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远古生物为什么会灭绝

远古生物为什么会灭绝

发布时间:2022-05-04 11:17:07

① 生物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自从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物种大灭绝现象已经发生过5次。
地球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大约有85%的物种灭绝。第一次物种大灭绝中,约85%的物种灭亡,27%的科与57%的属灭种。依据灭种的生物分类的属的数量,被评为五次大灭绝事件的第二位。直接原因是冈瓦纳大陆进入南极地区,影响全球环流变化,导致全球冷化进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海面大幅度下降。
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 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物圈被破坏了,除此之外,奥陶纪末期4亿多年前英国还发生了3次大规模8级火山爆发,可能也导致了全球变冷,并杀死了大量生物,最终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另有一种更受垂青的说法认为,距离地球6000光年的一颗衰老恒星发生爆炸,释放出伽马射线。伽马射线在穿越了宇宙后,击中了地球。在击中地球后,伽马射线摧毁了30%的臭氧层,导致紫外线长驱直入,浮游生物因此大量死亡,食物链的基础被摧毁,产生饥荒。同时被伽马射线打乱的空气分子重新组合成带有毒性的气体,这些气体遮挡了阳光中的热量,地球一时没有任何生机。(参考自央视纪录片《远古生物大灭绝》)


在距今约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发生了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海洋生物遭到重创。很多科学家认为造成这次大灭绝事件的原因,是一次全球变冷事件。根据这一理论,晚泥盆世的大灭绝是由冈瓦纳大陆的另一次冰川作用引发的,在巴西北部这一时期的沉积物中有证据支持这一假设。而加拿大古生物学家迪格比迈凯轮在1969年提出泥盆纪灭绝事件是由小行星撞击造成的。但是没有存在一个足够大的泥盆纪火山口的证据支持。通过全面的环境分析,元素分析,热冷气候快速变化分析,少雨、海平面下降、海水含氧量下降,这些变化可能也是造成大规模灭绝中的一个因素。

发生在距今约2.5亿年前二叠纪末期的第三次物种大灭绝,是地球史上最大最严重的一次,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关于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的发生过程,已有多种假设,包含剧烈与缓慢的过程;剧烈过程理论,包含大型或多颗陨石造成的撞击事件、连续性火山爆发、或是海床急骤释放出大量甲烷水合物。缓慢过程理论,包含海平面改变、缺氧、以及逐渐增加的干旱气候。

第四次发生在1.85亿年前,80%的爬行动物灭绝了。科学家认为,这次灾难的罪魁祸首是岩浆。大量岩浆由于不明原因,从美国东部以及加勒比地区喷涌而出,在地表形成一道长约2500千米,宽50米的裂缝,把盘古大陆分成两半。约1800万立方千米的岩浆开始从这道裂缝喷出。岩浆扩散的速度极快,1天就能淹没200平方千米的地区。岩浆所到之处,一切生命都被摧毁。岩浆烧毁了大片森林,破坏了食物链的基础。在全球范围内,从植食性动物到顶级掠食者都在饥饿中艰苦地挣扎,大批动物因此灭绝。火山喷发,同时还喷出了大量的有毒气体。大量的二氧化碳扩散到了大气中,遮天蔽日。火山喷发出的热气无法扩散,导致全球气温剧烈升高。全球平均温度,从灾难发生前的16摄氏度,在数百年间迅速升高至30摄氏度。这摧毁了剩余的大部分植物,使得饥荒更加严重。由于有毒气体与植物消失等因素,大气中的含氧量也迅速下降,动物们感到呼吸困难,这也摧毁了很多动物。灾难发生约一万年后,大气中的含氧量下降到了10%,而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却上升至8%。呼吸功能较差的鳄类动物大多因无法适应低含氧量而灭绝。大气中的水蒸气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雨。连续数万年的酸雨的泛滥使植物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土壤发生酸化。灾难发生10万年后岩浆,岩浆烧毁了大片森林,只剩易燃的枯木。枯木在高温下开始燃烧,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灰烬。数百吨的灰烬在大气中滚动,摧毁了所到之处的大部分事物。灾难发生20万年后,岩浆终于停止了喷发。但喷发形成的火山灰遮天蔽日,地球获得的太阳能只有平时的50%。火山喷发形成的热量耗尽后,地球进入了大规模的冰期中,全球平均气温从原先的30摄氏度迅速下降至10摄氏度。大批动物的卵因此无法孵化,很多动物因此灭绝。地球开始了十多万年间的第一场降雪。大雪持续了数年,覆盖了大片纬度较高地区。30万年过去了,冰期终于结束了,新增的灭绝因素也逐渐减少,但此时,地球上的生命迹象已几乎消失,地球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恢复生机。总之,滚烫的蒸汽、1800立方千米岩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忽冷忽热的极端气候、连下数万年的酸雨、极低的含氧量……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构成了第四次物种大灭绝——中大西洋岩浆区灭绝事件。

第五次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也是为大家所熟知的一次,统治地球达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关于这次灭绝,最通常的说法是小行星撞击地球。6500万年前,一颗十公里宽的小行星碎片抵达地球,它质量达20000亿吨,速度在地球引力下快速加快,从每小时6.5万公里增加到7.2万公里,合每秒20公里,这么快的速度,大气层根本无法减速。它进入大气层,开始燃烧,温度接近20000℃,亮度是太阳表面的100万倍,它飞越大西洋,朝墨西哥撞去,但当时的中国东海岸也能看见它。它5秒内就穿越了大气层,爆炸威力相当于1亿兆吨TNT当量。它撞击了墨西哥湾浅水区,那里的海水被蒸发,以每小时16万公里的速度冲击外太空。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形成了一片温度高7800℃的云层,5小时内,这片热云便包围了地球,但却难以消散,小行星还引发了地震和海啸,致使火山大量喷发,云层厚几千米,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 全球温度急剧下降,这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十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 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了,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有恐龙。支持小行星撞击说的科学家们推断,这次撞击相当于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最强烈地震的100万倍,爆炸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核武器总量爆炸的l万倍,导致了2.1万立方公里的物质进入了大气中。由于大气中高密度的尘埃,太阳光不能照射到地球上,导致地球表面温度迅速降低。没有了阳光,植物逐渐枯萎死亡;没有了植物,植食性的恐龙也饥饿而死;没有了植食性的动物,肉食性的恐龙也失去了食物来源,它们在绝望和相互残杀中慢慢地消亡。几乎所有的大型陆生动物都没能幸免于难,在寒冷和饥饿中绝望地死去。撞击假说的支持者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在白垩纪和古近纪地质界线上发现的铱异常和冲击石英。科学家推测,这种高含量的铱元素就是那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带来的,冲击石英就是在撞击过程中形成的。美国人查特吉提出了一种类似的假说。他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撞击地球的兇手不是一颗小行星或者陨石,而是彗星雨。大量的彗星雨撞击到地球上,形成一个环绕地球一周的撞击带,其中有2块巨大的彗星体成为了恐龙大灭绝的“主犯”:一块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墨西哥湾附近的巨大的陨石坑,另外一块撞击到现在的印度大陆上,形成的陨石坑比墨西哥湾附近的陨石坑还大。

② 什么原因使远古动物灭绝

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气候变化,地球进入冰河世纪,大量植物死亡,草食类恐龙消失,肉食性恐龙大会餐过后开始自己吃自己,最恐龙那几只才最后饥渴而死……

详细说法见下文,如果没有耐心就不用看了……
一.陨石碰撞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现在,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___ 科学家们开始为我们描绘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那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啊.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也充满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二.彗星碰撞说:
“彗星碰撞说”是以古生物学者——戴维•劳普以及约翰•塞普柯斯基发表的“古生物的绝种是每两千六百万年发生一次”论点为开端而产生的。路易•阿尔巴勒兹将这个论点及自己的理论送给天体物理学者—查理•谬拉,后来谬拉就认为是由于太阳的半星复仇女神星的引力,周期性地把彗星推向地球的缘故。

三.造山运动说: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就无法再生活下去。因为气后变化,植物也改变了,食草性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的食物,而相继灭绝。草食性恐龙灭绝,肉食性恐龙也失去了依持,结果也灭绝了。此一灭绝过程,持续了1,000—2,000万年。到了白垩纪末期,终至在地球上绝迹。

四.气候变动说:
由于板块移动的结果,海流产生改变,更引起气候巨幅的改变。严寒的气候使植物死亡,恐龙缺乏食物而导致了灭亡。

五.火山喷火说:
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食物死亡。而且,火山喷火使得盐素大量释出,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

六.海洋潮退说:
根据巴克的说法,海洋潮退,陆地接壤时,生物彼此相接触,因而造成某种类的生物绝种。例如袋鼠,袋鼠能在欧洲这种岛屿大陆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陆上遇见别种动物就宣告灭亡。
除了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外,还有疾病与寄生虫等的传染问题。

七.温血动物说:
有些人认为恐龙是温血性动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垩纪晚期的寒冷天候而导致无法存活。因为即使恐龙是温血性,体温仍然不高,可能和现生树獭的体温差不多,而要维持这样的体温,也只能生存在热带气候区。同时恐龙的呼吸器官并不完善,不能充分补给氧,而它们又没有厚毛避免体温丧失,却容易从其长尾和长脚上丧失大量热量。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如果体温降到一定的范围之下,就要消耗体能以提高体温,身体也就很快地变得虚弱。它们过于庞大的体驱,不能进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续几天,可能就会因为耗尽体力而遭到冻死的命运。

八.自相残杀说:
因为气候问题,使花草大量灭绝,从而使以食草为生的食草龙渐渐死亡,而肉食者,也因为没有了食物,而灭绝

九.压迫学说:
恐龙的数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况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龙的灭绝,接着靠食用草食性恐龙为生的肉食性恐龙也因为食物的不足而跟着死亡。(疑点:何以恐龙会在历经了长达约两亿年的生态平衡之后突然增加?为此学说成立的重要关键,也直接地造成了许多学者对恐龙异常增产的原因检讨。)

十.哺乳类犯人说:
在中生代后半,已有哺乳类的祖先生存。根据化石的记录,当时的哺乳类体型甚小,数量也十分有限,直到白垩纪的后期,数量才开始急速增加。推测它们属于以昆虫等为主食的杂食性,这些小型哺乳类发现恐龙的卵之后,即不断取而食之。

十一.种的老化说:
认为恐龙由于繁荣期间长达一亿数千万年,使得肉体过于巨体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现异常发达的现象,因此在生活上产生极大的不便,终于导致绝种。
恐龙中最具代表性的雷龙,体长二十五公尺,体重达三十吨,由于体型过于庞大,使动作迟钝而丧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龙等则因不断巨大化的三只角以及保护头部的骨骼等部位异常发达,反而走向自灭之途。
(本人意见:并非所有的恐龙体型都如此庞大,也有体长仅一公尺左右的小恐龙。另外,也有骨骼像鹿一般,能够轻快奔跑的恐龙。但为什么这种恐龙也同时绝种了呢?而且,异常发达的骨骼等部位,在冷血动物体内,推测能够吸收外界的温度,也能放出体内的热,以调节身体的温度,具有非常有利的功能。由此,我对于恐龙因种的老化而绝种的说法表示怀疑。)

十二.生物碱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恐龙所生存的最后时期—亦即白垩纪,开始出现显花植物,其中某些种类含有有毒的生物碱,恐龙因大量摄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为,哺乳类能够藉味觉和嗅觉来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龙却没有这种能力。
不过,含有生物碱的植物并非突然出现于白垩纪后期,在恐龙绝种的五百万年前已经可以见到。此学说未说明何以恐龙在这段期间内仍能生存。

除了上述的十二种说法之外,还有“传染病”、“来自宇宙的放射线或超新星的爆炸”“未乘上诺亚方舟”、“太阳系震动说”等较鲜为人知的说法,至于那一个才是最好的说法,全凭各人的想法,并没有一定的对与错,毕竟恐龙灭亡之谜还没有真正解开呀!

③ 史前五次物种灭绝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五次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是渴死的
关于五次物种大灭绝的原因人们提出了灾变说、陨石说等几十种说法,但这些说法都是对一定的地质现象或某一物种进行的研究,所以还没有找到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要想找到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必须站在地球演化的高度,对五次物种大灭绝进行整体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根据我提出的地球膨裂说得出的地球演化史认为,46亿年前太阳因燃烧而发生爆炸,飞出许多熔融的火球,地球就是其中之一。40亿年前,由于地球逐渐冷却,岩石圈形成。39亿年前,空气中的水蒸汽凝结成水珠,降回地表形成海洋,这时的海洋覆盖着整个地球,深度1.2万米。38亿年前,生命在海洋中诞生。6亿年前,发生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地球从寒武纪到白垩纪共发生了11次大的膨裂,其中5次形成了大的造山运动[1],每次造山运动都使海洋从大陆上退却[5],造成了物种的大量灭绝。这5次大的物种灭绝每次都与造山运动形成的时间惊人的相同,这绝不是巧合。这5次大灭绝的物种中都有海洋生物,每次都与海退、大陆面积增加、大陆架减少、海平面下降有关[6]。这足以说明地球膨裂,形成造山运动,使海水从大陆上5次退却使物种渴死是造成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证据:
1. 5次造山运动与5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惊人的相同
1.1、寒武纪以来的第一次造山运动是加里东运动。《地球科学辞典》释文:“加里东运动泛指古生代志留纪与泥盆纪之间发生的地壳运动,属早古生代的主造山幕,欧洲普遍用于早古生代变形的名词,以苏格兰的加里东山而命名。那里志留系及更早地层被强烈褶皱,与上泥盆系呈明显的不整合接触”。志留纪始于4.38亿年前,“志留纪及更早地层被强烈褶皱” 这说明第一次造山运动的开始时间是4.4亿年前,这和第一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4.4亿年前完全相同。
1.2、寒武纪以来的第二次造山运动是海西运动。《地球科学辞典》释文:“海西运动又称华力西运动,泛指晚古生代发生于欧洲的造山运动,其时限自泥盆纪初期至二叠纪末”。泥盆始于是4亿年前,“自泥盆纪初期”这说明海西运动始于3.65亿年前,这和第二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3.65亿年前完全相同。
1.3、第3次造山运动是印支运动。《CNKI知识元数据库》:“印支运动是从三叠纪到早侏罗世之间的地壳运动”。三叠纪始于2.5亿年前,这说明印支运动始于2.5亿年前,这和第3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2.5亿年前完全相同。
1.4、第4次造山运动是燕山运动。网络网网络:“燕山运动,侏罗纪和白垩纪期间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侏罗纪始于2.05亿年前,这说明燕山运动始于2.05亿年前。这和第4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2.05亿年前完全相同。
1.5.第5次造山运动是喜马拉雅运动。网络网网络:“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 新生代始于6500万年前,这说明喜马拉雅运动始于6500万年前。这和第5次物种大灭绝的时间6500万年前完全相同。
2、5次大灭绝物种的生存方式
由于地球发生膨裂,形成5次大的造山运动,使海水从陆地上逐步退却,一些浅海变成了陆地[2],原先生活在这些浅海地区的海洋浮游生物、海洋底栖生物的生存方式适应不了陆地环境而灭绝了。由于海退,沼泽和浅水湖干涸了,一些生活在沼泽和浅水湖地带的两栖类和爬行类消亡了。这些灭亡的物种都是些浅海、底栖、固着、不能主动寻找食物、体形庞大、喜欢水环境的物种[6]。
奥陶纪末4.4亿年前第1次大灭绝的物种主要是生活在水体的各种无脊椎动物,这次灭绝中死去的大多数为原始海洋生物。当海水从陆地上退出,这些生活在海洋表面或靠近水面、固着在海底的生物,由于适应不了陆地生存环境而难逃死亡的噩运。
泥盆纪末3.65亿年前第2次大灭绝的物种主要是许多鱼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这次灭绝的主要是一些原始鱼类,它们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很差。当海水退去,这些原始鱼类因适应不了新的环境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叠纪末2.5亿年前第3次大灭绝的物种主要是海百合、腕足动物、苔藓虫组成的表生、固着生物、75%的两栖类、85%的爬行类。当海水从陆地上退出,这些被动摄食、固着海底的生物由于适应不了变化了的环境而被那些可移动、主动摄食的生物取代了。两栖类的卵和幼年期仍生活在水中,它们还不能远离水边,扩散的范围很小,一旦海水退去,这些两栖类必然会走向灭亡。
三叠纪末2.05亿年前第4次大灭绝的物种主要是海洋生物、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蕨类植物生活在水边。当海水退去,土地变得干旱,这些蕨类植物适应不了这种干旱环境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
白垩纪末6500万年前第5次灭绝的物种主要是裸子植物、恐龙等爬行动物、菊石等。裸子植物生长在湿润地区;恐龙生活在沼泽和浅水湖地带;翼龙生活在岸边的悬崖上[3]。一旦海水退去,这些依赖水环境生存的生物必然会遭到灭顶之灾。
3、5次大灭绝物种的生殖方式
那些生活在浅海、滨海地区、不论是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它们的生殖方式离不开水环境,一旦离开了水环境,这些物种就不能进行生殖。因为地球发生膨裂,形成5次大的造山运动,使海水从陆地上逐步退却,浅海变成了陆地,这些物种没有了生殖的水环境,所以必然走向灭绝。
奥陶纪灭绝的生活在水体的各种无脊椎动物。它们生活在海洋表面或靠近水面,它们的繁殖也在海洋表面进行。当海水退去,浅海变成陆地的时候,这些在浅海中进行繁殖的无脊椎动物,由于不能在陆地上进行繁殖而灭绝了。
泥盆纪灭绝的主要是鱼类和70%的无脊椎动物。鱼类主要在浅海中进行卵生繁殖,当海水退去,由于这些鱼类不能在陆地上进行产卵受精而退出历史舞台。
二叠纪灭绝的物种主要是腕足动物、75%的两栖类、80%爬行类。两栖类的卵和幼年期仍生活在水中,一旦海水退去,这些两栖类由于不能在水中产卵、幼年期不能在水中生活而消亡。
三叠纪灭绝的物种主要是海洋生物和古代蕨类。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独立生活,在水的帮助下受精形成合子,配子体没有水不能受精。当海水退去,气候变得干旱的情况下,由于蕨类植物不能进行正常受精而被裸子植物所取代。
白垩纪灭绝的物种主要是裸子植物、恐龙等爬行动物、菊石、箭石等。恐龙下蛋后,用土埋上,靠阳光孵化。恐龙蛋的孵化,一靠温度,二靠湿度。温度过高,胚胎发育过于迅速,胚胎死亡增加;湿度过低,将加速蛋内水分蒸发,造成失水过多,引起胚胎和壳膜粘连而导致胚胎死亡。由于海水退去,气候变得干燥,气温升高,土地干旱,土壤的湿度下降,恐龙因为湖泊干涸渴死,恐龙蛋不能正常孵化(广东河源15000枚恐龙蛋没有孵化便是最好证明)最终导致灭绝。裸子植物的胚珠和种子是裸露的。由于气候干燥,裸露的种子很快被晒干而失去发芽能力,裸子植物最终被种子由果实包裹的能在干旱条件下繁植的被子植物所取代。由于卵生对温度和湿度的依赖性特强,所以卵生动物被胎生的哺乳动物所取代。
由于地球发生膨裂,形成造山运动,使海洋从大陆上逐次退却,使大陆面积增加、气候干燥、土地干旱,湖泊干涸,绝大部分动物被渴死了。虽然大陆上还有很少水源,剩下的那些生存方式和生殖方式需要水环境的物种因为不适应新的干旱环境灭绝了,因此,总的从缺水的角度说五次物种大灭绝的真正原因是渴死的。
参考文献
[1]、 柴东浩、陈廷愚:《新地球观——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版
[2]、金性春:《漂移的大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版
[3]、汪建川:《走进自然博物馆》2001、12版
[4]、网络网;赖柏林地球膨裂说
[5]、网络网:《中国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
[6]、网络网:五次物种大灭绝
作者:赖柏林

④ 地球物种大灭绝的原因有哪些人类会不会因此被灭绝

人们已知的物种大灭绝,总共有五次,最严重的时候,地球上96%的物种都灭绝了。灭绝的原因大多数是环境和天灾造成的,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人类有足够的能力去抵御,可是也不能确定人类不会因此而灭绝。比如说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就是由于天灾引起的。按照规律性来说,大灭绝大概6200万年会持续一次。

3、现在的科技

现在人类的科技,抵御一些普通的灾害,或者救援一些受灾地区,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可也要考虑到一点,那就是人类无法预知灾害的来临。如果突发重大灾难,像是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以现在人类的科技来说,可能真的要面临灭绝。

⑤ 为什么史前动物会灭绝

这是一个正常的自然现象,不光是史前生物,即使今天的生物也在灭绝的,人类也不可能逃脱这种厄运的,只是时间的问题,我说不好人类在多少个地质年代以后会灭绝,但是我知道一定会的,只是这个时间会很遥远的。

⑥ 为什么远古生物会灭绝

因为远古时期天灾较多。
远古时期地球气候不稳定,而且较大的陨星撞地球的情况偶尔会发生,地球容易出现极端的气候情况,适应不了极端气候的生物自然就会灭绝了。

⑦ 远古地球生物大规模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一些科学家发现,每隔2600万年,地球上70%左右的生物就要遭到一次灭绝性灾难。

是什么使地球上的生物遭到如此厄运呢?

科学家提出了几种假说。一种比较权威的假说认为,太阳与另一颗至今尚未发现的恒星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双星系统。这颗伴星离太阳最近时只有0.5光年,是一颗很暗淡的矮星,每2600万年与太阳相互绕行一周,当它与太阳最近的时候,就会从太阳系外引来无数彗星,有一些彗星的彗核将与地球相撞使地球表面激起大量尘埃,遮天蔽日,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生物链遭到破坏,地球变成了毫无生机的冰冷世界,生物大规模灭绝。

现在科学家正在全力寻找这颗尚未发现,但已经命名的“复仇”星。如果它被找到,那么地球上生物大规模灭绝之谜的谜底将被揭开。

⑧ 远古时期的巨型生物,为什么逐渐都灭绝了

地球上到底生活过多少动物,即使最好的科学家也无法弄清楚,但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在古代,地球上确实生活着许多大型动物,它们的体型和性格各不相同,它们有的性格温顺。某些性格凶猛,站在食物链的顶端,但是这些大型动物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几乎没有天敌,除了幼年期和衰老时候可能会遭到猎杀,它们都很难去死。那么,这些巨型生物为什么逐渐都灭绝了?


因此,当今地球上如此之少的巨型生物之所以与人类狩猎密不可分。地球上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已经揭晓,灭绝的罪魁祸首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人类。

⑨ 远古时代动物怎么灭绝的

远古时代动物灭绝,是因为地质灾害,火山喷发,地震等天灾,导致动物大量灭绝。

阅读全文

与远古生物为什么会灭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6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3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4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