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检测微生物指标有什么要求,都有哪些检测项目费用多少
做微生物指标的检测,要求是无菌的环境,和无菌的操作技术。微生物检测项目最常见的就是活菌总数计数,另外就是可以做单一菌种的培养和鉴定。还有卫生指标要求的霉菌总数。有害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计数等。单项的微生物如活菌总数的检测费用在500~600左右。如果做菌种鉴定,预估在1500的样子,不同的检测机构,费用有较大差别。
❷ 生物肥料检测包括哪些内容
以生物有机肥为例,检测指标有:
各有效活菌数、有机质含量、氮磷钾养分含量、水分含量、其它产品质量标准规定的物质含量(如腐殖酸、微量元素等)
❸ 生物监测的特点是什么主要有哪些
特点:长期性 综合性 富集性检测方法 生态检测 生物生理 生化指标测定 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测定 检测技术 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荧光光谱法测叶绿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微囊毒素
❹ 水质监测的常规五项指标是哪些
污水的五个检测项目一般是pH值检测、SS项目检测、氨氮检测、BOD检测和COD检测。
这些项目的测试内容如下:
1、PH值检测:指pH测试,也指氢离子浓度指数,即污水中氢离子总数与总物质含量的比值。
2、SS项目检测:指水中悬浮物的检测,包括不溶性无机物、有机物、砂、粘土、微生物等。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3、氨氮检测:氨氮是指水中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的氮,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它是水体中的主要OD污染物,对鱼类和某些水生生物具有毒性。
4、BOD检测:指生化需氧量的检测。生化需氧量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分解一定水量水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5、COD检测:化学需氧量检测是测定水样中需要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的化学方法,可以通过减少水中的物质来反映污染程度。
污水分类: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并被生活废料所污染的水。其水质、水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夏季用水相对较多,浓度低;冬季相应量少,浓度高。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是它有适合微生物繁殖的条件,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从卫生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危害性。
2、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在工矿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可分为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生产污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也包括热污染(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温超过60℃的水);生产废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但未直接参与生产工艺、未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或只是温度少有上升的水。生
产污水需要进行净化处理;生产废水不需要净化处理或仅需做简单的处理,如冷却处理。生活污水与生产污水的混合污水称为城市污水。
3、初期雨水
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是指初期雨水。由于初期雨水冲刷了地表的各种污染物,污染程度很高,故宜作净化处理。
4、水体受污染的原因: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严重。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差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污水
❺ 污水监测的生物学指标
水质监测是一个监测水体的过程,主要用于监视和测定水中存在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监测过程中可依据水体含污染物情况、及水质的变化趋势而进行评价,可为环境管理领域、环境科学研究领域提供有力的数据和资料。最常用且有效的仪器是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仪,污水厂水质监测系统是水质监测仪和监测中心组成的系统,方便且及时监测水质。
地表水监测和地下水监测是比较经常用到水质监测的对象;除此之外还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事故监测。水质标准可分为三种,物理指标、化学指标、以及微生物指标。那么,水质监测应该测的指标都有哪些?
水质检测指标主要包括:
1.水体的颜色色度:国家规定饮用水的色度应小于15度。
2.臭味程度:有机物存在于水体中导致臭味产生,原因包括原水水质改变以及水处理不充分。
3.浑浊度:浑浊度越高,说明水体中的有机物、病毒、细菌等等的微生物含量越高,消毒杀菌效果越差;反之微生物含量越少,消毒杀菌效果越好。
4.肉眼可见物:肉眼可见的水中悬浮的物质、水中存在的垃圾。
5.化学需氧量:化学氧化剂在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所需氧量称为化学耗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说明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越多。
6.余氯:污水经过加氯消毒并反应一定的时间后,留在水中的有效氯量称为余氯。加氯消毒以保证供水水质。
7.细菌数量:水中含有多种细菌,来源极其广泛。国家规定饮用水含细菌标准为1毫升水中细菌总数应少于100个。
8.总大肠菌群:检测情况可说明水中是否含有粪便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
9.耐热大肠菌群:非常贴切地反映了食物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和总大肠菌群一样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❻ 水环境生物监测中,常用的种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有哪些分别简述之。
生物多样性测定主要有三个空间尺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γ多样性。α多样性主要关注局域均匀生境下的物种数目,因此也被称为生境内的多样性(within-habitat diversity)。β多样性指沿环境梯度不同生境群落之间物种组成的的相异性或物种沿环境梯度的更替速率也被称为生境间的多样性(between-habitat diversity),控制β多样性的主要生态因子有土壤、地貌及干扰等。γ多样性描述区域或大陆尺度的多样性,是指区域或大陆尺度的物种数量,也被称为区域多样性(regional diversity)。控制γ多样性的生态过程主要为水热动态,气候和物种形成及演化的历史。
生物方法是根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原理,通过测定水生生物的变化,间接判断水质。比较常用的方法有:1、指示生物法。指示生物指在一定的水环境中生活、当水环境质量发生变化时便敏感地呈现出受害症状甚至消亡的生物。观察和测定指示生物个体和种群的变化,可以比较准确地判断出环境质量状况。2、群落结构法。群落结构指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地域)内互相依存的一定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组成。监测水生生物的这种群落结构的变化可判断水质状况。3、生物测试法。即利用水生生物受到污染物的毒害后,产生生理机能变化的症状来判断水体污染状况。早在1987年,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就开展了水利部水利开发基金项目《珠江三角洲水质生物监测方法研究》工作,并获得珠江水利委员会科技进步奖。该课题历时两年,进行了5航次,共41个测点的监测,较为系统地进行了底栖动物监测、菌类监测、浮游植物监测等方法研究,该研究的主要成果,明确提出珠江三角洲水域可指示水质的10种底栖动物,根据与底栖动物存亡最密切的氧为参数,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等指标的限制值,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等,尝试用指示生物结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五个水质类别判定各水域的水环境质量。同时也选用50种藻类,根据藻类出现的种类及密度和相应的水质类别,找出相关关系,推断水域的水质。
❼ 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生物监测分别有哪
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生物监测,大方向来说有两个指标,一个是理化指标,一个是微生物指标
理化指标主要是指一些重金属残留,各种金属离子残留等
微生物指标主要是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还有一些致病菌等 具体参照GB
❽ 常规地表水生态断面监测中,生物方面的指标都有哪些
生物量 生物密度 物种多样性指数 这是用得最多的
❾ 水质检测中,有哪些生物指标
水质检测中,有哪些生物指标
水质检测指标有以下几种: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6)细菌总数: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垃圾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7)总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被杀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8)耐热大肠菌群: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9) 大肠埃希氏菌 :大肠细菌(E.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不致病,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 常居菌 ,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的致病性强,引起腹泻,统称病致病大肠杆菌.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G-杆菌,多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埃希菌属(Escherichia)是其中一类,包括多种细菌,临床上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大肠埃希菌( E.coli )通称大肠杆菌,是所有哺乳动物大肠中的正常寄生菌,一方面能合成维生素B及K供机体吸收利用.另一方面能抑制腐败菌及病原菌和真菌的过度增殖.但当它们离开肠道的寄生部位,进入到机体其他部位时,能引起感染发病.有些菌型有致病性,引起肠道或尿路感染性疾患.简而言之,大肠埃希菌=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