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球的生命进化都有哪些时期或阶段
寒武纪(5亿7千万年前到5亿1千万年前 三叶虫时代
奥陶纪(5亿1千万年前到4亿3千8百万年前
原始的脊椎动物出现
志留纪(4.38亿年前到4.1亿年前) 笔石的时代,陆生植物和有颌类出现
泥盆纪(4.1亿年前到3.6亿年前) 鱼类的时代
石炭纪 两栖动物的时代
二叠纪 重要的成煤期
三叠纪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崛起
朱罗纪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
白垩纪 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由极盛走向衰灭
第三纪 被子植物的时代
第四纪(Quaternary period)是地球历史的最新阶段
2. 地球上34亿年前最快出来的生物是什么
西澳大利亚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在距今34亿年前的化石中发现了一种以硫为食的微生物,这有可能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大约在 36 亿年前,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产生。
因为8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真核生物,那时候是震旦纪。而只有地球上有了充足的氧气之后,真核细胞才可能出现.
3. 地球上的生物进化分为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进行多长时间
生物进化分为五个阶段,即:藻类和无脊椎动物时代、裸蕨植物和鱼类时代、蕨类植物和两栖类动物时代、裸子植物和爬行动物时代、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时代
4. 地球各纪年的生物进化
地球纪年表
太古宙(
Archean
)是最古老的地史时期。从生物界看,这是原
始生命出现及生物演化的初级阶段,当时只有数量不多的原核生物,
他们只留下了极少的化石记录。
从非生物界看,
太古宙是一个地壳薄、
地热梯度陡、
火山—岩浆活动强烈而频繁、
岩层普遍遭受变形与变质、
大气圈与水圈都缺少自由氧、
形成一系列特殊沉积物的时期;
也是一
个硅铝质地壳形成并不断增长的时期,又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时期。
元古宙(
Proterozoic
)初期地表已出现了一些范围较广、厚度较大、
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
因此,
在岩石圈构造方面元古代比太古代显示
了较为稳定的特点。
早元古代晚期的大气圈已含有自由氧,
而且随着
植物的日益繁盛与光合作用的不断加强,大气圈的含氧量继续增加。
元古代的中晚期藻类植物已十分繁盛,明显区别于太古代。
震旦纪(
Sinian period
)是元古代最后期一个独特的地史阶段。从
生物的进化看,
震旦系因含有无硬壳的后生动物化石,
而与不含可靠
动物化石的元古界有了重要的区别;
但与富含具有壳体的动物化石的
寒武纪相比,
震旦系所含的化石不仅种类单调、
数量很少而且分布十
分有限。
因此,
还不能利用其中的动物化石进行有效的生物地层工作。
震旦纪生物界最突出的特征是后期出现了种类较多的无硬壳后生动
物,末期又出现少量小型具有壳体的动物。高级藻类进一步繁盛,微
体古植物出现了一些新类型,
叠层石在震旦纪早期趋于繁盛,
后期数
量和种类都突然下降。
再从岩石圈的构造状况来看,
震旦纪时地表上
已经出现几个大型的、
相对稳定的大陆板块,
之上已经是典型的盖层
5. 生物进化过程中进化速度最快的动物是什么
在几千年的进化过程中,新西兰大蜥蜴的外观并没有发生显着的改变。然而在DNA的分子序列方面,它们的进化速度却远远的高于其他任何动物。这一重大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吃惊。有科学家还认为,这个惊人的发现对于将来的新西兰大蜥蜴研究与保护工作都会有着极大的裨益。
科学家们通过多年研究得出结论:目前为止在所有已测量实验的生物中,与恐龙同时期的新西兰大蜥蜴的DNA分子进化速度是最快的。
研究人员所研究的这种新西兰大蜥蜴,目前也仅仅生存在新西兰。早在上三叠纪时期,它曾经与早期恐龙同时生存在地球上,可以说新西兰大蜥蜴是地球上的活化石。
在一份对新西兰大蜥蜴的研究报告中,艾伦·威尔逊分子生态与进化研究中心的进化学专家大卫·兰伯特与他的团队对有着8000年历史的古代新西兰大蜥蜴骨骼进行了研究,他们将骨骼中的DNA序列复原。之后他们惊讶地发现,虽然在几千年的进化过程中,新西兰大蜥蜴的外观并没有发生显着的改变,然而在DNA的分子序列方面,它们的进化速度却远远的高于其他任何动物。兰伯特教授表示,“在所有已测量过的动物DNA分子进化速度里面,我们发现新西兰大蜥蜴的进化速度是最快的。”在此之前,兰伯特教授与他的团队对企鹅家族中的一种企鹅进行过数年的研究,当时科学家认为这种企鹅的DNA进化速度是最快的。然而之后他们经过测量发现,新西兰大蜥蜴进化速度要更快一些,并且要远远地快过熊、狮子、牛和马的进化速度。
小蜥蜴
进化生物学专家艾伦·威尔逊是分子进化论方面的先驱,他曾经早在四十多年之前提出过假想,认为“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分子进化与形态进化是相分离的。”多年来,这个假想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来自各方研究学者们的争议。然而,这个最新的对新西兰大蜥蜴进化速度的研究结论却显然支持着威尔逊教授的观点。对于今后的工作,兰伯特教授认为,这个惊人的发现对于将来的新西兰大蜥蜴研究与保护工作都会有着极大裨益。而他们团队则希望把今后的进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其他多个方面,对更多的生物物种进行观察研究。他表示,“我们希望能够继续研究下去,对人类的分子进化速度也进行测量。不仅如此,恐鸟、南极洲鱼类也将会是我们的研究课题,看看在它们的进化过程中,分子与外形进化是不是也相分离。”
企鹅
6. 自地球诞生以来,地球上的生物经历过哪几个时期
埃迪卡拉纪
前寒武纪
寒武纪
奥陶纪
志留纪
泥盆纪
石炭纪
二叠纪(至此为古生代)
三叠纪
侏罗纪
白垩纪(至此为中生代)
第三纪
第四纪(至今为新生代)
地球是人类的发源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行星。诗人们常常亲切地把大地比作自己的母亲。的确,地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太密切了。地球不仅以它那无尽的宝藏养育着我们,为我们提供生殖繁衍的环境,而且可以说连人类本身也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在辛勤探索着地球的奥秘。
地球史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重复的,有着自己的演化史,正像世间一切事物一样,地球也有自己的孕育时期、童年时期、现阶段的青壮年时期,未来的地球也必将走向其衰老和死亡。
地球总的历史已有46亿年,但人类产生才300万年左右,人类文明史却只有6000年左右,只是历史长河中短暂的一瞬。人类对漫长早期史的了解是不能直接观测到的,但是,地球史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及其周期系统,因而地球史呈现明显的阶段性,根据各种类型的岩石、化石、岩层变形的迹象、岩层或岩体之间关系等地质纪录,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测定法、氨基酸消旋测定法、古地磁法等现代科技手段的探测研究,可把地球演变发展史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地球的诞生和它的童年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它跟太阳系的起源有密切的关系。这样,要认识地球形成和早期的演变历史,当然离不开探索整个太阳系的起源,而太阳系是众多恒星中的一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恒星演变的一般规律推测太阳系以至地球的起源了。
一颗恒星的演化可以大体上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引力收缩阶段,即弥漫星云间的相互引力而集中成一团团星云;第二阶段为核反应阶段,原始星云间相互碰撞发热,内部进行剧烈核反应;第三阶段是衰老阶段,即作为核聚变燃料氢和氮等逐步耗尽。
根据恒星演化一般规律,可推测大约在距今50~60亿年以前,一团星云开始集中,在引力收缩的过程中,这团星云的大部分物质进入中心,形成原始太阳,开始有了形体,并开始发光。之后,由内部核反应产生的巨大能量,使它每时每刻都在放射光和热。
地球最早可能是由大大小小的星云团集聚而成的,一般认为在距今47亿年前它已经增长到现代地球质量相近了。这时候的地球还只是许多微星的集合体,叫原地球,原地球在引力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的作用下,不断受热,当原地球内部温度达到足以使铁、镍等元素熔融时,铁、镍等元素迅速向地心集中,在46亿年前左右形成地核和地幔,地壳初步分异作用。原始地壳比较薄弱,而地球内部温度又很高,因此,火山频繁活动,从火山喷出的许多气体,构成原始大气,如CH4、NH3、H2、H2O(水蒸气)、H2S、HCH等,但无游离的氧(现在大气中的氧是光合生物蓝藻和绿色植物出现后长期积累起来的)。这种还原性大气在闪电、紫外线、冲击波、射线等能源下,形成一系列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有氨基酸、核苷酸等(这已被美国科学家米勒设计的模拟雷鸣闪电的火花放电装置使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这个实验得到证实)。这些有机小分子化合物或直接落入原始海洋,或经由湖泊、河流汇集到原始海洋,在海洋中层长期积累、相互作用,在适当条件下,进一步缩合成结构原始、功能不专一的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这些生物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积累,浓度不断增加,凝聚成小滴状,形成多分子体系。在一定的进化概率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再经过长期不断进化,大约在35亿年前终于形成了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繁殖能力的原始生命体。此为生命演化的第一阶段,即非细胞生命阶段,实现了从非生命到生命转变的过程。
地球的童年,从距今46亿年形成时期起,大约延续到距今30亿年左右,一共15.16亿年。当然,对于地球的童年,现在知道的还不多,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7. 地球的进化史
1、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地球在46亿年前诞生时,与21世纪大不相同。据科学家称,地球是由热的液态物质(主要是岩浆)组成的发光球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温度不断降低,固体核逐渐形成。
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2、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其时限距今4200-543Ma。地球不间断地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它气体构成了非常薄的早期大气—原始大气。随着原始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然后汇聚成雨水并落到表面。原始海洋就形成了。
3、第三阶段为为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Ma至今。显生宙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在这一时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质演化十分迅速,地质过程丰富多彩,加上世界各地的地质体,保存广泛,可作为观测和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地质科学,奠定了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
(7)地球上哪个阶段生物进化最快扩展阅读:
地球的起源:
对地球起源和演化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始于十八世纪中叶,至今已经提出过多种学说。一般认为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起源于46亿年以前的原始太阳星云。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经历了吸积、碰撞这样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过程。
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质主要是星云盘的原始物质,其组成主要是氢和氦,它们约占总质量的98%。
此外,在太阳收缩和演化的早期阶段有固体尘埃和物质喷出。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由于物质的分化,轻物质不断地从氢和氦的挥发性物质中分离出来,并被太阳光的压力和太阳抛出的物质带到太阳系的外部。因此,只有重物质或土壤物质逐渐浓缩,形成原始地球,演化成今天的地球。
8. 生命大爆发的寒武纪,当时生物进化的速度有多快
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说,生物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渐渐地进化的,可是他说错了。地球上大多数的生物都不是渐渐地进化的,而是在某个时期爆发式地完成了进化。
寒武纪是各种生物爆发般出现的时代,也是生物间弱肉强食的关系形成的时代。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居然成了生物色彩进化的动力。帕克博士发现的那些拥有光栅结构的彩色生物,就是在这样的险恶环境中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