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检测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方法有几种
检测空气中微生物有凝胶膜过滤方法和撞击法两种方式;
MD8 空气采样器
台式空气采样器MD8 Airscan 和便携式空气采样器 AirPort MD8 设计用于检测空气中最小的微生物。
BACTair: 不同凡响
预装的琼脂平板采用即用型无菌包装,可直接用撞击法采样。
凝胶膜过滤器:连续主动空气监测
凝胶膜与 MD8 空气采样器结合使用(凝胶膜过滤法),用于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和病毒。
⑵ 空气培养的操作过程是什么
空气细菌培养的采样方法检测空气细菌总数的细菌培养法平板暴露法,目前大部分医疗单位采用,在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室内面积≤30m2对角线内、中、外处设3点,内外点布位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基本原理是:空气中细菌等微生物可随尘粒一起下降。
培养方法: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Bio-bag)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有硼氢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以及5%柠檬酸安瓿)、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
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厌氧菌培养
⑶ 空气监测的采样方法
1、污染物的存在状态
2、污染物的浓度
3、污染物的理化特性
4、所用分析方法的灵敏性 1 、直接采样法
(1)注射器采样
(2)塑料袋采样
(3)采气管采样
(4)真空瓶采样
直接采样法被测组分浓度高、分析方法灵敏度高。
2、浓缩采样法
(1)溶液吸收法
(2)填充柱阻留法
(3)滤料阻留法
(4)低温冷凝法
(5)静电沉积法
(6)自然积集法
(7)扩散渗透法
(8)综合采样法
试析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优化调整工作
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和产业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调整,许多城市在城市环境、城市建成区规模和人口数量、分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都呈现出数量上的不足或者空间分布上的不科学,不能继续满足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的技术要求,从而面临着不断增设或调整等优化的需要。笔者结合优化布点实际经验,就大气监测点位优化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提出以下建议,以供探讨。
一、监测仪器的选择、校准和维护
按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和各省有关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设置管理规定的要求,城市环境空气点位的增设和调整,需要按照一定的布点方法, 在覆盖全区的现有监测点位和几个备选监测点(根据增设或调整需要)进行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同步监测,要求监测时间约为15日,鉴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个别点位数据不完整等原因,整个监测时间往往会超过15日,达到20日左右。这样,就对监测人员和监测仪器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笔者建议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仪器的选择:为了使不同点位间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应尽量使用同一生产厂家和型号的监测仪器,尽量减少同步监测过程中由仪器差别引起的系统误差;当有几种仪器可选时,还要尽可能选择在日常监测使用过程中表现稳定、性能指标较好的仪器系列。
2、仪器检查和校准:为了确保监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仪器、附件、连接件在使用前的校准和检查非常重要。要严格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和实施方案,严格校准和质控程序,全面细致的检查各项指标是否在仪器规定范围,排除隐患,把仪器状态调整到最佳,建议经1至2天试运行,确认合格后,再用于优化布点监测。在整个优化监测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必要的期间核查和仪器性能审核,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改进。
3、仪器备品、备机和易损件的准备。通过仪器准备、校准等工作,使仪器的使用有了很大的保障,但考虑到长时间的运转下还是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适量的备机、耗材和易损件的准备,也必不可少。对现场难以马上修复的故障仪器,及时地更换备用机,能够保证数据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通过本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在20天的监测时间里,做好仪器“三备一”的准备,能够比较好地保证监测的正常进行。
4、仔细勘查现场,根据不同环境要求,准备必要的附属和防护设备,保护仪器不受干扰和破坏。如外置卡槽、加长电源线、仪器接地线、防雨、防雷、防风件等等。往往是这些小物件和细节问题处理不好,最容易对工作造成延误或者损坏监测仪器。当然,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平时经验的积累。另外,提前进入监测现场,察看和记录现场条件十分重要。
⑷ 空气微生物采样一般过程
每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pH值和一定的pH范围。在最适范围内酶活性最高,如果其他条件适合,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也最高。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最适pH为6.5-7.5,在pH 4-10之间也可以生长;放线菌一般在微碱性即pH7.5-8最适合;酵母菌、霉菌则适合于pH5-6的酸性环境,但生存范围在pH1.5-10之间。有些细菌甚至可在强酸性或强碱性环境中生活。
微生物在基质中生长,代谢作用改变了基质中氢离子浓度。随着环境pH值的不断变化,微生物生长受阻,当超过最低或最高pH值时,将引起微生物的死亡。为了维持微生物生长过程中pH值的稳定,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调节pH值,而且往往还要加入缓冲物以保证pH在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的相对稳定。
强酸和强碱具有杀菌力。无机酸杀菌力虽强,但腐蚀性大。某些有机酸如苯甲酸可用做防腐剂。强碱可用作杀菌剂,但由于它们的毒性大,其用途局限于对排泄物及仓库、棚舍等环境的消毒。强碱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与病毒比对革兰氏阳性细菌作用强。
a、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对角线内、中、外设3点,内、外点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部位距墙壁1m处。
b、采样方法
将营养琼脂平板(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1.5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暴露5min或10min,盖好平板,将平板置于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并分离致病菌。
2、检测方法
结果计算公式:细菌总数(cfu/≤m3)=45000N/A*T
式中,A为平板面积(m3)。T为平板暴露时间(miu).N为平板菌落数(cfu)
结果判定
参见《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
Ⅰ类区域:细菌总数≤10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Ⅱ类区域:细菌总数≤20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细菌总数≤500cfu/m3,并且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注意事项: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进行采样
⑸ 如何做空气培养
在做空气培养前1小时,关闭室内门窗,打开层流,减少室内人员走动,使空气静止。从检验科取培养皿,途中应用包布包裹,做培养者戴好口罩帽子,将培养皿放于需做培养的房间内,打开5分钟。
在采样时禁止有人走动,采样结束后,盖好玻璃培养皿,填写培养单,贴好标记,即用包布包裹后送细菌室培养。培养结果报告,由专人保存,除霉雨季节每月做二次空气培养,其余时间每月做一次。
布点方法
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 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培养琼脂平板放在采样点暴露5分钟后送检培养用手指平提皿盖将盖边缘斜搁培养皿边缘上。
细菌菌落数标准,层流手术室≤5cfu/cm2。
⑹ 空气微生物的采样方法有几种
检测空气中微生物含量通常有:浮游菌检测法与沉降菌检测法两种方法.
分别按:《GB/T16293-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GB/T16294-1996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操作.一般在洁净室综合性能验收时,30万级时才测沉降菌,不测浮游菌,其它的则采用浮游菌检测法.
按照上述两个检测规程均可采作普通肉汤琼脂培养基.
⑺ 空气采样的方法
可直接采集少量气样。这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是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能较快地获得结果。常用的采样容器有注射器、塑料袋、采样管、真空瓶(管)等。
(一)注射器采样
常用l00mL注射器,采样时,先用现场空气抽洗3~5次,然后抽取100 mL,用橡皮帽密封进气口,将注射器进气口朝下,垂直放置,使注射器内压
力约大于大气压。样品存放时间不宜长,一般应当天分析完。
(二)塑料袋采样
选择与气样中污染组分不发生化学反应、不吸附、不渗漏的塑料袋。常用的有聚四氟乙烯袋、聚乙烯袋及聚酯袋等。为减小对被测组分的吸附,可在袋的内壁衬银、铝等金属膜。采样时,先用二联球打进现场气体冲洗3~5次,再充满气样,夹封进气口,带回尽快分析。
(三)采气管采样
采气管是两端具有旋塞的管式玻璃容器,其容积为l00~500 mL。采样时,打开两端旋塞,将二联球或抽气泵接在管的一端,迅速抽进比采气管容
积大6~10倍的欲采气体,使采气管中原有气体被完全置换出,关上两端旋塞,采气体积即为采气管的容积。
(四)真空瓶采样
真空瓶是一种用耐压玻璃或不锈钢制成的采气瓶,容积为500~1000 mL。采样前先用抽真空装置将采气瓶内抽至剩余压力1 330 Pa左右;如瓶内预先装人吸收液,可抽至溶液冒泡为止,关闭旋塞。采样时,打开旋塞,被采空气即充人瓶内,关闭旋塞,则采样体积为真空采气瓶的容积。由于真空瓶瓶塞磨口处易漏气,抽真空后瓶口拉封,到现场采样时,从瓶口断痕线处弄断,空气即充进瓶内,然后套上橡皮小帽,带回实验室分析。如果采气瓶内真空度达不到l 330 Pa,实际采样体积应根据剩余压力进行计算。
⑻ 常用于空气采样的方法
常用的空气微生物采样方法有四种:沉降法、固体撞击法、液体撞击法、滤过法。 最常用的是平板沉降法,其采集步骤是:在采样前先用紫外线对所要采样的房间照30分钟,使室内处于相对清洁、静止状态,然后将及时领取的新鲜营养琼脂平板,置室内四角及中央各一个,将平板盖打开扣于无菌巾上,暴露20分钟,加盖及时送检,以防污染。
⑼ 空气微生物采样研究的方法~
空气浮游微生物采样器是根据颗粒撞击原理和等速采样理论设计。被采样的带有微生物的空气在抽气泵作用下,高速喷射并撞击到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上,经培养后形成菌落予以计数。
对固体撞击式采样法与平板沉降法进行初步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固体撞击式采样法测定空气微生物的含量总数与平板沉降法采获的总数结果差异有显着性,平板沉降法只能收集到较大颗粒的微生物,不能作精确的定量计数,它可作为一般卫生学的检验手段。固体撞击式采样法对悬浮于空气中小颗粒微生物捕获率高于沉降法,并能较准确地表达出空气中细菌的实际含量,是一种较理想的的采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