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峡大坝建设对生态有影响吗尤其是鱼在往下游时会不会死,体积大的鱼会怎样
对渔业来说,长江的鱼类资源丰富且易受破坏,由于河流的动态,河水的温度和化学组成的变化,以及符合这些鱼类生活特性的自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的改变,都有可能对鱼的种类、数量产生影响,某些鱼种有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数目骤减。特别是工程将会严重影响到生活在长江中游的鱼类,而这一水域恰恰是中国特有的千种珍稀鱼类的主要栖息地,其中仅仅只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中华鲟和白鳍豚更令人关注。葛洲坝的建成可能已严重影响了中华鲟的繁殖,白鳍豚的数量也下降到仅有几百条。同时鱼类的洄游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葛洲坝建设中虽然给鱼类留了洄游通道,但是鱼儿并不知道那是给它留的通道,都不从那走,这些鱼类的繁殖受到了很多的影响,这些无疑会对长江的生物链产生恶性影响。此外,另一值得关注的野生物种当属濒临灭绝的西伯利亚鹤,长江中下游恰恰是其越冬的栖息地,无疑也将受到大坝的影响。
㈡ 讨论一个问题:三峡水库未来有危险吗
重大 何刚 三峡大坝从提议提出到建设过程一直充满争议,其中不乏有些说法耸人听闻,到底其中的关系是怎样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我想参加这次绿色营的主要原因
三峡大坝已经建成,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怎样把其中的隐患减少,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尽管三峡建设前经过了很多论证,但是人类现在所认识的自然是很有限的,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工程,就像是在做一场很大的生态实验,一旦实验失败,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三峡工程对经济建设和防洪的巨大作用我就不说了,主要说下隐患:
1. 污染问题
库区沿线包括重庆市在内的数十座大中小型工业城市日夜向三峡排污,沿江135米以下的工厂、矿山、医院、坟茔、厕所、垃圾堆.....都要淹入江底。而将被大坝挡住、不再痛快东去、浸泡着这些污物的水库水,就成为沿库百姓的唯一饮用水源。蓄水后长江干流流速减缓,自净能力降低,污水和垃圾叠加,今后三峡水库水质如何保证?而在陡峭的峡谷地带清理如此大量的垃圾、建立如此众多的污水处理厂,其工作量之大、技术之难、需要资金之巨,是难以想象的。
2. 泥沙问题
三峡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4510亿立方米,1995至1990年平均年输沙量5.21亿吨,平均含沙量1.19千克每立方米。水库建成后,上游水位抬高,流速减慢,必然要发生水库泥沙淤积,三峡水库也不例外。三峡工程怎么处理泥沙淤积问题?会不会重蹈当年三门峡的覆辙?同时三峡工程初期蓄水后,清水下泄,下泄江水泥沙含量下降导致挟沙能力增强,下荆江河床冲刷严重,这样可能造成下游大堤崩岸。今年三月底我的家乡湖南岳阳的长江大堤多处发生甭岸,这与清水的冲刷有很大的关系。
3. 生态问题
高峡出平湖,三峡工程造就的如此大的一个湖对当地气候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因为蝴蝶效应而影响其他地区的气候?同时鱼类的洄游问题怎么解决,葛洲坝建设中虽然给鱼类留了洄游通道,但是鱼儿并不知道那是给它留的通道,都不从那走,这些鱼类的繁殖受到了很多的影响,这些无疑会对长江的生物链产生恶性影响。
4. 地质灾害问题
在三峡蓄水过程中,水位线每年在135米到175米之间波动,水量每年的波动都在三四十米之间,由于这种水的波动,加上水位的变化,对地质的稳定性提出了挑战。原来稳定的滑坡体,或者是围堰体,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后,会危害原来的平衡。地质灾害会不会频繁的发生?据一些专家的预测,水位达到175米,2009年以后的几年,可能地质灾害的发生还要增加,而不是减少!
同时三峡工程还面临很多其他的挑战,如此多的移民怎么安置才能使民意稳定?库区不计其数的宝贵文物如何抢救?大坝的安全问题,如何保证大坝在军事打击,恐怖袭击中的安全,怎样防止大坝落入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的手中?还有三峡预期是要促进长江的航运,但是现在却因为通过能力没有达到预期的那么好成了长江航运的瓶颈,要通过翻坝才能顺利通航,三峡工程中还有多少没发现的隐患呢?
http://..com/question/40322173.html
三峡大坝坚如磐石
三峡军事安全经几十年论证
实际上,早在1958年,三峡工程人防安全问题就已经提到议事日程。1958年中央成都会议决定兴建三峡工程,要实现毛主席“高峡出平湖”的宏愿。1959年,中央开始规划三峡工程,考虑到战争因素,同时也开始了对大坝人防安全问题的研究。国家成立的人防小组汇集了60多名各方面专家,从1959年到1961年,首先进行了三峡工程抵御常规武器袭击的实验,取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实验数据。近十多年来,仅模拟尖端武器的试验就达200多次。
从1964年到1972年,我国科学家曾对4座模拟大坝进行了7次核武器轰炸实验,取得了极其珍贵的数据。实验显示的最严重情况是,当大坝被100万吨当量的核武器命中时,会产生1000米溃口。从1978年到1988年,专家又连续进行了三峡溃坝实验,研究大坝在遭受核武器袭击后,溃坝洪水的影响范围,以及减少损失的对策。
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没用
三峡大坝是一座坚固的混凝土重力坝,大坝由2689万吨混凝土外加29万吨钢筋和25.5万吨钢材组成,坝高185米,大坝底部宽121米,坝高和坝宽都超过100米。
关于三峡大坝的坚固性,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明确表示,三峡大坝的设计特点,可以使遭受打击的破坏性减到最小。他说:“三峡大坝是重力坝,重力坝的意思就是每一个坝块都可以依靠自身的重力来保证自己的稳定。常规武器对三峡大坝的破坏性,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如果真的发生了核战争,那对于整个人类都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战争一般都有预警,我们可以提前把水库的水放干,核武器的破坏作用也就有限了。”
三峡水库不是“一盆水”
另外,三峡水库是“一线水”,而不是很多人想象中的“一盆水”,水库的长度达600多公里,平均宽度仅1.1公里,其下游段为三峡河谷,千回百转,全长200公里,这是一个少见的“河床型”水库。
据三峡工程论证报告中称,即使水坝被突然炸溃,对于下游大城市威胁也不大。溃坝后,由于库区曲折河道的阻滞,江水从库上游流到大坝处,少说也要两天的时间。而且,从三峡到宜昌江面上有3个大的转弯,每个转弯处都是很高的山峰,可以有力地缓冲水流。到宜昌以后,江面变宽,水流骤缓。宜昌附近有长江的几条小支流,可以容纳一部分水流。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可以阻挡一部分水流。从宜昌到荆州有长江几条比较大的支流可以回水。进入荆江分洪区后,还可通过分洪减轻中游武汉、九江等大城市压力。
为了得到三峡工程万一遭核武器袭击而溃决后的水灾影响范围的准确数据,水利部门进行了多年的研究试验,试验表明,大坝溃口在宽度为1000米、700米、400米3种不同情况下,在宜昌测得的最高水位基本相同。多次溃坝实验结果表明,三峡万一溃坝,对下游地区的破坏作用有限。
保护大坝有天网
兴建三峡工程是党和国家经过长达30多年的反复论证后才决定的,对三峡大坝可能成为未来军事打击的重要目标早有考虑。因此,在建设大坝的同时,我国也构筑起了一个严密的防御网。虽然工程全部竣工要到2009年,但有关的防御早就部署就绪,并仍在不断加强。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一直把国土防空作为重中之重。目前,中国的防空能力在大气层以内具有很大优势。大气层以内的防御体系分高、中、低3层。担负防御任务的主要力量是空军航空兵、空军地面防空部队及陆军防空部队。
组成防御的主要兵器大致有:地空导弹,各种类型作战飞机,单兵对空导弹,各型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等。据悉,负责保护三峡大坝的防空作战人员和武器装备的基本工作是以三峡大坝为圆心,从里到外按陆军防空部队、空军防空部队、空军航空兵循序进行疏散配置。其任务分配是:高中空由空军航空兵主要负责,中低空由空军、陆军的防空部队负责。
三峡大坝地处中国内陆,任何兵力兵器要想突破中国多层次密不透风的立体防御体系,偷袭三峡大坝都属于白日做梦,以美国的超强军事实力,除非他们想玉石俱焚否则就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最近有位同仁罗列一堆数据说明三峡大坝被炸将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的水灾,并且导致大面积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减产,同事大量的部队和装备被毁坏。
本人认为这太危言耸听了。如果是常规武器,并且在水库最大蓄水的时候: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三峡大坝水库蓄水有400亿方,但是不要忘记有百亿的库容是死库容,就是说即使把三峡的闸门全部打开都放不光的库容。三峡蓄水了三个月才把死库容蓄积满,当时的下泻流量为1万方。三峡的泄洪能力按照长江有记录的最大流量15万方设计的,也即是全部泄洪能力打开(23个表孔、22个深孔、左厂16台、右厂16台、地下厂房8台、左冲沙+右冲沙、2座排漂孔)有15万的秒流量,你炸三峡一个小洞洞能产生多大的下泻流量?
2、长江的防洪能力有多大?1998年长江洪峰流量在5万,1981年的洪峰进10万(百年遇),当时启动荆江分洪,现在长江行道淤积相对厉害(水土流失严重导致)98年没有分洪,现在长江各个大的支流都有大型水库,对长江防洪能力总的来说是大大提高了,到时候可以降低下泻能力,确保长江干流水情。也就是说即使有10万的流量也可以保证荆江下游的河段的安全。即使是15万(千年遇)的流量在当时也没有淹没长江中下游全境,也只是湖北、安徽、江西受灾。10万是什么概念,就是一天下泻86亿的水量。即使长江爆发百年一遇的洪水,并且三峡大坝被炸,产生洪水受灾面积也不会超过有记录的千年一遇的这次洪水。另外长江上游在未来几年中将建成至少5座大型水库,对调节干流能力也非常有效。
3、炸三峡就那么容易 ?
三峡肯定有软肋,但要产生巨大的洪水的确是不容易的,首先文《三峡大坝被炸毁的后果》中提到的“横截大坝的槽(一道为升船机用,二道为船闸用)”,这些闸门都是钢结构的,钢结构特点是任性,不是脆性的,玻璃破一处其他部分就没有强度了,但是你见过坦克打一个洞坦克装甲全毁的么?即使是由于洪水的冲击破洞可以扩大,但需要时间,何况任何一道工作闸门的前面都有检修门,发电机的入口还有快速门这些保险措施可以保证局部毁坏,能迅速修补。
4、大坝坝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爆炸能力强;
记得当时三期工程拆除上游混凝土围堰的时候,专门在爆破廊道内大量安放炸药(该廊道距离水面10高),结构也只是局部松动,也没有炸的粉粉面面。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
因此我认为即使是恐怖分子驾驶飞机撞三峡大坝的都比较难以形成大洪水。
如果恐怖分子使用核弹,就必须进行深水引爆。象比基尼的十字路口计划那样。估计这还是比较困难的。
㈢ 三峡大坝防洪原理
三峡工程是长江防洪的骨干工程,主要解决干流的防洪问题,适时削减洪峰,减轻长江中下游荆江、城陵矶等地的防洪负担。三峡水库拥有221.5亿立方米防洪库容,加上上游一共21座纳入调度的水库,防洪库容合计380亿立方米,由长江防总和国家防总统一调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专家程晓陶指出,当年建设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为防洪、为防止荆江大堤垮堤。荆江大堤位于武汉上游、枝城下游,不论是南决还是北决都可能危及800万以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过去有一种说法,叫“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三峡大坝这一防洪功能,没有任何其他措施能够替代。
(3)三峡大坝如何解决生物链的问题扩展阅读
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可以分为“救人”和“自助”两个部分。“救人”,指的是三峡大坝保证下游防洪安全的防洪控制能力,即帮助下游防洪的能力。遇到不大于“百年一遇”(洪峰流量超过8.37万立方米每秒)的洪水,三峡工程可控制枝城站最大流量不超过每秒5.67万立方米,不启用分洪工程,沙市水位可不超过44.5米,荆江河段可安全行洪。
如果遇到“千年一遇”的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通过枝城的相应流量不超过每秒8万立方米,配合荆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措施的运用,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5米,从而可避免荆江南北两岸的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地区可能发生的毁灭性灾难。
“自助”,则是指对于三峡工程本身而言,防洪标准是按照“千年一遇”设计、“万年一遇”加10%校核,即当峰值为每秒9.88万立方米的“千年一遇”洪水来临时,大坝本身仍能正常运行,三峡工程各项工程、设施不受影响,可以照常发电。
当峰值流量每秒为11.3万立方米的“万年一遇”洪水再加10%时,大坝主体建筑物不会遭到破坏,三峡大坝仍然是安全的,个别设施正常使用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
㈣ 三峡大坝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对生态系统有破坏吗
三峡大坝对我们很有帮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
三峡大坝的水力发电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绿色能源”。随着我国工业和各种社会事业的发展,电力紧缺成为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三峡大坝建成之后,极大地缓解了电力紧缺的情况。相比于火力发电,不仅浪费煤炭等资源,而且污染特别严重,三峡大坝是水力发电,属于绿色纯净能源。
最显而易见的是,由于长江三峡大坝建成之后,对于洞庭湖还有其他的湖泊起到了保护作用,对于这些湖泊周围的湿地等生态起到了保护作用。
㈤ 三峡大坝修建后,人们将坝区的很多物种迁出了原地,这是为了保护() A.生态系统多样性 B.物种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人们将坝区的很多物种迁出了原地,是为了物种不会减少,增加物种的丰富性,因此属于保护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三峡大坝修建后,原有的生态系统就不存在了.因此不是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故选B. |
㈥ 听说三峡大坝阻断鱼类回流产卵通道,甚至有些鱼类撞坝而死。谁知道政府对这件事是怎样解决的呢
大坝旁边改道设一条小的回流道,鱼可以从回流道回流产卵的
㈦ 三峡大坝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
三峡大坝的好处:
1、解决中国电力不足的问题
三峡大坝建成之后,每年能提供1000亿千瓦时发电量,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为无数家庭提供了照明,要不然,像以往那样三天两天停电。
2、具有超强的防洪能力
三峡大坝建成之后,可以有效调节库容水位。在下游地区需要水的时候,可以加大水流量。在下游有洪水危险的时候,可以控制库区下游流水量。
3、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三峡大坝建成之后,三峡大坝成为5A级景区;每年有大量游客来三峡大坝观光旅游,给当地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增加了经济收益。
三峡大坝的坏处:
1、会有大量的移民、大量文物古迹被淹没。也会造成一定的自然灾害和生态危害。
2、最关键的是三峡大坝还会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以及溃坝的风险。
(7)三峡大坝如何解决生物链的问题扩展阅读:
建设意义
1、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长达600公里的水库,采取分期蓄水,成为世界罕见的新景观。
2、工程竣工后,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可充分发挥其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作用,并将显着改善长江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无法比拟的。
㈧ 三峡大坝如何解决鱼问题
修建大坝时专门为鱼建设有鱼道 ,让鱼类可以从这些地方通过,不影响它们的繁殖和洄游。只不过一般人是看不见这些设施的。在保护环境方面,三峡设计时已经作了许多预防和努力,尽量不改变自然生态。
㈨ 长江三峡有哪些利弊关系
利:减少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调节长江局部小气候,开发出了新的旅游资源,为中东部提供丰富的电力资源。
弊:破坏了原有的文胜古迹与生态环境,移民安置成了隐患,战争时成为极大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