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1)保护生物的措施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如下。
1、物种高度丰富 中国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仅次于世界高等植物最丰富的巴西和哥伦比亚。
2、特有属、种繁多 中国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约17 300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的57%以上。581种哺乳动物中,特有种约110种,约占19%。尤为人们所注意的是有活化石之称的大熊猫、白鳍豚、水杉、银杏、银杉和攀枝花苏铁,等等。
❷ 什么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此外还建立了种质库,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另外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❸ 人类保护动物的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
保护濒危动物的根本性措施就是保护其栖息地,而保护栖息地的主要途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保护濒危动物及其栖息地,而且还可以使其他种类的野生动植物得到很好的保护。
我国已建立了数百处濒危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使相当一部分濒危动物得到切实保护,野驴、野牛、亚洲象、白唇鹿、羚牛、马鹿、金丝猴、大鸨等的数量,已有明显增加。
2、开展驯养繁殖
驯养繁殖,是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濒危动物资源的一条有效途径。发展人工繁殖种群,既可防止或延缓有关物种的灭绝,又可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减少对野生种群的猎捕压力,还可为实施再引进工程提供种源,重建或壮大有关物种的野生种群。
改革开放以前,动物园系统是我国驯、养繁殖濒危动物的主体,但其目的主要在于展览。
3、实施再引进工程
再引进工程是保护、壮大极度濒危动物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所谓的再引进,就是在某个物种曾经分布但现已灭绝的地区,再引入该物种的活体用于建立新的种群;或者是向某物种现存的极小的野生种群补充新的活体,以充实该野生种群并促进其发展壮大,后者又称再充实。
4、资源监测
开展资源监测是保护和持续利用濒危动物的必要步骤。通过资源监测,可以了解濒危动物野生种群数量的消长和分布区的变迁,为国家制定有关保护管理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关部门正在着手研究建立全国性的资源监测体系。
5、提高法律保护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濒危动物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保护管理的难度也会不断加大,必须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规范濒危动物保护管理和经营利用行为。对于那些目前尚未濒危但开发利用强度很高的一般保护动物,需要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动物,限制对其野外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
6、开展国际合作
濒危动物是全世界的共同财产,其保护管理更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濒危动物保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技术、设备和保护管理方法还很落后,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需要向有关国家学习先进经验。
在一定范围内,离开了国际合作,有些保护管理和科研工作就难以开展,有些种类的濒危动物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❹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四种措施是什么
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
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
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
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地保护,可以免去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人和自然都有好处。就地保护利用原生态的环境使被保护的生物能够更好的生存,不用再花时间去适应环境,能够保证动物和植物原有的特性。
国际措施
世界各国正在采取一致行为以共同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物多样性危机。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里约宣言》,在所发布的《地球宪章》中指出,“地球提供了生命演化所必需的条件,生命群落的恢复力和人类的福祉依赖于:保护一个拥有所有生态系统、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肥沃的土壤、纯净的水和清洁的空气的健全的生物圈。资源有限的全球环境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保护地球的生命力、多样性和美丽是一种神圣的职责”。《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共有196个缔约方,中国是最早的缔约方之一。
该公约具有法律约束力,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和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
❺ 保护动物10个方法是什么
1、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
2、不鼓励买动物放生。
3、不围观街头耍猴者。
4、爱护环境,不乱砍乱伐。
5、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6、不要把有益的小动物当美味,不吃田鸡,保蛙护农。
7、不恫吓、投喂动物园动物。
8、提倡观鸟,反对关鸟。
9、不在江河湖泊钓鱼;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
10、要破坏鸟类的巢穴。
11、不要吃一些小动物的肉,更不要用穿一些用动物制作的皮买。
❻ 为了保护那些即将灭绝的生物,世界各国都有哪些措施
为了保护那些即将灭绝的生物,世界各国还是有很多的措施的。就比如说建立生物自然保护区,建立养殖场,还有建立生物的基因库,这些措施都可以帮助保护这些即将灭绝的生物的。
第三种方法,那就是建立这些生物的基因库。这样即使是这些生物灭绝了之后,也可以通过这些基因库,把这种生物给重新培育出来。很多动物灭绝都是因为人类的关系才会灭绝的,我认为应该先从人类保护环境做起。
❼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主要有哪几方面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其中包括就地保护和异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等.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异地保护是指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偷猎者及时进行法制教育,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等也可以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就地保护,异地保护,颁布法律法规,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
❽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详细措施有哪些
1.建立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专门保护。
2.保护环境,为动植物的生存创造条件。
3.制定法律法规,严惩破坏分子。
4.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尊重生命。
❾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哪些
1、加强统筹协调。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国务院专门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由分管副总理任主任。我们要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的领导下,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联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形成合力。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遗传资源的多样性,涉及到多部门,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国家委员会,这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
2、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法律体系。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保障,加快推进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家公园法、湿地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的制修订工作,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律法规,这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
3、完善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技术标准体系。
这方面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抓紧摸清全国生物多样性的本底状况,包括加快整合各类生物遗传资源的信息,建立完善基础信息库,实现数据共享。
4、健全并完善生物多样性评估体系。
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评估。我们要说清各种保护工程、保护项目,包括保护地的建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成效如何。有些建设开发活动,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我们也要分析清楚,采取相应的对策。
5、持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不断完善我国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网络。就地保护就是保护地体系建设,迁地保护就是动物园和园圃建设。
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办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邀请各方到昆明参加会议,我们也希望这次会议办成一次富有成果、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当然这需要整个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