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中生物实验如何去做及几个重要步骤
高中化学实验的方法有哪些?做实验的注意事项
我们从到了七年级就开始学习化学,但是学过的孩子们应该都知道,在初中只是先接触一下,到了高中化学才开始真正的学习,但是学习化学就会做实验,做实验的方式都有什么?
化学实验仪器
在上面的文章当中我给你们说了很多关于高中化学实验有哪些方法的类别,我相信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每个实验都有它适合的方法,你们一定要择选适宜他的方式,还要注意一些事项.
❷ 生物生物实验题一般怎么做
级别:硕士研究生 1、运用科学原理指导实验 解生物实验设计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在审题中最关键的是要明确实现本实验目的的科学原理。 例如2000年理综实验高考题中“血液中的钙离子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则血液不能凝固。”这就是本实验的根本原理。 遵循这一原理,设法除去血液中的钙离子和添加进去的钙离子,设计实验的方向就不会错。此题中“草酸钾溶液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发生反应,形成草酸钙沉淀,起抗凝作用”。这只是一条除去血液中钙离子的原理,是解决实验中某一问题所需运用的原理,是本实验的辅助原理。 2、遵循实验原则设计实验 要使实验设计得科学,力求无懈可击,在设计实验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设置对照原则 (2)单因子变量原则 (3)平行重复原则 例如:为了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农药,必须将土壤分为两等份,装入两个大小相同的容器,一个高温灭菌,一个不做处理,造成一个容器中的土壤中无生活的微生物,一个容器中的土壤中有生活的微生物。然后进行实验,才能说明问题。这就是设置对照原则。 在进行此实验时,让两个容器中的土壤在一切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惟独不同的只是一个容器中的土壤中有微生物,一个容器中的土壤中无微生物,有无微生物就成了这一实验的单因子变量。这就是单因子变量原则。 在进行此实验时,有的情况的出现是有偶然性的,多做几个对照实验,出现相同的结果,更有说服力,更具科学性。让这几组实验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同时进行,这就是平行重复原则。 3、准确地运用实验材料支持实验 选用实验材料应讲究,否则将不能支持你的实验结论。 例如想证明微生物的营养要素必须有氮源。我们需做一个对照实验:一个培养基中加入氮素,一个不含氮素。于是为你提供两种实验材料,一是NH4NO3、一是人尿。这时你不能认为人尿来的容易,又含有尿素等含氮的有机物,就用人尿作氮源。因为人尿中还含有无机盐等多种成分。说明不了本实验的结论。 4、选定最优程序进行实验 在明确了实验目的,明确了实验原理,选准实验材料,遵循实验原则后,就应该编制一个实验程序进行实验。 对编制的实验程序,还要仔细推敲,形成一个最优化的程序,使实验科学、简捷地进行。 在选定最优程序中有的步骤可同时进行,那就可遵循统筹法,让要等待的步骤先做,接着穿插下一步实验,以节约时间,同时也尽量减少因时间过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5、答题时讲究用词科学、准确 有了如上所述的基本素质,最终还要通过完美的回答来展示自己的能力。答题时关键是用词上讲究科学、准确。 例如“假设牛毛的黑色对棕色是显性,现有一匹黑色公牛,想在一个繁殖季节中测定出是纯种还是杂合子,请设计检测办法”,如果同学是这样回答“在这一繁殖季节,让这匹黑色公牛与一匹棕色母牛交配,若生出棕牛,则为杂合子;若只生出黑牛,则为纯种。” 这样回答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关键字眼上用词不当,反映学生思维的不全面或缺乏一些必要的常识。应该改为“让这匹黑色公牛与多匹棕色母牛交配”。用“多匹”两字,答题的科学性就跃然纸上。
❸ 生物实验怎样做好
做之前 一定把这个实验的原理以及过程都搞明白,知道在哪一步该做什么,是为了什么。
注意保护自己 不要弄伤了。做的过程里,要谨遵实验册的说明,不要相当然的添加东西。
学会分析原因,掌握反应的机理。
大概就这么多拉。
❹ 我想做一个生物实验
试验的设计首先要明确目的
我不太明白你这个试验是要干什么
如果要检测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
首先要确定这样物质会进入你选择的材料。
我认为不太可行。
而且仅仅用电镜很难完成。
❺ 如何进行生物实验
一. 实验设计的基本内容 (1) 实验名称:是关于一个什么内容的实验 (2) 实验目的:要探究或者验证的某一事实 (3) 实验原理:进行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个人认为,高考题中一般会给出原理,或者会选择教材上已有的实验原理,所以在教材上的所有实验都要仔细复习记清它的实验原理,因为如果高考出题选择教材上的实验原理的话,它会当作已知条件来看不会给出) (4) 实验对象:进行实验的操作对象 (5) 实验条件:完成该实验的必需的仪器,设备,药品条件 (6) 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采用的方法及必需操作过程。其中必须要确定实验组合实验步骤这两个基本内容 确定实验组的方法: 单组:对一组(或一个)对象,既用A法,又用B法,顺序随机或轮流循环 (例:洋葱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等组:将状况相似的对象,分成两组或多组,一组用A法,另一组用B法。(例: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 轮组:对两组或多组以上的对象,循环进行两个或多个以上的实验处理,如甲组—A法, B法;乙组—B法,A法等,这样能有效地平衡和抵消无关变量的影响 (例:小麦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甲组:a.幼苗先用“不透光”理 b.后用“单侧光”处理;乙组:c.幼苗先用“单侧光”处理d.后用“不透光”处理。实验结果则是a+d〈不透光〉和b+c〈单侧光〉的比较),这就是轮组实验法。 (7) 观察,收集数据: (A)a.观察指标种类:特别是颜色,沉淀反应,有无气泡及气味产生,形态结构改变,生理特征变化,生长发育速度。 b.要求:对人体无害性,易测性,特异性,灵敏性,合理性。 (B)数据处理的方式:图,表,曲线 (8)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并能分析产生的原因。 (9)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描述并给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二. 重视生物实验设计原则的运用 (1) 科学性原则(指在实验设计时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即要以前人的实验,公式或自己的实验为基础,不能凭空设想。)具体表现在: A. 实验原理的科学性: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依据,也是用来检验和修正实验过程中失误的依据,因此必须是科学的理论 B. 实验材料选择的科学性:根据实验目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达到预期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C. 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只有科学而严谨的实验方法,才能得出正确而可靠的实验结果 D. 实验结果处理的科学性:先记录,然后整理,最后再经过仔细分析找出它们所能透露给我们的最大信息量 (2) 单因子变量原则和等量性原则 变量的确定:就是要把所要验证的中心条件作为变量。 即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而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探索温度与酶活性的影响时,只能改变反应的温度,其他如PH值,酶的浓度等条件就要完全一样。 变量,或称因子,是指实验过程中所被操作的特定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同,通常可分为两类: A. 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反应变量也称因变量,指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映变量是结果,两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的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酶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关系。) B.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无关变量(等量性原则:必须严格控制等量,以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结果的影响),也称控制变量,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的因素或条件。额外变量,也称干扰变量,指实验中由于无关变量所引起的变化和结果。显然,额外变量会对反应变量有干扰作用。如上述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低温,适温,高温)以外,试管洁净程度,唾液新鲜程度,可溶性淀粉浓度和纯度,试剂溶液的剂量,浓度和纯度,实验操作程度,温度处理时间长短等等<个人觉的,有些关于要求写出实验过程中错误步骤的题,或者选择题里会有用> ,都属于无关变量。要求对低温,适温,高温3组实验是等同,均衡,稳定的;如果无关变量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因素或条件,对3个实验组的给定不等同,不均衡,不稳定,则会在实验结果中产生额外变量,出现干扰,造成误差。实验的关键之一在于控制无关变量或减少额外变量,保证实验不受干扰或将干扰因素降低到最低程度控制,以减少误差,取得较为精确的实验结果。 (3) 对照原则 对照原则:是设计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也是实验控制的手段之一,目的还是在于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必须由所要验证的单一因子所引起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亦称控制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一个作为实验组,哪一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即决定的。 a. 空白对照。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例:“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向甲试管溶液加入试剂,而乙试管溶液不加试剂,一起进行沸水浴,比较它们的变化。这样,甲为实验组,乙为对照组,且乙为典型的空白对照。)空白对照能明白的对比和衬托出实验组的变化和结果,增强了说服力。 b. 自身对照。指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即不另设对照。(例“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是典型的自身对照)<个人觉得,自身对照方法简便,最关键的是要看清楚实验处理前后现象变化的差异,> 通常把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作为对照组,实验处理过后的对象变化作为实验组。 c. 条件对照。指虽给对象施以某种实验处理,但这种处理是作为对照意义的,或者说这种处理不是实验假设所给定的实验变量意义。(例:“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实验,甲组:饲喂甲状腺激素<实验组>;乙组:饲喂甲状腺抑制剂<条件对照组>;丙组:不饲喂药剂<空白对照组>。该实验即设计了条件对照,又设置了空白对照,通过比较和对照,更能充分说明实验变量—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d. 相互对照。指不另设对照组,而是几个实验组相互对比对照。(例:“植物激素与向光实验”的等组对照中,三个实验组所采用的都是相互对照。) (4)平行重复原则 在实验设计中,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必须对所做的实验进行足够次数的重复,不能只进行1-2次就下结论。任何实验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实验次数,才能判断结果的可靠性,设计实验不能只进行一次,在无法重复的情况下,作为正式结论,这样的结论易被推翻。 (5) 可行性原则 与科学性要统一,在现实的中学条件下具有可操作性。至少通过努力可以完成实验设计实施的全过程。包括实验方法和器材的选择上要具有可操作性,及实验操作的步骤具有可操作性。 (6)简便性原则 材料容易获得,装置简化,药品便宜,操作简便,步骤少,时间短。 三. 怎样答好生物实验设计题 1. 要具备完整的实验思想。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观察到某现象(或欲证明某结论) 提出假说 设计并实施实验 取得实验结果 得出结论(支持或否定原假说)。在解答生物实验设计题时,这种实验思想是必备的。 2. 要明确试验目的和所涉及的实验原理 可以说,与解答实验设计题有关的任何一切工作,包括整体构思,过程设计,结果预测等,都要依据实验目的。所以,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找出并认定实验目的,最好用笔把它标出来。实验原理是确定实验步骤中所采用试剂,材料,观察指标的依据。 3. 实验过程的设计要完整,科学,严谨。实验设计的解答要注意条理性。 应该充分利用题目中提供的实验材料,器皿(也可以随意自拟),而且题目中提供的材料和器皿通常还能给实验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实验目的,设计出完整的实验步骤,各步骤之间应前后顺序得当且不出现科学性的错误,从而逐步将实验引向正确结论。 a. 要用代号明确标出实验步骤 (如果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整个实验设计就会显得杂乱无章,而且没有条理,给批卷老师的印象也很不好) b. 研究对象或器皿要有标记 c. 说明对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情况(个人认为,这个不说明清楚对实验设计的影响会很大的,像“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中,如果你选择了淀粉作材料,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没有说明将其配成淀粉溶液的处理,那就影响整个实验设计了。不过一般来讲都会直接把淀粉溶液作为材料的,给自己个方便还减去了个犯错的机会)。 d. 必须遵照对照原则 4. 要注意实验对照组的设立 许多生物实验设计题都需要设立实验对照组。而对照组的设立最重要的就是只能进行单因子对照,否则对照就完全失败。例如: ● 假设一种饲料添加剂能促进猪的生长。试验时实验组的5头猪喂以普通饲料加一定量的添加剂,对照组的5头猪仅喂以普通饲料,在其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饲养。在5周内,若实验组的增重快于对照组的,则假设成立;若实验组的增重并不快于对照组的,则假设否定;若实验组的增重慢于对照组,则假设不仅被否定,而且说明该饲料添加剂可能会抑制猪的生长,关于为什么会抑制生长,就又引出了新的假设了。 ● 要测定不同浓度的一种杀虫剂对青菜虫的毒效,实验组就是用水将杀虫剂原液稀释成的几个(一般为5个)不同等级的浓度,对照组则仅用水处理(或是以一定量直接喷到供试虫上,或将菜叶浸在药液和水中,取出晾干后,用以喂供试虫。供试数及其它条件应完全一致) ● 有的是自身对照,如假设某中药成药有降血压作用,试验时先测量各志愿者服药前的血压作为对照,服药经一定时间后再测量其血压,若测得血压低于服药前,假设得到支持。 5. 要力求排除干扰因素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应该尽量排除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其它因素(无关因子)。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每次进行同样的实验时应注意实验条件的一致。实验时间,地点,温度等环境条件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应详细记录。对实验的原始数据要真实记录,不能杜造。为记录方便,事先应设计记录表。 6. 在文字表达上要有技巧 表述的语言要精炼,应尽量使用题目中出现过的比较规范的表述,在使用器皿时用标记号(甲烧杯,A试管,1号培养基……)来辅助,这样就显得清晰明了,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省篇幅,节约时间。同时,巧用以下几个字,词:“适量”,“一定量”,“等量”,“同等条件”,“适宜条件”,“观察结果”等<这个超有用的,在很多不确定的情况下巧用这些词就可以避免失分的,利用频率很高哦>。 7. 说服自己 解答完毕要认真检查,对照实验目的的查缺补漏,先说服了自己才能说服别人。 8. 处理结果。 从未经过处理整理的原始数据中难以分析出规律性的东西,所以要用生物统计处理。最常用的是平均数和标准差。经过处理和整理的数据,用表和图表达则更直观,表和图的题目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直角坐标图中,横轴表示自变量,纵轴表示应变量。 四. 实验设计完成后的检查 1) 实验中运用了什么原理,如生物原理,化学原理和物理原理。实验原理使用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验结果的产生和题目要求是否一致。 2) 实验材料的选择:材料是否易得,效果是否明显,观察是否方便 3) 实验试剂的选择:试剂是否是常用的,配置是否简便,实际浓度的最适范围,试剂作用的专一性,试剂的安全性等 4) 实验手段和方法的选择:手段方法是否简便易行,效果是否明显。 5) 反映变量的确定和控制:反映变量是否是单因子变量,反映变量的确定原则及控制方法(避免无关变量和额外变量) 6) 对照实验的设置:实验方案中是否设置了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设置方法及目的。 7) 数据和现象是否记录表达完整 8) 结论是否完整正确,描述是否科学
希望采纳
❻ 怎样做生物实验报告
就是选一个实验呗
那这个
实验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初步掌握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还原糖的鉴定原理
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还原糖种类较多,常见的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它们的分子内都含有还原性基团(游离醛基或游离酮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的分子内没有游离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非还原性糖,不具有还原性。本实验中,用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由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硫酸铜溶液配制而成,二者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沉淀。Cu(OH)2与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葡萄糖本身则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应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的鉴定原理
鉴定生物组织中是否含有蛋白质时,常用双缩脲法,使用的是双缩脲试剂。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是质量浓度为0.1
g/mL的氢氧化钠溶液(A)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B)的硫酸铜溶液。在碱性溶液(NaOH)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与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由于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3.脂肪的鉴定原理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
染成红色
三、实验过程(见书P18)
四、实验用品(见书P18)
您正浏览的文章由http://fanwen.chazidia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五、注意
1.关于鉴定还原糖的实验,在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并放入盛开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同时试管口不要朝向实验者,以免试管内溶液沸腾时冲出试管,造成烫伤。如果试管内溶液过于沸腾,可以上提试管夹,使试管底部离开大烧杯中的开水。
2.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切勿将甲液和乙液分别加入组织样液中。
3.蛋白质的鉴定中先加双缩脲A,再加双缩脲B
六、讨论
鉴定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根据是什么?
❼ 生物实验报告怎样做
1、学生探究鼠妇生活环境的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鼠妇的生活环境与什么有关
实验时间:(这要你自己写吧。。。)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试验知道鼠妇的生活环境与什么有关
实验器材:鼠妇若干、培养皿两个、潮湿泥土若干
实验步骤:将鼠妇分成数量相等的两份,分别置于培养皿甲和培养皿乙中,其中,培养皿甲放入适量的潮湿泥土,并放在阴凉处,培养皿乙,不放入潮湿泥土,并放在阳光充足处。
实验记录:放在阴凉处的鼠妇正常生长,放在阳光下的鼠妇逐渐死亡
实验结果:鼠妇的生活环境与潮湿度和阳光照射度有关
2、学生探究蚯蚓在那里跑得快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把上面的名字改一下就噢了)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蚯蚓在那里跑得快
实验器材:蚯蚓1只、玻璃板、木板、16开的纸
实验步骤:让蚯蚓分别在玻璃板、木板、16开的纸上爬,观察在哪个上面跑得快
实验记录:在玻璃板上蚯蚓爬得慢,在纸上爬得快
实验结果:蚯蚓在有褶皱的物体上爬得快
❽ 初二生物实验报告怎么做
探究课题: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提出问题:废电池是否对种子萌发或者生长产生影响?
作出假设:废电池会使种子萌发率降低,并对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假设依据:废电池内含汞、银、镉等重金属,而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设计实验(实验方案):
(一)实验材料及用具:绿豆(完整饱满而没有破损、霉变、虫蛀)共300粒;6个杯子;
6块碎布;废电池浸出液1000毫升;适量清水;一个小勺子
(二)实验组:1,2,3号 对照组:4,5,6号
(三)实验的方法步骤:
1、将一节5号电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备用,也准备好适量的清水。
2、将300粒绿豆平均放入6个杯子中,每杯各放50粒绿豆,每个杯子里垫着一层碎布。
3、将装有绿豆的6个杯子分别标上数字,1、2、3号是实验组,4、5、6号是对照组。
4、1、2、3号杯子各倒入废电池浸出液一勺,4、5、6号杯子各倒入清水一勺。
5、4天后观察结果并计算种子的发芽率。
注意:实验组和对照组用的种子的种类、大小、数量、新鲜程度及其他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均应相同。
实验结果:
分组
实验组(废电池浸出液)
对照组(清水)
杯子号数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6号
种子总数
50
50
50
50
50
50
种子发芽个数
50
50
50
50
50
50
种子发芽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组的平均值为100%,而对照组的平均值也为100%,两者数值相等。
得出结论:
废电池浸出液没有影响到种子的正常萌发,没有降低种子的发芽率;而从种子的生长状况来看,实验组的种子比对照组的种子矮小了一点,但无明显差别,与假设不相符。但由此我产生了疑问:既然废电池对种子萌发与生长没有负面影响,那为什么说废电池对生物有害?还是我的实验出了差错?所以,我就检查了实验的每一步和查找了有关资料。原来,废电池对种子产生危害需要一定的时间,其变化一般先是土壤变质。植物在这样的土壤中,重金属被植物的根系吸入植物的体内,直接扼杀了植物的生命。并且,不同的植物对废电池的抵抗力是不同的。
废电池里面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如汞、银、镉等重金属。这些重金属不仅可以对种子萌发和生长产生危害,对任何生物的生活都有不少的影响。废电池中的重金属对土壤、水体的污染,只是一种短期内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则是长期的。通过这个实验和之后的资料查阅,我们了解到废电池内的污染物对生物产生严重的危害,而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产量达140亿枚,占世界产量的1/3,而且我国目前废电池的回收率很低,大量废电池随着垃圾扔掉了,有些甚至随地乱丢。废电池这个“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需要的是分类回收,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要控制废电池危害,大力开发无公害的环保型电池和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特别是含汞或镉的电池;对其他重金属污染源,也应严加防范和治理。
❾ 怎么做生物实验
既然选择了生物学这一大类的专业,也就代表着你要为人类奉献了,因为生物学实验很多试剂都有毒,你会接触到很多的化学毒和生物毒。怎么做生物实验,首先实验前先搞懂实验的原理,再就是对实验进行详细的准备,把实验前该用到的东西准备好,合理安排时间,细心完成实验,认真分析实验结果,最后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只能这样笼统的说这些,希望能帮到你。
❿ 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怎么做
我们刚好考完啊
实验步骤如下:
一:制作临时装片
1 净片 2滴水 3取材 4展材 5盖片 6染色
二:调节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2 对光
三:观察
把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在低倍镜下观察
四: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口腔的和洋葱都是一样的
一:制作临时装片
1 净片 2滴水 3取材 4展材 5盖片 6染色
二:调节显微镜
1取镜和安放 2 对光
三:观察
把口腔内侧壁放在低倍镜下观察
四:整理仪器和实验桌
呵呵,你要加油考哦
希望这个能帮到你~~~
这都是生物老师总结出来的厄
我们班大多数得满分
听说是要把这个实验分记入会考的分里呢!
最后预祝你考试满分
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