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什么是生物传感器

什么是生物传感器

发布时间:2022-04-25 18:24:31

① 什么是纳米生物传感器

这种生物传感器,是用一种合成薄膜附着在一块基片上,复制身体的传感机制。其中心部件是一个微型电子开关,它起着一个离子通道的作用,其尺寸只有百万分之一毫米,即1纳米。这种传感器通过检查一滴血或者一点唾液,就可以判断出患者有无心脏病或消化不良症。

② 什么是新型生物传感器

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及细胞器传感器、酶传感器、DNA传感器等.具体有:
1.基于GMR效应的自旋阀生物磁传感器,有灵敏度高、线性程度好、易于集成等特点。
2.DNA包覆的碳纳米管生物传感器。能知道抗癌药物是否到达了靶点或者毒素是否在破坏健康的细胞。
3.电化学DNA纳米生物传感器。使DNA检测变得便捷而廉价。
等等......其实新研究出来的传感器都是新型传感器,这些都是相对的。你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啊。

③ 传感器的定义.分类.作用分别是什么

一、定义:传感器(英文名称:transcer/sensor)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二、分类依据:

1、按用途;

2、按原理;

3、按输出信号;

4、按其制造工艺;

5、按测量目;

6、按其构成;

7、按作用形式。

三、作用: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④ 什么是生物传感器其基本组成有哪些生物传感器的种类

1)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技术是随着光导纤维实用化和光通信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崭新的技术。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各类传感器相比有许多特点,如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能力强,耐腐蚀,绝缘性好,结构简单,体积小.耗电少,光路有可挠曲性,以及便于实现遥测等。
光纤传感器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光纤本身的某种敏感特性或功能制成的传感器.称为功能型传感器;另一类是光纤仅仅起传输光波的作用,必须在光纤端面或中间加装其他敏感元件才能构成传感器,称为传光型传感器。无论哪种传感器,其工作原理都是利用被测量的变化调制传输光光波的某一参数,使其随之变化,然后对已调制的光信号进行检测,从而得到被测量。
光纤传感器可以测量多种物理量.目前已经实用的光纤传感器可测量的物理量达70多种,因此光纤传感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红外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是将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传感器,又称为红外探测器.常见的红外探测器有两大类,热探测器和光子探m器.热探测器是利用人射红外辐射引起探测器的敏感元件的沮度变化,进而使有关物理参数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有关物理参数的变化来确定红外探测器吸收的红外辐射.热探测器的主要优点是响应波段宽,可以在室沮下工作,使用方便。但是,热探测器响应时间长,灵敏度较低,一般用于红外辐射变化缓慢的场合.如光谱仪、测温仪、红外摄像等。光子红外探测器是利用某些半导体材料在红外辐射的照射下,产生光子效应,使材料的电学性质发生变化,通过测最电学性质的变化,可以确定红外辐射的强弱。光子探测器的主要优点是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响应频率高。但一般需在低温下_L作,探测波段较窄,一般用于侧温仪、航空扫描仪、热像仪等。红外传感器广泛用于测温、成像、成分分析、无损检测等方面,特别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如红外侦察、红外雷达、红外通信、红外对抗等。
3)气敏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是指能将被侧气体浓度转换为与其成一定关系的电量输出的装置。气敏传感器的性能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能够检渊易爆炸气体的允许浓度、有害气体的允许浓度和其他基准设定浓度.并能及时给出报薯、显示与控制信号;
(2)对被侧气体以外的共存气体或物质不敏感;
(3)长期稳定性好、重复性好;
(4)动态特性好、响应迅速;
(5)使用、维护方便,价格便宜等。
4)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或生物物质做成的、用以检测与识别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的传感器。生物或生物物质是指酶、微生物、抗体等,被侧物质经扩散作用进人生物敏感膜,发生生物学反应(物理、化学反应),通过变换器将其转换成可定量、可传输、处理的电信号.按照所用生物活性物质的不同,生物传感器包括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生物组织传感器等。酶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实用化的商品达200种以上,但由于酶的提炼工序复杂,因而造价高,性能也不太稳定。微生物传感器与酶传感器相比,价格便宜,性能稳定,它的缺点是响应时间较长(数分钟),选择性差,目前微生物传感器已成功应用于环境监测和医学中,如测定水污染程度、诊断尿毒症和搪尿病等。免疫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免疫反应,目前已研制成功的免疫传感器达儿十种以上。生物组织传感器制作简便,工作寿命长,在许多情况下可取代酶传感器,但在实用化中还存在选择性差、动植物材料不易保存等问题。目前生物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正向着多功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半导体生物传感器是将半导体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为生物传感器的多功能化、小型化、微型化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5)机器人传感器
机器人传感器是一种能将机器人目标物特性(或参量)变换为电量输出的装置,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实现类似于人类的知觉作用。
机器人传感器分为内部检测传感器和外界检测传感器两大类。内部检测传感器是在机器人中用来感知它自己的状态,以调整和控制机器人自身行动的传感器。它通常由位置、加速度、速度及JR力传感器组成。外界检测传感器是机器人用以感受周围环境、目标物的状态特征信息的传感器.从而使机器人对环境有自校正和自适应能力。外界枪侧传感器通常包括触觉、接近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传感器。机器人传感器是机器人研究中必不可缺的重要课题,需要有更多的、性能更好的、功能更强的、集成度更高的传感器来推动机器人的发展。
6)智能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是一种带有微处理机的,兼有信息检测、信息处理、信息记忆、逻辑思维与判断功能的传感器。本书第9章将对这种传感器进行详细阐述。

⑤ 传感器的定义是什么 它们是如何分类的

一、传感器的定义

国标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二、传感器的分类

1、按传感器的物理量分类,可分为位移、力、速度、温度、流量等传感器。

2、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可分为电阻、电容、电感、电压、霍尔、光电、光栅、热电偶等传感器。

3、按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可分为:开关型传感器;模拟型传感器;脉冲或代码的数字型传感器。

(5)什么是生物传感器扩展阅读

一、传感器的分辨力

分辨力是指传感器可能感受到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的能力。也就是说,如果输入量从某一非零值缓慢地变化。当输入变化值未超过某一数值时,传感器的输出不会发生变化,即传感器对此输入量的变化是分辨不出来的。只有当输入量的变化超过分辨力时,其输出才会发生变化。

通常传感器在满量程范围内各点的分辨力并不相同,因此常用满量程中能使输出量产生阶跃变化的输入量中的最大变化值作为衡量分辨力的指标。上述指标若用满量程的百分比表示,则称为分辨率。

二、传感器的稳定性

传感器的稳定性指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传感器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不变的能力。通常包括短期漂移如点漂、零飘、量程飘移以及长期稳定性。零飘指率定零点随时间的偏移,点漂、量程飘移含义类似。

漂移多由于元器件的老化、徐变等引起。长期稳定性,对于埋在水工建筑物内部供长期观测的传感器来说,是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事情。

⑥ 精神感应框架,生物传感器,生物电脑 有什么区别

精神感应框架是放大驾驶员的脑波,增强机体反应能力的硬件系统。当然,在装备了全身的精神感应框架的时候,会发挥出更加强大和更多未知的能力。比如弹开光束攻击啦,夺取赛克谬系统控制权啦,发出特殊的光芒,长出不明晶体之类的。至于其原理,在拉普拉斯之乱后,联邦就停止了对精神感应框架的开发,所以可能永远都没法知道了。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加强机体反应能力的装置(?),卡缪用的911好像用这个系统加了一层buff。原理我不是很清楚,貌似只在Z高达上用过。。。
生物电脑也是一种加强机体反应能力的软件,是F91高达的核心技术之一,好像还有探测生物的功能(这个在F91里面有体现过,但不知道是不是生物电脑)

⑦ 什么是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所用的活性物质主要有哪些

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
生物活性物质有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

⑧ 溶胶凝胶技术,生物传感器是指什么

溶胶凝胶技术是指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经过溶液、溶胶、凝胶而固化,经热处理而制得氧化物或其他化合物固体的方法。由于溶胶凝胶过程中有着纯度高、均匀性强、处理温度低、反应条件易控制等优点,近20年来,溶胶凝胶技术在特殊光学玻璃、特殊薄膜、超细粉、复合材料、光学纤维、生物材料等领域中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仅对溶胶凝胶技术在生物传感器和纳米材料中的新近应用作些简单介绍。

生物传感器由生物敏感元件和转换器组成,是一种选择性和灵敏性优良的分析装置,其灵敏度与转换器的类型、生物材料的固化技术密切相关。发展至今,固化已有物理或化学吸附、共价键合、交联及包埋等四种方法。这些方法都有不足这处,如将生物分子包埋在聚合物胶、膜或表面活性剂基底中的包埋法,应该说是较为直接、更接近生物体的一种固化方法。但存在生物分子包藏在聚合物内生物活性丧失的问题。由于溶液凝胶过程的特点,特别是在多孔的凝胶网状结构中,能适应固定大、小分子,网络中可给生物分子提供一个水溶液的微环境,使生物分子识别部位的侧链通过氢键和偶极力与溶剂分子作用,从而呈现最大的活性,溶胶凝胶溶液光学透过性强而本身的荧光度低。所以,溶胶凝胶技术已被成功地用在生物组分的固化上,为研制性能优良的生物传感器、新型的纳米材料提供了条件。

溶胶凝胶技术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将生物组分掺入溶胶凝胶中再涂层于电极上,另一种是以复合碳糊电极。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最近又报道了使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复合碳陶瓷基酶电极、溶胶凝胶的碳复合的葡萄糖传感器和IgG免疫传感器,由于酶、抗体及蛋白等一些生物分子在溶胶凝胶中的成功捕获,使得光学型生物传感器,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如采用分光光度测定法研究了溶胶凝胶法固化的肌红蛋白、细胞色素C、血红蛋白等对CO、NO及O2的分析测定,用硅凝胶固定的Pyoverdin荧光法分析了Fe3+等。可以说,溶胶凝胶技术已被成功地应用到了吸收光、荧光、室温磷光及化学发光等类型的光学型传感器中。

溶胶凝胶技术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也有长足的进展。纳米微粒一般在1~100nm之间,其粒度介于原子簇和超细微粒之间,它所形成的固体材料称为纳米材料。它具有新型的固体结构,其基本性质也与处于晶态或非晶态的同种材料有很大的差异。如纳米微粒直径为5nm组成的材料,其原子有一半左右分布在界面上,这些原子排列的无序度、混乱度均高于传统的晶态和非晶态,6nm的纳米固体铁的裂应力要比常规铁材料高近12倍,硬度高出2~3个数量级,室温下合成的纳米TiO2陶瓷晶体能被弯曲,并具有与烧结陶瓷相同的韧性,研究表明,纳米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的比热容、高的热膨胀系数、高的电导率、高的扩散率、高的磁化率、电磁波均匀的强吸收性能、大的表面积和表面活性等。自1986年以来,纳米材料的研制以及应用都发展较快,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较多,由于深胶凝胶为低温反应过程,允许大剂量掺杂,能制备出高纯度和高均匀度的材料,并且从过程的初始阶段起就可在纳米尺度上控制材料的结构。所以,溶胶凝胶法在近些年得到重视,采用此法,使用正硅酸乙酯水解聚合,在室温制得了石英玻璃,同法还制得了CdS、ZnS、PbS、ZnO和CuCl等微晶掺杂的玻璃。用正硅酸酯在聚丙烯胺的水凝胶中扩散水解,形成了纳米硅酸盐超结构,这是模拟生物过程制取生物材料或其他材料的仿生事例之一。

总而言之,溶胶凝胶技术将为生物传感器、纳米材料的研制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⑨ 什么是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所用的活性物质主要有哪些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包括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与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场效应管、压电晶体等等)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生物传感器具有接受器与转换器的功能。

⑩ 微生物传感器和细胞传感器有什么区别

传感器一般是指感受某物质规定的测定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其组成主要有3大部分:敏感元件、转换器件和电子线路.另外,还有一些相应的机械设备及附件.

按主要敏感元件的反应性来分,传感器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传感器3种类型.


生物传感器是以生物活性物质,如酶、微生物等作为敏感元件,配上适当的转换器所构成的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现代化分析仪器.

按照主要敏感元件的特性或来源不同来分,生物传感器可分为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细胞器传感器、组织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显而易见,所应用的敏感元件材料依次为酶、微生物菌体、细胞器、动植物组织和抗体.


微生物传感器是应用细胞固定化技术,将各种活体微生物固定在膜上的生物传感器.它的基本原理是:固定化的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在保持恒定的情况下,它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或所产生的电极活性物质的量,反映了被检测物质的量.微生物传感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利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另一类是利用微生物 菌体内所含有的酶的作用.
微生物传感器的优点是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元件成本低,容易制作且使用寿命长,因而应用广泛.它在基础理论研究、临床医学检测、工业产品分析和环境质量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在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利用大肠杆菌作为敏感元件制成的微生物传感器,将产生的CO2与CO2气敏电极组装在一起,来测定谷氨酸的含量.又如日本在污水检测中,利用荧光假单胞菌做成的微生物传感器,可在15min内测定BOD而取代传统的5天BOD测定法.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生物传感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3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4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7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6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7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3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