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物食品质量控制方法有哪些内容

生物食品质量控制方法有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2022-04-12 22:56:23

㈠ 食品加工中控制微生物污染的几种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微生物污染,并通过控制食品pH值、食品中水分含量以及控制包装气体含量或气体成分等方法来控制微生物污染。【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污染;pH值食品因富含有微生物可依赖生长的营养成分,因此会不同程度的受微生物污染。如何控制好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㈡ 食品微生物控制方法

一般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由原料自带、环境污染、生产过程不卫生、从业人员不注意个人卫生、储运条件不达标等,应该针对各种情况进行控制。

1.首先要注意原材料的选择与处理,减少微生物的来源。

2.食品工厂应建在远离重工业区,周围不应有农药厂、化肥工厂、垃圾场、粪场、污水坑及大医院等。以免受到废水、废气、废渣和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污染物的污染,对食品加工厂本身的污染物也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3.食品生产的场所,应符合卫生要求,易于清洗消毒,空间可采用空气过滤器,造成洁净的生产环境;保持生产车间四周墙壁、天花板和地面等六面清洁,生产设备应该经常清洗消毒,以减少微生物孳生的场所;严格执行各项生产卫生制度。生产中应注意简化工艺,缩短生产流程,做到生产自动化、密闭化和连续化,尽量减少食品在空间暴露的时间,做到不接触或少接触人手和其他未经消毒的物品,这是降低微生物污染食品,提高食品质量的有效措施;加强用水的管理和处理。

4.食品从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并经常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以便及时排除患者及病原菌携带者对消费者健康的威胁。从业人员应勤理发、剪指甲、洗手、洗澡,保持个人卫生;工作衣帽、口罩等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特别是操作前双手的清洗和消毒更为重要。

5.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储运食物,防止霉变。

㈢ 控制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措施

微生物超标是作为判定食品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是判断其保存能力的指标。食品中细菌菌落总数越多,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大,食品质量就越差;菌落总数越小,则食品含有致病菌的可能性越小。统计发现,导致这些食品不合格的原因包括很多,微生物污染是问题食品主因,一般微生物超标原因是个别企业可能未按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如:

1、生产设备消毒不到位

2、生产环境消毒不到位

3、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不到位

4、产品包装密封不严、

5、人员消毒不到位(更衣室,工作服等)

6、储运条件控制不当、

7、工器具等生产设备消毒不到位、

8、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

在消毒剂领域,传统的方式包括紫外线灯照射杀菌、药物喷洒灭菌、臭氧、采用初中高效三级过滤方式滤尘等。不可否认在过去的很多年中,他们在之前的食品安全上有着突出的贡献,但随着现在国家监管及食品质量的不断提升,缺点也慢慢体现出来。

紫外线灯照射杀菌:紫外线灯对人体有害,所以只能在静态(无人)的情况下使用,实际生产时为细菌二次污染食品的提供机会。紫外线灯还有一个弊端,有效辐照距离为1.5米,开启时空气中大部分细菌、病毒只是暂时击晕(隐藏在0.6M以下或辐照距离外),并未完全杀死;关闭时,待人、物流动后被击晕的细菌、病毒会反弹,使空气浮游菌数量更高。

药物喷洒灭菌: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因强烈的气化作用,刺激性很强,只能在静态(无人)的情况下使用。多数出口食品企业也不在用喷洒方法灭菌,主要原因是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学试剂易在食品中残留,对作业人员的皮肤、神经系统、肠胃及呼吸道也有影响,长期容易患毒害性职业病。

臭氧:使用面比较广,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车间湿度及臭氧浓度大小。在静态(无人)的状态下使用,对器具、设备有氧化、腐蚀作用。由于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危害。

初中高效三级过滤方式滤尘:目前,洁净室无法在食品行业普及(保健食品除外),原因如下:1、洁净室造价高、耗电大、易损耗品更换频繁,运行成本大;2、现有食品企业多为老式厂房,改造成本大,搬迁或重建时则报废。因此,无尘洁净室对诸多企业而言成了一种摆设,一种形象工程,只有上级检查时才开启。

通过以上常用方法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很多企业无法稳定,有效,长期的控制微生物,究其原因就是消毒产品和消毒方案不正确的缘故。因此解决食品微生物超标的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了解客户生产工艺,制定专门的消毒方案和选择一款优质的消毒剂。

奥克泰士作为进入中国5年的品牌,深耕于食品行业,对众多产品的生产流程了如指掌,配合我们独有的消毒方案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奥克泰士己经为超过100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解决了食品微生物超标问题。

奥克泰士—德国原装进口,专为食品厂设计,奥克泰士配合空间、环境、物表等可达到食品企业消毒灭菌的要求,近来深受食品企业的青睐。其主要成分是由食品级过氧化氢和银离子组成的复合型溶剂,食品级无色无味无毒无残留型。

产品经过IFS国际食品标准认证,欧盟EMAS检测认证、ISO9001/ISO14001管道体系认证、德国莱茵TUV认证等。由于产品其独特的作用原理,能够快速杀灭包括芽孢、细菌孢子、真菌孢子、放射菌、分支杆菌、酵母菌、霉菌、病毒、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溶血性链球菌、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肉毒杆菌、霍乱弧菌、变形杆菌、空肠弯曲菌、蜡样芽孢杆菌、平酸菌、耶尔森氏菌、阪崎肠杆菌、蛔虫卵等在内的所有类型的微生物。

奥克泰士食品厂专用消毒灭菌剂,是利用消毒剂的质量特性在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条件下杀菌效果良好的特点,利用德国技术工艺将消毒剂和酸性活化剂分别加工,经总混压片制备的同体速溶性消毒剂.是集消毒、清洗、灭菌三者合一的产品,稳定性好、无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健康安全无副作用,使用非常方便,样品在54℃上储存14天,有效成分降解率达到3.83%,通过测试,奥克泰士的稳定性良好,杀菌效果符合同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规定要求。

奥克泰士为食品企业微生物控制展现了崭新的前景:

奥克泰士作为德国原装进口食品级高效无残留的清洗消毒剂,能够高效杀灭各种微生物,且残留只有水和氧气,真正无害,无毒性,无腐蚀性,无味,且作为消毒剂使用时,无刺激性,甚至可以直接饮用。

它可以作为熏蒸使用代替甲醛,在达到杀灭微生物的同时,无任何刺激性,无需静置,熏蒸完毕后,即刻可以生产。

它可以作为纯化水的抑菌剂,通过微量的添加,达到抑制循环水微生物,藻类控制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奥克泰士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一款能够有效去除生物膜的杀菌消毒剂,它作为C/D 区的物体表面消毒,人员手部消毒用时,使用后,无需冲洗,且具有保护皮肤的作用,没有任何腐蚀性。不会产生耐药性,不受温度、PH 值、光照的影响,可以长期储存。

㈣ 我国目前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主要是GMP、HACCP和SSOP,SSOP是清洁卫生方面的,现在主要区分GMP和HACCP
GMP和HACCP系统都是为保证食品安全和卫生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GMP是适用于所有 相同类型产品的食品生产企业的原则,而HACCP则依据食品生产厂及其生产过程不同而不同。GMP体现了食品企业卫生质量管理的普遍原则,而HACCP则是针对每一个企业生产过程的特殊原则。

GMP的内容是全面的,它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制定出具体的要求,是一个全面质量保证系统。HACCP则突出对重点环节的控制,以点带面来保证整个食品加工过程中食品的安全。形象地说,GMP如同一张预防各种食品危害发生的网,而HACCP则是其中的纲 。

从GMP和HACCP各自特点来看,GMP是对食品企业生产条件、生产工艺、生产行为和卫生管理提出的规范性要求,而HACCP则是动态的食品卫生管理方法;GMP要求是硬性的、固定的,而HACCP是灵活的、可调的。

GMP和HACCP在食品企业卫生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通过HACCP系统,我们可以找出GMP要求中的关键项目,通过运行HACCP系统,可以控制这些关键项目达到标准要求。掌握 HACCP的原理和方法还可以使监督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和危害评估能力,有助于GMP的制定和实施。GMP是食品企业必须达到的生产条件和行为规范,企业只有在实施GMP规定的基础之上,才可使HACCP系统有效运行。控制CCP并不是孤立的,单抓这一点就万事大吉了。一个缺乏基本卫生和生产条件的企业是无法开展HACCP工作的,试想一个企业如果连完整的厂房、能正常运行的生产设备、合适的质量管理人员都没有,还有建立HACCP系统 的必要和可能吗?所以说,GMP和HACCP对一个想确保产品卫生质量的企业来讲是缺一不可的。

HACCP体系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是一种系统性强、结构严谨、理性化、有多项约束、适用性强而效益显着的以预防为主的质量保证方法。运用恰当,则可以提供更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比大量抽样检查的运行费用少得多。

HACCP具有如下优点:

1 在出现问题前就可以采取纠正措施,因而是积极主动的控制

2 通过易于监控的特性来实施控制,可操作性强、迅速。

3 只要需要就能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迅速进行控制。

4 与依靠化学分析微生物检验进行控制相比,费用低廉。

5 由之间参与食品加工和管理的人员控制生产操作。

6 关注关键点,使每批产品采取更多的保证措施,使工厂重视工艺改进,降低产品损耗。

7 HACCP能用于潜在危害的预告,通过监测结果的趋向来预告。

8 HACCP涉及到与产品安全性有关的各个层次的职工,作到全员参与。

㈤ 食品卫生质量管理方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督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 康权和知情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转基因食品,系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包括:

(一)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产品;

(二)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

(三)以转基因动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为原料生产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

第三条 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类新资源食品,须经卫生部审查批准后方可生产或者进口。未经卫生部审查批准的转基因食品不得生产或者进口,也不得用作食品或食品原料。

第四条转基因食品应当符合《食品卫生法》及其有关法规、规章、标准的规定,不得对人体造成急性、慢性或其他潜在性健康危害。

第五条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不得低于对应的原有食品。

第六条转基因食品的生产企业须达到国家有关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要求。

转基因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所生产经营的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

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者应当保留转基因食品进(出)货记录,包括进(出)货单位、地址、数量,相关记录至少保留二年备查。

第二章 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评价

第七条卫生部建立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制度。

卫生部制定和颁布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规程及有关标准。

第八条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采用危险性评价、实质等同、个案处理等原则。

第九条卫生部设立转基因食品专家委员会,负责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的评价工作。委员会由食品安全、营养和基因工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第十条卫生部根据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工作的需要,认定具备条件的检验机构承担对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评价的验证工作。

第三章 申报与批准

第十一条 生产或者进口转基因食品必须向卫生部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表;

(二)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批准文件;

(三)企业标准;

(四)食用安全性的保证措施;

(五)设计包装及标识样稿;

(六)与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有关的技术资料;

(七)申请单位对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报告和卫生部认定的检验机构出具的对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的验证报告;

(八)其他有助于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评价的资料。

第十二条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六)项规定的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评价有关的技术资料包括:

(一)转基因食品的(物种)名称;

(二)转基因食品的理化特性、用途与需要强调的功能;

(三)转基因食品可能的食品加工方式与终产品种类以及主要食物成分(包括营养和有害成分);

(四)基因修饰的目的与预期技术效果,以及对食品产品特性的预期影响;

(五)基因供体的名称、特性、食用史;载体物质的来源、特性、功能、食用史;基因插入的位点及特性;

(六)引入基因所表达产物的名称、特性、功能及含量;

(七)表达产物的已知或可疑致敏性和毒性,以及含有此种表达产物食用安全性的依据;

(八)可能产生的非期望效应(包括代谢产物的评价)。

第十三条申请进口转基因食品的除必须提交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供出口国(地区)政府批准在本国 (地区)生产、经营、使用的证明文件。

第十四条卫生部自受理转基因食品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第十五条批准的转基因食品, 由卫生部列入可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转基因食品品种目录。

第四章 标 识

第十六条食品产品中(包括原料及其加工的食品)含有基因修饰有机体或/和表达产物的,要标注“转基因XX食品”或“以转基因XX食品为原料”。

转基因食品来自潜在致敏食物的,还要标注“本品转XX食物基因,对XX食物过敏者注意”。

第十七条转基因食品采用下列方式标注:

(一)定型包装的,在标签的明显位置上标注;

(二)散装的,在价签上或另行设置的告示牌上标注;

(三)转运的,在交运单上标注;

(四)进口的,在贸易合同和报关单上标注。

第十八条转基因食品的标签应当真实、客观,不得有下列内容:

(一)明示或暗示可以治疗疾病;

(二)虚假、夸大宣传产品的作用;

(三)卫生部规定的禁止标识的其他内容。

第五章 监 督

第十九条卫生部对已经批准生产或者进口的转基因食品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进行重新评价:

(一)对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的科学认识发生改变的;

(二)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受到质疑的; (三)其他原因需要重新评价的。

第二十条 卫生部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经营组织定期或者不定期监督抽查,并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查结果。

第二十一条卫生部认定的转基因食品食用安全性和营养质量检验机构须按照卫生部制定的规程及有关标准进行评价。

对出具虚假检验报告或者疏于管理难以保证检验质量的,由卫生部责令改正,并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 收回认定资格。

第二十二条从事转基因食品检验、评审和监督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第二十三条转基因食品生产经营的经常性卫生监督管理,按照《食品卫生法》及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2年7月1日起施行。

㈥ 食品质量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主要研究内容:
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食品质量法规和标准; 食品卫生和安全的质量控制;食品质量检验的制度和方法。
特点:
食品质量管理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广泛性;食品质量管理的对象具有复杂 性;食品质量管理中安全性放在首位;食品质量的监测控制难度大;食品质量管 理对产品的功能性和适用性有特殊的要求。

㈦ 怎样控制食品污染的措施

由食品污染导致的各种疾病发生率出现上升趋势,甚至出现了一些罕见的和奇特的疾病,残酷的事实已到了令人焦虑的程度。为了控制食品污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源头上控制食品污染食品污染产生的一个原因就是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下降,水污染,土壤污染,环境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越来越多,这直接导致了合乎标准的安全食品变得越来越少。另外,在食品生产的过程中,各种人为的因素是食品发生污染的另一个原因。因此,要控制食品污染,就要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要控制食品污染,必须要控制环境污染,这在前面的环境污染控制部分进行了介绍。至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人为污染因素,则要通过法律和相关行业标准的建立,来对食品安全提出可测量的目标,进而控制住食品污染的问题。

二、程序上控制食品污染要在程序上控制食品污染,就要从原材料的选择、食品的保存、细菌的杀灭三个方面入手。

1?原材料的选择食品的原材料大多带有一定的细菌,不同生产状况下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均不尽相同,很多情况下,原材料在采购后可能会存放一段时间,细菌可能会增长繁殖,经过一定的存放时间、存放温度,其最终细菌的数量往往决定于食品的初始菌数,因此在购买原材料时,就应该控制食品的细菌污染。

在无法判断哪些食品清洁状况好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新鲜的原材料,因为新鲜食品存放时间短,细菌繁殖的代数少,无论如何其细菌数量也比不新鲜食物少。

2?食品的保存微生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当条件不利时,微生物可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因此通过控制食品的储藏条件可达到延缓细菌增殖的目的。

控制食品的含水量:降低食品的水分含量可使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该法适宜于水分含量低的食品如粮食、饼干等,如粮食中的水分含量在13%以下时,可阻止微生物的生长。为控制含水量,购买这类食品后应储存于通风干燥处,塑膜包装食品在开袋后不可存放过久,同时避免一次购买过多。

提高食品的渗透压:提高食品的渗透压可使细菌脱水而受到抑制,提高渗透压可通过盐腌与糖渍的方法。一般食品中食盐含量达到8%—10%可以抑制大部分微生物繁殖,盐腌食品常见的有咸鱼、咸肉、咸蛋、咸菜等。糖渍食品是利用高浓度(60%—65%以上)糖液,作为高渗溶液来抑制微生物繁殖,但此类食品还应该密封和在防湿条件下保存,否则容易吸水,降低防腐作用。常见的糖渍食品有糖炼乳、果脯、蜜饯和果酱等。

降低食品的储存温度:低温环境中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且食品中的酶活性也受到抑制,从而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根据储藏的温度可以分为冷藏和冷冻两种方式。冷藏是指在高于食品的冰点温度下储藏的方法,主要用于新鲜水果蔬菜的保藏,对食品的风味及营养成分破坏不大,可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冷冻是将食物中所含大部分水分冻结成冰,即将食品温度降低到低于食品汁液的冻结点,由于缺水和低温,大大限制了食物中微生物的生存,同时杀死部分微生物。

使用抑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某些化学物质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食品中添加这类物质能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主要有添加防腐剂、熏制和酸防腐几种方式。

防腐剂是指能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物质。常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及乳酸链球菌素等。

3?细菌的灭杀食品在加工、储藏、运输、销售过程中完全避免微生物的污染几乎是不可能的,食品的原材料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微生物,清除与杀灭微生物的目的在于去除致病菌与腐败菌,以减少微生物造成的人体伤害。

去除微生物的方法有很多种,洗涤是应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除菌方法。实验证明,用干净的水冲洗苹果,可除去苹果表面95%以上的微生物。有些食品如液体食品不能采用洗涤的方法,可采用过滤的方法去除微生物。

某些食品不适宜采用去除微生物的方法,或除菌效果不理想,食品中仍存在微生物时,可采取微生物杀灭的措施,在食品加工中常利用除菌与杀菌相结合,以达到安全食用的目的。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热处理和辐射杀菌两种方式。热处理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的处理方法,热处理使细菌菌体蛋白变性凝固,细菌因细胞内的代谢停止而死亡。由于热杀菌对食品的性状、营养等破坏较大,近年来辐射杀菌的应用越来越多,辐射杀菌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发生分子跃变时释放的射线来进行细菌杀灭。

三、加强食品污染监管除了要对食品卫生加强控制,减小食品污染发生的机会,对食品污染加强监管是有效降低食品污染对人类健康危害的途径。食品发生污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对食品污染的漠视。对于全社会成员而言,尤其是对于食品管理部门的人员来说,是否拥有食品卫生安全的意识尤为重要。然而现实中,管理人员却存在着食品安全意识严重滞后和管理混乱的情况,特别是由于监管不力,执法不严,致使一些不法商贩在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违规添加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因此,要注意加强法治监管和打击力度,以保证食品的安全。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新法规的一些亮点引人关注,比如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建立食品召回制度、统一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取消食品“免检制度”、确立民事赔偿优先原则、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十倍赔偿、民事赔偿优先、“问题食品”代言者承担连带责任、保健食品宣传不得涉及治疗功能、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等。这部法律的出台和实施将为系统有序地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法律制度保障,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开启了一个新阶段。

㈧ 根据所学知识,论述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影响食品败坏的因素及控制方法有哪些

食品来变质败坏,是指食品在贮源藏期间,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食品原有的化学特性、物理特性或生物特性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食品的变色、变味、生霉、酸败、腐臭、分解和腐烂等现象都属于食品变质败坏,如畜禽肉蛋和水产鱼虾的腐臭、油脂的酸败、果蔬的腐烂和粮食的霉变等。

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共有452家规模以上企业;2010年行业实现销售收入305.06亿元,同比增长40.37%;实现工业总产值305.51亿元,同比增长33.77%;利润总额为23.57亿元,同比增长38.09%。

(8)生物食品质量控制方法有哪些内容扩展阅读:

未来食品行业零售额、餐饮收入将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由于城乡、不同地区的居民在食品消费上有较大的差距,食品消费市场仍有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城镇化过程中,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升级将是带动食品消费的重要力量,预计到2015年中国食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将超过2.5万亿元,年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

㈨ 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

生物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①对细菌检验人员的要求;②操作手册;③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④培养基的质量控制;⑤试剂、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质量控制;⑥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⑦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及室内质量的全面控制七个方面。微生物学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包括:
①对细菌检验人员的要求;
②操作手册;
③仪器设备的功能监测;
④培养基的质量控制;
⑤试剂、染色液及抗血清的质量控制;
⑥标本检验的质量控制;
⑦标准菌株的来源和保存及室内质量的全面控制。

阅读全文

与生物食品质量控制方法有哪些内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