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什么叫害生物

什么叫害生物

发布时间:2022-04-20 18:22:20

A. 什么是检疫性有害生物对生态有什么危害

检疫性有害生物是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有害生物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很大的危害,有些微生物病菌是人畜共患肺吸虫的中间寄主,严重危及人类和家畜的健康。所以防范尤为重要。

B. 有害生物指的是什么啊

有害生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存产生危害的生物;是由数量多而导致圈养动物和栽培作物、花卉、苗木受到重大损害的生物。狭义上仅指动物,广义上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乃至病毒。
有害生物,包括危害植物的各种害虫、有害动物(蜗牛、螨类等)、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类病毒、立克次体、类菌质体、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菟丝子、槲寄生、桑寄生、列当)等。田间杂草因具有对栽培植物的侵害性,往往也包括在内。
根据其危害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一、可以传播疾病的有害生物,也称病媒生物(Vector),如蚊、蝇、蚤、鼠、蜚蠊(蟑螂)、蜱、螨、蠓等。
二、由境外传入的非本地(或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原有生物,可能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如红火蚁、松材线虫、豚草、水葫芦等。
三、危害建筑和建筑材料的有害生物,如白蚁、木材甲虫等。
四、仓储有害生物,如面粉甲虫、谷物蛀虫等。
五、纺织品害虫,如地毯甲虫、衣鱼等。
六、还有些生物,偶尔进入人类居住场所,引起居民不安,也可列入有害生物,如蜈蚣、蝎子.蟑螂等。
七、危害农林作物,并能造成显着损失的生物。如蝗虫、蚜虫等。

C. 检疫性有害生物及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区别是什么样的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其对植物检疫的要求,植物检疫中有害生物的涵义进一步拓展。1997年修订IPPC时,有专家提出限定的有害生物(regulatedpest)概念,并区分为2类:基于植物检疫风险评估和适当的植物保护水平的评定、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为保护植物健康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这样,植物检疫针对的范围及其内涵进一步扩大。亦拓宽了所采取的植物检疫措施,不仅针对检疫性有害生物,而且针对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同时,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简称《SPS协定》)和国际植物卫生措施标准(ISPM)都强调有不少有害生物不仅具有潜在的经济重要性,而且具有潜在的环境重要性。因此。在PRA的开始阶段,即限定性有害生物的鉴别阶段,还应考虑有害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从植物和植物产品上,常可检查到多种多样的生物,其中大多数是腐生性的,不少是有害生物,如青霉菌、曲霉菌、镰刀菌、交链孢等。它们有的广泛存在,普遍分布,在进口国对此也未采取官方控制措施,属于非限定的有害生物(non-regulatedpest);少数为险性很大,有的虽有分布,但官方已采取控制措施,属于控制范围的有害生物,称为限定性有害生物。其中,又可区分为检疫性有害生物(quamntmepest)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egulatednon-quarantinepest)两种。

按IPPC出版的《植物检疫术语》,检疫性有害生物(quarantinepest)是指“一个受威胁国家目前尚未分布,或虽有分布但分布未广,且正在被官方控制的、对该国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IPPC将“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egulatednon-quarantinepest)”定义为'“一种在供种植的植物上存在,为及这些植物的原定用途而产生无法接受的经济影响,因而在输入国和地区要受到限制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为正确应用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概念,IPPC颁布了《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概念与应用》(IS-PM16)。这个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描述了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含义,明确了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特性,介绍了这一概念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在限制体系中应注意的情形。正确理解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需要对“预定的用途”及“不可接受的经济影响”这两个关键词有深刻的认识。按照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预定的用途”主要包括种植用来直接生产商品(如水果、切花、木材等)、保持被种植状态(盆栽植物等)、增加相同的种植用植物的数量(如块根、块茎、种子等)等数类。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经济影响”受有害生物种类、商品种类及预定用途的差异而不同。一般可从减产、品质下降、防治有害生物的额外费用、采收及分级过程的额外支出、由于植物生命力丧失或抗性变化等需再种植的开支或种植替代植物而带来的损失等因素来加以考察。在特殊情形下,有害生物对生产地点的其他寄主植物的影响也可加以考虑。过去在制定检疫性病虫草名单时,主要根据以下三条标准来确定,即国内尚未分布或分布未广,危害性大,且防治管理工作很难或难于控制。随着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概念的提出及PRA工作的深入,中国政府已开始考虑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录,并修订1996年颁布的“进境植物检疫为险性病、虫、杂草目录”。在对限定的有害生物名单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时,首先,表明要对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采取检疫措施的范围,限制在对用于种植的植物造成不可接受的严重经济损失、影响了原定用途的有害生物;第二,是必须经过风险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才能对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加以确定。除考虑是否有分布及其经济重要性外,也充分考虑环境因子等因素,使制定的限制性有害生物名录具有更坚实的科学依据,更符合国际规范。

D. 什么是动物疫病,有害生物什么是检疫性动物疫病和植物有害生物

(a)有害生物--指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b)检疫性有害生物--指对受其威胁的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尚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
(c)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虽为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但其在用来种植的植物中的存在将对这些植物的使用产生不可接受的经济影响,因此进口方给予限定的有害生物。
(d)限定物--任何能藏带和传播有害生物的需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仓储地、包装材料、运输工具、集装箱、土壤或任何其它生物、物品或材料,特别是在涉及国际运输的情况下。
(e)检疫对象--其流传地区受到限制、可对植物或植物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害虫、未经试验的植物病原体或杂草。
(f)食虫生物--以昆虫为食物的生物。
(g)外激素--昆虫产生的一种活性化学物质,在虫群中起着化学嗅觉交流的作用。
(h)生物制剂--是用于杀死害虫的休眠昆虫病原微生物构成的制剂。

E. 什么叫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就是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和经济学的原理,选取最优化的技术组配方案,把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比较长期地稳定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针对荔枝、龙眼而言,现阶段的具体体现就是建立一套“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要手段,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为辅”的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系统,以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为安全优质生产及出口提供技术支撑。

F. 什么叫林业有害生物,它与森林病虫害有什么区别

应该是指对当地林业生态系统造成侵害的外来入侵物种吧,如在中国南方的紫茎泽兰、水葫芦、巴西龟等等,由于属外来物种,没有天敌,它会无限制繁殖、生长,从而挤占本地物种的生存资源,造成当地生物体系的崩溃,所以将其称为有害生物。
而森林虫害指一种自然现象,本身害虫也是当地生物体系中的一种,只是在某一时期由于自然、气候等因素,繁殖种群数量变大而以。

G. 有害生物防治的概念是什么

有害生物防治简称PCO
PCO的核心是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即从有害生物与环境以及社会条件的整体观念出发,根据标本兼治而着重治本以及有效、经济、简便和安全,包括对环境无害地原则,因地制宜地对有害虫种采用适当地环境治理、化学治理、生物防治或其他科学有效手段组成一套系统地防治措施,将其种群密度控制在不足为害地水平,并争取予以清除,以达到除害灭病或减少骚扰地目的。而并非传统地喷喷洒洒,一喷了之地灭害方式。 有害生物控制或称害虫防治是一项产业,它是针对危害人类健康、骚扰人居环境的有害昆虫和其它动物进行有效控制的服务业。PCO的核心是害虫综合防治,即将害虫及其栖息环境作为一整体,再考虑到社会条件,综合采用合理的环境治理、物理治理、化学治理、生物治理或其它有效手段,组成一套系统的害虫防治措施,达到治本目的。

H. 什么是外来有害生物

生物入侵现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这里面涉及到的很多概念,包括外来物种。外来物种从科学上讲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如果原来不属于这个生态系统,它是被引入进来就叫做外来生物。这里面有一个外来入侵物种,所谓入侵就是特指那些有害的,就是有益的物种我们需要它,不叫入侵。因为入侵,侵略都不是有好处的,对人类健康、农业、生物多样性有害的物种叫做入侵物种。入侵物种从原产地的扩散,传播,以致导致新的生态系统里的危害整个爆发的过程叫做生物入侵。

现在有几个数字,农业部调查的主要外来有害生物对农业的影响,这个数字是每年造成的损失有500多亿这样的数字。国家环保总局现在的环保部也做过评估,每年外来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大概是1000多个亿人民币,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以上,这跟其他国家的情况差不多。像美国也是,外来生物造成的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以上,是受害最重的国家之一。

方法很多,首先从源头上考虑,因为传入的途径主要是人为方式。国家各部委,比如说海关,国家质检总局他们就管这一块,防治外来生物通过人为方式带入国内。这一块有国内的检疫,主要是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做这一块。国门有一道防线,国内有一道防线。

一旦发生有害生物,各个地方都有保护部门进行检疫,他们都要管辖这些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有这样一套体系。从自然保护的角度也好,是我们的环保部做这一块,从保护区,各地生态的需要,他们有什么样的规定。有什么东西要引进来,有什么东西要进行评估,将来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都做了一些这样的准备。

I. 什么是害虫生物防治

害虫生物防治,简单说,就是以虫治虫,以一种生物治另一种生物。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污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
例如:
1.小菜娥的天敌蜂很小很小,不用放大镜是难以看见它的。它在产卵时,会把卵下在小菜蛾的幼虫体内。当蜂卵孵化成幼蜂时,幼蜂便会吃掉小菜蛾的幼虫,如果把一种常用的不污染环境的天然杀虫剂与这种以虫治虫的方法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2.利用耕作方法防治、利用不育昆虫防治和遗传防治等也获得了成功。

J. 什么是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在理论上的特点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灭变论作为理论基础,以生态学的原则作为指导,把病虫害看作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认为农业的高产与稳定必须建立在植物与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协调的基础上,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不断保护和培养环境资源。病虫害的防治不是孤立的,要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总体出发,在防治措施的选择、运用和协调时,必须考虑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第二、防治措施的选择和运用。没有一种防治措施是万能的,各种防治措施都各有其长处,也各有局限性。因此,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策略,要求各种措施取长补短,协调运用,特别重视自然控制因素的运用。所有人为防治措施应与自然控制相协调。
第三、就是防治目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是管理系统,它不要求将有害生物彻底消灭,而是要将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

简单的说就是综合使用农业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防治有害生物。

阅读全文

与什么叫害生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