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的自然属性是什么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在生物学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包括生理结构、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等。 这是人的生理基础。
人的自然属性的最基本表现是以人的生理结构为物质前提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等三种基本机能。
说明
自然属性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它是对自然界事物面貌、规律、现象以及特征的本质的描述说明。它是不受思想意志支配、调整来改变的部分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的标志是非物质的产生。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自然界里自然属性的东西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例如地球的自转、公转;水往低处流;江河奔流;天要下雨;生物要繁衍生息。
人要生老病死;这些事物,有的就可以被意志改变:可引水上山;可人工降雨;可生灭物种;可延长寿命等等。而被改变了的事物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范畴了。
2. 人类的生物属性(生物意识)有哪些本能有哪些生物属性和本能有哪些区别
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各有一定的研究内容而又相互依赖、互相交叉。此外,生命作为一种物质运动形态,有它自己的生物学规律,同时又包含并遵循物理和化学的规律。因此,生物学同物理学、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分布于地球表面,是构成地球景观的重要因素。因此,生物学和地学也是互相渗透、互相交叉的。
早期的生物学主要是对自然的观察和描述,是关于博物学和形态分类的研究。所以生物学最早是按类群划分学科的,如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等。由于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也由于人们对生物学的了解越来越多,学科的划分也就越来越细,一门学科往往要再划分为若干学科,例如植物学可划分为藻类学、苔藓植物学、蕨类植物学等;动物学划分为原生动物学、昆虫学、鱼类学、鸟类学等;微生物不是一个自然的生物类群,只是一个人为的划分,一切微小的生物如细菌以及单细胞真菌、藻类、原生动物都可称为微生物,不具细胞形态的病毒也可列入微生物之中。因而微生物学进一步分为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等。
按生物类群划分学科,有利于从各个侧面认识某一个自然类群的生物特点和规律性。但无论具体对象是什么,研究课题都不外分类、形态、生理、生化、生态、遗传、进化等方面。为了强调按类型划分的学科已经不仅包括形态、分类等比较经典的内容,而且包括其他各个过程和各种层次的内容,人们倾向于把植物学称为植物生物学,把动物学称为动物生物学。
生物在地球历史中有着40亿年左右的发展进化历程。大约有1500万种生物已经绝灭,它们的一些遗骸保存在地层中形成化石。古生物学专门通过化石研究地质历史中的生物,早期古生物学多偏重于对化石的分类和描述,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的各个分支学科被引入古生物学,相继产生古生态学、古生物地理学等分支学科。现在有人建议,以广义的古生物生物学代替原来限于对化石进行分类描述的古生物学。
生物的类群是如此的繁多,需要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类群的划分,这个学科就是分类学。林奈时期的分类以物种不变论为指导思想,只是根据某几个鉴别特征来划分门类,习称人为分类。现代的分类是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根据物种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进行分类,通称自然分类。现代分类学不仅进行形态结构的比较,而且吸收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成就,进行分子层次的比较,从而更深刻揭示生物在进化中的相互关系。现代分类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的系统分类和生物在进化上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学中有很多分支学科是按照生命运动所具有的属性、特征或者生命过程来划分的。
形态学是生物学中研究动、植物形态结构的学科。在显微镜发明之前,形态学只限于对动、植物的宏观的观察,如大体解剖学、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等。比较解剖学是用比较的和历史的方法研究脊椎动物各门类在结构上的相似与差异,从而找出这些门类的亲缘关系和历史发展。显微镜发明之后,组织学和细胞学也就相应地建立起来,电子显微镜的使用,使形态学又深入到超微结构的领域。但是形态结构的研究不能完全脱离机能的研究,现在的形态学早已跳出单纯描述的圈子,而使用各种先进的实验手段了。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能的学科,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是以实验为主。按研究对象又分为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和细菌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是在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生理学也可按生物的结构层次分为细胞生理学、器官生理学、个体生理学等。在早期,植物生理学多以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动物生理学也大多联系医学而以人、狗、兔、蛙等为研究对象;以后才逐渐扩展到低等生物的生理学研究,这样就发展了比较生理学。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阐明其规律的学科。遗传学是在育种实践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1900年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重新发现,遗传学开始建立起来。以后,由于T.H.摩尔根等人的工作,建成了完整的细胞遗传学体系。1953年,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被揭示,遗传学深入到分子水平。现在,遗传信息的传递、基因的调控机制已逐渐被了解,遗传学理论和技术在农业、工业和临床医学实践中都在发挥作用,同时在生物学的各分支学科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生物学的许多问题,如生物的个体发育和生物进化的机制,物种的形成以及种群概念等都必须应用遗传学的成就来求得更深入的理解。
胚胎学是研究生物个体发育的学科,原属形态学范围。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的发表大大推动了胚胎学的研究。19世纪下半叶,胚胎发育以及受精过程的形态学都有了详细精确的描述。此后,动物胚胎学从观察描述发展到用实验方法研究发育的机制,从而建立了实验胚胎学。现在,个体发育的研究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吸收分子生物学成就,进一步从分子水平分析发育和性状分化的机制,并把关于发育的研究从胚胎扩展到生物的整个生活史,形成发育生物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研究范围包括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等层次。揭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生产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有关规律,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圈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产活动不断地消耗天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飞速发展,自然环境遭到空前未有的破坏性冲击。保护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人类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生态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所以也可称环境生物学。人类生态学涉及人类社会,它已超越了生物学范围,而同社会科学相关联。
生命活动不外物质转化和传递、能的转化和传递以及信息的传递三个方面。因此,用物理的、化学的以及数学的手段研究生命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交叉学科如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数学就是这样产生的。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生物体各种化学过程的学科,是进入20世纪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生物化学的成就提高了人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内容有区别,但也有相同之处。一般说来,生物化学侧重于生命的化学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作用物、产品以及酶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例如在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等过程中物质和能的转换、传递和反馈机制都是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分子生物学是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发展起来的,现在更多的仍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的机制问题。
生物物理学是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生命活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过程的学科。早期生物物理学的研究是从生物发光、生物电等问题开始的,此后随着生物学的发展,物理学新概念,如量子物理、信息论等的介入和新技术如 X衍射、光谱、波谱等的使用,生物物理的研究范围和水平不断加宽加深。一些重要的生命现象如光合作用的原初瞬间捕捉光能的反应,生物膜的结构及作用机制等都是生物物理学的研究课题。生物大分子晶体结构、量子生物学以及生物控制论等也都属于生物物理学的范围。
生物数学是数学和生物学结合的产物。它的任务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生物学问题,研究生命过程的数学规律。早期,人们只是利用统计学、几何学和一些初等的解析方法对生物现象做静止的、定量的分析。20世纪2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建立数学模型,模拟各种生命过程。现在生物数学在生物学各领域如生理学、遗传学、生态学、分类学等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使这些领域的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另一方面,生物数学本身也在解决生物学问题中发展成一独立的学科。
有少数生物学科是按方法来划分的,如描述胚胎学、比较解剖学、实验形态学等。按方法划分的学科,往往作为更低一级的分支学科,被包括在上述按属性和类型划分的学科中。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为了揭示某一层次的规律以及和其他层次的关系,出现了按层次划分的学科并且愈来愈受人们的重视。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分子层次的生命过程的学科。它的任务在于从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去揭示各种生命过程的物质基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一个主要分科是分子遗传学,它研究遗传物质的复制、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及其调节控制问题等。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层次生命过程的学科,早期称细胞学是以形态描述为主的。以后,细胞学吸收了分子生物学的成就,深入到超微结构的水平,主要研究细胞的生长、代谢和遗传等生物学过程,细胞学也就发展成细胞生物学了。
个体生物学是研究个体层次生命过程的学科。在复式显微镜发明之前,生物学大都是以个体和器官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个体的过程有必要分析组成这一过程的器官系统过程、细胞过程和分子过程。但是个体的过程又不同于器官系统过程、细胞过程或分子过程的简单相加。个体的过程存在着自我调节控制的机制,通过这一机制,高度复杂的有机体整合为高度协调的统一体,以协调一致的行为反应于外界因素的刺激。个体生物学建立得很早,直到现在,仍是十分重要的。
种群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种群的结构、种群中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种群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种群的自我调节和遗传机制等。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是有很大重叠的,实际上种群生物学可以说是生态学的一个基本部分。
以上所述,还仅仅是当前生物学分科的主要格局,实际的学科比上述的还要多。例如,随着人类的进入太空,宇宙生物学已在发展之中。又如随着实验精确度的不断提高,对实验动物的要求也越来越严,研究无菌生物和悉生态的悉生生物学也由于需要而建立起来。总之,一些新的学科不断地分化出来,一些学科又在走向融合。生物学分科的这种局面,反映了生物学极其丰富的内容,也反映了生物学蓬勃发展的景象。
3. 何为人的生物性
人本身就是生物。只是人是高级的生物,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能创造并使用劳动工具,能够形成抽象概念并运用概念,而动物不能。
所以对人来说,除了高级活动外的其他属性都归于生物性,比如:需要饮食、休息、睡觉、繁殖、生老病死等等。人的高级活动主要指人的教育活动、科学研究、生产制造、医疗救护等等。
4. 什么叫人类本身的属性
人类本身的属性分为自然性与社会性两种。
自然性指人类本身的欲求,是人类在生物进化中形成的特性,主要由人的物质组织结构、生理结构和千万年来与自然界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特性,如食欲、性欲、求生欲等。
社会性指人进入社会后产生的特性,作为集体活动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是人的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如奉献、友爱、进取等。
其中,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根本属性,即人类的根本属性。
5. 人的躯体、本能反应属于人的什么属性
;;;; 人属于高等动物,具备一切动物都具有的生物意识,如繁殖行为、防御行为、社群行为等等,而且还有独到的抽象意识。;;;; 人具有一切高等动物的本能,如生存、繁殖后代.等。;;;; 生物属性指生物本身具有的特性,如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生物本能指生物本身具有的性能,如吮奶动作(生下来就会)就是本能。本能是属性的表现形式。;;;; ;
6. 人有什么属性和什么属性两个方面
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就为科学地说明人性以及人性内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方法。
凡是人身上具有的特性和属性,都可以叫做人性。人性或人的属性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社会属性,因此也可以把人性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如吃喝需要、防卫本能、性欲和情欲本能等。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而具有的特征,如劳动、交往和意识及其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等等。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辩证统一的。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离开了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就不可能存在。恩格斯认为,人来源于动物界决定了人们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动物性,即自然属性,问题只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使人的自然属性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离开了社会,人的自然属性就退化为动物的属性。马克思说:“吃、喝、性行为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他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么,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这种属性是在人的后天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和不断改变的。马克思所说的搬运夫和哲学家的鸿沟是由分工掘成的,也有这个意思。
7. 人类性有哪几种属性 a 生物属性 b 心理属性 c 社会属性 d 本能属性
A 、 生物属性;B 、心理属性;C 、社会属性。
在人类属性的认知上,《一体心理学》指出,人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的统一体。人之所以为人,不仅在于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更为本质地表现为人的心理性。
人和其他物质的区别在于心理活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意识能动性,人和人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的个性。个性是指个人一切心理活动的总和,包括个人的感觉知觉、情绪情感、意志行动等等。
(7)哪个属于人的生物属性扩展阅读:
一个人的命运和未来决定于人的上述"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不同情况与内容的组合,由于这种组合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具有唯一的性质,即世界上没有命运和未来完全相同的人。这里即便是"双胞胎",也只有在"自然属性"方面相接近罢了!
另外在人自身无法抗拒的自然与人为灾害中,众多人几乎同一时间内死伤,但由于死伤状态各不相同,每一个人的'自然属性'及从出生到死伤之间年岁经历千差万别,所以就其命运而言,每个人的命运仍然是唯一性的。
8. 人在生物上属于哪一分类
人的生物学分类:人属于脊椎(脊索)动物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
种一般就是最小的分类单位了,有时还在种的下面分“亚种”。人有几个亚种:黄色人种,黑色人中,棕色人种等。
可见,人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种生物,和长臂猿同属于灵长目。只是自成一科而已。人的特点在于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但实际与其他某些灵长目的差别不太大。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把人和动物分开,只是为了方便而已。除了强调是在生物学领域的时候,还是可以不严格地说人和动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9. 人的三大属性
人是三种属性的综合体,任何一种属性出了问题,人生难有成就
人有三种属性:一是生物状态的自然属性;二是精神状态的社会属性;三是调节两者之间相互协调的心理属性。
举例:有一天早晨,是星期一,我感觉肚子很不舒服,不想去上班,但考虑到单位上有急事需要当天处理,还是强打起精神去上班了。这一简单的决定是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感到肚子不舒服,说明身体累了,有病了,需要通过休息来调整复元。这纯是生理方面的事情。
考虑到单位有急事需要处理,还是强打起精神去上班,这是一种社会责任,反映出来的是社会属性的精神层面状态。
考虑到照顾身体,就必须放弃社会责任;要担负起社会责任,就必须放弃照顾身体,这两者之间的思维过程,就是心理活动。
人的心理处于身体生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关系精神属性两者之间,是牺牲身体健康还是推卸社会责任,只能选其一。这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和性格问题。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既能照顾好身体,又不耽误工作?这反应了一个人的心理灵活性的问题。
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会是这样的:一是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早不得病晚不得病,偏偏在关键时候得病。二是怨工作上的事太多,总有干不完的琐碎事。只要有怨和恨这两种情绪反应,身体的病会加重,工作的事也做不好。这就是失败的人生。
我确确实实遇到了肚子痛的问题,可是考虑工作不能有失误,我也确确实实去上班了。出门后,乘坐上拥护的地铁,下车后又匆匆忙忙地来到办公室,在紧张的工作中,肚子痛的事放到一边忽略了,反而病好了。
这是注意力的转移,为自主神经腾出了空间,调动了身体的自愈能力。如果我不去上班,而是来到医院,经过一番检查,打针、吃药,肚子痛的病可能很快治好,但以后还会发作。
这就是心理的重要性。你和疾病作斗争,你就是个病人。你和事情作斗争,你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有些人不想做事,就说长病。小病大养,虽然可能因病获益,但一定会委屈了身体。
通过多年对心理学的学习,我真切地感受到,人生,在乎一心而已。
身体要好,要用事来支持;事要做好,需要身体来支持;身体和事都要好,需要健康的心理来完成。
有些人感到活得很失败,一般是心理上有问题。心理,是多么重要呵
10. 人的自然属性是什么
人的自然属性如下:
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在生物学上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包括生理结构、生理机能和生理需要等。这是人的生理基础。
人的自然属性的最基本表现是以人的生理结构为物质前提的食欲、性欲和自我保存等三种基本机能。哲学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渗透着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的关系属性。
简介
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二者统一于人之中,是客观存在的,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自然属性就没有社会属性,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人的自然性受人的意识的指导,具有强烈的社会色彩。
人的自然属性不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自然肌体要服从生物发展规律,所以人具有自然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