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抵御生物入侵者
深圳西南海面上的内伶仃岛,“植物杀手”薇甘菊在迅速蔓延,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往日浓阴蔽日、绿树摇曳的岛上,长满了薇甘菊。它们宛如一张张巨网,黑压压地笼罩在美丽的荔枝树、芭蕉树、相思树上。树木因为沐浴不到阳光而无声无息地死去,鲜花和绿草因为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而枯萎,岛上的恋卣�杀涑苫脑��赜小爸参锾焯谩泵烙�哪诹尕甑海�赡芑岜晦备示栈儆谝坏�?
这个令人恐怖的“植物杀手”原产于中、南美洲。80年代,薇甘菊传到东南亚,给种植香蕉、茶叶、可可、水稻等经济作物的农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90年代初,薇甘菊的魔脚踏上了我国海南岛的土地。几年后到达了深圳,在深圳宝安一片4 000亩的人工山林里,几乎80%的山林遭到了薇甘菊的蹂躏。一些杉树林已被薇甘菊封杀,一些山顶已被薇甘菊完全覆盖。
科学家把这种类似薇甘菊的事件,称为“生物污染”。它指某种有害的外来生物侵入并造成原有生态的破坏。与化学污染不同,外来生物可以不断地增殖并扩散到新的地方,还能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并占据优势,从而危及本土物种。
人们对这些有害外来生物的侵入往往简单地当作偶发事件,对它的威胁的认识也很不够。其实地球上这种侵入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而且随着交通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的不断增加,这种侵入的频率和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且有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目前,外来生物在地球上大部分湖泊和河流系统中、大部分海岸和主要岛屿上都可发现,并扩散到所有大陆,有的已经形成了污染。
在西欧,一种北美虾病正在侵袭当地虾,造成当地虾在许多河流中消失。在地中海和亚得里亚海,一种太平洋海藻覆盖了3 000公顷的海底。在南欧、尼日尔爾利亚、南非、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和美国东南部,ASIAN TIGER MOSQUITO蚊可能会增加传播许多种危险疾病的风险。这种进攻型叮咬蚊子能携带至少17种病毒,包括登革热、黄热病和其他多种脑炎。从东部非洲到印度太平洋地区,一种来源于南亚的ALANG草侵入了数百万公顷的热带森林,严重地影响了当地树木的自然更新。澳大利亚的一种可能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致病真菌自1920年侵入以来,导致了数千公顷的森林被毁。这种真菌对四分之三的植物有害,包括高大的树种和矮小的灌木。在新西兰,一种来源于澳大利亚的夜间活动的袋鼠,估计每晚可吃掉21吨当地的森林(树皮、树芽、树叶等)。来源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区的棕色树蛇,使太平洋关岛上11种鸟和一些蜥蜴、蝙蝠在野外绝迹。科学家担心这种蛇会扩散到整个太平洋地区。在我国,一种南美水生植物(水葫芦)极大地减少了昆明滇池的水面积。当地的气候明显变得比较干燥,湖中的68种鱼有38种已不复存在。
除了主动蔓延之外,人为的盲目引进物种也是造成生物污染的原因之一。在非洲维多利亚湖,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导致200多种地方鱼种的灭绝,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脊椎动物的灭绝。水松树和金合欢属树种的引进本来是用于植树造林,现在却消耗了用于供应开普敦的地下水。
尽管人类对生物污染进行了长达40年的研究,但生态学家仍未发现生物污染过程的自然规律。
首先,对“入侵者”知之甚少。杂草可以说是最通常的入侵者,但也有很特别的入侵者。我们对入侵者的“家族”了解甚少,不知道何种生物将是成功的“入侵者”。
其次,对入侵的地点、时间无法预测。一般来说,失衡的生态系统通常要比完整的生态系统更易受到影响。EURASIAN CHEAT GRASS能在美国西北部2 500万公顷的土地上占居优势,其原因之一就是当地牧民过度放牧所致。但也有很多例外的情况。例如在现存的未受干扰的夏威夷雨林中,占优势的昆虫常常是外来的。在五大湖中,水质的改善可能帮助了SEA LAMPREY,因为这种食肉鱼种幼体对污染相当敏感。一种外来生物侵入后,可以潜伏几十年,生态平衡的改变可导致爆发性侵入。植物侵入的这种潜伏期更为普遍,几乎可以肯定许多外来生物的存在,只不过我们没有觉察到,根据美国一名研究杂草侵入的专家的看法,外来杂草通常在侵入30年或扩散到4 000公顷后才被发现。
此外,我们对生物侵入的危害程度无法估计。因为外来生物侵入的危害不仅是取代当地物种,而且会有惊人的后果。让我们来看看蒙大拿FLATHEAD河流中细小糠虾引进事件。野生动物保护人员为了增加另一种引进的KOKANEE鲑的饵料数量,在1970年前后引进了糠虾。然而鲑鱼的习性是在表面捕食,糠虾只在晚上升到表面,鲑在晚上又看不见糠虾,反过来糠虾还吃掉了鲑鱼鱼苗依赖的浮游生物。结果鲑鱼数量下降,导致熊、捕食鸟和其他依赖鲑鱼的动物的灭绝,致使许多鹰饿死。
生物污染的危害远非如此,它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潜藏着巨大的威胁。
威胁生物的多样性。山脉、沙漠和海流等作为自然边界将不同生态系统分隔开来。人类贸易、旅行和其他活动造成的生物污染破坏了这些自然边界的作用。外来生物威胁着本土物种,造成本土物种数量减少乃至灭绝。生物污染极大地威胁着生物的多样性。美国一项试验表明,新的基因工程植物将所含耐除草剂的基因传给杂草的速度比人们预期的要快得多。Bt植物不仅会杀死目标害虫,还会杀死一些益虫,而且威胁到这些昆虫的天敌。因此,对基因植物在批准进行大田种植前,必须进行大量的试验和严格的审定。
威胁人类的健康。各种途径造成外来病菌在全球的传播和流行。全球的艾滋病、英国的疯牛病、日本的“0157细菌”、香港的禽流感、台湾地区的肠病毒等都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美国近年来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强化食品卫生管理,实施“危险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计划,1998年更投入4 300万美元用于食品安全的监测、研究与教育。
威胁经济的发展。外来病虫害的侵入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美国,外来害虫对森林的损失每年高达40亿美元。最近,美国发现光肩星天牛(Asian Longhorned Beetle)对一些树木造成破坏。美方认为是通过木质包装材料从中国传入的,拟对中国实施更严厉的措施,包括要求中方出口商提供有关部门出具的木质包装材料处理(加热、熏蒸等)证明。美方的新规定估计将影响到30%-50%的中国对美出口,对我国的经济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尽管许多科学家和土地管理者对生物污染忧心忡忡,但却很少引起政策制定者的重视。最近,美国政府正在着手制定一项战略,以协调三十多个联邦机构应付外来生物的入侵。西欧一些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寻求应对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等相关国际条约,减少漏洞;切断外来生物的侵入通道;建立国际生物监控体系和数据库,克服侵害物种信息的零散;结束自然资源管理者对外来物种的引进,如牧区外来饲料植物、用作土壤保护的外来草种;提高人口整体生态意识,使人们了解当地自然风景的价值,抵抗外来生物的侵入
⑵ 面对生物入侵我们该怎么做
从农业部获悉: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传入数量多、传入频率快、蔓延范围大,呈危害加剧、损失加重的趋势。农业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今年已在辽宁、四川、云南等地开展了灭毒除害试点行动,铲除豚草190亿株,铲除紫茎泽兰6万多亩。农业部所属科研机构已筛选出专对紫茎泽兰和豚草的高效除草剂,并先后扑灭了传入我国的蚕豆染色病毒和香蕉穿孔线虫病。
据介绍,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约有400多种,全国各省(区、市)均有外来生物入侵,其蔓延已给我国造成严重危害:
危害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稻水象甲、香蕉穿孔线虫和美洲斑潜蝇分别使相应的农作物减产50%、40%和60%以上;水花生对水稻、小麦和玉米全生育期引起的产量损失分别达45%、36%和19%。据估算,仅11种主要病虫草害每年给农林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574亿元,我国各地每年用于打捞水葫芦的费用超过10亿元。
危害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外来生物入侵直接威胁我国的生态安全,在一些地区甚至造成生态灾难。紫茎泽兰以每年10公里的速度由南向北蔓延,侵入农田植被、占领草场和采伐基地,排挤本土植物并阻碍植被的自然恢复。
危害人畜健康,威胁人类安全。侵入我国的豚草所产生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原,近年来又导致北方地区枯草热症逐年上升。一些外来动物如福寿螺等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人类安全。
面对外来生物入侵的严峻形势,农业部先后制定了相关规章、规划和技术规程,近期正在抓紧组织起草《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条例》及实施细则。选择重点防治对象,建立风险评估技术指标、参数与风险评估体系。目前,全国县以上农业部门大多建立了农业环境保护和动植物检疫专门机构,开展物种检疫管理和生态环境监测等工作。眼下,农业部正在抓紧建立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预警体系,将普查、监测、快速反应与紧急扑灭、持续控制4项功能集于一身,加强普查和防治技术研究开发,在生物入侵问题的立法、执法、科技、人才培养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据悉,农业部明年将把试点扩大到十省百县,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办法,组织开展紫茎泽兰、豚草、水花生、烟粉虱、稻水象甲等10种左右入侵生物的灭除行动。
⑶ 如何对待生物入侵,谢谢
生物工程是一个很广泛的学科,你上本科的话学的东西都比较泛,包括有制药,发酵,药学等领域,但是如果你上研究生的话就会分的稍微细一点,反正生物工程如果学的深学的精还是蛮有前景的,如果只是泛泛的学下,一般没什么太大的竞争力。
⑷ 怎样防止生物入侵
1、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在1999年以前,美国也没有设立专门机构领导防治外来物种的入侵工作,但日益严重的入侵危机和坚决的反入侵的决心促成了美国入侵物种理事会的诞生,而此理事会的主要职责则是与不同级别、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各个部门、机构、单位进行积极协作,并对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
2、完善风险评估制度
要阻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首要的工作就是防御,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就是力争在第一时间,第一地区将危害性较大的生物坚决拒之门外。
该评价系统根据待引进物种的有关信息、生物学特征、繁殖和传播方式以及气候参数等情况,设计49个问题,通过问卷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再对每一问题的回答给出得分,将所有问题的得分相加,根据最终的得分与标准值的比较来决定是否引进该物种。
3、跟踪监测
某一外来生物品种被引进后,如果不继续跟踪监测,则一旦此种生物被事实证明为有害生物或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而逐渐转化为有害生物后,对一国来讲,就等与放弃了在其蔓延初期就将其彻底根除的机会,面临的很可能就是一场严重的生态灾害。
4、综合治理
对于已经入侵的有害物种,要通过综合治理制度,确保可持续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外来有害物种一旦侵入,要彻底根治难度很大。因此,必须通过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发挥各种治理方法的优势,达到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最佳治理效果。
(4)如何应待入侵生物扩展阅读
生物入侵影响
1、对个体的影响
入侵种对于本地种个体具有着快速而显着的影响。例如,个体在面临入侵的捕食者或竞争者时,生长或生殖率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生物个体的形态在面对入侵者时也会产生改变。个体也会由于入侵者的捕食或竞争而产生行为学上的反应,例如改变对资源的利用模式。
2、对种群的影响
种群的分布、结构(年龄或大小)以及增长率等,都会严重受到入侵种的影响。例如入侵种可能会通过占领本地种的生态位,减少本地种的可利用资源,导致本地种种群的增长率大大降低,进而将本地种排斥出去。
3、对群落的影响
入侵种会严重的影响群落的组成与结构。尽管入侵种的大量迁入可能会增加总体的物种丰富度,但由于入侵种竞争力强,本地种往往被其取代,甚至群落的建群种也会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进一步改变了原有的生境,导致其他的本地种的消失,引起生物多样性的下降。例如引入澳大利亚北部的含羞草(Mimosa pigra)将开阔的莎草湿地转变成灌木丛,导致一些特异的本地动植物失去其生境而消失。
⑸ 外来入侵生物,用什么方法可以控制和消灭它们
对于外来入侵生物,现在通用的办法只能是人工防治、机械或物理防除、替代控制、化学防除、生物防治、综合治理等方法,加以消灭。
比如用病毒感染使其灭亡。
⑹ 生物入侵特别的可怕,该采取何种科学的预防方式
生物入侵造成了很多大的灾害,比如说澳大利亚的兔子,美国的野猪,这个就闹得很严重,就算到现在这个问题也解决不了,所以生物入侵是应该严格预防的,比如说海关进口水果要经过严格的检查,避免一些昆虫携带进来,我国的国营本来就不是我们这儿的,但是因为进口水果的原因,他到了我们这儿,因为没有天敌,繁殖的速度非常快,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我们普通的吃瓜群众不必想那么多,美国的野猪再怎么猖狂跟我们有没有关系,因为就算中国吃货有很多美国的野猪也吃不了,因为它身上但有几十种混合病毒,它那个肉也不好吃,澳大利亚袋鼠,兔子都很多,据说澳大利亚有4,500万只兔子,但是只有2,400万,澳大利亚人平均一个人得打两只澳大利亚袋鼠,所以说外国这个物种入侵没有天敌,然后快速反应威胁人类生存的例子是相当不少的,我们要引以为戒。
⑺ 中学生应当怎么对付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
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做法:
1.认真学习生态保护和生物习性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辨别力。
2.在生活中,严格按照生物规律行动,不随便饲养、释放非本地物种,不随意引进外来的动物、宠物、植物、农产品等。
3.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积极倡导生态保护的实施,踊跃参与防治生物入侵的活动,及时主动的劝阻有碍生态保护的行为。
期望对你有帮助!
⑻ 如何防治外来生物入侵
防治外来生物入侵的方法
1.人工清除
通过人工对该生物进行捕捉或打捞,若该生物可以为人利用可以把捕上来的生物进行利用,如果它对我们毫无用处直接杀死丢埋即可。
2.找寻天敌
仔细在本生态系统中查找该生物的天敌,利用本土的生物对该生物进行驱逐。不过利用生物法除去外来生物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可以人工、生物两种方法一起使用。
3.引入天敌
这个和第二种方法的原理一样,但效果有可能完全不一样。引入天敌是指从外来生物原本的生活环境中引入它的天敌,由于它的天敌也算是外来生物,随意引入也有可能导致生物入侵。所以此种方法使用之前一定要经过严格考虑,确定它的天敌不会对本土环境造成破坏后再引入。
4.化学防治
这个是指通过化学方法一般是化学药剂来杀死外来生物。这种方法具有速度快、效果好以及便于推广的优点。不过使用此方法在杀死外来生物的同时也有可能大量杀死本地原有生物,有可能对环境产生更大影响。
5.杜绝入侵
生物入侵一般发生在外来人员携带的各种植物或者动物身上,所以杜绝入侵最源头的办法就是严格监察入境的各种生物,若发现有可能产生生物入侵的生物即进行消灭。
⑼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物入侵,应采取什么措施
1.加强边关检疫力度,有效的打击走私等活动
2.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到生物入侵的危害。
3.加强本地的生态平衡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水平,以对抗生物入侵
⑽ 就生活中的“生物入侵”现象,谈谈我们应如何做
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是发生于自然界的一场无声战争。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和人类交往的增加,由外来种所引发的生物入侵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生态问题。可以说,当前外来生物入侵对我国生态安全的现实威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严防外来生物入侵已刻不容缓。
1、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带来的危害
外来物种的入侵途径分为有意引进和无意引进两种:一是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保护等目的的引种,尔后演变为入侵物种的有意引进;二是随着世贸组织间的贸易、运输、旅游等活动无意传入的物种。据统计,我国已有外来入侵生物283种,其中植物188种,占全部入侵生物种类总数的66.4%;动物76种,占26.9%;微生物19种,占6.7%。在这283种外来入侵生物中,39.6%是属于有意引进造成的,49.3%是属于无意引进造成的,经过自然扩散而进入我国境内的仅9种,占3.1%。
据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显示,这3个国家每年因外来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分别为1370、1300和800多亿美元。而在我国深圳,薇甘菊正严重危害本地植物,虽经多方治理,蔓延势头丝毫没有得到遏制。据了解,目前深圳的薇甘菊面积已经发展到9.5万亩,较2年前的4.2万亩翻了一番。深圳本地的荔枝、龙眼等植物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深圳高度重视薇甘菊的入侵,并进行全面防治。去年,农业部门在部分地区进行了防治试点。今年以来,全市为防治薇甘菊投入了近600万元资金。然而,在部分片区薇甘菊得到防治的同时,宝安区和龙岗区的荔枝、龙眼果园又发生大量薇甘菊入侵,仅龙岗区就发现薇甘菊入侵面积3.89万亩。又如椰心叶甲2002年在海口市首次发现,一年后,这一虫害已经蔓延到海南省的12个县市,受害椰树达46万株,占全省椰树总量的6.6%。有关部门为治理椰心叶甲虫害已经花费了500万元。椰心叶甲虫害肆虐海南正是由于有人违规从东南亚引进棕榈科种苗引发的,这种小虫的飞行距离只有300~500m,如果不是借助人力,根本无法漂洋过海抵达海南岛。
据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数字,目前已有16种外来物种在我国形成严重危害,仅这些外来物种每年入侵的林地面积已达150万公顷,农田面积超过140万公顷,由此造成的农林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已达574亿元。
2、充分发挥植物检疫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御作用
由此可见,抵御外来生物入侵刻不容缓。而在这个过程中,植物检疫工作又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植物检疫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进出境贸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一原则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相一致的。今天,随着全球贸易的高速增长,使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防止有害生物传播、蔓延及有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成为植物检疫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按照国际规则行事,在检疫方面将全面执行SPS协议。检疫措施的国际化趋势,使我们要接受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没有国际标准的措施,也要有符合国际规则的国内标准,保证措施的一致性;国内检疫措施亦应与国际接轨,尤其面对出口,更须按照国际惯例,才有利于创汇农业的发展。
贸易的自由化趋势增加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机会,尤其是大量无序的引种带来了许多危险有害生物。因此,为了使植物检疫不仅不成为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障碍,而是积极的促进因素,成为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和贸易发展的决策支持,植物检疫就须不断提高预见的科学性。换言之,要有计划的深入开展对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风险进行系统分析,为农产品贸易的取向、特别是为引种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积极的预警措施方案。
要根据“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对外来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按照风险程度排序,确定监测对象或监测重点,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其传入,若已传入则控制其扩散蔓延或歼灭之,以降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带来的风险。
诚然,植物检疫是重要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或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隐蔽性,如何在不违背总原则的情况下,发挥检疫的技术壁垒作用,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