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南极生物多少种

南极生物多少种

发布时间:2022-04-30 11:54:39

‘壹’ 有多少种动物生活在南极

南极地区的动物主要有鲸、海豹和企鹅。它们从陆地周围的海水中觅取食物。在本世纪50年代,南极海域的捕鲸量曾达到世界捕鲸量的70%左右。所捕获的最大蓝鲸,身长37.8米,为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南极海域生产名贵毛皮的海豹惨遭捕杀,现有6种海豹。生活在南极地区的企鹅有4种,即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和帽带企鹅。帽带企鹅大部分分布在南极半岛。帝企鹅体型最大,高约122厘米,重达41公斤;阿德利企鹅是南极洲最常见的鸟类,高约48厘米,重约5公斤。南极洲的许多岛上也有其他种类的鸟,包括雪鸟、信天翁、海鸥、贼鸥和燕鸥。南极洲还有一些不会飞的昆虫。在南极点的483公里范围内发现有粉红色的小虫生长。 南极海域的特色之一是浮游生物如甲壳动物丰富,其中磷虾的蕴藏量就有10亿吨至50亿吨。有些科学家认为,如果每年捕获 l亿吨至1.5亿吨, 也不会影响南大洋的生态平衡。

‘贰’ 南极一共有几种动物

一.南极陆地动物 南极陆地动物虽有150余种,但其中多为海鸟和海兽身上的寄生虫,并非真正的陆地动物。真正的南极陆地动物有昆虫和蜘蛛类,它们是在南极大陆土生土长的土着居民,如蜱、螨、尖尾虫和蠓。 螨也叫无翅南极蝇,是南极大陆最大的陆地动物,体长仅2.5~3毫米。它分布于南极半岛两侧南纬64°~65°30′之间的狭窄地带,靠食苔藓和地衣及其他碎屑生活。 尖尾虫(也叫弹尾虫)和螨在南极大陆分布最广,从海岸到海拔2000米的高原,甚至远到内陆南纬84°的地区都有分布。尖尾虫多见于生长地衣的岩石表面上,常和地衣生活在一起,有时在岩石下或小碎石缝中也有发现,但不常见。螨多见于岩石下,少见于岩石表面,主要与苔藓生活在一起。螨能忍受较低温的环境。隐爪螨科的镰螫螨是与藻类生活在一起的南极螨类,以藻类为食,能在冻沙中生活。 此外,南极洲的淡水塘、溪流和湖泊中生长着种类稀少的扁虫、圆生和其他甲壳类动物如水蚤等。在长满苔藓的浅滩沼地和淡水塘中有缓步类动物,其体长仅有0.1~0.8毫米,呈红棕色,身披角质层,有触须,腿短,卵生,以苔藓和蓝绿藻为食。 中国生物学家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的岩石缝里或岩石底下,发现了一种蜘蛛类动物,其体长有数毫米,呈粉红色,身体柔软、透明,一碰就碎,它通常生长在长有地衣的岩石上,可能以地衣为生。 二.南极的植物. 经植物学家考察,发现南极洲权有850多种植物,且多数为低等植物,只有3种开花植物属于高等植物。在低等植物中,地衣有350多种,苔藓370多种,藻类130多种。植物的品种和数量,不仅不能与其他大陆相比,就是同北极地区相比也相差甚远。北极地区虽然也是寒风凛冽,最低气温在-60℃以下,大部分地区属于永久冻土带,但那里生长的植物品种及数量都比南极洲多,仅开花植物就有100多种,地衣达2000多种,苔藓500多种,还有一些南极洲没有的植物。 地衣简介: 在南极大陆的绿洲和时有冰雪覆盖的露岩区,甚至在内陆离南极点只有几个纬度的岩石表面上,都有地衣的踪影。其形态各异,有的像金丝菊,有的像松针,有的像海石花……它们的叶面和躯干上长有黑色斑点,整枝有灰白色、褐色、古铜色等,棵枝大的有10—15厘米高,小的仅几毫米。其名称有叶状地衣、枝状地衣、壳状地衣等。地衣与藻类共生,是一种复合植物体。初次看到地衣的人,都以为它是一簇枯枝烂叶,当发现它的生命存在时,又无不感到惊奇。地衣的根能分泌地衣酸,溶解岩石,从中吸取营养,同时固定自己。它那坚固的表皮能抵御低温、强风及干燥引起的水分蒸发,并能顺利地为自己构成像藻类一样的供水系统,从而维持地衣生命之树常青。在中国南极长成站附近地区,地衣漫山遍野,密密麻麻,种类多达70余种,那里确是个地衣的世界。 虽然地衣只是两种弱小生命的联合体,看上去实在相貌平平,但却具有极为顽强的生命力,有一块在大英博物馆里陈列了15年的地衣标本,偶尔沾了一点水之后,居然又生长了起来!而在实验室里,生物学家们惊奇地发现,即使在零下198℃的超低温条件下,南极地衣也是能够照样生存的。因此,地衣恐怕也是地球上最为耐寒的植物。众所周知,乌龟长寿的秘诀是新陈代谢缓慢。同样的,地衣长寿的诀窍也是生长极其缓慢。据观察,地衣在一年当中也许只有一天的活跃生长期。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南极那些直径已经长到13厘米的地衣可能是地球上活着的最为古老的生物!而在离南极点只有483千米的一些山峰上,人们也发现了生长得很好的地衣,就是说,地衣也是地球上生长得最靠南的植物。 苔藓简介: 苔藓没有地衣那么顽强的生命力,它只有在地衣将岩石表面分解后,形成薄薄的土壤上才能生长。但苔藓也自有它的惊人之处。在隆冬季节,它往往变得极其干燥而脆弱,一碰就碎。但只要稍有温暖的气流和水分,它的组织立刻变得柔软、翠绿,呈现出富有生机的样子。 藻类简介: 藻类,它广泛分布在绿洲的陆原地面、岩石表面、石缝、冰雪以及时令性溪流或水塘中,特别是企鹅栖息地流出的溪水中,由于含有丰富的氮、磷营养盐,使藻类生长异常繁茂。

‘叁’ 南极,北极有哪些动物

南极动物:帝企鹅、韦德尔海豹、鳞虾、帝企鹅、鳁鲸、座头鲸、豹形海豹等等。

北极动物:主要有北极熊,驯鹿,狼,狐,兔,海鱼以及海鸟等等。

1.帝企鹅

帝企鹅(学名:Aptenodytes forsteri):也称皇帝企鹅,是企鹅家族中个体最大的物种,一般身高在90厘米以上,最大可达到120厘米,体重可达50千克。其形态特征是脖子底下有一片橙黄色羽毛,向下逐渐变淡,耳朵后部最深。全身色泽协调。

颈部为淡黄色,耳朵的羽毛鲜黄橘色,腹部乳白色,背部及鳍状肢则是黑色,鸟喙的下方是鲜桔色。帝企鹅在南极严寒的冬季冰上繁殖后代,雌企鹅每次产1枚蛋,雄企鹅孵蛋。雄帝企鹅双腿和腹部下方之间有一块布满血管的紫色皮肤的育儿袋,能让蛋在环境温度低达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中保持在舒适的36摄氏度。

2.韦德尔氏海豹

韦德尔氏海豹,又称威德尔海豹、威氏海豹或威德尔氏海豹,是一种脊索动物门,海豹科,食肉目动物,也是海豹科下韦德尔氏海豹属的唯一种动物。它是一位英国的南极的航海探险家詹姆士·威德尔所命名。这种海豹主要分布于南极周围、南极洲沿岸附近海域,它能潜到水下600米,并且在水底逗留1小时以上。据估计目前大约有80万头。

3.座头鲸

座头鲸(学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又名humpback whale),其“座头”之名源于日文“座头”,意为“琵琶”,指鲸背部的形状。为热带暖海性鲸类。身体较短而宽,一般长达13~15米。座头鲸以其跃出水面姿势、超长的前翅与复杂的叫声而闻名。活动时多一双一对活动,性情温顺,有洄游习性,惟游泳速度较慢。主食为小甲壳类和群游性小型鱼类。

座头鲸栖息于世界各大洋,中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黄海北部较少,台湾南部海区较多。

4.豹形海豹

豹形海豹(学名:Hydrurga leptonyx)体长3~4米,重300~500公斤,雌性比雄性体格大。体色由银色过渡到深褐色,并带有斑点。身体呈蜿蜒状,头部巨大,如同两栖类一样没有前额,但具有大而深的颚。肩部宽阔,全身包括鳍状肢都被毛。

虽然体形硕大且在陆地上行动缓慢,但在水中,豹形海豹拥有着海豹家族贯有的敏捷与迅速。与其他海豹不同的是,豹形海豹以前鳍状肢游泳,以颚触摸东西。巨大的犬牙使其可以捕食小海豹、企鹅和其他鸟类。它们在南极处于食物链的顶端,胆大且好奇心强,虎鲸是它唯一的天敌。

5.北极熊

北极熊(拉丁学名:Ursus maritimus(Phipps, 1774),是熊科熊属的一种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又名白熊。皮肤为黑色,由于毛发透明故外观上通常为白色,也有黄色等颜色,体型巨大,凶猛。

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km/h,是世界百米冠军的1.5倍。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的浮冰逐渐开始融化,北极熊昔日的家园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未来的不久很可能灭绝,需要人类的保护。

(3)南极生物多少种扩展阅读:

两极差异:

当从太空望向地球时,可看到南北极的地形完全不同。南极是一块广大的陆块,面积约1261万平方公里,称做南极洲;而北极则是一片汪洋,面积约1409万平方公里,称做北冰洋。从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大小十分相近。

北极海深约1200公尺,是世界上最浅的海;相反地,南极大陆的标高则平均在1500公尺左右。南极大陆几乎都被巨大的大陆冰河所覆盖,且冰层的平均厚度约为1700公尺,最厚的地方则高达2800公尺。这里的冰占了全世界总量的90%左右,约为北极海冰量的10~8倍,如果南极洲的冰全部溶化流入海中,将会使全球的海平面上升60~80公尺。

在极地有两种冰:海冰与冰山,他们的形成环境不同。海冰是直接在海里就结冻,所以溶化后都是咸水;相反的,冰山则是邻近海边的冰河,里头的大冰块掉入海中形成的,所以溶化后是淡水的。南北极天空中时常出现极光,发生在大气层中的电离层,是太阳风吹至地球的结果,十分美丽。

南北极的动物也不尽相同:北极有皮毛的北极熊;南极则有企鹅。

参考资料网络-南极

网络-北极

网络-极地

‘肆’ 南极里有哪些生物

(一)企鹅
对于企鹅,我想同学们可能就会联想到冰天雪地的南极世界。企鹅属于鸟类,
是唯一不能飞的潜水性海鸟。现南极极其周围海域生活着8 个种类的企鹅。企鹅
在海里游泳的速度可达20-30 公里,在海里跳出海面2 米多高。
企鹅的特征背是黑色,腹部是白色的。我们在南极常见到的企鹅有:帝企鹅、
阿德雷企鹅、帽带企鹅、金图企鹅、
1 、帝企鹅(皇帝企鹅)。帝企鹅是企鹅中最大的一种,它最能适应寒冷的
鸟类,体高120 厘米(1.2 米),体重25~30kg ,(在长城站见不到,中山站可
以见到),在冬季繁殖。帝企鹅每年每次产蛋一次,只产一枚,不作巢。它在冰
上繁殖后代,一般在5 月份产蛋,雄企鹅绝食约3-4 个月。雄企鹅把卵放在脚上,
在足和足间叫抱卵囊,把卵抱入没有羽毛红色多血管皮肤的地方,一声不响专心
地保温,即使气温下降到-50 ℃,风速达30m/s 的地吹雪多次袭击,卵保持32℃
~38 ℃。
从产卵到抱卵的3 、4 个月间,雄企鹅仅用皮下厚厚的脂肪维持生命。体重
减少了30~35%左右。8 月中旬卵孵化雌企鹅也回来了。雏鸟乘在父母的足上生活
着,到羽毛丰满的幼鸟,需要6 个月的时间。这期间父母继续供给食饵。到了夏
季雏鸟也独自来往,去北方的海,在海上生活到3 月。
2 、阿德雷企鹅分布最广,生活在南极大陆全域,它的体高和身重比帝企鹅
小多了,高大约50厘米,体重只有6 公斤,企鹅每次产蛋2 个,它的繁殖期是每
年的10月下旬,阿德雷企鹅在南极大陆周围和岛屿的露岩集团式的筑巢,养育子
女。这个集团巢叫企鹅巢。
企鹅巢在露岩上集中小石子,因小石子少企鹅之间将发生激烈争夺。企鹅巢
和巢间隔狭窄的不到1m,作巢时从邻旁的巢偷来的也不少,拙笨的夫妻去找石块
期间,自己集中的石块全部被偷走也是常有的事。若离巢10几分钟有可能几十块
石块丢掉了,让你见到了自然界为了生存激烈竞争的见证。
这个小石巢可让卵安定,起到不被雪化水冲走的作用。11月中旬生卵。1~2
天生下两个卵,雄的开始抱卵,雌企鹅将100km 左右北面的海作为目的地,在北
面的海里吃得足够饱,雌企鹅两周后与雄企鹅交替。雄企鹅一边改变着卵的方向
一面一声不响地抱卵。因没有食饵,要绝食40~50 天。
企鹅一般孵卵期在2 个月左右。当雌企鹅产蛋后,就完成了任务,远走寻找
食物去了,把孵蛋的任务交给了雄企鹅,雄企鹅一动不动,忍受饥饿,冒着严寒,
专心孵蛋。当小企鹅孵出来后,雄企鹅便骨瘦如柴,筋疲力尽,这时雌企鹅便本
能地返回来,同雄企鹅轮流抚养。企鹅的爸爸和妈妈相互到海里寻找食物,回来
后又将未消化的磷虾吐出来,喂小企鹅。雏鸟是灰色的羽毛,从1 月下旬到2 月
脱换,变成同父母一样黑色的背白色的腹。从2 月末到3 月企鹅们回归北方的冰
缘。
帽带企鹅颚上带有一条黑线。多出现在南极半岛为中心的斯科舍海,是海洋
性企鹅。
金图企鹅眼与眼之间有三角形的斑,在南极半岛为中心的南大样岛上繁殖。
(二)南极海豹
生活在南极地区有5 种海豹:豹海豹、食蟹海豹、威德尔海豹、罗斯海豹和
象海豹。世界上的海豹个体数约60% 生长在南极海,这是因食用磷虾的食蟹海豹
多。食蟹海豹的齿像锯一样呈锯齿状,象鲸鱼用须过滤磷虾一样,用齿过滤食用。
象海豹、罗斯海豹、威德尔海豹潜到100-1500米深的水下捕食鱼和墨鱼。
海豹属哺类动物。个头最大的海豹是象海豹,公的象海豹体长4-6 米,体重
2-3.6 吨,母的小于雄性,体重约是雄海豹的一半。
豹海豹体长3.5 米-4米,体重达450 公斤,它有一张很大的嘴,属于凶猛类,
有袭击企鹅和海鸟的习性,多捕鱼食用。
罗斯海豹只能在罗斯海和威德尔海才能见到,一般体长在2 米左右,体重约
180-200 公斤。是属小型海豹。罗斯海豹总数在2 万只,是南极海豹中最少的一
种。雄性体长3m,雌性2.5m.
食蟹海豹广泛分布在从大陆周围到浮冰带,和它的名字不同,它以捕食磷虾
为生。体长2.6m,体重250kg ,估计有200~500 万只。
在南极除海豹外,海驴科的海狗也很多,公的体长2 米,体重150 公斤左右,
母的体长1.5 米,体重50公斤。它主要食用磷虾。
威德尔海豹体长3 米,体重最大的也能达400 公斤。体长3m,体重450kg ,
雄性比雌性大,身体背部是均一的黑茶色,从侧面到腹部在茶色上分布着白和黑
的条纹状的斑点。以食鱼为主,也吃墨鱼、磷虾,潜水能力强,可潜到180m以下,
在水中可长达70分钟。
(三)南极磷虾在南极海生活有7 种磷虾,最大型而且生物量占绝对多数的
是南极磷虾。因为有大量成群分布的磷虾,是海豹类、企鹅类、鱼类、墨鱼类等
在南极海生活的主要食饵。所以南极磷虾在南极海生态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生物。
磷虾,南极磷虾个体不大,体长一般在6-8 厘米,体长5~6cm ,体重6 克。
据估计在南极海磷虾总量约10亿吨的生物量。南极磷虾含有50% 左右的蛋白
质,大约10只磷虾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200 克烤肉的营养价值,人体所需的8 种
氨基酸,磷虾都有。如果每年捕捞7000万吨磷虾,就能为世界1/3 的人口提供所
需的蛋白质。磷虾将来不仅作为人类的蛋白质,而且可作为监视地球环境变化的
指标。
(四)南极海鸟
南极有贼鸥、巨海燕、雪燕等

‘伍’ 南极生物有哪些

南极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磷虾,处于生物链的底端。长年在南极栖息繁衍的生物是企鹅。其他生物还有坐头鲸、虎鲸、海豹、贼鸥、信天翁等。虽然很多国家在南极设立了科考站,但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所有。

‘陆’ 南极海的生物有哪些

南极海的面积约为3600万平方千米(约为太平洋的面积的1/5),到了冬季总面积的近一半会结成冰。

南极海夏季(11月至次年1月)的日照量和中纬度地区基本无差别,依靠这一期间的日照和营养盐,在短时间内硅藻等藻类便迅速繁殖起来了,然后以捕食藻类为生的草食性浮游动物如磷虾、萨尔帕(动物胶质浮游动物)等也随之增加。

接着箭虫类等肉食性浮游动物也增加,海洋食物链逐渐形成。

南极海中的鲸鱼、海豹、海鸟、企鹅、鱼等直接捕食以南极磷虾闻名的磷虾类、草食性桡脚类(小型甲壳类)。由此可见南极生物圈的食物链比起中低纬度的海域要简单得多。

南极海生物圈中最重要的第一次生产者是“冰藻”。

冰藻示意图

一过三月,南极海中的浮游生物开始减少,海面开始结冰,在新结的冰面下附着的硅藻为主的藻类开始生长,这就是冰藻。这种冰藻在经过了大量繁殖后会聚集成巨大的块状物然后下沉,成为栖息在其下方的海底的贝类或蟹类的食物。另外,在水下的漥地常有小型桡脚类栖息。

另一种重要的生物是南极磷虾。南极磷虾密集成群,是长须鲸、座头鲸等须鲸类的主要食物。

据推测此资源总量约为10~30亿吨。日本、前苏联、挪威、智利等国家于1970年开始对南极磷虾的捕捞工作。这些磷虾在日本被用来当钓鱼的鱼饵。

在零下2℃的严寒环境中,冰与冰的间隙仍有许多鱼存在。被称为冰鱼和南极鱼科的鱼在冰块间游弋并寻觅冰藻和甲壳类动物为食。冰鱼的体积非常大,长度约50厘米。最不可思议的是冰鱼的血液中没有红细胞,所以它的血液是透明的。一般鱼的鳃部是红色的,而冰鱼的鳃部是透明的。

地球现在仅存18种企鹅,全部生活在南半球,但是和南极大陆有关的只有4种:王企鹅、阿德利企鹅、须企鹅、帝企鹅。这些企鹅在南半球的春天(十月)从北方的海洋回到陆地的聚居地交尾产卵,并在聚居地略作停留,到了秋天(三月)便结束幼企鹅的抚育返回北方的海洋。

‘柒’ 南极有那些生物请简单介绍一下

具有生命形式的细菌、硅藻、酵母、菌类
南极现有的3种开花植物都是草本,一种是垫状草,另两种是发草属植物,其形态近似于禾本科植物,叶狭长,脉平行,有节,小穗状花序.
南极企鹅有7种,约有1.2亿只,它们是: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又名巴布亚企鹅)、帽带企鹅(又名南极企鹅)、王企鹅(又名国王企鹅)、喜石企鹅和浮华企鹅.

‘捌’ 在南极有什么生物

陆地冰雪中的植物 陆地冰雪中的植物有蓝藻和蓝绿藻等,数量最多的是蓝绿藻,也称冰藻.它们靠冰雪中的水分和营养生活,借助于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南极大陆沿岸扩展着一种厚度不变的海冰.夏季,日照变强,冰溶化成水积存,看上去像海面一样.到冬季,水开始结冰并逐渐变厚,海冰下部形成褐色层,这是冰藻的繁殖之故.冰藻的群体从海冰底部垂向海中,如果潜水仰视,好像海冰底部上长着厚厚的草坪.夏天,融冰伴随着冰藻从海冰脱落,沉于海底,变成海底生物的食物. 南极的动物 由于气候严酷,在南极只有极少的几个动物种类,然而经过观察发现,每种动物都有着大量的个体存在. 南极地区的鸟类全部是海鸟,其中主要是企鹅、信天翁和海燕.信天翁类约有3 900万只;海燕有19种,约1 100万只.如果加上企鹅,海鸟总数更是多得惊人,约1.78亿只,占世界海鸟总数的18%. 世界上约有20种企鹅,南极有7种,约有1.2亿只,它们是: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又名巴布亚企鹅)、帽带企鹅(又名南极企鹅)、王企鹅(又名国王企鹅)、喜石企鹅和浮华企鹅. 全球共有34种海豹,南极地区有6种,它们是象海豹、豹形海豹、威德尔海豹、食蟹海豹、罗斯海豹、南极海狗,总共约3 200万头,占全球海豹总量的90%. 云集到南大洋的鲸有12种之多,它们可分两大类:一类属须鲸类,较大的有蓝鲸、鳍鲸、黑板须鲸、缟脊鲸、巨臂鲸、露脊鲸等;另一类属齿鲸类,较大的有抹香鲸,逆戟鲸等. 南极周围海域的鱼类总共只有100多种.南极鱼类是海洋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与海水的温度保持一致,没有恒定的体温.当海水温度下降到冰点时,南极鱼类的体温也接近冰点,然而,由于南极鱼类的血液中有抗冻蛋白,虽然体温降低了,其体液并不冻结,因此,南极鱼类可以在海水冰点以下的温度中正常生活. 南极周围的海域里还生活着为数众多的底栖生物,如南极磷虾、红色海胆、南极日月贝、海蜘蛛等.虽然说南大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很大,但因在低水温生活,生长速度缓慢,一旦遭受了破坏,那么要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就会需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 目前,科学家正在加紧对南极生物的研究,这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南极的生态环境,从而进一步发现南极冰下不为人所知的一面,为进一步揭开南极奥秘提供重要帮助。 来源: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玖’ 南极有哪些动物和植物

经植物学家考察,发现南极洲权有850多种植物,且多数为低等植物,只有3种开花植物属于高等植物.在低等植物中,地衣有350多种,苔藓370多种,藻类130多种. 南极动物 :企鹅是南极的土着居民,是南极的象征.全世界大约有20多种企鹅,全部分布在南半球,它以南极大陆为中心,北到非洲大陆南端、南美洲和澳洲,枉息在这些大陆的沿岸和岛屿上.南极是盛产海豹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海豹34种,约3500万头,南极地区虽然只有6种海豹,但的数量却有3200万头,占世界海豹总数的 90%.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南极地区的飞鸟,除雪海燕是土着居民外,其余均为异洲侨民,种类只有三四十种,但数量可观,且全部都是海鸟,约有6500万只.如果加上会飞的企鹅,海鸟总数竟达1.78亿只,约占世界海鸟总数(约10亿只)的18%.所以南极地区又是名副其实的飞鸟翱翔的天地.这些海鸟主要分布在大陆的沿岸及其岛屿上,以磷虾等海洋生物为食,估计它们每年要吃掉4000万吨海洋生物. 南极洲的飞鸟有33种,具有定期迁徙的习性,它们夏季到南极地区筑巢、繁殖,冬季则回到温带,甚至亚热带地区栖息和更换羽毛,有的鸟甚至在其他大陆漫游四五年后才迁徙到南极大陆沿岸筑巢.所以,人们称这些鸟为“异洲侨民”. 异洲侨民大体可分为信天翁类、海鸥类和海燕类等三类.

‘拾’ 南极大陆的生物

企鹅,海豹有时生活在海里,有时在陆地上;贼鸥有时生活在空中有时生活在陆地上;三者均不能算是纯陆地生物。

“南极陆地动物
2007年06月13日 星期三 12:10
南极洲的陆地动物虽有150余种,但其中多为海鸟和海兽身上的寄生虫,并非真正的陆地动物。真正的南极陆地动物有昆虫和蜘蛛类,它们是在南极大陆土生土长的土着居民,如蜱、螨、尖尾虫和蠓。

螨也叫无翅南极蝇,是南极大陆最大的陆地动物,体长仅2.5~3毫米。它分布于南极半岛两侧南纬64°~65°30′之间的狭窄地带,靠食苔藓和地衣及其他碎屑生活。

尖尾虫(也叫弹尾虫)和螨在南极大陆分布最广,从海岸到海拔2000米的高原,甚至远到内陆南纬84°的地区都有分布。尖尾虫多见于生长地衣的岩石表面上,常和地衣生活在一起,有时在岩石下或小碎石缝中也有发现,但不常见。螨多见于岩石下,少见于岩石表面,主要与苔藓生活在一起。螨能忍受较低温的环境。隐爪螨科的镰螫螨是与藻类生活在一起的南极螨类,以藻类为食,能在冻沙中生活。

阅读全文

与南极生物多少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2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4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8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1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2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