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恐龙时代是什么时候的
恐龙时代是中生代。
中生代:显生宙第二个地质年代,指介于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时代,距今2.5亿年-6500万年前,地质学上分为3个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是地球上爬虫类统治地球最鼎盛的时代,其中代表动物恐龙,出现于三叠纪,鼎盛于侏罗纪、白垩纪中期,灭绝于65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由于当时地球上最繁盛的最具代表性的物种就是恐龙,统治地球时间长达约1.6亿年之久,故中生代也被称为恐龙时代。
(1)恐龙出现于哪个时代的生物扩展阅读:
约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摧毁了过半的地球物种,为恐龙崛起铺平了道路。英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认为,导致这次大灭绝的根源是火山爆发喷出大量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化。
三叠纪晚期灭绝事件是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几次灭绝事件之一,在短短一万年时间内,陆地和海洋生物都受到重创,一些生物类群完全消失,腾出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恐龙、两栖动物和早期哺乳动物趁机迅速发展。
科学界一般认为,当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导致气候变化,造成了这次大灭绝。对于这些二氧化碳从何而来,此前尚无确切答案。地质证据表明当时存在广泛的火山活动,但此前未能确认其间的关联。
英国牛津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分析了全球多个地点地层沉积物里汞元素的含量,发现三叠纪晚期生物大灭绝事件与火山爆发之间存在明确关联。
火山爆发会喷出含汞气体,汞随大气散播后沉降下来,剧烈火山活动时期形成的地层里汞含量会特别高。
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他们分析了来自英国、奥地利、阿根廷、格陵兰、加拿大和摩洛哥等6个地点的沉积物,发现三叠纪晚期灭绝事件开始时,有5个地点的沉积物里汞含量大幅上升,此后20万年里还多次出现类似情形。
⑵ 恐龙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恐龙最早出现在三叠纪晚期,因此它们的祖先只能生活在二叠纪或三叠纪早期。具有双孔类型头骨的一种动物是称作“槽齿类”的小动物,叫杨氏鳄,它是从南非二叠纪晚期的地层里发现的,样子有点像现代的蜥蜴。它有瘦长的身子,细弱的四肢,是一种肉食性动物。头骨构造轻巧而不特化,有两个颞颥孔,此外还保存着很多原始的特征:如有耳凹,耳凹一般是两栖动物的特征;牙齿不仅长在颚的边缘,而且还长在颚骨上,同时还保存有松果体。很可能中生代以后繁殖起来的各式各样的双孔类爬行动物都是从这类小动物分化出来的。
尤派克鳄龙
在我们追溯槽齿类的进化路途时,有意思的是在三叠纪早期的地层中找到了一种动物,它被命名为“尤派克鳄”。它大约有1米长,背上有两行甲板,假如把杨氏鳄的头骨放大、加高,那么,它们两个头骨是很相似的,只是尤派克鳄多了一个眼前孔。
尤派克鳄也是一种槽齿类(它的牙齿在齿槽中,故名),腰带上的三块骨头已经具有三射型,前肢短而后肢长。可能有这样一些小动物,在它们追捕食物的时候,常常将前肢抬起而用后肢奔跑,经过这样长期的适应变化,后肢变得长而有力,成为主要的运动器官,前肢相应地退化成辅助性的运动器官。
表想模样
一位恐龙学者曾大胆地推测恐龙祖先的模样:一种双足行走的小动物,体长约1.5-2米,用短前肢抓东西或爬行,身材矮小;用后肢支撑身体和运动,足踝有接点,臀部有开孔。1988年,这种类型动物在南美的阿根廷被找到(黑瑞龙)。
⑶ 恐龙是在哪个时代的
恐龙是出现于中生代(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多样化优势陆栖脊椎动物。是群生存于陆地上的主龙类爬行动物,四肢直立于身体之下,而非往两旁撑开。
恐龙最早出现的那个年代叫三叠纪(2.05亿年前~1.45亿年前)。三叠纪的天气相当炎热并且干燥,那个时候,爬行动物统治着地球。就在三叠纪的中期,恐龙出现了。 恐龙有很多种,最早出现的恐龙有虚骨龙、畸齿板龙、鱼龙、幻龙等。 到了侏罗纪时代,又出现了许多种恐龙,如禄丰龙、云南龙、禽龙、梁龙、剑龙、异特龙等。在侏纪时代,天气不像三叠纪那样干燥了,雨水多了起来,好多的恐龙都生活在湖沼中。它们的体型也很大,有四五头大象那样重的体型是很平常的事情。 到白垩纪时期(1.45亿年前—6500万年前),这一时期地球有了很大的变化,陆地分成了好多的板块,形成了海洋和陆地,而且陆地上的火山也时常爆发。这一时期出现了腕龙、三角龙、重爪龙、鸭嘴龙、霸王龙、角龙等等。到了白垩纪末期,恐龙就灭绝了。
许多史前爬行动物常被一般大众非正式地认定是恐龙,例如:翼手龙、鱼龙、蛇颈龙、沧龙、盘龙类(异齿龙与基龙)等,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龙。
⑷ 恐龙生活在哪几个时代
最早出现于大约2亿2千万年以前,生活于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存在了1亿5千万年。
1、中生代,显生宙第二个代,晚于古生代,早于新生代。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中生界。中生代名称是由英国地质学家J.菲利普斯于1841年首先提出来的,是表示这个时代的生物具有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中间性质。中生代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开始,到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为止。自老至新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2、古生代时的盘古大陆分裂成南北两片。北部大陆开始分为北美和欧亚大陆,但是没有完全分开。南部大陆开始分为南美,非洲,澳洲和南极洲,只有澳洲没有和南极洲完全分裂。
恐龙最早出现的那个年代叫三叠纪(2.05亿年前~1.45亿年前)。三叠纪的天气相当炎热并且干燥,那个时候,爬行动物统治着地球。就在三叠纪的中期,恐龙出现了。 恐龙有很多种,最早出现的恐龙有虚骨龙、畸齿板龙、鱼龙、幻龙等。 到了侏罗纪时代,又出现了许多种恐龙,如禄丰龙、云南龙、禽龙、梁龙、剑龙、异特龙等。在侏纪时代,天气不像三叠纪那样干燥了,雨水多了起来,好多的恐龙都生活在湖沼中。
它们的体型也很大,有四五头大象那样重的体型是很平常的事情。 到白垩纪时期(1.45亿年前—6500万年前),这一时期地球有了很大的变化,陆地分成了好多的板块,形成了海洋和陆地,而且陆地上的火山也时常爆发。这一时期出现了腕龙、三角龙、重爪龙、鸭嘴龙、霸王龙、角龙等等。到了白垩纪末期,恐龙就灭绝了。它们神秘地在地球上消失了。
(4)恐龙出现于哪个时代的生物扩展阅读
恐龙整体而言的体型很大。以恐龙作为标准来看,蜥脚下目是其中的巨无霸。在漫长的恐龙时代,即使是体型最小的蜥脚类恐龙也要比它们栖息地内的其他动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脚类则比任何出现在地表的动物都要大出几个等级。
大部分的恐龙要比大型蜥脚类恐龙还小得多。现有的证据表明,恐龙的平均大小在三叠纪、早侏罗纪、晚侏罗纪和白垩纪都不断变化。大部分兽脚类恐龙的体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间,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动物则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间。恐龙的体重估计值,大多介于1到10公吨之间。伦敦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研究指出恐龙的体重平均值约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类体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间。
兽脚类生活在晚三叠世至白垩纪。它们大多为肉食性,两足行走,趾端长有锐利的爪子,头部很发达,为最聪明的一类。嘴里长着匕首或小刀一样的利齿,暴龙是着名代表,其余如异特龙、南方巨兽龙、棘龙等也颇具名气。
⑸ 恐龙在什么时候出现的
众所周知,恐龙统治了三个地质时代,共一亿六千五百万年。不过,在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恐龙仍然未成为非常强大的物种,几乎完全地主宰了整个动物的进化过程。到了侏罗纪末期,非常庞大的蜥脚类成为了曾经在这个地球上存在过最庞大的生物。侏罗纪末期是它们统治地球的顶峰“黄金时期”,无论多样性,智力,体型上都远远凌驾了同时期的其他生物。究竟在这个地球历史上最传奇的物种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崛起的呢?
在恐龙出现以前,地球上已经出现蜥蜴类型的物种,它们的体型虽然及不上恐龙,不过相比当时的其他动物,它们占有一定的优势。古生物学家相信它们就是后来出现的恐龙的雏型。蜥蜴在三叠纪之前的几个地质时代——石炭纪(3.63亿至2.9亿年前)已经出现。在那时代出现了相信是世界最早的爬行动物:
西洛锡安蜥。到了恐龙出现之前的一个地质时代——二叠纪时,爬行动物的种类渐趋多样化,而且形状也开始接近最早的恐龙。二叠纪是一个比较干旱的时代,沙漠十分常见。在同一个时代,像基龙和异齿帆背龙一类群体生活的蜥蜴活跃在沙漠的绿洲。在二叠纪晚期,生物的演化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趋势,而两个趋势都对地球的历史有深远的影响。其中一种趋势叫做恐龙,另一种趋势叫做哺乳类动物。
就在地球的演化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一颗比6500万年前结束恐龙时代的陨石还要庞大的小行星在二叠纪末期撞击地球。撞击造成了多数物种的灭绝,但同时也成为了恐龙出现的催化剂。在二叠纪时期,真正的恐龙要正式登场了。黑瑞龙是其中一种最早出现的恐龙,它的体型细小,身手非常敏捷,很快地成为了生存游戏的大赢家。到了二叠纪末期,空骨龙出现了,它是很多肉食恐龙和鸟类的原形。很快地到了侏罗纪时期,侏罗纪早期食草恐龙开始往体型方面进化,体型的优势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肉食恐龙的追击。因而出现了蜥脚类恐龙;庞大的蜥脚恐龙类将恐龙的进化推到最高峰。另外一个出现庞大蜥脚类恐龙的原因是气候的关系,根据地质学纪录,侏罗纪晚期温暖潮湿,恐龙可以成长到超过三十公尺长。另外,肉食恐龙也变得更庞大,更有攻击、威胁性;例如在北美洲的异特龙。另外,非常特别的恐龙,例如有羽毛的中华龙鸟开始踏上鸟类进化的道路。在气侯和生存条件的影响下,侏罗纪末期是恐龙时代的全盛时期。
⑹ 恐龙最早出现于那个时期
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3500万年的三叠纪晚期,恐龙最早出现在约2亿3500万年的三叠纪晚期,灭亡于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发生的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
三叠纪时,脊椎动物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槽齿类爬行动物出现,并从它发展出最早的恐龙,三叠纪晚期,蜥臀目和鸟臀目都已有不少种类,恐龙已经是种类繁多的一个类群了,在生态系统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三叠纪也被称为“恐龙世代前的黎明”。
与此同时,从兽孔类爬行动物中演化出了最早的哺乳动物—似哺乳爬行动物,但是,在随后从侏罗纪到白垩纪长达1亿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这批生不逢时哺乳动物一直生活在以恐龙为主的爬行动物的阴影之下,直到新生代才成为地球的主宰。
(6)恐龙出现于哪个时代的生物扩展阅读
灭绝原因
陨星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阿弗雷兹父子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
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直径大约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
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墨西哥犹卡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300公里之间。在2000年,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由于这一陨石坑现已被找到,科学家也已经掌握了一些相关证据,所以,恐龙灭绝之谜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
⑺ 恐龙生活在什么年代
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恐龙”一词在西方指恐蜥(恐怖的蜥蜴),日本的古生物学家译为“恐竜”,后来流行于中国。古希腊语蜥蜴(Saurosc),特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类似蜥蜴的爬虫。
东方译名这种语境里的“龙”特指该希腊语蜥蜴家族,如主龙、暴龙、异齿龙、梁龙、霸王龙、翼龙、三角龙等。就像“壁虎”的虎字是转用性质。
虽然恐龙化石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但直到19世纪,人们才知道地球上曾经有这么奇特的动物存在过。第一个发现恐龙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尔的英国医师,而创立“恐龙’’的这一名词的是 英国古生物学家乍得欧文。
(7)恐龙出现于哪个时代的生物扩展阅读
生活习性:
1、觅食
草食性恐龙能够吃到的植物受限于它们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龙为了吃到高处的植物叶子,会用后肢站立。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性恐龙和其他动物为食。各种恐龙不同的觅食方式也会在它们的牙齿上体现出来。
2、斗争
锐利的牙齿和爪子是肉食类恐龙猎食的武器。暴龙类恐龙会寻找落单的草食性恐龙,因此常常单独行动。而有些恐龙则会群体行动,锁定猎物后蜂拥而上,并用第二根趾头的脚爪割开猎物的腹部。
⑻ 恐龙生活在哪个年代
中生代时期。
恐龙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1841年,英国科学家理乍得·欧文研究了几种类似蜥蜴的骨头化石,认为它们是史前动物留下的,并将它们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尽管恐龙化石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数千万年,直到19世纪人们才知道地球上有这么一种奇怪的动物存在过。
(8)恐龙出现于哪个时代的生物扩展阅读:
中时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个时期的代表性恐龙如下:
1、三叠纪:恐龙的黎明,约距今2.5亿年至2亿年前,持续约5000万年。
代表食肉恐龙:腔骨龙、虚型龙
代表食草恐龙:板龙
水生生物代表:鱼龙、幻龙
2、侏罗纪:恐龙的鼎盛时期,约距今1.99亿年至1.45亿年前,持续约5400万年。
代表食肉恐龙:异特龙、角鼻龙、蛮龙、
代表食草恐龙:腕龙、梁龙、剑龙
代表水生生物:鱼龙、蛇颈龙
3、白垩纪:恐龙的衰亡时期,约距今1.45亿年至6500万年前,约持续8000万年。
代表食肉恐龙:暴龙、鲨齿龙、阿贝力龙、棘龙、盗龙
代表食草恐龙:三角龙、鸭嘴龙、甲龙、泰坦巨龙
代表水生生物:沧龙、帝鳄
代表飞行生物:风神翼龙、翼手龙
⑼ 恐龙生活在什么世纪
恐龙最早出现时期
众所周知,恐龙统治了三个地质时代,共一亿六千五百万年。不过,在三叠纪和侏罗纪早期,恐龙仍然未成为非常强大的物种,几乎完全地主宰了整个动物的进化过程。到了侏罗纪末期,非常庞大的蜥脚类成为了曾经在这个地球上存在过最庞大的生物。侏罗纪末期是它们统治地球的顶峰“黄金时期”,无论多样性,智力,体型上都远远凌驾了同时期的其他生物。究竟在这个地球历史上最传奇的物种是如何出现,又是如何崛起的呢?
在恐龙出现以前,地球上已经出现蜥蜴类型的物种,它们的体型虽然及不上恐龙,不过相比当时的其他动物,它们占有一定的优势。古生物学家相信它们就是后来出现的恐龙的雏型。蜥蜴在三叠纪之前的几个地质时代——石炭纪(3.63亿至2.9亿年前)已经出现。在那时代出现了相信是世界最早的爬行动物: 西洛锡安蜥。到了恐龙出现之前的一个地质时代——二叠纪时,爬行动物的种类渐趋多样化,而且形状也开始接近最早的恐龙。二叠纪是一个比较干旱的时代,沙漠十分常见。在同一个时代,像基龙和异齿帆背龙一类群体生活的蜥蜴活跃在沙漠的绿洲。在二叠纪晚期,生物的演化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趋势,而两个趋势都对地球的历史有深远的影响。其中一种趋势叫做恐龙,另一种趋势叫做哺乳类动物。
就在地球的演化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一颗比6500万年前结束恐龙时代的陨石还要庞大的小行星在二叠纪末期撞击地球。撞击造成了多数物种的灭绝,但同时也成为了恐龙出现的催化剂。在二叠纪时期,真正的恐龙要正式登场了。黑瑞龙是其中一种最早出现的恐龙,它的体型细小,身手非常敏捷,很快地成为了生存游戏的大赢家。到了二叠纪末期,空骨龙出现了,它是很多肉食恐龙和鸟类的原形。很快地到了侏罗纪时期,侏罗纪早期食草恐龙开始往体型方面进化,体型的优势可以帮助他们摆脱肉食恐龙的追击。因而出现了蜥脚类恐龙;庞大的蜥脚恐龙类将恐龙的进化推到最高峰。另外一个出现庞大蜥脚类恐龙的原因是气候的关系,根据地质学纪录,侏罗纪晚期温暖潮湿,恐龙可以成长到超过三十公尺长。另外,肉食恐龙也变得更庞大,更有攻击、威胁性;例如在北美洲的异特龙。另外,非常特别的恐龙,例如有羽毛的中华龙鸟开始踏上鸟类进化的道路。在气侯和生存条件的影响下,侏罗纪末期是恐龙时代的全盛时期
⑽ 恐龙时代有那三个世纪
恐龙时代有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中生代:显生宙第二个地质时代,指的是介于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时代,距今2.5亿年-6500万年前的时代。
恐龙整体而言的体型很大。以恐龙作为标准来看,蜥脚下目是其中的巨无霸。在漫长的恐龙时代,即使是体型最小的蜥脚类恐龙也要比它们栖息地内的其他动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脚类则比任何出现在地表的动物都要大出几个等级。
恐龙与其它爬行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们的站立姿态和行进方式,恐龙具有全然直立的姿态,其四肢构建在其躯体的正下方位置。
三叠纪:恐龙的黎明(约距今2.5亿年-2亿年,持续约5000万年)
代表食肉恐龙:腔骨龙、虚型龙
代表食草恐龙:板龙
水生生物代表:秀尼鱼龙
侏罗纪:恐龙的鼎盛时期(约距今1.99亿年-1.45亿年,持续约5400万年)
代表食肉恐龙:异特龙、角鼻龙、蛮龙、
代表食草恐龙:腕龙、梁龙、剑龙
代表水生生物:滑齿龙、克柔龙
白垩纪:恐龙的衰亡时期(约距今1.45亿年-6500万年前,约持续8000万年)
代表食肉恐龙:雷克斯暴龙(霸王龙)、特暴龙、鲨齿龙、巨兽龙、棘龙、伶盗龙(迅猛龙)
代表食草恐龙:三角龙、鸭嘴龙、甲龙、阿根廷龙、波塞东龙、潮汐龙
代表水生生物:沧龙、恐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