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你了解哪些方法
各位朋友大家好,作为咋跟在三农一线的大学生,祖传从事果树种植,我仅从果树(秋月梨树)方面给大家做下关于常见病虫害的解答,觉得不错的朋友可以关注,点赞。先附上我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好了,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的回答,还请大家多多鼓励,你们的鼓励就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
2.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有哪些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
目前常规生产中多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打农药是常用的方法.物理防治比如黄板篮板,黑光灯、糖醋液引诱等农业防治:主要轮作、有机肥料的科学使用,科学管理,适合的栽培方法等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如赤眼蜂、丽蚜小蜂、一些生物菌类的应用技术等。
3. 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
(1)抗生菌的利用。即利用产抗生素的微生物来防治土传真菌病害。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可以参与营养物质的争夺、侵染点的占领、诱导植物产生免疫力,乃至直接对病原物袭击等微生物均作为生防资源来进行发掘。
(2)重寄生物的利用。植物病原微生物大多是寄生物,在它们生活的某些阶段也经常被另一些微生物寄生,从而失去侵染致病能力甚至被置于死地。重寄生物有多种类型,主要有重寄生真菌,如腐霉等根腐病原可被一些丛梗孢目真菌所寄生,以致菌丝、孢子囊和卵孢子等器官被破坏;寄生真菌的病毒,如从患病的蘑菇上可提纯到病毒。
(3)抑制性土壤的利用。抑制性土壤又称抑病土、抑菌土等,其主要特点是,病原物引入后不能存活或繁殖;病原物可以存活并侵染,但感病寄主受害很轻微;病原物在这种土中可以引起严重病害,但经过几年或几十年发病高峰之后,病害减轻至微不足道的程度。
(4)根际微生物和菌根的作用。植物根的渗出物主要有糖类、氨基酸类、脂肪酸、生长素、核酸和霉类等,聚集在根的四周富集成丰富的营养带,刺激了细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这种效应叫根际效应。由根渗出物的影响,其中包括营养物质的矿质化,共生及非共生固氮,形成菌根,并影响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微生物的活动等。
4. 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你知道哪些
种植户在防治方面,措施也是各有方法,有些效果不错,有的一治适得其反,有些效果不错,治疗成本太高。今日借助这个平台,和广大果农聊聊如何预防,果树流胶的预防以及治疗方法。在果实采摘前,在树干上绑草把,能引诱出果幼虫在草把里越冬,到了冬季解下草把焚烧。也可以结合冬季修剪,刮老翘皮,消灭树皮缝隙中越冬的幼虫。同时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其次是李子黑斑病,李子红点病,李子花腐病,李子褐腐病,李子袋果病,李子缩叶病,李子流胶病,李子疮痂病,李子炭疽病,李子缺素症。
5. 生物防治的措施有哪些
生物防治,简单说,就是以虫治虫,以一种生物治另一种生物。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污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如:
①利用天敌防治。每种害虫都有一种或几种天敌。
设在马尼拉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组织的一个科学家小组,研究了使用农药对菲律宾水稻和水稻种植者的影响。该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农药弊大于利,处理农药引起的保健问题的费用总是超过农药为作物带来的好处。”
这个研究小组的科学家正在试验如何减少使用农药,它们估计全世界生产的农药一年耗资至少200亿美元。他们提倡利用益虫吃害虫的以虫治虫和用其它天然方法消除害虫。
例如,国际研究人员有对付小菜蛾的强大武器——比它还小的峰。小菜蛾在日本是对农作物破坏性最大的害虫。它的幼虫吞食茎椰菜、结球甘蓝、花椰菜、小萝卜、和抱子甘蓝。小菜峨已适应化学杀虫剂。
小菜娥的天敌蜂很小很小,不用放大镜是难以看见它的。它在产卵时,会把卵下在小菜蛾的幼虫体内。当蜂卵孵化成幼蜂时,幼蜂便会吃掉小菜蛾的幼虫,如果把一种常用的不污染环境的天然杀虫剂与这种以虫治虫的方法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②利用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防治。即选育具有抗性的作物品种防治病虫害,如选育抗马铃薯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抗麦杆蝇的小麦品种等。
6. 怎样进行病虫害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有哪些重要措施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或生物制剂来防治害虫。比如利用鸟防止森林害虫,利用赤眼蜂来防止棉铃虫。采用生物防治要比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更优越。因为防治效果好,且不污染环境,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生物防治中有可能加以利用的有拮抗作用和交叉保护作用等。
(1)拮抗作用及其利用
一种生物的存在和发展,限制了另一种生物的存在和发展的现象,称为拮抗作用。这种作用在微生物之间广泛存在,在高等生物间、高等生物和微生物间也广泛存在。拮抗作用的机制比较复杂,主要有抗生作用、寄生作用和竞争作用等。一种生物的代谢产物能够杀死或抑制其他生物的现象,称为抗生现象。具有抗生作用的微生物称为抗生菌,这些抗生菌主要来源于放线菌、真菌和细菌。对植物病原物有寄生作用的微生物很多,如噬菌体对细菌的寄生,病毒、细菌对真菌的寄生等,寄生作用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正日益广泛。在枝、干、根、叶、果、花的表面及周围的微生物区系中,除直接作用于病原物并具有抗生作用或寄生作品的微生物之外,还有一些同病原物进行阵地竞争或营养竞争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往往可以防止或减轻病害的发生。利用这些微生物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两类:①直接使用。把人工培养的拮抗微生物直接施入土壤或喷洒在织物表面,可以改变根围、叶围或其他部位的微生物组成,建立拮抗微生物的优势,从而达到控制病原物的目的。②促进繁殖。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有拮抗微生物的存在,创造一些对其有利的环境条件,可以促使其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群,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例如多施有机肥,会促进鳄梨根腐病菌的多种抗生菌的增殖,大大减轻该病的危害。在土壤中施入二氧化硫、甲基溴化物等化学物质可以刺激木霉的增殖,杀死或抑制根朽病菌。此外,把拮抗微生物与其适宜的基物混合在一起施入土壤中,可以帮助拮抗微生物建立优势,起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2)交叉保护现象及其利用
在寄主植物上接种低致病力的病原物或无致病力的微生物后,诱导寄主增强其抗病力,甚至可保护寄主不受侵染,这种现象称为交叉保护。例如在番茄花叶病的防治上,即在番茄播种20~30天,或在番茄有3~4片真叶时,接种无致病力的弱病毒株系,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生物防治是病害防治中的一个新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除上述使用途径外,新近的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新的途径,如某些生防因子与某些化学药剂混合使用可发生协同作用。如果把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对病害进行综合防治,可以大大提高防治效果。
7.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是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一种乃至多种生物因素,以削弱或减少病原物的接种体数量与活动,或者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从而达到减轻病害并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的目的。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主要包括:(1)抗生菌的利用。即利用产抗生素的微生物来防治土传真菌病害。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可以参与营养物质的争夺、侵染点的占领、诱导植物产生免疫力,乃至直接对病原物袭击等微生物均作为生防资源来进行发掘。(2)重寄生物的利用。植物病原微生物大多是寄生物,在它们生活的某些阶段也经常被另一些微生物寄生,从而失去侵染致病能力甚至被置于死地。重寄生物有多种类型,主要有重寄生真菌,如腐霉等根腐病原可被一些丛梗孢目真菌所寄生,以致菌丝、孢子囊和卵孢子等器官被破坏;寄生真菌的病毒,如从患病的蘑菇上可提纯到病毒。(3)抑制性土壤的利用。抑制性土壤又称抑病土、抑菌土等,其主要特点是,病原物引入后不能存活或繁殖;病原物可以存活并侵染,但感病寄主受害很轻微;病原物在这种土中可以引起严重病害,但经过几年或几十年发病高峰之后,病害减轻至微不足道的程度。(4)根际微生物和菌根的作用。植物根的渗出物主要有糖类、氨基酸类、脂肪酸、生长素、核酸和霉类等,聚集在根的四周富集成丰富的营养带,刺激了细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这种效应叫根际效应。由根渗出物的影响,其中包括营养物质的矿质化,共生及非共生固氮,形成菌根,并影响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微生物的活动等。
8. 病虫害防治措施及常用的措施有哪些方法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使植物增强抗病虫能力,经常检查,早发现早处理,采取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物理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和影响植物生长。
要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在预测、 预报的指导下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做好预防。已经发生的病虫害要及时处理、防止蔓延成灾。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10%以下。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抓住有利于施药的气象条件,就温度而言,大多数农药适宜的温度是20~30℃。温度过低不利于农药的充分发挥;温度过高药液蒸发分解快,缩短了药效时间,降低了农药的使用效果。对于挥发性强的农药,如敌敌畏、溴氰菊脂等,在高温下分解速度快易使植物发生药害。
降雨(特别是大雨、暴雨)可冲掉叶面上的药液或冲淡农药,所以在降雨一般不要喷药。所以夏季室外的喷药时间最好选择晴天上午 10点钟以前或下午4点钟以后,大多数农药需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喷药效果好。
9. 什么是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是指利用一种生物对付另外一种生物的方法。生物防治大致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
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 。
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一些害虫已经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许多害虫的天敌又大量被杀灭,致使一些害虫十分猖獗。许多种化学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群健康。
利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生态学现象和某些生物学特性,以防治危害农业、仓储、建筑物和人群健康的生物的措施。
利用生物防治害虫,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304年左右晋代嵇含着《南方草木状》和公元 877年唐代刘恂着《岭表录异》都记载了利用一种蚊防治柑桔害虫的事例。19世纪以来,生物防治在世界许多国家有了迅速发展。
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就能有效地避免上述缺点,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生物害虫防治的类型
存在三种基本的生物害虫防治策略:输入(经典生物防治)、增殖和保护。
1、进口
输入或经典生物控制涉及将害虫的天敌引入它们不会自然发生的新地点。早期的例子通常是非官方的,不是基于研究的,一些引进的物种本身就成了严重的害虫。
为了最有效地控制害虫,生物控制剂需要具有殖民能力,使其能够跟上栖息地的空间和时间变化。如果该代理具有时间持久性,以便即使在目标物种暂时不存在的情况下也能维持其种群,并且如果它是机会主义的觅食者,使其能够快速利用害虫种群,则控制是最好的。
2、增强
增强涉及补充释放发生在特定区域的天敌,从而增加那里的自然种群。在接种释放中,每隔一段时间释放少量的控制剂,使其繁殖,以期建立长期控制,从而将害虫控制在低水平,构成预防而不是治疗。相比之下,在淹没释放中,大量释放是为了迅速减少有害害虫种群,纠正已经出现的问题。
增强可能是有效的,但不能保证有效,并且取决于每种害虫和控制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精确细节。
接种释放的一个例子发生在温室中几种作物的园艺生产中。的parasitoidal黄蜂,定期释放丽蚜小蜂,用于控制温室白粉虱,而捕食螨Phytoseiulus螨用于二斑叶螨的控制。
3、保护
保护环境中现有的天敌是生物害虫防治的第三种方法。 天敌已经适应了栖息地和目标害虫,它们的保护既简单又具有成本效益,就像在稻田边缘种植生产花蜜的作物一样。
这些提供花蜜来支持寄生蜂和飞虱害虫的捕食者,并且已被证明非常有效(将害虫密度降低 10 倍甚至 100 倍),以至于农民喷洒的杀虫剂减少了 70%,产量提高了 5%。
类似地,在英格兰的田地边界树篱的草丛中也发现了蚜虫的捕食者,但它们传播速度太慢,无法到达田地中心。通过在田间中心种植一米宽的草丛来改善控制,使蚜虫捕食者能够在那里越冬。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生物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