教与学具有整合和指导作用,具有统摄性与引领性。生物学科思想方法是在学科历史发展进程中反复荡涤而沉淀下来的“结晶体”,是在无数代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锤炼形成的,因此它具有显着的稳定性。对于基础教育而言,这种稳定性更加显着,这是由基础教育的对象、性质和使命所决定的。但同时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学科思想方法又会被无数后来者反复地验证、修正和完善,因此它在具有鲜明继承性的同时也具有发展性。
Ⅸ 生物上的四种调查方法是什么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①观察法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科学的很多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源于细致的观察。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②调查法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
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③实验法(如对照实验和模拟实验)
生物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自然科学。利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④测量法
(9)生物有什么法扩展阅读:
实验的设计过程
从研究过程的大体步骤来看,实验方法与一般实证研究(即经验研究)相类似,通常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1、在对现实经济生活中各种现象作观察思考并对有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研究问题;
2、根据理论,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测,提出假设命题;
3、设计研究程序和方法;
4、搜集有关数据资料;
5、运用这些数据资料对前面提出的假设命题进行检验;
6、解释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研究结论对现实或理论的意义以及可以进一步研究或改进的余地。
在实验研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第3个步骤——实验设计过程,它是实验研究的核心。实验研究用以检验假设的数据是对实验现象观察得到的,因此实验的设计如何直接关系研究成败。
仔细观察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以上步骤的具体实施上,实验方法与经验研究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这一点在第2个步骤中就已经显示出来。
将假设命题具体化为可以检验的模型,与实验设计有直接关系,研究者在对研究结果做出理论预期(即假设)时,必须考虑实验的可实施性;在建立可证伪的检验模型时必须考虑变量的值可以通过实验取得。研究的第4个步骤是数据资料收集,在实验研究中就是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情况。
实验研究中用于假设检验的数据来自研究者自己设计的实验,而经验研究应用的数据来自经验,如统计资料或报刊杂志(即现实世界中存在的数据),这个差别在方法定义时就已经明确。
实验的影响因素
实验设计影响因素
外部环境设计
行为者内因设计
影响因素控制方法
根据行为影响因素变化的特性不同,可将其控制方法区分为组间控制和组内控制。
组间控制方法
组内控制方法
参考资料:网络-实验研究方法
Ⅹ 生物分类的方法有哪些
人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生物进行过分类。从历史发展上看,在分类方法上有人为分类法和自然分类法两种,这两种方法也代表了分类工作发展的两个阶段。
1、人为分类法
主要是凭借对生物的某些形态结构、功能、习性、生态或经济用途的认识将生物进行分类,而不考虑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和演化发展的本质联系,因此所建立的分类体系大都属于人为分类体系。
2、自然分类法
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分类学应该反映这种亲缘关系,反映生物进化的脉络。
(10)生物有什么法扩展阅读
分类系统是阶元系统,通常包括七个主要级别: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物种)是基本单元,近缘的种归合为属,近缘的属归合为科,科隶于目,目隶于纲,纲隶于门,门隶于界。
随着研究的进展,分类层次不断增加,单元上下可以附加次生单元,如总纲(超纲)、亚纲、次纲、总目(超目)、亚目、次目、总科(超科)、亚科等等。
此外,还可增设新的单元,如股、群、族、组等等,其中最常设的是族,介于亚科和属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