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物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一方面,好的科研、企业单位是理想的择业对象,可是其要求自然也比较高,本科生的竞争优势不是很强,各个方面的能力都需要提高;另一方面,基层单位就业容易,可是条件差,发展也不太理想。对于求职来说,文凭其实只是一小方面,招聘单位对文凭作出规定,无非也是希望应聘者有更高的专业能力。所以说,专业知识、能力过硬才是重要的条件,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锻炼、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也是增强竞争优势的方法。
随着社会对生物科学行业需求的增加,国家对本大学专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对这个专业的教学自然要有更高要求,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增设这个专业,对专业教育工作者的需求自然会增加。而且,科技的进步更新是很快的,教育工作者也存在更新的趋势,这对毕业求职者来说也是很好的机会。
现在看来,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的人还很少,几乎没有。原因是,本科毕业留校任教本身就有难度,特别是像这种科技含量较高、专业要求较高的。从事这个专业的教学工作,不仅是要求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应该有较强的战略眼光,要长远还要有把握事物进展动态的能力。这样才能有专业的指导性,这在教学工作中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学一会一的层次上,还应该懂得举一反三,深刻的思考问题形成的原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还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导师的教学思路,为以后从事的工作打好基础。
事物都必然存在两面性,新兴产业尤其是这种对专业技能、科技含量要求较高的专业,在日趋发展壮大、就业热门的同时,其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而且“门槛”也比较高,本科毕业在文凭方面已经不是优势。
为了鼓励科学家在生命科学的尖端领域勇于攀登,国际上不同组织和机构设置了多个专门奖项。例如“GE青年生命科学家大奖”,此大奖始于1995年,每年授予来自世界各地的博士研究生以表彰他们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是由具权威性的综合性科学期刊之一《科学杂志》(Science Magazine)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赞助,每年从参加者的研究论文中选出一名大奖得主,并在北美、欧洲、日本、其它国家四大区域选出区域得主。每年,该奖的一等奖获得者将获得25000美元的奖励,二等奖获得者将获得5000美元的奖励,期望这些人才能在未来有更辉煌的科学研究贡献。生物科学是目前国际上发展迅速、热门的学科之一,美国科研队伍中有50%都在研究生物科学,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国家对于生物科学的投入非常多,因此生物科学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生物科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基础科学方面,它可以帮助人类加深对自然的认识,促进对自然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探索;从人类生活方面,生物科学与之息息相关的领域有两个方面,即医学和农业。医学可以帮助人类根据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研究发病机理,从分子层面定向设计药物,帮助人类克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等顽疾,农业可以实现定向育种,实现农作物及动物的高产、优质、抗逆、抗病。同时,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转化到非生物科学上去,例如DNA芯片等,进一步造福人类。
生物科学已成为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近20年来世界科学的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生命科学已经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从现在起到今后的10~15年内,一方面在微观层次上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基因组学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后,正深入到后基因组学时代。通过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对基因、细胞、发育和脑功能的探索正在形成一条主线,随之而来的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也将在生命科学中成为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在宏观层次上对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物系统学、生态学以及生物复杂性等研究也在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微观与宏观、分析与综合、单个基因结构与整体功能、个体与群体等多方面的结合,生物科学的发展正面临一个新的高峰。
生物科学专业修业年限为4年,毕业时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学生毕业后可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或研究工作,也可进入企业从事应用研究、高新技术开发以及管理等工作。
目前国内设置生物科学专业的高校中重点本科接近50所,普通本科超过150所,三本院校约11所。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的生物科学在全国居领先地位。不同学校的生物科学或称生物系,或为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生物科学类专业的院校,各具特色,有的以生化、植物为主,有的以微生物学为主,有的侧重于制糖、发酵,有的侧重于病原理、人体学,有的涉及上述诸方面。师范院校一般以培养生物学教师为主要目的,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开放,一些实力较强的师范院校如西北师范大学等,也开始培养科研技术人才。在师范院校中,生物科学大多为师范类专业,生物技术则为非师范专业。师范类的生物科学专业要辅修师范类的课程,如心理学、教育学等,而生物技术范围内的专业则更注重实践和实验。
⑵ 生物技术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
生物技术专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严格。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
生物技术一直是政府所支持的重点产业领域,包括克隆在内的尖端研究都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所进行的,所以相关生物学专业的就业状况一直以来都是趋向于良好发展。
无论是在研究机关或者生物公司,投资每年都有所增长。而职位的增长速度也保持在4-5%左右。生物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十分强的学科,伴随科技飞速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交叉性越来越强,许多生物相关的新兴学科方兴未艾。此外,生物相关的应用类学科包括公共卫生,食品,营养等,人才缺口也较基础研究类大。
⑶ 生物物理学就业前景如何
因生物物理学是一个极专业的领域,需要极为细致的研究和就业安排,因此就业机会较少,但这些技能也可能为其他专业所用。如果学生们对更深层次的学习颇感兴趣,可以考研或者留学深造,高学历,基本薪水也会很高。目前毕业于生物物理学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的学生人数并不多,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做生物,医药实验室的研究员,工业中的工程师,政府机构的调查员或高级中学的教师等。相关职位有:
实验室助理:实验标准的定性定量测试以决定物理或化学属性,以此来确保与规格的一致性。
健康物理学家:设计和引导研究,培训和监管项目以保护植物和实验人员不受射线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干扰。
环境感染流行病学家:计划、引导及研究有关工业环境造成的疾病以及工业化学对健康的影响。
医药学家/毒理学家:研究药物的分子模型及以药物为工具来解剖细胞功能的各个层面。
水生物学家:研究水生动植物以及环境和物理条件对它们的影响。
生理学家:研究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及其器官-系统的功能。
解剖学家:研究动物身体的组成,结构,比较不同种类的结构异同,以调查移植器官的可能性。
心理学工程师:研究、发展和利用有关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心理原则,设计和使用人类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和系统。
⑷ 物理化学就业前景怎么样
物理化学硕士就业前景还是不错的。
代表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专业背景:能源与动力工程和软件工程并列2018届大学毕业生专业就业率第一。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一系列工作。
毕业去向:发电厂、内燃机厂、汽车制造厂、物流调控、锅炉厂、大型机械厂、造船厂、空调厂、制冷设备厂、暖通工程等。
学科介绍:
物理化学是以物理的原理和实验技术为基础,研究化学体系的性质和行为,发现并建立化学体系中特殊规律的学科。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物理化学与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在内容上存在着难以准确划分的界限,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分支学科,例如物理有机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等。
⑸ 安徽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研究生前景如何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10
⑹ 生物物理学前景
海洋生物学发展展望
近10年来,由于海洋在沿海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以及人类对海洋环境特殊性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入,海洋生物资源多层面的开发利用极大地促进了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迅速发展。1989年首届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以下简称MPS大会)在日本召开时仅有几十人参加,而1997年第四届IMBC大会在意大利召开时参加入数达1000多人。现在IMBC会议已成为全球海洋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出现了火红的局面。《IMBC 2000》在澳大利亚刚刚开过,《IMBC 2003》的筹备工作在日本已经开始,以色列为了举办们《IMBC 2006》早早作了宣传,并争到了举办权。每3年一届的IMBC不仅吸引了众多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前往展示与交流研究成果,探讨新的研究发展方向,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区域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的发展进程。在各大洲,先后成立了区域性学术交流组织,如亚太海洋生物技术学会、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学会和泛美海洋生物技术协会等。各国还组建了一批研究中心,其中比较着名的为美国马里兰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海洋生物技术和环境中心,康州大学海洋生物技术中心,挪威贝尔根大学海洋分子生物学国际研究中心和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所等。这些学术组织或研究中心不断举办各种专题研讨会或工作组会议研究讨论富有区域特色的海洋生物技术问题。1998年在欧洲海洋生物技术学会、日本海洋生物技术学会和泛美海洋生物技术协会的支持下,原《海洋生物技术杂志》与《分子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合刊为《海洋生物技术》学报(以下简称MB T),现在它已成为一份具有权威性的国际刊物。海洋生物技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已明确被定义为“海洋生命的分子生物学如细胞生物学及其它的技术应用”。 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先后制定了国家发展计划,把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确定为21世纪优先发展领域。1996年,中国也不失时机地将海洋生物技术纳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不言而喻,迄今海洋生物技术不仅成为海洋科学与生物技术交叉发展起来的全新研究领域,同时,也是21世纪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将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应用潜力。 1.发展特点 表1和表2列出的资料大体反映了当前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主要特点。 1.1加强基础生物学研究是促进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的重要基石海洋生物技术涉及到海洋生物的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殖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乃至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学等广泛内容,为了使其发展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研究者非常重视相关的基础研究。在《IMBC 2000》会议期间,当本文作者询问一位资深的与会者:本次会议的主要进步是什么?他毫不犹豫的回答: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成果增多了。事实确实如此。近期的研究成果统计表明,海洋生物技术的基础研究更侧重于分子水平的研究,如基因表达、分子克隆、基因组学、分子标记、海洋生物分子、物质活性及其化合物等。这些具有导向性的基础研究,对今后的发展将有重要影。1.2推动传统产业是海洋生物技术应用的主要方面目前,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推动海洋产业发展主要聚焦在水产养殖和海洋天然产物开发两个方面,这也是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发展势头强劲。充满活力的原因所在。在水产养殖方面,提高重要养殖种类的繁殖、发育、生长和健康状况,特别是在培育品种的优良性状、提高抗病能力方面已取得令人鼓舞的进步,如转生长激素基因鱼的培育、贝类多倍体育苗、鱼类和甲壳类性别控制、疾病检测与防治、DNA疫苗和营养增强等;在海洋天然产物开发方面,利用生物技术的最新原理和方法开发分离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测定分子组成和结构及生物合成方式、检验生物活性等,已明显地促进了海洋新药、酶、高分子材料、诊断试剂等新一代生物制品和化学品的产业化开发。表1 近期IMBC大会研讨的主要内容 表2 近期IMBC大会和《Marine Biotechnology》学报论文统计表1.3保证海洋环境可持续利用是海洋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利用生物技术保护海洋环境、治理污染,使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生产过程更加有效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应用发展领域,因此,无论是从技术开发,还是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它都有巨大的潜力有待挖掘出来。目前已涉及到的研究主要包括生物修复(如生物降解和富集、固定有毒物质技术等)、防生物附着、生态毒理、环境适应和共生等。有关国家把“生物修复”作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物工程手段,美国和加拿大联合制定了海洋环境生物修复计划,推动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4与海洋生物技术发展有关的海洋政策始终是公众关注的问题其中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策略、海洋生物技术的专利保护、海洋生物
⑺ 生物力学的应用前景
生物力学是应用力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中的力学问题定量研究的生物物理学分支。其研究范围从生物整体到系统、器官(包括血液、体液、脏器、骨骼等),从鸟飞、鱼游、鞭毛和纤毛运动到植物体液的输运等。
生物力学的基础是能量守恒、动量定律、质量守恒三定律并加上描写物性的本构方程。生物力学研究的重点是与生理学、医学有关的力学问题。依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生物流体力学、生物固体力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等。
生物力学的基本任务是应用物理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物和人体在宏观和微观水平上的力学性质和行为,分析发生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力学现象和过程,了解生物和人体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以及整个机体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位移和运动的力学规律。
生物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尽管对其中个别问题的研究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1967年在瑞士召开第一次国际生物力学研究会议是该学科诞生的标志。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学和力学相互促进和发展着。
哈维在1615年根据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原理,按逻辑推断了血液循环的存在,并由马尔皮基于1661年发现蛙肺微血管而得到证实;材料力学中着名的扬氏模量是扬为建立声带发音的弹性力学理论而提出的;流体力学中描述直圆管层流运动的泊松定理,其实验基础是狗主动脉血压的测量;黑尔斯测量了马的动脉血压,为寻求血压和失血的关系,在血液流动中引进了外周阻力的概念,同时指出该阻力主要来自组织中的微血管;弗兰克提出了心脏的流体力学理论;施塔林提出了物质透过膜的传输定律;克罗格由于对微循环力学的贡献,希尔由于肌肉力学的贡献而先后(1920,1922)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到了20世纪60年代,生物力学成为一门完整、独立的学科。
现代生物力学大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生物力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发展进入了形成和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专家们对于人和动物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下面一些学者的科学研究广为人知:亚历山大1970年的《生物力学》;1974年武科布罗多维奇对于动物运动进行了数学模拟,并因此促进了机器人制造技术的发展;1968年希利杰博兰德创建了有关动物以均匀步法进行运动的理论;1968年苏霍诺夫创建了陆地脊椎动物运动的一般体系;哈顿有关人支撑运动体系调控机制的研究;米勒有关人运动生物力学问题的研究。
1967年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生物力学学术讨论会。1973年正式成立了国际生物力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iomechanics,ISB),这标志着生物力学学科的正式建立。
⑻ 生物技术的前景怎么样
本专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严格。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
生物技术一直是政府所支持的重点产业领域,包括克隆在内的尖端研究都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所进行的,所以相关生物学专业的就业状况一直以来都是趋向于良好发展。
无论是在研究机关或者生物公司,投资每年都有所增长。而职位的增长速度也保持在4-5%左右。生物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十分强的学科,伴随科技飞速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交叉性越来越强,许多生物相关的新兴学科方兴未艾。
此外,生物相关的应用类学科包括公共卫生,食品,营养等,人才缺口也较基础研究类大。
生物技术专业简介: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以现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以分子克隆技术为手段的现代生物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着重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制药技术、药用植物化学分析技术、植物工厂化繁育与生产的技术、动植物检疫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策划等知识和技能。
毕业生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商检、食品、农林生产、环保、科技情报、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⑼ 生物物理学的前景怎么样
要想学好物理,要有兴趣,要靠自己。可是,棒着新课本,物理知识还一无所知,兴趣从何谈起?的确如此,没有了解就没有兴趣。事实上,在刚接触物理的时候,没有必要细究怎样才能学好物理的问题,那些听起来很有道理的大道理,其实并不管用。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初学物理的同学而言,怎样学好物理的问题,可以转化为初学物理时应该注意什么的问题。简而言之,要注意两个改变。
一是要改变思维习惯。不同的学科知识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逻辑体系,因而学习物理时要改变原有的思维习惯,要注意按物理学的规则和要求去思考去判断,不要凭想当然,不要跟着感觉走,否则,就走不出疑惑的泥沼。
例如,要求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直径。具体办法是将这段金属丝紧密地绕在一支圆铅笔上,并设在铅笔上绕的匝数 n 是 30 匝,用毫米刻度尺测得 30 匝线圈的总 “ 宽 ” 度 1 为 70.0 毫米,最后计算出金属丝的直径 D 是多少。
我班上有的同学写出了这样的算式: D = 1 / n = 70 . 0 毫米/ 30 = 2 . 33 毫米。
老师说这个结果是错的,正确的结果应是 2 . 3 毫米。有的同学就感到想不通,凭想当然,认为小数点后面的位数越多越好。
结果不能脱离最基本的实验事实,因为测量的所使用的工具是毫米刻度尺,所以得出的结论就只允许在毫米位后出现一位估测数。若毫米位后出现两位数,则反映测量的工具精确到了丝米位,而实际上毫米刻度尺只能精确到毫米位。
二是要改变学习方法。学习的内容不同、目标不同,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也就不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与以前所接触的思辨性较强的知识有区别,所以,要注意多观察,要认真做实验,并要记住一句话:智慧出在手上。
当然,谈到改变学习方法,对于初学物理的同学,免不了有些抽象。万事都有一个过程,要想找到好的学习物理的方法,不可操之过急,其有效的步骤是:先要认真学习和掌握物理老师所介绍的方法,接下来就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总结和摸索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
⑽ 安徽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研究生前景如何
摘要 从事生物物理研究的研究生毕业后主要有三个就业方向:进入研究单位从事科研研究、到高校任教或者进入企业成为研发或试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