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病媒生物种类是什么
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广义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最常见四大害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螨虫无处不在,却不易为人察觉。
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各级政府普遍设立。而各工作单位及家庭单位远未重视此项工作(除自发行业盈利单位外),尚应进一步普及。
㈡ 病媒生物是什么
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
习性
病媒生物在动物分类学上分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以及节肢动物门的昆虫纲和蛛形态习纲共三大类群。病媒生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多样。全世界已知的鼠有1700多种,中国有性200余种,其中能够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约有60种。
昆虫纲中的已知昆虫有100多万种,约占整个动物界的四分之三,而且新种还在不断被发现,其中部分种类能传播疾病,危害人畜健康。因此,了解病媒生物的形态、分类知识及其生态习性,对于准确鉴定病媒生物种类、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防制措施十分重要。
㈢ 除“四害”与是病媒生物的关系
“四害”中的老鼠、蟑螂、蚊、蝇均能携带大量致病菌、病毒,是病媒生物中几种较有代表的类型,只因为其数量庞大,繁殖力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故较为重视,其实病媒生物还有螨、蜱、虱、蚤、臭虫等等。
病媒生物是指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主要包括老鼠、苍蝇、蚊子、蟑螂等动物。市卫计委主任朱红娟指出,病媒生物防治是国家卫生城市创建的核心指标,也是创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创卫”工作的成败。
目前,我国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39种。其中,与老鼠密切相关的有:鼠疫、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与蚊子密切相关的流行性乙脑、疟疾、登革热、丝虫病。此外,苍蝇、蟑螂身上也携带多种细菌、病毒,可传播多种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3)哪些是病媒生物扩展阅读:
清除垃圾,清除四害孳生地,是最经济有效的办法。针对“四害”习性,给出“倒、堵、净、诱”四字诀。
1、积水生蚊,灭蚊重在“倒”
每年的4月到10月是蚊子繁殖期,蚊虫喜在积水中产卵。小区公共地带堆放的杂物,雨后会形成各种积水,需及时清除。小区水池、花坛、排水沟、地下车库等处的积水易被忽视,居民阳台养花,接雨水的瓶瓶罐罐是自己身边的蚊虫孳生地,应及时将积水倒掉,将容器倒置。
2、老鼠钻洞,灭鼠重在“堵”
武汉老鼠多为褐家鼠和黄胸鼠,两种鼠的成年鼠智商较高。居家灭鼠首先防“输入”,查找家中管道间的缝隙,与外界相连的洞口等,严防老鼠钻入。家中食物及时收藏勿暴露在外,厨余垃圾及时投入垃圾桶,勿放在自家门口过夜。小区灭鼠可由专业除害队伍通过投放鼠药、鼠胶等专业方法灭鼠,保障居民安全。
3、苍蝇喜脏,灭蝇重在“净”
苍蝇喜腐败食物,垃圾堆是其食源地、孳生地。苍蝇的繁殖能力很强,消灭苍蝇要把握在它不能飞行的蛆、蛹阶段。清除生活垃圾、动物尸体和密闭化粪池是灭蝇的关键。小区、菜场要杜绝垃圾裸露,垃圾桶随时盖好,防止垃圾散发的臭味吸引苍蝇。居民可安装纱门、纱窗将苍蝇挡在门外,食堂、酒店等可放置灭蝇灯。
4、蟑螂爱酸甜,灭蟑重在“诱”
蟑螂喜温暖潮湿,爱香、酸、甜类食物。蛋糕、面包、水果都是其美食。居家灭蟑首先要保持环境洁净,桌面、地面和角落勿留食物残渣。蟑螂中的“德国小蠊”繁殖能力极强,被称为“分布最广泛,最难治理的一类世界性家居卫生害虫”。由于其个头小,易藏身于极为细小的缝隙中,蟑螂杀虫剂常常无法到达。居民应尽可能填补这些缝隙。
灭蟑可首选牙膏状的胶饵,以“量小点多面广”为原则,每个药点只要绿豆粒大小,一般每间隔20—50厘米点一点药,把药点在角落和缝隙里。这类胶饵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就对人体是安全的。
㈣ 传播途径 中的 病媒传播 和 媒介物传播 区别是什么,再请分别举例~
传播途径 中的 病媒传播 和 媒介物传播 区别:
1、病媒传播发病率还是病死率都非常高,媒介物传播传染病具有传播慢特点。
2、媒介物传播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
3、病媒传播本身带有致病原。而媒介物传播不仅活体生物携带。一切可有物品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和携带着进行传播。
4、病媒传播 具有局域性。媒介物传播感染范围广,容易跨地区。
5、媒介物传播传播感染成爆发型。感染范围广,容易跨地区
病媒传播疾病是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传染病,这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从广义来讲,病媒传播的疾病通常还包括钉螺传播的血吸虫病,更加广义一些的是以啮齿动物为宿主的广义传播的疾病。这类传染病曾经是危害国人非常严重的一类疾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都非常高。
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最常见四大害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螨虫无处不在,却不易为人察.
媒介传播的范围比较广,例如蚊虫是传播疾病的媒介,狂犬病、鼠疫等由野生动物或饲养动物作为疾病的宿主(传染源)而传播的传染病。痘苗病毒使用在牛痘苗时是无害的,因为它与作为传播天花媒介物的天花病毒相关。
病媒传播是从受感染的人(或动物)向其他人(或动物)传播病原体和寄生虫的生物,它们能在人群中引起严重疾病。
(4)哪些是病媒生物扩展阅读
切断传播途径的具体措施
最常用的卫生措施是消毒,依据不同的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防疫措施,如肠道传染病由于病原体从肠道排出,应对粪便、垃圾、污水等进行处理,饮水消毒,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经昆虫媒介传播的疾病,可根据不同媒介昆虫的生态习性采取不同的杀虫法,呼吸道传染病则可通过消毒空气、戴口罩、通风等措施进行预防。
㈤ 什么是媒介生物和媒介生物性疾病
媒介生物是指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按动物分类学上,通常指二大类,即节肢类昆虫和啮齿类动物。
由媒介生物(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称媒介生物性疾病,包括完全或部分由病媒生物传播的疾病。媒介生物性疾病习惯上又称虫媒传染病。
㈥ 病媒生物防制是什么意思
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最常见四大害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螨虫无处不在,却不易为人察觉。
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各级政府普遍设立。而各工作单位及家庭单位远未重视此项工作(除自发行业盈利单位外),尚应进一步普及。
病媒生物的危害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性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近年来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疾病预防控制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防制常用手段
卫生!讲卫生!保持卫生!一定要讲卫生!全民都要讲卫生!
㈦ 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如什么
病媒生物是指能够将病原体从人或者其他动物传播给人的生物
如什么各种寄生虫、蚊子、老鼠
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不要穿凉鞋。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感染上该病。但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除个人要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不能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正确的方法是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叮嘱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
㈧ 粉蠹虫是病媒生物吗
粉蠹虫,不属于病媒生物。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粉蠹虫,又称粉蛀虫、粉甲虫,寄生于原木角材上,属于夹带性木材害虫,它的破坏会留下圆形小洞并留下极细粉末,对于木材的危害与白蚁相差无几。
目前装潢用的角料及夹板或多或少都有蛀虫的幼虫和虫卵躲在里面,因此在装潢前所有木料(木地板除外),最好喷专门防治白蚁和蛀虫的药剂,才可有效的预防蛀虫及白蚁的危害。
粉蠹虫,是一种俗称,包含三科的昆虫如粉蠹虫科、长蠹虫科及窃蠹虫科。这类甲虫的幼虫在危害时,通常会排出大量粉末,成虫不具危害但肩负传宗接代的任务。危害木头除白蚁外,以粉蠹虫为最,有些种类危害新木料也会危害旧木料,木料可重复被害,在木料内造成钻孔及隧道,严重影响建物之结构,对于木料的破坏表面看直径几mm的洞,但内部常造成海绵状之破坏,幼虫发育需约2年时间,成虫会飞行。
㈨ 常见的病媒生物有哪些
鼠: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
蜱:莱姆病等一大群蜱传病
蚊:西尼罗河热,登革热,日本乙型脑炎等等
蚤:鼠疫
㈩ 病媒生物是什么
1.
病媒生物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最常见四大害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其中的螨虫无处不在,却不易为人察觉。
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各级政府普遍设立。而各工作单位及家庭单位远未重视此项工作(除自发行业盈利单位外),尚应进一步普及。
2.
病媒生物的危害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3.
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性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近年来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疾病预防控制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4.
防制常用手段
卫生!讲卫生!保持卫生!一定要讲卫生!全民都要讲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