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热带雨林十大恐怖生物
1、红腹食人鱼
红腹食人鱼是亚马逊流域中比较凶猛的鱼类,又被称为红比拉鱼,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红比拉鱼被称为危险动物,是因为它对水中、水面上的鱼类和昆虫,无一放过,全部都能作为自己的食物。
B. 热带雨林里的动植物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 它是我国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植物主要有:望天树,野芭蕉和竹林、千里榄仁、番龙眼;大药树、龙果、自颜树;缅漆、山白兰。四薮木、龙血树。攀枝花、楹树林、高榕、酸枣林和水杨柳林。 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和木兰科
动物主要有:版纳鱼螈、平胸龟和凹甲陆龟;盲蛇和大盲蛇;蟒蛇和闪鳞蛇;树鼩;蜂猴。大灵猫、鬣羚、华南虎、象。珍稀鱼:大鳍鱼、双孔鱼等。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动物:懒猴、白颊长臂猿、云豹、金钱豹、虎、野象、野牛、鬣羚、赤颈鹤、白喉犀鸟、棕颈犀鸟、冠斑犀鸟、熊猴、猕猴、豚尾猴、菲氏叶猴、穿山甲、马来熊、小熊猫、水獭、金猫、鼷鹿、水鹿、原鸡、白鹇、绿孔雀、孔雀雉、巨蜥、蟒等,均为国家保护动物。
C. 热带雨林有什么植物
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下面是具有代表性的植物:
1、阔叶植物:芭蕉科以及天南星科等,比如野芭蕉,龟背竹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动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丰富的植物种类为各种各样的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热带雨林能提供大量的木材、珍贵的经济植物,能保持很大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恶化等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热带雨林雨水丰富,土壤贫瘠,物种之间竞争激烈,一旦森林被破坏,会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环境恶化,而且难以恢复。因此热带雨林的保护迫在眉睫,并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雨林里茂密的树木,在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就像在地球上的一个大型“空气清净机”所以热带雨林有“地球之肺”的美名。
除此之外,热带雨林水汽丰沛,蒸发后凝结成云,再降雨,成为地球水循环的重要部分; 不仅有助于土壤肥沃与生物生长,也有调节气候的功能。
D. 热带雨林里有什么有趣的植物
1、独木成林
热带地区的榕树,躯干上往往生有许多随风飘荡的气根。这些气根生命力很强,一旦接触地面,便可扎入土壤中。气根在土壤中获取养分后,生长极其迅速,逐渐变成树的新干,与主干共同支撑起树冠。榕树越大,这种新干便越多,以至逐渐形成了大片的树荫,宛如一片小树林,可实际上它是一株树。这种榕树独木成林景观在我国的西双版纳较为常见。
E. 热带雨林里有什么动物和植物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赤道附近热带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北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和众多太平洋岛屿。
热带雨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主要野生动物有美洲虎、卷尾猴、黑猩猩、长臂猿、绿孔雀、倭河马、鹦鹉、太阳鸟、极乐鸟、食火鸡、吸血蝠、红眼树蛙、蚂蚁、巨蟒、巨蜥、貘等等,和超过200多万种的昆虫。植物主要有热带常绿树、落叶阔叶树、多气生根植物、藤本植物等。例如:望天树、细叶榕、油棕、剑麻、野芭蕉、龟背竹、大榕树、皇冠蕨 、猪笼草、大板根等。
F. 热带雨林的动物有哪些
热带雨林生物群系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约北纬0度、南纬10度之间热带地区的生物群系,主要分布于东南亚、澳大利亚、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中美洲、墨西哥和众多太平洋岛屿。
中文名
热带雨林生物群系
外文名
Tropical rainforest biome
快速
导航
特征生态作用热带雨林生物群落的破坏保护雨林的措施
热带雨林生物群落常年气候炎热,雨水充足,正常年雨量约为1,750~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气温超过18℃,季节差异极不明显,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极快,是地球上过半数动物,植物物种的栖息场所。由于现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现代药物是由热带雨林植物所提炼,所以热带雨林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药房”。[1]
分类
1、美洲雨林群系:该群系面积最大,为300万Km2以上,以亚马逊河河流为中心,向西扩展到安达斯山的低麓,向东止于圭亚那,向南达玻利维亚和巴拉圭,向北则到墨西哥南部及安的列斯群岛。
2、印度马来群系:包括亚洲大洋洲所有热带雨林
3、非洲雨林群系:面积不大。约为60万Km2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在赤道以南分布到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及其它岛屿。
G. 热带雨林里有什么动植物
1、油棕
油棕分布在南纬10°至北纬15°、海拔150米以下的非洲潮湿森林边缘地区,主要产地分布在亚洲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非洲的西部和中部、南美洲的北部和中美洲。中国引种油棕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
2、剑麻
喜高温多湿和雨量均匀的高坡环境,尤其日间高温、干燥、充分日照,夜间多雾露的气候最为理想。适宜生长的气温为27~30℃,上限温40℃,下限温16℃,昼夜温差不宜超过7~10℃,适宜的年雨量为1200~1800mm。
3、长臂猿
栖息于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季雨林,树栖。白天活动。善于利用双臂交替摆动,手指弯曲呈钩,轻握树枝将身体抛出,腾空悠荡前进,一跃可达10余米,速度极快,能在空中只手抓住飞鸟。在地面或藤蔓上行走时,双臂上举以保持平衡。群居,每群包括1对雌雄及其子女,一般不超过5-6只。
4、黑猩猩
栖息于热带雨林,集群生活,每群2-20余只,由1 只成年雄性率领 。食量很大,吃水果、树叶、根茎、花、种子和树皮,有些个体经常吃昆虫、鸟蛋或捕捉小羚羊、小狒狒和猴子,雄性获得的猎物允许群内成员共享。
5、非洲象
分布于非洲西部、中部、东部和南部。非洲象生活在非洲广大的热带森林、丛林和草原地带,它是现存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群居,要由一只雄象率领,日行性,无定居。以野草、树叶、树皮、嫩枝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22个月,每产1仔,13~14岁性成熟,寿命60年以上。北京动物园1954年开始饲养展出。
H.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林区生物
在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中,生活着一个动物的王国,栖息着539种陆栖脊椎动物,约占全国陆栖脊椎动物的25%;鸟类429种,占全国鸟类的36%;两栖动物47种,爬行动物68种,占全国两栖爬行动物的20%以上;鱼类100种,分属18科54属,占云南省鱼类总科属的69%,占总属数的40%,占总
种数的27%。其中亚洲象,兀鹫、白腹黑啄木鸟、金钱豹、印支虎属世界性保护动物。野象、野牛、懒猴、白颊长臂猿、印支虎、犀鸟等13种,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占全国一类保护动物总数的19%;绿孔雀、穿山甲、小熊猫、金猫、菲氏叶猴等15种,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占全国二类保护动物总数的30%;小灵猫、灰头鹦鹉、鹰等24种,列为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占全国三类保护动物总数的39%。以一类保护动物犀鸟为例,目前我国仅有4种,都分布在西双版纳,形状奇特、羽毛美丽、是鸟类中的珍品。此种鸟雌雄结对,从不分离,如一方不幸遇难,另一方会绝食而亡,殉情而死,有“钟情鸟”之美称。根据国务院1987年公布全国列为国家保护动物的206种中,西双版纳就有41种,占20%。 森林“巨人”望天树以及广西青梅,是热带雨林最有说服力的佐证。“不看望天树,白到版纳来。”既然望天树是热带雨林的象征,到西双版纳当然要看望天树了,难怪云南生态专家推荐望天树为考察的第一目标。
西双版纳的望天树主要分布在勐腊自然保护区,分布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分布地域狭窄,数量稀少,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望天树是典型的热带树种,对环境要求极为严格。因其种子较大,在自然条件下,有的尚未脱离母体就已萌芽,影响了种子向远处传播,影响了传宗接代,大约需要2000粒种子才有一株能长成大树。已开发的望天树景点距勐腊县城约20公里。望天树高可达六七十米,最高的达80多米,是名副其实的热带雨林“巨人”。当车子停在“巨人”的脚下,仰望直指蓝天的巨树,你会突然觉得自己变得微小和低矮。看望天树,既是望天,又是望树。望见了树,又望见了天。望天树何止高人一等!望天树的特点是树干高大笔直,挺拔参天,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其青枝绿叶聚集于树的顶端,形如一把把撑开的绿色巨伞,高出其他林层20米,只见其高高在上,自成林层,遮天盖地,因此人们又把望天树称为“林上林”。
为了保护好景区的望天树及其环境,在望天树林中,建了一条以高大树木为支柱,由钢索悬吊于35米高、500多米长的悬空吊桥——望天树空中走廊,此为世界第一高、中国第一条空中走廊。走在高高的树林中间,有一种欲上太空探险之感。在空中走廊走一走,逛一逛,吸着雨林过滤好的清新空气,一阵阵清香直沁心脾,令人顿感神清气爽。走廊边的树木藤蔓相互缠绕,每一棵树都是一个并不简单的生态系统;每看一眼,都是一个全新的画面;每一个镜头,都是这座博大精深自然博物馆的珍藏品。
I. 亚马逊热带雨林都有什么奇特的生物
葛藤、兰花、凤梨、印加果
J. 热带雨林里有什么动物急!
跗猴和箭毒蛙相比我认为后者更能代表热带雨林的特质,脆弱、而又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带有那种令人窒息的美丽…… 跗猴 又叫菲律宾眼镜猴,生活在亚洲热带森林中。它们身长仅15厘米,而尾巴则长达25厘米。它们长有特别长的脚踝和长腿,极能适应攀附和跳跃,手指和脚趾上还长有吸盘似的圆盘,抓物非常牢固。它们没有窝,睡觉时就紧抱直立的树干。它们虽然只有15厘米长,却可以跳180厘米的距离,跳跃时,线状的尾巴左右摆动,以保持平衡。它们的两只大眼睛能准确地判断距离,所以能够在跳跃中捕食昆虫。雌猴怀胎6个月便生产,幼猴一出世便能抓住母亲或紧抱树枝。跗猴数量很少,是濒临绝种的动物。 华丽生灵——箭毒蛙 步入南美洲神秘的热带雨林,太阳藏在茂密的树叶后面,眯着眼睛俯视着大地。被雨水冲洗过后的树叶就象绿宝石一样挂在枝头,而淡淡的泥土香味夹杂着花儿的芬芳,轻轻的飘拂过大地。迷人的景色、宜人的气息,让我们眼前也豁然的开朗起来。 几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一棵被雷击倒的大树上。快瞧,倒塌的大树下有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在向大家行注目礼呢!哦!那原来是一只漂亮小青蛙呀!看它小小的个头,只有你的两个手指头那么大。全身通体黄色,还闪闪的发着湿润的亮光,这就是丛林中多彩的杀手——箭毒蛙。 茂密的丛林中,箭毒蛙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别看它们的个子小,可在丛林中却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精灵呢!在大自然中的大多数动物都是把自己打扮起来,躲在草丛中、树林间,惟恐敌人发现自己。这些动物用方法叫——保护色。而箭毒蛙却从来不会躲躲藏藏地过日子。它们总是穿着颜色艳丽的花衣服,有醒目的黄色、晚礼服般的蓝色、宝石般的红色,好象在向其它动物炫耀自己的美丽,惟恐别人看不见它们似的。原来呀这身漂亮的“外衣”,是箭毒蛙的保护自己的“秘密武器”。这在自然界中叫做——警戒色,也是动物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它们仿佛在用艳丽的颜色警告敌人,“你不要靠近我呦,我可是非常厉害的”!奥妙就在箭毒蛙这身“花外衣”里,藏着无数小的腺体,当它们遇到敌人或者受到外界的刺激后,腺体就会分泌出一种白色的液体。而这种液体足以杀死任何动物,甚至还能够至人于死地呢!所以,箭毒蛙就这样大模大样地出没在丛林中,也就没有动物敢轻易地接近这个外表美丽的小家伙了。 人们现今为止发现的箭毒蛙种类有135种,而其中有55种是含有剧毒的。当地的土着人巧妙的运用这种天然的毒液,从事原始的捕猎活动。他们首先在箭毒蛙经常活动的地方捕捉到箭毒蛙,然后小心翼翼的用细细的藤条拴住箭毒蛙的腿(这个部位是不分泌毒液的),再用一根小木棍轻轻的刺激它们的背部。这时箭毒蛙的毒液便会分泌出来,土着人把这种毒液涂抹在用于打猎的箭头上,完成使命的箭毒蛙就会被放生掉,以被下次取毒时使用。箭毒蛙的名字也就由此而来。 地球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物种的存在都有它的道理。但愿这种美丽但又令人惧怕的小东西能够自由生存下去。非洲热带草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发育最好、特征最典型的热带草原,其中生息繁衍极其丰富的珍禽异兽,构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物王国。为了适应那里干湿季交替、草原稀树的生态景观,动物养成了许多有趣的行为习性。 一、穴居 热带草原开阔厂袤,地势平坦,缺少动物藏身躲敌的天然屏障,因此穴居就成为一些中小型动物重要的求生手段。 中小动物,特别是那些弱小动物,如土豚、疣锗、跳兔以及所有啮因类,既无凶猛的御敌本邻,又少善奔疾走的逃跑能力,几乎都穴居于地下,洞穴成为它们生儿育女、保护幼仔、贮存食物、逃避敌害、躲避高温的理想场所。长期的控掘活动,使它们练就了一身非凡的掘地本领,还形成了适合地下生活的身体形态:弯曲而锐利的爪子,发达的胸肌,合并的腕骨,短短的唇鼻间距,大大的门齿。 二、快跑 大型动物对于广阔草原景观的适应则表现于迅速的奔跑能刀。这里几乎聚集了地球上所有的跑得最快的动物。例如羚羊,全速奔跑时速高达80千米,斑马时速40千米,长颈鹿40~50千米;黑斑羚一跃可高达3米,远达9米。食肉动地在长期的追捕过程中,也练就了快跑能力。例如,菲洲狮能以每秒9米的高速奔跑,猎豹里速超过110千米,其加速能力更为惊人,从起跑至加速72干米/小时,只用2秒时间。长期的奔跑,使这些动物形态结构友生很多适应性变化:羚羊、斑马、长颈鹿、鸵鸟四肢增长,步幅加大;而猎豹则有一条柔软而富弹性的脊椎。 三、集群 集群生活是热带拿原动物在长期生存竞争中逐渐形成的。群居有利于共同对敌、防御敌害、增进繁衍、保护幼仔。是弱小动物和大型食草动物抵抗凶猛兽类的有利武器。 一般来说,每一种群都是一个有组织的集体,通常田几个强者担任首领,负责全群安全,指挥全群行动。例如,狒狒、羚羊、斑马等都是集体生活,即使草原巨兽大象、长颈鹿、河马、犀牛、野牛等也喜群居,经常几十、甚至上百头生活在一起,共同觅食、嬉戏、对敌。 非洲草原上还可经常见到不同种群组成的混合种群。例如,斑马、羚羊、长颈鹿、甚至还有驼鸟群聚一起,共同生活、和平共处、集体防御。长颈鹿吃高树嫩叶,斑马、羚羊吃小灌木和野草,长颈鹿高头大眼,是天生的了望塔,善于侦察发现故情;驼鸟的机警和惊叫,则是天生的报警信号。 热带草原高草繁生,大树稀疏,因而动物中地栖者占绝对优势,如前面提到的大象、河马、犀牛、羚羊、斑马等等。树栖动物很少,就连本该树栖生活的少数几种动物也放弃了树上生活。例如:驼鸟,翅膀严重退化,已离不开地面;再如狒狒,身形娇小却四胶粗壮,适于地面奔走,时速超过32千米,喜欢群集于树木稀少的石山上,晨昏活动频繁,采食野果、昆虫、爬虫、鸟卵,有时盗食谷、瓜果。 五、巨兽 非洲热带草原,面积辽阔,哺育了大量食草动物,这些动物的极大繁盛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因此,这里巨兽种多量大,主要有象、长颈鹿、河马、犀牛、狮等。 大象是非洲热带草原,也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鼻粗壮发达,能连根拔起6~9米高的大树,又变伸自如,可以拾起地上细小的物体;象退如柱,能把狮豹踏毙;象牙是其门齿,质地细致,经济价值很高,为了保护象,国际上已严禁象牙交易。 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仅颈即长达2米,也使真成为兽类世界里血压最高的动物,收缩压高达350毫米,否则因脑与心脏相距3米会得不到血液供给。这么高的血压,由于在进入大脑之前颈动脉已分成大量细小血管,血流缓慢入脑,故其低头喝水时亦不会发生脑溢血。 河马是陆地上体态最臃肿、丑陋的动物。身体滚圆,头嘴庞大,终日生活在水草丰美的河湖沼泽之中,夜间上岸休息。 犀牛是脾气最坏的动物。模样似牛,但两角一前一后长于头顶,眼小视力差。皮肤多褶,褶内肉嫩多血管,常滋生大量寄生虫,痛痒难忍,故常到泥塘打滚涂泥,还经常因此而大发雪霆,凶狂异常。 菲洲狮是最大最凶猛的食肉动物。犬齿长达5~6厘米、上下交错,形似剪刀,舌生利刺,一口可咬断角马咽喉,一掌可劈断斑马颈椎,故有“百兽之王”的称号。回答者:02438112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4-12 11:21距今大约三千万年前,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这片“草海”, 为动物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进化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