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地球多少年前出现生物

地球多少年前出现生物

发布时间:2022-04-24 02:50:35

㈠ 地球最早是什么时间出现生物的

如果从最早的猿人开始计算,人类已经有了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众所周知,如果把地球46亿年的演化史比做24小时的话,人类的出现则只有半分钟。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各种生命就出现了,它们诞生、死亡,一种动物灭绝,另一种动物形成,就这样新陈代谢,相互交替活跃在地球的舞台上。地质学家在一些地方发现了它们死后留下的遗骨和遗迹,这就是古生物化石,根据化石可以推断古代生命的生成时间和当时的地球环境,因此这种石头被称为记载地球历史的特殊文字。地质学家最先在澳大利亚这样的石头中,发现埃迪卡拉动物群,后来又在前苏联发现了里菲生物群。我国的古生物学者也曾在陕南的化石中发现有生物活动的遗迹。通过对这些生物化石的年龄测定,确认它们是在距今5~6亿多年的寒武纪时代形成的。地质学家的研究结果证明,这些化石中的生物还不是最原始的生命,它们已经是较高阶段的生命代表了。在它们之前还应该有更古老的生命存在。后来,人们把一些留有生物遗迹的化石送到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在一些“年龄”为二三十亿年的化石中发现了更为原始的生命遗迹。1940年,麦克格雷尔在津巴布韦的石灰岩中,发现了可能是藻类留下的碳质遗迹,岩石年龄为27亿年。1966年,巴洪和肖夫在南非德特兰士瓦的浅隧石中,发现了0.24×0.56微米的棒状细菌结构物,年龄确定为31亿年。两年之后,恩格尔也在南非年龄为32亿年的前浮瓦乞系的堆积岩中,发现了直径为10微米的球状体,并认为是一种微生物化石。不过,当时人们普遍怀疑这些研究成果,认为这些只不过是一种无机物或胶状有机物,因为人们不相信生命的出现能有如此之早。20世纪60年代以后,巴洪等人终于又在距今34亿年的斯威士兰系的古老堆积物中,用显微镜发现了200多个直径约为2.5微米的椭圆形古细胞化石,其中有1/4的古细胞处于分裂状态。这个发现为证明30多亿年前的生物遗迹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美洲的古老化石最初发现于加拿大安大略的肯弗林特的黑色浅燧石中。这些微化石的形态同蓝藻相似,经岩石年龄测定为19亿年,显然不是最老的生物化石。后来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苏堂页岩中的黄铁矿中,发现了0.1~1.5微米的椭圆状细菌结构物,据推测,其年龄大约为27亿年。我国1975年在鞍山含铁岩系中发现了化石细菌,年代确定为24亿年。与现代细菌对比,其中有4种属于铁细菌,外形有杆状、纤毛状和球状等。

但是,在已发现的古老化石中,年代最久远的还是1980年左右在澳大利亚西部发现的细菌化石,据测定,它的年代约在35亿年之前。它们中有一半呈深灰色球状,直径在1.2~4微米之间,许多个体都成对或多个连在一起;也有的呈椭球状、空心球状等形态。这些发现足以证明,35亿年前不仅生命早已存在,而且已开始有了不同种类的分化。前几年,美国科学家对来自格陵兰岛伊苏亚地方海洋和冰帽间狭窄的无冰地带年龄为38亿年的古老岩石进行详细的碳、硫等元素的测定,发现这些岩石中含有机碳。他们根据这种同生命密切相关的有机碳的发现,提出了38亿年前就已有生命存在的新观点。地球上生命的出现会不会早于38亿年呢?人们还没有在比38亿年更古老的岩石中找到证据。生命起源的时间之谜,还有待人类的进一步探索。

㈡ 地球上的生命大约起源于多少年前

46亿年到35亿年之间。

迄今为止,我们发现了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是来自澳大利亚西部,距今约三十五亿年前的岩石,这些化石类似于现在的蓝藻,它是一些原始的生命,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大小只有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因此我们可以说,生命起源它不晚于三十五亿年.

同时我们知道地球的形成年龄大约在46亿年前,有这两个数据我们就可以看到生命起源的年龄,大致可以界定在46亿年到35亿年之间.

拓展资料:

一假说提倡“一切生命来自宇宙”的观点,认为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即“地上生命,天外飞来”。这一假说认为,宇宙太空中的“生命胚种”可以随着陨石或其他途径跌落在地球表面,即成为最初的生命起点。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在已发现的星球上,自然状况下是没有保存生命的条件的,因为没有氧气,温度接近绝对零度,又充满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紫外线、X射线和宇宙射线等,因此任何“生命胚体”是不可能保存的。

这个假说实际上把生命起源的问题推到了无边无际的宇宙中去了,同时这个假说对于“宇宙中的生命又是怎样起源”的问题,仍是无法解释的。

㈢ 科学家有没有研究,地球上第一次出现生物是什么时期

早期厌氧型藻类以及厌氧细菌,地球的形成约在45亿年前,大约10亿年后地球的环境才适宜孕育生命。从外太空中坠落的陨石为我们带来了磷,硫等生命组成必备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的不断碰撞与组合形成了DNA,生命的起源正式开始。

早期的地球氧含量极低,所以最开始出现的一些生物都是厌氧型的。生物进化至寒武纪时期,生物种类如雨后春笋一般讯然增多,海洋生命形式进化历程出于黄金时期,海洋生物的生命结构变得极为复杂,这就是地球历史上第一次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3)地球多少年前出现生物扩展阅读:

到奥陶纪末,地球上的海洋已经冷却到百分之八十五,生命再次减速。直到泥盆纪早期,地球开始西方体育,退去土地形成,蕨类植物,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中间开始一些土地生物,珊瑚昆虫和两栖类动物,在石炭系迟到,75%的物种大灭绝物种灭绝,但无可否认,泥盆纪是地球的海洋变成陆地生活的里程碑。

在二叠纪末,由于太阳的影响,地球的气候发生了变化,陆地面积增加,但大多数动物未能适应,导致90%的海洋动物和70%的陆地动物大规模灭绝。到三叠纪末期,地球上的生命开始休息,地球上的生命变得更加多样化。

但到那个时期结束时,由于地球地貌的急剧变化和海平面的上升,海洋生物再次遭到大量毁灭,但大多数的大灭绝是海洋生物,陆地生物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恐龙的崛起逐渐统治了地球,生物圈正式进入了丛林时代。

㈣ 地球上是啥时候开始有生物出现的

地球上最原始的生物实际上就是RNA,这比任何原核细胞拉,真核细胞拉都要早, 总而言之来之于地球当时环境中的化学反应. 地球生命的形成 在40亿年前的地球水环境中,原子组合成分子,形成新的四力平衡体,而且地球在形成过程中,已聚合了极多的星际有机分子,这些分子组合成大分子,利用彼此的引力场和反引力场来寻找合适的组合对象。大分子、分子、原子三间也是依靠彼此形成的力场来寻找合适的组合对象,形成新的复杂四力平衡体,其中引力场起到远距吸引作用(5-20个原子直径),这也就限制了大分子在大范围获得所需的组合对象,因此大分子彼此组合成一种能移动的组织形式,即最原始的海洋微生物。能移动的大分子团主要采用定向释放电磁力的方法,逐渐发展成能在水中游动的原始组织,因此它们能获得大量所需的食物(四力平衡体),并在体内积存了一些分子,这些分子在原始微生物母体力场导引下,组合成与母体相似的新微生物,这些原始微生物实质上就是一些复杂大分子团形成的四力平衡体,这也是生物基因复制的雏形。 这些大分子团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蛋白质与核酸的聚合体,只是多种氨基酸、核苷、磷酸、碳水化合物及其它一些有机小分子的无序聚合体,当核苷和磷酸组成成核苷酸,并逐渐形成核苷酸链,这些核苷酸链形成的力场就对周边的氨基酸形成力场束缚作用,进而组装出肽链。或者先由多种氨基酸组合成肽链所形成的力场对周边的核苷酸形成力场束缚作用,进而组装出核苷酸链,随着形成的肽链和核苷酸链越来越长,分子量越来越大,最终形成核酸和蛋白,核酸与蛋白的形成是彼此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同时产生的。 笔者认为,如果融合奥巴林的团聚体理论、福克斯的类蛋白微球理论和赵玉芬的“核酸与蛋白共同起源”理论,就能较清楚解释地球有机生命的起源。 上述“大分子团”就相当于团聚体或类蛋白微球,只不过其中有机物成分更复杂一些,除了多种氨基酸外,还有构成核苷酸链的组件(核苷、磷酸)及一些如碳水化合物之类的有机分子。 有机生命的产生过程大致分为三步:先是原始地球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形成原始的有机物质(碳氢化合物及其最简单的衍生物),二是在第一步基础上,逐渐发展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糖、核苷酸、氨基酸)和它们的聚合物多糖、核酸和蛋白质,以及其它有机物质,三是随着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上述物质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最后产生具有新陈代谢特征、能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的原始的有机生物。 在各种“类太阳系”的类地行星上,其拥有的碳、氢、氧、氮、硫、磷等有机生物演化必需的化学元素都是相同的,地球有机生物的演化模式在其它类地行星上也适用,那些外星有机生物必然经历从RNA到DNA,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的演化过程。因为在36—40亿年前的地球上,各种有机生物进化繁演模式之间进行着激烈地竞争,最终是最具适应力的RNA繁演模式胜出,这种模式从单一的源扩展到全球,其它有机生物繁演模式被淘汰。也就是说,地球上最初的有机生物繁演模式是最佳的,这种模式可以推广到宇宙中其它类地行星上;当然,核苷酸和氨基酸的种类可能有所不同,而且由于类地行星环境各有不同,有机生物此后的演化之路是大相径庭的,特别是在DNA的基因编码与蛋白质种类上是丰富多彩、千奇百怪的。 各种生物DNA中都有很多不表达的、似乎无用的基因,但生物的进化是非常注意节约的,在生物体最重要的部位(DNA)却有如此多的无用之物,这是不合常理的。笔者认为,这些“无用基因”实际上是“备用基因”-+,这些都是生物经过35亿年进化的结晶,它伴随着生物经历了无数风雨(如生存环境、食物来源的变化),这是生物的最大财富,正是这些“备用基因”使生物具有极强的适应力,保留这些旧的基因编码比重新建立要快速得多,使生物具有更强的适应力,也许当地球某些区域极度干旱时,某些哺乳动物会重新演化出爬行动物的抗旱鳞片,也许在未来的水世界中,某些陆地动物会重新演化出鳃。在人类新生儿中,会出现一些反祖现象,如多毛、长尾巴,这是因为在胚胎的基因复制过程中出错,将某段“备用基因”表达出来。 生物进化的原动力就是为了维持自身的复杂四力平衡,不断地从外界获取所需的四力平衡体(能量、营养)。在竞争中,大分子团比小分子团有竞争力,因为前者的力场强,单细胞生物又比大分子团有竞争力,多细胞生物比单细胞生物有竞争力;能先敌发现的生物更有竞争力,因此进化出眼睛,有锋利牙齿或爪子的生物更有竞争力,体积大的生物更有竞争力,因为他们在搏斗中产生的电磁力大。随体积增大,它们发展出一种通讯机制,使体内的大小分子团能充分协同,因此进化出神经系统和原始的脑;能学会捕食技巧的生物更有竞争力,因此进化出更大容量的脑。复杂的竞争环境促成生物进化。 地球生物圈就是几百亿种四力平衡体互相竞争、互相协同的统一体。地球微生物之所以进化出植物和动物两大类不同的四力平衡体,是因植物和动物夺取的是不同类型的小四力平衡体,两者是互补的,即食草动物夺取的是植物的四力平衡体,食肉动物夺取的是食草动物的四力平衡体,而微生物夺取的是植物、动物的四力平衡体,植物则吸收经微生物分解后的四力平衡体,这就构成一种循环,三者都有生存的空间。动物、植物、微生物实质上就是一种聚合了几万――几亿亿个大分子团的“集成四力平衡体”,这种联合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夺取外界的四力平衡体,这是生物进化的原动力。生物体就象一种联合作战的分子集团军,各种分子各司其职,部分分子聚合成接收可见光的眼睛,用于寻找有用的四力平衡体(食物),部分分子聚合成能定向释放电磁力的肌肉,用于捕获食物,部分分子聚合成神经细胞,用于联络机体内各种协同作战的分子兵团(组织、器官),部分分子聚合成消化系统,将捕获的各种“集成四力平衡体”(动物、植物),分解成可供体内分子使用的小分子(氨基酸、糖等)。生物体获得的各种四力平衡体也由各种分子合理分配。 在行星上只要有液态水存在,加上碳、氮、磷等元素,就能形成有机分子,并进一步聚合成最原始的生物,而宇宙大部分恒星的最终产物正是上述化学元素,星际中飞舞着极多的生命种子—“有机分子”,另外一小部分大质量恒星最终产生的是金属类重元素,也是生物进化所必需,宇宙及生命的演化是经过设计的,这就是宇宙程序。 宇宙就是一种超级的信息处理交换系统,在运行奇子级、引力子级、粒子级、原子级、分子级、生物级程序的过程中,各种信息编码(引力子、反引力子、粒子、原子、分子)进行着非常频繁的交换和处理,在协同和自组织中演化出纷纭复杂的宇宙万物,生物体可说是这种信息处理交换系统的一种小集成,它们频繁地输入宇宙中的各种粒子、原子、分子、引力子、反引力子,经复杂处理后,转换成对自身有用的信息编码(如各种生化反应),获得有用能量,维持生物级程序的运行,并将无用的编码通过各种渠道排泄出来(肺、皮肤、排泄口)。生物进化是生物基因程序通过与外界的粒子级、原子级、分子级、引力子级程序的信息交换来实现的,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即上述宇宙程序的协同运行环境发生变化,生物基因程序通过接收上述程序的信息编码(粒子、原子、分子、引力子、反引力子),使部分生物基因发生变异,修改生物基因程序,以适应新的自然环境,即新的宇宙程序协同运行环境,形成生物的进化。 自然界中的自组织、协同现象,本质上就是众多四力平衡体从竞争(混沌)中逐渐建立秩序的过程。 自然界的有些混沌现象是因地球引力场使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上的流体(如水、空气)呈现螺旋形运动。分子、原子、粒子世界出现的混沌现象是因微观物质中的各种引力场和反引力场的相互干扰造成的。 经济学、社会学领域的混沌现象,是因地球上的每一种物质如动物(人)、植物、微生物、矿物、水、空气都是四力平衡体,这种混沌现象与生物体内的混沌现象是类同的,将人比作生物体内的每种分子,将城镇比作细胞、器官、组织,将道路比如血管,将政府比作中枢神经系统,将地球的自然资源比作生物体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差别在于每个人都拥有独立思考的大脑,而生物体内的分子却没有,所以社会的运行不及生物体有序。

㈤ 地球在多少年前才有生命

太古代
生命产生于大约30亿年前
【太古宙】tàigǔzhòu
地质年代分期的第一个宙。约开始于40亿年前,结束于25亿年前。在这个时期里,地球表面很不稳定,地壳变化很剧烈,形成最古的陆地基础,岩石主要是片麻岩,成分很复杂,沉积岩中没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类和低等藻类存在,但因经过多次地壳变动和岩浆活动,可靠的化石记录不多。旧称太古代,原属隐生宙(隐生宙现已不使用,改称太古宙和元古宙)。
1、几十亿年前的地球的大气中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和一部分水蒸气,后来地球温度下降,水蒸气变成水,形成海。经过闪电,火山喷发等过程,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氨基酸,最终产生蛋白质,当时的海洋就像一锅热汤,孕育着原始生命。原始生命是微生物,后来,生物演化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含有叶绿素的职务,另一种是异养的动物。
2、另一说是地球生命来自宇宙空间。据科学及研究陨石发现,有的陨石上有糖类化合物,有的还是地球上没有的。也许是偶然的机会,陨石带给了地球生命。

㈥ 地球生命诞生于多少亿年前

大约有40亿年。

生命史是指生命发展的历史,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38亿年之久,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不停息地变化,在变化中延续、演进。

这是一个真实、漫长、仍未终止的历史过程。生命史已不仅是生物进化历史,实际上它也是地球演化史,是整个自然界(生物与非生物部分)的历史。地球生命和地球上最老的岩石一样古老,即在太古宙早期(35-38亿年前),细胞形式的生命就已经出现了。

纵观地球生命史整个历史,从生命起源至人类文明,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前生命的化学进化阶段

澳大利亚、南非太古宙的化石证据和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球生命和地球上最老的岩石一样古老,即在太古宙早期(35-38亿年前),细胞形式的生命就已经出现了。如果前生命的化学进化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那么这只能发生在38亿年前-40亿年前。原因:地质学家——地壳大约自40亿年前逐渐形成。

2、生物学进化阶段

地球上最早的细胞生命的诞生——即具有与外界分隔的生物膜,同时又有内部膜分隔的、有形态学特征的、有个性的生命的最初出现,标志着前生命的化学进化的完成和生物学进化的开始。从最早的细胞生命出现开始的生物学进化,经历了:太古宙(38亿年前-25亿年前)、元古宙(25亿年前-6亿年前)、显生宙(6亿年前至今)3大地质时代,历时38亿年之久。

3、文化进化与生物学进化并行和相互制约阶段

在显生宙末的最近的几千年,地球上的人类进入文明阶段,从此,生物圈的进化愈来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控制,人类文化与生物的进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这就是生命史最后一个阶段的特征。

㈦ 地球上大约多少年前就有了生物

古生物学家告诉我们,大约在 36 亿年前,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产生。
生命的起源和细胞的起源的研究不仅有生物学的意义,而且有科学的宇宙观的意义。细胞的起源包含三个方面;①构成所有真核生物的真核细胞的起源;②与生命的起源相伴随的原核细胞的起源;③最新发展的三界学说,即古核细胞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应当追溯到与生命有关的元素及化学分子的起源.因而,生命的起源过程应当从宇宙形成之初、通过所谓的“大爆炸”产生了碳、氢、氧、氮、磷、硫等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谈起。
大约在66亿年前,银河系内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凝集,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了太阳系。作为太阳系一员的地球也在46 亿年前形成了。接着,冰冷的星云物质释放出大量的引力势能,再转化为动能、热能,致使温度升高,加上地球内部元素的放射性热能也发生增温作用,故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状态。高温的地球在旋转过程中其中的物质发生分异,重的元素下沉到中心凝聚为地核,较轻的物质构成地幔和地壳,逐渐出现了圈层结构。这个过程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大约在38亿年前出现原始地壳,这个时间与多数月球表面的岩石年龄一致。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是和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密切相关的。生命的构成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是来自“大爆炸”后元素的演化。资料表明前生物阶段的化学演化并不局限于地球,在宇宙空间中广泛地存在着化学演化的产物。在星际演化中,某些生物单分子,如氨基酸、嘌呤、嘧啶等可能形成于星际尘埃或凝聚的星云中,接着在行星表面的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象多肽、多聚核苷酸等生物高分子。通过若干前生物演化的过渡形式最终在地球上形成了最原始的生物系统,即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至此,生物学的演化开始,直到今天地球上产生了无数复杂的生命形式。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原始地壳的出现,标志着地球由天文行星时代进入地质发展时代,具有原始细胞结构的生命也开始逐渐形成。但是在很长的时间内尚无较多的生物出现,一直到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带壳的后生动物才大量出现,故把寒武纪以后的地质时代称为显生宙
太古宙(Archean)是最古老的地史时期。从生物界看,这是原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当时只有数量不多的原核生物,他们只留下了极少的化石记录。从非生物界看,太古宙是一个地壳薄、地热梯度陡、火山—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岩层普遍遭受变形与变质、大气圈与水圈都缺少自由氧、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积物的时期;也是一个硅铝质地壳形成并不断增长的时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时期。
元古宙(Proterozoic)初期地表已出现了一些范围较广、厚度较大、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因此,在岩石圈构造方面元古代比太古代显示了较为稳定的特点。早元古代晚期的大气圈已含有自由氧,而且随着植物的日益繁盛与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大气圈的含氧量继续增加。元古代的中晚期藻类植物已十分繁盛,明显区别于太古代。
震旦纪(Sinian period)是元古代最后期一个独特的地史阶段。从生物的进化看,震旦系因含有无硬壳的后生动物化石,而与不含可靠动物化石的元古界有了重要的区别;但与富含具有壳体的动物化石的寒武纪相比,震旦系所含的化石不仅种类单调、数量很少而且分布十分有限。因此,还不能利用其中的动物化石进行有效的生物地层工作。震旦纪生物界最突出的特征是后期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无硬壳后生动物,末期又出现少量小型具有壳体的动物。高级藻类进一步繁盛,微体古植物出现了一些新类型,叠层石在震旦纪早期趋于繁盛,后期数量和种类都突然下降。再从岩石圈的构造状况来看,震旦纪时地表上已经出现几个大型的、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之上已经是典型的盖层沉积,与古生界相似。因此,震旦纪可以被认为是元古代与古生代之间的一个过渡阶段。
1977年10月,科学家再南非34亿年前的斯威士兰系的古老沉积里发现了200多个古细胞化石,便将生命起源的时间定在34亿年前。不久,科学家又在35亿年的岩石层中惊诧地找到最原始的生物蓝藻,绿藻化石,不得不将生命源头继续上溯。
因为8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真核生物,那时候是震旦纪。而只有地球上有了充足的氧气之后,真核细胞才可能出现.
而在此之前都是厌氧的原核生物 :)

㈧ 世界上最早的生物大约出现在什么时候

古生物学家告诉我们,大约在 36 亿年前,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产生。

38亿年前,地球上形成了稳定的陆块,各种证据表明液态的水圈是热的,甚至是沸腾的。现生的一些极端嗜热的古细菌和甲烷菌可能最接近于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形式,其代谢方式可能是化学无机自养。

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伍那群中35亿年前的微生物可能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证据。 8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真核生物,那时候是震旦纪。而只有地球上有了充足的氧气之后,真核细胞才可能出现. 而在此之前都是厌氧的原核生物。

拓展资料

生命究竟是怎样起源的?这个问题存在着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是现代自然科学正在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现在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是由《物种起源》和米勒实验为理论基础的化学起源说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将会有更深入的研究。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而现已大部分绝灭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芦木、鳞木等)、古无脊椎古生物(三叶虫)动物(货币虫、三叶虫、菊石等)、古脊椎动物(恐龙、始祖鸟、猛犸等)。

古生物死后,除极少数(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由于特殊条件,仍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外,绝大多数经过钙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矿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仅具原来硬体部分的形状、结构、印模等的化石。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异养型原核生物细菌,经过不断地分化和发展,终于又出现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从无机物合成有机养料的自养型原核生物蓝藻。蓝藻和细菌作为早期生物界的合成者和分解者,组成物质循环的两个基本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异养到自养是早期生物演化的另一次重大的飞跃。

蓝藻是最早出现的放氧生物,使得地球上原始大气中氧气浓度不断增加,形成含氧大气层。在高空出现的臭氧层,吸收了太阳的紫外辐射,改变了整个生态环境,为喜氧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活环境。于是生物便由厌氧转入喜氧,提高了能量代谢的效能。在加拿大甘弗林组中,发现了完好的距今约20亿年的细菌和蓝藻化石。

㈨ 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生命,到底是什么时期

早在遥远的46亿年前,地球就已经诞生,可是
在那个时候
,地球是
一片荒芜
,没有任何生命形态出现,据说地球上最早的
生命形式
是在大约40亿~35亿年前出现的,也就是科学家经过研究所命名的
寒武纪
时期,具体理由是在1977年
哈佛大学
的化石研究专家,在南非发现了34亿年前的某块石头中含有
细菌化石

一、寒武纪时期早在遥远的寒武纪时期,成千上万种
新生物
在海里诞生,或许是因为它们渴望海洋才在海洋里诞生,最早出现的生物形状是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香槟酒杯一样的动物,有些动物是生活在管状结构里的。紧接着,出现了身上长有硬壳的草食动物和最早的捕食性
肉食动物
,或许在
我们现代人
看来,这个时期的动物看上去很诡异,很奇怪,那是因为它们没有现生的近亲。那其中的有一些生物成了我们现在所常见的蠕虫和有壳动物以及脊椎动物的祖先,
不得不说
大自然真是非常神奇。海洋中
含氧量
的增加可能就是在寒武纪时期生命大量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毕竟在地球刚刚
出现的时候
,是一个不适合任何生物存在的环境。
二、
生命进化
的阶段性在澳大利亚以及南非的
太古宙
化石以及比较稳定的同位素方式表明,
地球上的生命
就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一样,
他们的存在
时间非常相似,或许
可以这么说
,在太古宙早期,也就是35~38亿年前,已经出现了比较简单的单细胞形式生命。当地球上最简单的
细胞生命
诞生之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与外界分离的
生物膜
和内膜的生命最开始的形态,他们具有非常有特色的形态特征,标志着生命前期的演化,
生物进化
最早是在细胞
生命的出现
,而这样的生命形态持续了38亿年,大概到了6亿年前的
显生宙
时期,地球上的人类进入了文明阶段,从这个时候起,地球上的各种生物进化以及演变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后随着
时间长河
的流逝,出现了像
我们这样
的高级人类。
不得不说,如果你有兴趣了解遥远的远古时期,你就会发现大自然的神器有多美妙,从一个
单细胞生物
到一个环节,生物再到一个脊椎生物,最后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动物
因为渴望
海洋化出
鱼鳍
,有的动物因为渴望天空长出了翅膀,随着地球上
生物形态
的发展和变化,
我们人类
发展到了
现在这样
的水平。

阅读全文

与地球多少年前出现生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0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