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牛奶菌落总数的标准量
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若有二个稀释度均在30~300之间时。
按国家标准方法要求应以二者比值决定,比值小于或等于2取平均数,比值大于2则其较小数字(有的规定不考虑其比值大小,均以平均数报告)。
若所有稀释度均不在计数区间。如均大于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均小于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之。
如菌落数有的大于300,有的又小于30,但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
(1)牛奶微生物标准多少好扩展阅读;
超标事件
2009年8月,河南省郑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乐百氏薄荷水菌落总数超标。
2009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公布了对200种豆制品产品的抽查结果,有18款产品不合格登上了“黑名单”,其中,“川妹子”卤香豆干菌落总数超过标准限量近70倍。
2010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公布一批次进口自美国的“品客”薯片被发现菌落总数超标。
2010年10月,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标称郑州上好佳食品工业有限公司“上好佳”谷维精华绿茶饼干菌落总数超标。
2011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山西娃哈哈昌盛饮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白葡萄汁饮品菌落总数超标。
2011年8月,北京全市停售“雨润”老北京烤鸭、“福聚兴”烤鸭、“大东老曹”牌烤鸭等4种菌落总数超标产品。
2011年10月,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公布北冰洋双把雪糕因菌落总数超标停售。
2011年11月,蒙牛“随便榛子巧克力雪糕”在“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两个重要微生物指标中超标。
B. * 14.牛奶微生物合格标准
标准要求为25~250个微生物。
牛奶(milk),是最古老的天然乳制品之一。牛奶有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的作用,从而增加胃液或肠液的反流。
鲜乳主要是由水、脂肪、蛋白质、乳糖、矿物质、维生素等组成的一种复杂乳胶体,其中水分含量占86%~90%,因此其营养素含量与其他食物比较相对较低。牛乳的比重平均为1.032,比重大小与乳中固体物质含量有关。乳的各种成分除脂肪含量变动相对较大外,其他成分基本稳定,故比重可作为评定鲜乳质量的简易指标。
C. 什么是好牛奶
1 不要迷信什么大草原之类的说法,因为中国已经没有多少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了。中国的牛奶,主要是靠农区养的奶牛生产出来的。无论是内蒙还是新疆,都是草原严重退化的地方。所谓鲜花盛开的草原,不是什么好事,而是草场退化的标志,一亩草原所产的奶连小牛都养不活,很多地方不得不限牧甚至禁牧养草。
草原上自由放牧牛所产的牛奶,的确是最好的牛奶,不仅更加安全,也含有更多的保健因子。可惜,真正能养好奶牛的大片草原,要去外国才能看到(我去过一次蒙古国,才知道草原该是什么样子)。中国虽有几个小片好草,能产多少奶?能把牛奶产品的整体质量提上去么?
2 浓的奶未必是好牛奶,而质地均匀却是原料优质的体现。在加工之前,通常会把各处收购的奶混在一起,如果其原料质量良莠不齐,有些甚至细菌超标,蛋白质或脂肪可能因为细菌和酸的作用出现轻微的凝聚现象,奶的质地就不太均匀。新鲜的牛奶应当没有任何沉淀物,也没有任何成团凝聚的蛋白质。经过均质之后,脂肪球小而均匀,又没有过度加热,所以优质消毒牛奶应当是口感滑爽而细腻的。浓淡是可以用增稠剂来调整的,少量凝聚物也可以用增稠剂悬浮起来,但毕竟没法达到理想的均匀程度。
3 浓香的奶也未必是好牛奶。牛奶的风味本身略有一点点反刍动物特有的膻味,同时带有乳香味,而且细节味道与饲料的内容和质量密切相关。如果它带有明显的甜香气,那就有点奇怪了,很可能是加了香精或增香剂。少量的香精并不妨碍健康,但至少心里要清楚,这并不是牛奶的本来面目。如果你为甜香气息而疏远真实的味道,那就是逼着所有企业都加香精。
有时候,消费者的想法,真的很令人无奈。比如说,有位同学的父亲是一位奶牛场场主,按理说,这位同学应当知道什么才叫做真正的牛奶味。但她不肯喝自家产的牛奶,只爱喝某牌子的某种奶。按她的话说:家里的奶味道太平淡啊……人家这个才叫香呢。于是我无语了。其实,很多人独爱某个牌子的酸奶,某个牌子的饮料,某个牌子的蛋糕……就是爱其中配合得宜的香精之故。
4 奶里面加点这个因子那个成分,它的安全营养品质未必能有效提高。喝奶就是喝真东西,不是喝那些连加多少量都搞不清楚、有没有效果也搞不清楚的因子们。加果汁也好,加麦片也好,都不是必须的。牛奶蛋白质有遇酸沉淀的习性,多加果汁显然是不靠谱的事情,除非再用添加剂来悬浮。用牛奶的价钱买粗粮汤和增稠剂来喝,也总觉得有点吃亏。喝着纯牛奶,自己再加水果和粗粮,岂不是更天然、更营养、更合算么?
D. 什么样的牛奶是好牛奶各项指标越低越好
喝牛奶有许多讲究,如果饮用方法不恰当,牛奶不但于身体无补,还可能造成一些危害:
1、 不要喝生奶,喝鲜奶要高温加热,以防病从口入;
2、 有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不科学。因为空腹吃东西肠蠕动很快。而且,这时喝进去的牛奶中的蛋白质将很快地转化为能量而消耗掉。奶中的营养物质尚来不及消化.吸收,就排到大肠,无形中造成浪费。最好喝奶前先吃点东西或边吃食物边饮用。
3、 牛奶中的蛋白质80%为酪蛋白,当牛奶的酸碱度在4.6以下时,大量的酪蛋白便会发生凝集、沉淀,难以消化吸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消化不良或腹泻。所以牛奶中不宜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
4、 有人喜用牛奶代替白开水服,其实,牛奶明显影响人体对物的吸收,牛奶易在物表面形成一个覆盖膜,使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与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非水溶性物质,从而影响效的释放及吸收。在服前后1小时也不要喝奶。
5、 不宜多饮冷牛奶,因为冷牛奶会影响肠胃运动机能,引起轻度腹泻,使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多数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6、 不宜长时间高温蒸煮。牛奶中的蛋白质受高温作用,会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导致沉淀物出现,营养价值降低。
7、 牛奶和(黑)巧克力不能同吃,是有两个方面原因的:
一,巧克力中的成分会破坏牛奶中的钙,使钙无法吸收。这样一来,牛奶的一些营养就不能摄取了,说白了,就是一部分牛奶白喝了。
二,牛奶的成分会影响巧克力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作用的发挥,比如,抗氧化成分,抗血栓成分,在有牛奶的情况下都不能发挥出来.
但是牛奶和巧克力同时吃,并没有太大的伤害。包括牛奶巧克力也不是不能吃。
由此可见 ,牛奶确实具有丰富的营养,是一种便利实惠,经济又有营养的食品,值得大力提倡。没有想到的是,平平常常的牛奶中,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其实,又何止是牛奶,世上万物都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知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十种方法健康喝牛奶
1、每晚睡前服热牛奶一杯,治神经衰弱,失眠。
2、牛奶、羊奶各125毫升,混合煮沸,每天早晨空腹服一次。适用于胃痛,胃溃疡。
3、牛奶250毫升,蜂蜜100克,混合煮沸,每天早晨空腹服一次。治习惯性便秘,大便燥结。
4、鲜牛奶200毫升,生姜汁5毫升,白糖适量,蒸服,治噎嗝反胃,呕吐,反酸嗳气。
5、牛奶250毫升,蜂蜜50克,白芨粉6克,煮沸,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6、牛奶煮沸,当茶饮用,渴即饮之,可治产后虚弱,下虚消渴(小便多,日见消瘦)。
7、牛奶500毫升,灌胃,可使毒物沉淀,减少汞、砷类物在体内沉淀,并对胃有保护作用。
8、牛奶粥:粳米100克煮粥,加入牛奶250毫升,白糖调味食用。有润五脏,补虚损,养阴生津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或病后体弱,气血亏损,体瘦虚赢,反胃噎嗝,口干思饮,大便燥结等症。牛奶粥时,忌食酸性食物。
9、姜韭牛奶羹:韭菜250克,生姜250克,共捣烂用干净纱布绞汁,加入牛奶250克,煮沸后,趁热。适用于胃寒性胃溃疡,慢性胃炎胃脘疼痛,呕恶等症。
10、香姜牛奶:公丁香2粒,姜汁1茶匙,牛奶250毫升,同煮沸,捞去丁香,白糖少许调味饮用。有补益,降逆气,止呕吐作用,适用于疳积瘦弱,食之即吐的患儿。
喝牛奶的常见误区
01、牛奶必须煮沸: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焦化,而焦糖可诱发癌症。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02、牛奶越浓越好: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浓度超出正常比例标准,也有家长唯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婴幼儿喝的牛奶浓淡应该与孩子的年龄成正比,其浓度要按月龄逐渐递增。如果婴幼儿常喝过浓的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久而久之,会引起急性性小肠炎。
03、加糖越多越好:加糖是为了增加碳水化合物所供给的热量,必须定量,一般是每100毫升牛奶加5~8克糖。过多的糖进入婴儿体内,会将水分滞留在身体中,使肌肉和皮下组织变得松软无力,看起来很胖,身体的抵抗力很差,还会成为一些疾病的危险因素。
牛奶里最好是加蔗糖。蔗糖进入消化道被消化液分解后,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
有的家长专门给孩子买葡萄糖,大可不必。葡萄糖甜度低,用多了又容易超过规定范围,而且孩子还会因不甜而拒食。
把糖与牛奶加在一起加热,这样牛奶中的赖氨酸就会与糖在高温下(80℃~100℃)产生反应,生成有害物质糖基赖氨酸,这种物质对小儿危害很大。因此,应先把煮开的牛奶晾到温热(40℃~50℃)时,再将糖放入牛奶中溶解。
牛奶服一举两得
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物的吸收速度,还容易使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不仅降低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04、用酸奶喂养婴儿:酸奶中的乳酸菌生成的抗生素,虽然能抑制很多病原菌的生长,但同时也破坏了对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的生长条件,还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尤其是患胃肠炎的婴幼儿及早产儿,如果喂食他们酸奶,可能会引起呕吐和坏疽性肠炎。
05、添加橘汁或柠檬汁以增加风味: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牛奶中的蛋白质,会使蛋白质变性,降低营养价值。
06、牛奶中添加米汤稀饭: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
以炼乳代替牛奶:炼乳太甜,必须加5~8倍的水来稀释。当甜味符合要求时,蛋白质和的浓度也比新鲜牛奶下降一半,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加水使蛋白质和浓度接近新鲜牛奶,糖含量又会偏高,容易引起小儿腹泻,也会给以后添加辅食带来困难。
E. 原料奶中细菌,芽孢,耐热芽孢,嗜冷菌的国家标准是多少
原料奶中微生物检测最直接的方法是测定菌落总数,同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原料奶中芽孢总数和耐热芽孢数的测定。一般要求原料奶的芽孢总数在100个/mL以内为佳,耐热芽孢数应控制在10个/mL以内才可判定原料奶为合格。
原料奶体细胞数的检测已被有些生产企业列入收购原料奶的检验项目。生鲜奶中的体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噬中性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少量的上皮细胞,当奶牛身体不适,特别是乳房受到感染或伤害时,体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加。体细胞数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并导致乳蛋白和乳脂被酶破坏,使牛奶变味。因此,体细胞数也是判断生鲜奶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体细胞指标实际应用于原料奶分级时,牛奶中体细胞数不可能为零,进行积极有效的乳腺炎控制管理的奶牛,其体细胞数通常在1*105个/mL以下。
F. 牛奶中的微生物多了好还是少了 好
这个怎么说呢,从益生菌的角度来说,当然是多些较好,但是从病毒的角度来说,当然是越少越好。所以说您指的微生物的概念有些广了。民间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应该指的就是吃的微生物多了,身体内就会存有相应的抗体,那么就更能抵抗病毒的攻击。但是有些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极大,甚至不能沾染一点。所以说,我觉得现在的牛奶如何做咱就如何喝,微生物这些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有利的也不完全是好,有害的不见得对身体无任何帮助。
G. 牛奶菌落总数标准上升为200万个,喝牛奶还"安全"吗
菌群总量增加加大了牛奶的安全风险。牛奶中的微生物主要为细菌、酵母菌、霉菌、立克次氏体和病毒,其中细菌最为常见,并在数量和种类上占据优势。新国标中菌落总数针对的其实是"生鲜牛奶"的标准,所谓生鲜奶就是奶农从奶牛身上挤出的生奶。在原奶加工成乳制品的过程中,乳企要对牛奶进行杀菌处理,最终使得乳制品成品达到细菌控制标准,但基数增加的菌群安全风险也在增大。 细菌代谢物增多,会使人产生不良反应 细菌过多的牛奶即使经超高温杀灭全部细菌并在短期内食用,残留于牛奶中的细菌代谢产物,仍会使人产生不良反应,如发热或关节发炎等。例如:原料奶如果储存条件不佳,会造成嗜冷菌大量繁殖。在对牛奶加热灭菌过程中,嗜冷菌虽能被杀死,但其代谢产物脂肪酶和蛋白酶可耐受较高温度,会导致嗜冷菌在产品储存期间复活,造成蛋白质和脂肪被分解,继续影响液体牛奶的质量和品质,引起使牛奶出现凝块、脂肪上浮或味苦等现象。 细菌灭活难度大,漏网细菌会致人发病 另外,由于菌群总数的上升,导致杀菌的时候难以杀灭大基数的细菌群,再加上如果奶企不够正规,检验检疫不过关,就会增加不安全的因素。有报道称研究人员曾对经过消毒的原料奶和储藏的牛奶进行研究时发现:其中仍然有20%的细菌未被发现,甚至有5%的细菌是金黄杆菌属——其中有一种"布氏杆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城镇居民"布病"的比例从1999年的4.7%上升至2008年的6.5%。 菌落数的增加还会缩短保质时间。以新国标下菌落总数含量的原奶制出的成品奶,其保存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3。如50万细菌总量原奶制成的巴氏奶保质期是7天、酸奶为14天;而200万细菌总量的原奶制出的巴氏奶保存时间则缩短为原来的1/3。
H. 好牛奶的标准是什么拿什么标准去判定好牛奶
乳蛋白含量高的牛奶,最好是鲜牛奶,像三元的极致ESL,乳蛋白含量达到3.4克每100毫升,而且是低温巴氏鲜奶,营养非常好。三元极致纯牛奶有着严格而且科学的牛奶标准,“3.4克乳蛋白,极致营养;三道人体品鉴,极致安全;30位乳业专家,极致鉴定”。简单来说们就是营养,安全,可靠,这对于食品行业是最为重要的标准。
I. 牛奶新国标中规定成品牛奶中细菌的标准
牛奶中细菌的标准新国标将最低门槛调整为200万个/毫升。
在乳品“新国标”推出之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微生物专家刘秀梅说:“1984年的老国标将菌落总数分为4个等级;
Ⅰ级低于50万个/毫升,Ⅱ级低于100万个/毫升,Ⅲ级低于200万个/毫升,Ⅳ级低于400万个/毫升。新国标将最低门槛调整为200万个/毫升,实际上要求更严格了,不能说成放宽。”
根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9)》,2018年监测结果表明,我国生鲜乳及乳制品质量安全风险可控,整体状况良好。生鲜乳中乳蛋白、乳脂肪等质量指标达到较高水平。以及菌落总数等相关各项安全指标达到标准。
(9)牛奶微生物标准多少好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食品安全国标标准 生乳》(GB 19301-2010)中要求生乳中蛋白质含量为大于等于2.80g/100g。主要基于我国生乳生产实际、牛泌乳规律、生乳质量安全监管的考虑。菌落总数是反映奶牛健康状况、牧场卫生状况和冷链质量控制的卫生指标。
目前我国奶牛小规模散养比例较高,这种小规模养殖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养殖水平低造成生鲜乳菌落总数相对较高。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和养殖水平的提高,生乳菌落总数将逐步降低。鼓励企业在生乳收购中设置菌落总数分级收购标准,引导奶农标准化规模养殖,不断提高养殖水平。
J. 牛奶产品中微生物大于多少可判定过期
没有这样的标准。
由于目前在国内散装牛奶已经禁止上市销售,所有牛奶及乳制品均为预包装产品(即销售时都是有包装的)。
在牛奶和其他类型的乳制品产品的包装上,国家标准规定必须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所以不需要在产品的微生物指标上查验产品是否过期,只看产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就行了。
如果在保质期内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超标(必须由质检部门出具检验报告进行证明,不能自行检验),就可判定产品的质量有问题。对于生产商来说,属于质量事故。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退货并依法得到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