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日立生化分析仪中标准曲线K值如何算
个人理解,K值是由检测系统决定的,对于一个测定项目,一旦仪器,试剂和相关的试验参数(如样本量,试剂量,波长)确定之后,K值就是固定的(如果,试剂性质稳定,仪器光源灯,比色杯无改变的话)。
用已知确定值的标准品进行定标,查看定标曲线,结合仪器说明书的相关计算公式,例如 终点法项目 Cx=[K*(Ax-B)+C1]*IFa+IFb 其中IFa 和IFb是仪器校正系数,默认为IFa=1 IFb=0 这样计算公式可简化为 Cx=K*(Ax-B)+C1 ,其中C1为标准1的浓度,一般2点定标,第一点为水空白,那么C1应为0,公式又简化为 Cx=K*(Ax-B) 其中 B为标准1的吸光度变化量,为减小误差,一般用平均值,日立生化分析仪定标一般自动测两次(STD(1)1ST <标准1第一次> STD(1)2ST<标准1第二次> STD(2)1ST <标准2第一次> STD(2)2ST<标准2第二次> ) ,为计算K值,可以反推,CX用标准2的值代入,Ax用标准2的反应曲线即STD(2)1ST 和STD(2)2ST分别红色标记分段的吸光度变化量的均值代入,B用标准1的反应曲线同理算出代入,即可推导出k值,但要注意,反应曲线上的吸光度显示值是放大了10000倍的,代入计算时要还原为原倍代入。
② 高中生物k值
就S型增长而言
应在k/2到k之间,即(k/2,k),捕捞后应尽量靠近k/2
因为k/2时增长速度最快,若此时捕捞会降低种群增长速度
而k时增长速度已趋于0,增长停滞
③ 关于生物K值和K/2值的问题
K/2对应的是生物生长速度最快点,在控制害虫时要消灭这个点(在短期内不让害虫迅速增长);同样的原理,保护珍稀动物就是要让她的数量接近k/2这个点,让他们迅速繁殖。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将动物保护起来。
④ 生物K值的问题
选D
A:错。环境阻力出现于C点。
B:错。害虫的防治应该越早越好,K/2时增长速率最快,这时才防治晚了
C:错。要看这个物种是否适应当地气候,如果把热带植物引入南极,直接冻死
D:正确。到达K值后,种群数量稳定(不是不变),增长率基本为0。
哪里不明白请追问,满意请采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⑤ 高中生物里边环境容纳量,也就是k值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1.含义
环境容纳量是指长时期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2.特点
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在环境容纳量水平上下波动,这个平均水平就是所谓的合理的环境容纳量。
种群数量大于合理的环境容纳量时,资源压力增大(如食物、配偶、栖息地等),资源的数量、质量降低、天敌和疾病等因素的抑制作用增强,种群数量回落;当种群数量小于合理的环境容纳量时,资源压力降低、资源状况得到改善,天敌和疾病等因素的抑制作用减弱,种群数量回升。
3.影响因素
环境容纳量既然是环境对生物制约的具体体现,那么只要生物或环境因素发生变化,环境容纳量也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它是环境资源状况(数量、质量、分布和波动等)、生物对资源的利用状况(数量、形式、效率和波动等)以及生态调节机制(种内、种间关系等)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环境容纳量是一个动态的变量。
⑥ 生物:同一种群的K值(环境容纳量)是固定不变的吗求详解,谢谢
环境容纳量(K值)它不是固定不变的 (1)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2)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下降;当生物生存环境改善时,K值上升。
(3)应用:当环境中种群数量大于K/2值时,即可采取适当捕捞等手段合理利用,但捕捞后数量应为K/2值,因为此时种群增长率最大,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的总量。
满意请采纳谢谢
⑦ 怎么求生物种群K值
怎么求生物种群K值
种群中的K值是环境容纳量,
也就是该环境中所能承载的该种群的最大个体数目.
⑧ 生物学中的K值的含义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护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即为K值。
当K值最大时,种群的增长率和死亡率相同,而不是所谓的增长率为0.
⑨ k值是什么(高中生物)
在S型的种群增长曲线中,K值为在环境条件不受到破坏的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生存的种群的最大数量,即最大环境容纳量。
⑩ k值是什么(高中生物)
摘要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生物K值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