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世界上生物科学的九大实验室是哪些
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
卡文迪什实验室
德国的帝国技术物理研究所(简称PTR)
IBM研究实验室
贝尔实验室
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简称NPL)
荷兰的莱顿低温实验室
劳伦斯伯克利辐射实验室
介绍 http://phys.cersp.com/SYTJ/sGz/WLSY/200701/2152.html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的国家实验室共有4个,它们分别是:
1 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2 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 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
3 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
4 材料科学国家实验室 金属研究所(沈阳)
一、荷兰的莱顿低温实验室
二十世纪初,这个实验室在昂纳斯(K.Onnes)领导下,在低温领域独占鳌头,最先实现了氦的液化,发现了超导电性,并一直在低温和超导领域居领先地位。特别是它以大规模工业技术发展实验室,开创了大科学的新纪元。荷兰是一个工业小国,荷兰莱顿低温实验室的经验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伦斯辐射实验室
它是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发源地,创建于30年代,当时正值经济萧条时期,创建人劳伦斯以其特有的组织才能,充分发掘美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起了第一批加速器。在他的领导组织下,实验室成员开展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发现了一系列超重元素,开辟了放射性同位素、重离子科学等研究方向。它是美国一系列着名实验室:Livermore,Los Alamos,Brookhaven等实验室的先驱,也是世界上成百所加速器实验室的楷模。
第二类实验室属于国家机构,有的甚至是国际机构,由好几个国家联合承办。它们大多从事于基本计量,高精尖项目,超大型的研究课题,和国防军事任务。例如:
三、德国的帝国技术物理研究所(简称PTR)
帝国技术物理研究所建于1884年,相当于德国的国家计量局,以精密测量热辐射着称。十九世纪末该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致力于黑体辐射的研究,导致了普朗克发现作用量子。可以说这个实验室是量子论的发源地。
四、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简称NPL)
英国的国家物理实验室,是英国历史悠久的计量基准研究中心,创建于1900年。
1981年分6个部:即电气科学、材料应用、力学与光学计量、数值分析与计算机科学、量子计量、辐射科学与声学。
作为高度工业化国家的计量中心,与全国工业、政府各部门、商业机构有着广泛的日常联系,对外则作为国家代表机构,与各国际组织、各国计量中心联系。它还对环境保护,例如噪声、电磁辐射、大气污染等方面向政府提供建议。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共有科技人员约1000人,1969年最高达1800人。
五、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简称CERN)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创立于1954年,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国际性的实验组织。它的创建、方针、组织、选题、经费和研究计划的执行,都很有特点。1983年在这里发现W±和Z0粒子,次年该中心两位物理学家鲁比亚和范德梅尔获诺贝尔物理奖。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下,由欧洲11个国家从1951年开始筹划,现已有13个成员国。经费由各成员国分摊,所长由理事会任命,任期5年。下设管理委员会、研究委员会和实验委员会,组织精干,管理完善。人员共达6000人,多为招聘制。三十余年来,先后建成质子同步回旋加速器、质子同步加速器、交叉储存环(ISR)、超质子同步加速器(SPS)、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LEP)、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氢气泡室(BEBL)。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作为国际性实验机构,拥有雄厚的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由于工作涉及许多国家和组织,在建设和研究中难免会出现种种矛盾和磨擦,但经过协商和合作,工作进行顺利,庞大计划都能按时兑现,接连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参见:高能物理,1985年第3期,第26页)。
第三类实验室直接归属于工业企业部门,为工业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服务。其中最着名的有贝尔实验室和IBM研究实验室。
六、贝尔实验室
贝尔实验室原名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于1925年,是一所最有影响的由工业企业经营的研究实验室。主要宗旨是进行通讯科学的研究,有研究人员20000人,下属6个研究部,共14个分部,56个实验室,每年经费达22亿美元,其中10%用于基础研究。除了无线电电子学以外,在固体物理学(其中包括磁学、半导体、表面物理学)、天体物理学、量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等方面都有很高水平。在这个研究机构中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几十年来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先后有:发明电子衍射的戴维森,发明晶体管的肖克利、巴丁和布拉坦,发明激光器的汤斯和肖洛,理论物理学家安德逊,射电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
贝尔实验室的经验很值得注意。工业企业对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开发和研究二位一体;领导有远见有魄力,善于抓住有生命力的新课题,这些都是有益的经验。
七、IBM研究实验室
IBM是International Bi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简称,现已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在计算机生产与革新中居世界领先地位。它创建于1911年,原名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C.T.R.),是由三家生产统计机械、时间记录器的公司组成。这些公司分别创建于1889、1890、1891年。1984年底,IBM公司的雇员超过39000人,业务遍及130个国家。
IBM研究实验室也叫IBM研究部,共有研究人员3500人,(还吸收许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参加工作),专门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并探索与产品有关的技术,其特点是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科学家在这里工作,一方面推进基础科学,一方面提出对实际应用有益的科学新思想。研究部下属四个研究中心:
(1)在美国纽约的Thomas J.Watson研究中心。从事计算机科学、输入/输出技术、生产性研究数学、物理学、记忆和逻辑等方面的研究。其中物理学包括:凝聚态物理、超微结构、材料科学、显微技术、表面物理、激光物理以至天文学和基本粒子。
(2)在美国加州的Almaden研究中心。除了计算机科学以外,还进行高温超导、等离子体、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同步辐射等研究。
(3)瑞士Zurich研究中心。重点是激光科学与技术,特别是半导体激光器、光学储存、光电材料、分子束外延、高温超导、超显微技术等方面,还进行信息处理等计算机科学研究。
(4)日本东京研究中心。内分计算机科学研究所、新技术研究所和东京科学中心,主要是结合计算机的生产和革新进行研究。
㈡ 杀手6第三章的病毒实验室怎么走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也遇到过,你可以去这个网址看看,太长了我就不贴出来了,里面有很详细的答案,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㈢ 世界上最好的十大生物研究所是那十个
Max Planck, Germany研究所,Scripps, USA研究所,Francis Crick, UK研究所,Salk institute USA研究所。
Cold Spring Harbor, USA研究所,中国科学院,China,Fred Hutchinson, USA研究所,Jackson, USA研究所等。
北京生物研究所小网络: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所)是中国最早从事微生物学、免疫学研究和防疫制品生产的单位,职工1473人,各类科学技术人员612人,占职工总数的42%。其中高级技术人员88人,中级技术人员170人。
2021年4月1日,匈牙利国家药品审批监管机构向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正式颁发新冠灭活疫苗欧盟GMP证书。这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在欧盟获批使用和GMP认证的疫苗产品,迈出了中国新冠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新的一步。
5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正式通过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11月8日,英国政府宣布从11月22日起批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清单,其中包括国药集团研发的北京生物疫苗。
该所不仅是开拓重要研究项目及首先开发成功并推广使用重要防疫制品的单位,而且是中国早期研究抗菌素的单位。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卫生防疫和血清疫苗研究与生产的专门机构。在此后的三十年中,北京所几经迁徙,历尽艰辛,先后研制生产了中国最早的牛痘、霍乱、伤寒、狂犬病疫苗及白喉抗毒素等15种制品。
㈣ 美在全球设有超200个生物实验室,大多分布在哪里
众所周知,美国在全世界有着超过200个生物实验室,这些生物实验室大部分都分布在俄罗斯还有中国的周围,目前已经有30多个生物实验室被曝光,令人觉得不寒而栗的是还有大量的实验室不为人知,它们或许就隐藏在我们的身边,是隐藏的“炸弹”。为什么美国需要满世界建这么多实验室呢? 我们也是很不解,究竟人家的用心是什么呢?
抵制生物威胁,我们一起守护生命安全,希望美国方面尽快说明这些生物实验室的所在地区还有相关事宜。
㈤ 求逃脱生物实验室攻略
总与过去啦 下面是全过程
1首先睁开眼 先拿手术台傍边台子上的手术刀 把旁边台子上的插头的线切断 拿起来断的线 旁边垃圾桶内有个纸团 上面画着一些符号 墙上的药柜里有一包子弹 和一个ID卡
2 出来 在另外三个病房里拿到一包子弹 和一个手电(在一间屋的电话旁边)
3 往前走会有个电梯 但是现在进不去 再往前走进去门会有一个旁边有小电脑 的黑门 进去发生剧情 得到一把手枪 路中经过一个厕所 进男的洗手间打开手电(键盘CTRL) 会再一个马桶上看到88的数字
4 剧情后出来把ID卡插到电脑上 根据纸团上的提示 用148X(忘了)*88+ID卡上的数字=密码 34913587
5 输入后电梯就能进了 嘻嘻 先去3楼 会有个怪物 立刻用手枪打 (键盘SHIFT)打死地上有个闪光的钥匙 然后转身 会看到墙上贴有很多纸其中 叫ROSE JNNIFN INN(我记不清了 以上面为准 区分大小写和空格)的后面有窜数字 记下 然后旁边还有个纸上提示了个密码 3417(好像是)
6 然后进旁边小屋 桌子上书里有个光盘 和一个保险柜 用刚才的四位数的密码输入打开得到一个宝石
7 去1楼 大厅有个汽车 左边有墙上下来的砖 移开会得个宝石 然后用钥匙打开上锁的门里面有合子弹 柜子上的瓶子可以移动 在左面的瓶子后又有个石头
8 进去咖啡色的门 中间桌子上书中有第四个石头 然后调查柜子 最下面的抽屉 发现一封信 从信得下面知道这是ROSE的房间
9 然后、来到电脑旁 再电脑的最右边点一下会出来差入CD的地方 把光盘放进去 再ID上输入 Rose Jnnifer inn(全名 主义大小写和空格) 密码输入3楼纸上他的名字后面的数 19910919 现在 第4楼就可以去了
10 用电梯来到4楼 进去中间的门 有个台子 放进去4个石头 BOSS出现 手枪是打不死的 用手枪立刻打右边躺着的罐子 爆炸啦 嘎嘎~
11 用电梯到14楼 结束 记得加点分 不容易啊!!
㈥ 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位于哪里
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位于马里兰州弗雷德里克,从华盛顿的美国陆军医疗司令部出发需要一个小时路程。迪特里克堡主要研究可能威胁美国军队或公共健康的细菌和毒素,并调查疾病的暴发。
20世纪90年代初,迪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就曾发生炭疽等致命菌株、毒株丢失事件。2019年7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突然关闭迪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称实验室没有“完善的系统”来净化废水。
但是,疾控中心以“国家安全原因”为由,拒绝公布有关其决定的信息。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美多地暴发的同时,美国马里兰州迪特里克堡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全面恢复了运行。
2021年5月,媒体报道,德特里克堡生物实验室在1989年11月曾险些发生埃博拉病毒泄露事故。6月,中国外交部在例行记者会上点名了三份关于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报告。
机构设置:
德特里克堡的1200亩校园,支持多政府的社区,依然在致力于开展生物医学研究和开发、医疗物资管理、全球医疗通讯和外国植物病原菌的研究。
德特里克堡有4个内阁级的机构,其中包括:国防部,司法部,农业部和人类服务部。 德特里克堡的国防部的支持还包括美国海军,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空军和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元素。 除此之外,德特里克堡支持联盟和陆军主要命令:
统一美国陆军部队司令部,美军航天司令部,美国陆军信息系统司令部,美国军队卫生服务命令。 位于德特里克堡的主要租户是美国陆军医学研究与发展司令部,信号营第1110,美国陆军医疗物资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德特里克堡
㈦ 精准医疗时代,世界顶级的生物实验室分别在哪里
因为小编的专业是生物科学,所以对世界顶级的生物实验室稍有了解,小编就来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吧。
首先是冷泉港实验室(CSHL)它是一家私人非营利机构,研究计划重点是癌症,神经科学,植物遗传学,基因组学和定量生物学。它是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癌症中心计划支持的68个机构之一,自1987年以来一直是NCI指定的癌症中心。实验室在全球的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几个实验室之一。 CSHL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基础研究中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实验室现在由生物化学家和癌症研究员Bruce Stillman领导。
小编了解到的实验室就是那么多。欢迎大家前来补充。小编是不说废话的口水君,记得关注我或者点赞哦,小编需要你们的支持呢!
㈧ 伊波拉病毒真的存在吗
伊波拉病毒真的存在。
埃博拉(Ebola virus)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旧称扎伊尔)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它的存在后,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埃博拉”由此而得名。是一个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
(8)杀手生物实验室在哪里扩展阅读:
“埃博拉”是刚果(金)(旧称扎伊尔)北部的一条河流的名字。1976年,一种不知名的病毒光顾这里,疯狂地虐杀“埃博拉”河沿岸55个村庄的百姓,致使数百生灵涂炭,有的家庭甚至无一幸免,“埃博拉病毒”也因此而得名。
事隔3年(1979年),“埃博拉”病毒又肆虐苏丹,一时尸横遍野。经过两次“暴行”后,“埃博拉”病毒随之神秘地销声匿迹15年,变得无影无踪。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埃博拉病毒
㈨ 世界主要的生物病毒实验室
以下是世界上比较出名的主要病毒研究中心,来自网络全书。(?你要知道的实验室是什么级别的?都是P4级别的吗)
Australia
Australia operates three BSL-4 labs. These are
* The Australian Animal Health Laboratory in Geelong (VIC).
* The Virology Laboratory of the Queensland Department of Health at Coopers Plains (QLD).
* The National High Security Laboratory, operating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Victoria Infectious Diseases Reference Laboratory, in North Melbourne (VIC).
Brazil
Seve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such as University of São Paulo, Instituto Butantan and Instituto Adolf Lutz have BSL-3 laboratories to study infectious diseases or develop vaccines against Tuberculosis. It is not clear that Fundação Oswaldo Cruz actually operates a BSL-4 laboratoy in Rio de Janeiro. Original citation in this page: "The Fundação Oswaldo Cruz, a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Brazilian government, operates a BSL-4 in Rio de Janeiro".
Canada
Canada has one BSL4 facility, located at the National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in Winnipeg. In the 1990s, a BSL-4 was constructed in Toronto, however, it never opened e to community opposition.
Czech Republic
Czech Republic has BSL4 lab at Centrum biologické ochrany Těchonín (Center of Biological Protection).[4]
France
France maintains a P4 (for "pathogen" or "protection" level 4) laboratory, Laboratoire P4 Jean Mérieux in Lyon.
Gabon
The Centre International de Recherches Médicales de Franceville (CIRMF), a research organization supported by the French government, operates West Africa's only BSL-4 lab.
Germany
Germany currently has two L4 facilities: one located at the Philipps University of Marburg, Institute of Virology and the Bernhard Nocht Institute for Tropical Medicine in Hamburg. A new P4 lab is currently being built in Marburg and will take over the functions of the old L4 facility there. Also, another P4 lab is planned to be built at the Robert Koch Institute in Berlin.
Japan
Japan has a BSL4 lab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Department of Virology I, Tokyo; however, currently work in this lab is only performed with BSL3 agents. Japan has also a non-operating BSL4 lab at the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 in Tsukuba. Both labs face community opposition.
India
India's BSL4 lab is High Security Animal Disease Laboratory (HSADL) located in Bhopal, India. It deals with all kinds of zoonotic organisms and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 threats.
Italy
Italy's BSL4 lab are at: - Istituto Nazionale Malattie Infettive, Ospedale Lazzaro Spallanzani, Rome.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Lazzaro Spallanzani Hospital.) - Azienda Ospedaliera Ospedale Luigi Sacco - Polo Universitario - (Milano). In that hospital there are also two special vehicles in BSL4 for transportation of infectious persons
Netherlands
The RIVM (National Institute for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located in Bilthoven, is constructing a BSL3-4 laboratory at the moment. The construction should finish end of 2009.
Russia
VEKTOR State Research Center of Virology and Biotechnology, Koltsovo, Novosibirsk region. Other BSL4 facilities available ring the Soviet era have been dismantled.
Singapore
The Defence Science Organization(DSO) National Laboratories operates a BSL-4 facility. With the announced[5] goal of concting autopsies ring a potential deadly epidemic outbreak, Singapore also has a mobile BSL-4 autopsy facility, perhaps the only one of its kind in the world.
South Africa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s, Special Pathogens Unit in Johannesburg, South Africa is one of two BSL4 labs in Africa.
Sweden
The Swedish Institute for Infectious Disease Control runs Scandinavia's only P4 laboratory in Solna.
Switzerland
The Institute of Virology and Immunoprophylaxis (IVI) in Mittelhäusern is the only publicly known laboratory in Switzerland to be classed as having biosafety level (BSL) 4. This laboratory only deals with animal disease which do not transmit to humans, and is the only P4 facility where complete isolation suits are not used.
A P4 laboratory was inaugurated on February 01, 2007 in the Teaching Hospital of Geneva.
Since November 12, 2007 the new High Containment Laboratory DDPS (SiLab) in Spiez is under construction and will start operations in 2010. This laboratory will comply with biosafety level (BSL) 4.
Taiwan
In Taiwan, two laboratories have BSL4. One is Preventive Medical Institute of ROC Ministry of National Defense, another is Kwen-yang Laboratory (昆阳实验室)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Department of Health ROC.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Kingdom currently has three BSL-4 laboratories, with another under construction. One is under construction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in London, and the other has been built by the Ministry of Defence at Porton Down and is called the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efence Establishment. There is also a BSL-4 Laboratory in the Viral Zoonosis unit at the Health Protection Agency's Centre for Infections in Colindal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U.S. maintains at least eight Biosafety Level 4 facilities, and is currently planning at least seven more:
Operational Facilities:
* USAMRIID in Fort Detrick, MD ("old building")
* CDC in Atlanta, GA (two buildings operational)
* NIH's BSL-4 lab on the NIH Campus in Bethesda, MD (sometimes operates at BSL-3), never operated as a "hot" BSL4
* NIH's BSL-4 lab at the Twinbrook III building, Rockville, MD (sometimes operates at BSL-3)
* Southwest Foundation for Biomedical Research in San Antonio, TX
* UTMB's Shope Laboratory in Galveston, TX
*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in Atlanta, GA (smaller "glovebox" facility)
* The Division of Consolidated Laboratory Services lab (part of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ervices of the Commonwealth of Virginia) in Richmond, VA (so-called "surge" BSL-4 capacity)
Facilities Under Construction and Planned:
* USAMRIID in Fort Detrick, MD ("new building", in design)
* Boston University's National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Laboratory (NEIDL) in Boston, MA (under construction)
* UTMB's National Biocontainment Facility in Galveston, TX (under construction)
* DHS's National Biodefen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Center (NBACC) in Fort Detrick, MD (under construction)
* DHS's National Bio and Agro-Defense Facility (NBAF), shortlisted July 2007; final site selection mid to late 2008
* NIAID's Integrated Research Facility in Fort Detrick, MD (in construction- earliest operational date 2009)
* NIAID's Rocky Mountain Laboratories in Hamilton, MT (in construction - earliest operational date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