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生物识别技术有哪些

生物识别技术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5-11 08:29:59

⑴ 生物识别技术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纹、脸象、虹膜等)和行为特征(如笔迹、声音、步态等)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根据IBG(International Biometric Group,国际生物识别小组)2009年的统计结果,市场已有多种针对不同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应用。其中,占有率最高的就是指纹识别了。生物识别技术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具安全、保密和方便性。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随地可用等优点。
1、指纹识别:实现指纹识别有多种方法。其中有些是仿效传统的公安部门使用的方法,比较指纹的局部细节;有些直接通过全部特征进行识别;还有一些使用更独特的方法,如指纹的波纹边缘模式和超声波。有些设备能即时测量手指指纹,有些则不能。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指纹识别对于室内安全系统来说更为适合,因为可以有充分的条件为用户提供讲解和培训,而且系统运行环境也是可控的。由于其相对低廉的价格、较小的体积(可以很轻松地集成到键盘中)以及容易整合,所以在工作站安全访问系统中应用的几乎全部都是指纹识别。
2、手掌几何学识别:手掌几何学识别就是通过测量使用者的手掌和手指的物理特征来进行识别,高级的产品还可以识别三维图象。作为一种已经确立的方法,手掌几何学识别不仅性能好,而且使用比较方便。它适用的场合是用户人数比较多,或者用户虽然不经常使用,但使用时很容易接受。如果需要,这种技术的准确性可以非常高,同时可以灵活地调整生物识别技术性能以适应相当广泛的使用要求。手形读取器使用的范围很广,且很容易集成到其他系统中,因此成为许多生物识别项目中的首选技术。
3、声音识别:声音识别就是通过分析使用者的声音的物理特性来进行识别的技术。现今,虽然已经有一些声音识别产品进入市场,但使用起来还不太方便,这主要是因为传感器和人的声音可变性都很大。另外,比起其他的生物识别技术,它使用的步骤也比较复杂,在某些场合显得不方便。很多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相信声音识别技术将取得重大进展。
4、视网膜识别:视网膜识别使用光学设备发出的低强度光源扫描视网膜上独特的图案。有证据显示,视网膜扫描是十分精确的,但它要求使用者注视接收器并盯着一点。这对于戴眼镜的人来说很不方便,而且与接受器的距离很近,也让人不太舒服。所以尽管视网膜识别技术本身很好,但用户的接受程度很低。因此,该类产品虽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重新设计,加强了连通性,改进了用户界面,但仍然是一种非主流的生物识别产品。
5、虹膜识别:虹膜识别是与眼睛有关的生物识别中对人产生较少干扰的技术。它使用相当普通的照相机元件,而且不需要用户与机器发生接触。另外,它有能力实现更高的模板匹配性能。因此,它吸引了各种人的注意。以前,虹膜扫描设备在操作的简便性和系统集成方面没有优势,我们希望新产品能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
6、签名识别:签名识别在应用中具有其他生物识别所没有的优势,人们已经习惯将签名作为一种在交易中确认身份的方法,它的进一步的发展也不会让人们觉得有太大不同。实践证明,签名识别是相当准确的,因此签名很容易成为一种可以被接受的识别符。但与其他生物识别产品相比,这类产品现今数量很少。
7、面部识别:这是一种相当引人注意的技术,它的性能也经常被误解。关于面部识别,经常有一些夸张的言论,但实际是很难实现的。比较两个静态图象是一回事,在人群中发现和确认某个人的身份而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有些系统宣称能做到后一点,但它们实际上做的是前一种事,这实际并不是生物识别。从用户的角度很容易理解面部识别的吸引力,但人们对这种技术的期望应该比较现实。面部识别在实际应用中还很少成功。但一旦克服了技术障碍,它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识别方法。2012年,武汉公安正构建一套高精准人像识别系统,建成后能在1秒钟内比对1亿次图像,瞬间可辨认嫌疑人。
这套系统主要通过安装在城市道路路口、两侧以及公交车上的25万个视频探头进行图像采集。视频监控将捕捉到的人像,与后台数据中犯罪嫌疑人面部特征进行精确比对,可在几秒内锁定犯罪嫌疑人。这套系统将在2013年3月投入实战应用。

⑵ 目前来说,哪种生物识别技术是最可靠安全的

最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静脉识别等。其中掌静脉识别技术与指纹、人脸等常见生物识别技术相比较,具有下列天然优势:
1.掌静脉属于内部非肉眼可见的生物特征,世界上现有公开技术都无法完成复制伪造。而指纹和人脸属于外部生物特征,容易被复制伪造;
2.独特的算法和合理的采样点设计,保证了最高级别的识别率和防错率;
3.相比指纹识别产品,具有支持非接触式使用的优势,更卫生。
4.相比人脸识别产品,对环境光线和使用者站立位置及姿态的要求几乎没有限制,更为易用可靠。

⑶ 生物识别有哪些种类

现今已经出现了许多生物识别技术,如指纹识别、手掌几何学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面部识别、签名识别、声音识别等,但其中一部分技术含量高的生物识别手段还处于实验阶段。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将有越来越多的生物识别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视网膜识别

视网膜识别使用光学设备发出的低强度光源扫描视网膜上独特的图案。有证据显示,视网膜扫描是十分精确的,但它要求使用者注视接收器并盯着一点。这对于戴眼镜的人来说很不方便,而且与接受器的距离很近,也让人不太舒服。所以尽管视网膜识别技术本身很好,但用户的接受程度很低。因此,该类产品虽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重新设计,加强了连通性,改进了用户界面,但仍然是一种非主流的生物识别产品。

虹膜识别

虹膜识别是与眼睛有关的生物识别中对人产生较少干扰的技术。它使用相当普通的照相机元件,而且不需要用户与机器发生接触。另外,它有能力实现更高的模板匹配性能。因此,它吸引了各种人的注意。以前,虹膜扫描设备在操作的简便性和系统集成方面没有优势,我们希望新产品能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

签名识别

签名识别在应用中具有其他生物识别所没有的优势,人们已经习惯将签名作为一种在交易中确认身份的方法,它的进一步的发展也不会让人们觉得有太大不同。实践证明,签名识别是相当准确的,因此签名很容易成为一种可以被接受的识别符。但与其他生物识别产品相比,这类产品现今数量很少。

面部识别

这是一种相当引人注意的技术,它的性能也经常被误解。关于面部识别,经常有一些夸张的言论,但实际是很难实现的。比较两个静态图象是一回事,在人群中发现和确认某个人的身份而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了。有些系统宣称能做到后一点,但它们实际上做的是前一种事,这实际并不是生物识别。从用户的角度很容易理解面部识别的吸引力,但人们对这种技术的期望应该比较现实。面部识别在实际应用中还很少成功。但一旦克服了技术障碍,它将成为一种重要的生物识别方法。2012年,武汉公安正构建一套高精准人像识别系统,建成后能在1秒钟内比对1亿次图像,瞬间可辨认嫌疑人。

这套系统主要通过安装在城市道路路口、两侧以及公交车上的25万个视频探头进行图像采集。视频监控将捕捉到的人像,与后台数据中犯罪嫌疑人面部特征进行精确比对,可在几秒内锁定犯罪嫌疑人。这套系统将在2013年3月投入实战应用。

面部识别技术应用在很多领域

1、企业、住宅安全和管理。如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人脸识别防盗门等。

2、电子护照及身份证。

3、公安、司法和刑侦。

4、自助服务。

5、信息安全。如计算机登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

基因识别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开展,人们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并将其应用到个人身份识别中。因为在全世界60亿人中,与你同时出生或姓名一致、长相酷似、声音相同的人都可能存在,指纹也有可能消失,但只有基因才是代表你本人遗传特性的、独一无二、永不改变的指征。据报道,采用智能卡的形式,储存着个人基因信息的基因身份证已经在中国四川、湖北和香港出现。

制作这种基因身份证,首先是取得有关的基因,并进行化验,选取特征位点(DNA指纹),然后载入中心的电脑储存库内,这样,基因身份证就制作出来了。如果人们喜欢加上个人病历并进行基因化验的话,也是可以的。发出基因身份证后,医生及有关的医疗机构等,可利用智能卡阅读器,阅读有关人的病历。

基因识别是一种高级的生物识别技术,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还不能做到实时取样和迅速鉴定,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

除了上面提到的生物识别技术以外,还有通过气味、耳垂和其他特征进行识别的技术。但它们现今还不能走进日常生活。

静脉识别

静脉识别,使用近红外线读取静脉模式,与存储的静脉模式进行比较,进行本人识别的识别技术。工作原理,是依据人类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而使用特定波长光线对手指进行照射,可得到手指静脉的清晰图像。利用这一固有的科学特征,将实现对获取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手指静脉的生物特征,再将得到的手指静脉特征信息与事先注册的手指静脉特征进行比对,从而确认登录者的身份。

静脉识别系统就是首先通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静脉分布图,从静脉分布图依据专用比对算法提取特征值,通过红外线 CCD摄像头获取手指、手掌、手背静脉的图像,将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将特征值存储。静脉比对时,实时采取静脉图,提取特征值,运用先进的滤波、图像二值化、细化手段对数字图像提取特征,同存储在主机中静脉特征值比对,采用复杂的匹配算法对静脉特征进行匹配,从而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确认身份。

在巨大的市场发展形势面前,将静脉识别产品嵌入到门禁控制系统中的新一代门禁控制产品正随着前些年的铺垫而日趋成熟。为了谋求门禁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和赶上门禁市场飞速发展的列车,国内拥有静脉识别技术的企业整装待发,谋求爆破式发展。在此基础上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系列产品,并成功应用到监狱、计划生育、煤矿、信息安全、金融、教育、社保等行业或部门。而与此同时,众多门禁企业也正以引入“静脉”为门禁市场开辟蓝海。

步态识别

步态识别,使用摄像头采集人体行走过程的图像序列,进行处理后同存储的数据进行比较,来达到身份识别的目的。中科院自动化所已经进行一定研究。步态识别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具有其它生物识别技术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即在远距离或低视频质量情况下的识别潜力,且步态难以隐藏或伪装等。步态识别主要是针对含有人的运动图像序列进行分析处理,通常包括运动检测、特征提取与处理和识别分类三个阶段。

但是制约其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拍摄角度发生改变,被识别人的衣着不同,携带有不同的东西,所拍摄的图像进行轮廓提取的时候会发生改变影响识别效果。但是该识别技术却可以实现远距离的身份识别在主动防御上有突出的性能。如果能突破现有的制约因素,在实际应用中必定有用武之地。

人物识别

人物识别,又叫人脸识别,或称人像识别,运用人工智能领域内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特指利用分析比较人物视觉特征信息进行身份鉴别的计算机技术。人物识别概述 广义的人物识别实际包括构建人物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包括人物图像采集、人物定位、人物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物识别特指通过人物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术或系统。

人物识别的应用

2010年,物联网产业被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获得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十二五"规划出台后,物联网成为最耀眼的产业明星。

作为物联网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处在行业快速增长阶段。在本次评选活动中也受到了更多关注。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2001年起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全球生物识别市场根据不同的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电子门禁控制与考勤管理、计算机终端的进入控制、政府及司法部门(人脸识别系统或指纹识别系统)、消费者或商家用于买卖交易及其他多种应用。

⑷ 生物识别技术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一、虹膜识别技术
虹膜是一种在眼睛中瞳孔内的织物状各色环状物,每一个虹膜都包含一个独一无二的基于像冠、水晶体、细丝、斑点、结构、凹点、射线、皱纹和条纹等特征的结构,据称,没有任何两个虹膜是一样的。 虹膜技术的优点: 1、便于用户使用;
2、可能会是最可*的生物识别技术; 3、无需物理的接触; 虹膜技术的缺点: 1、虹膜技术的缺点:
2、一个最为重要的缺点是它没有进行过任何的测试,当前的虹膜识别系统只是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小规模的试验,而没有进行过现实世界的唯一性认证的试验; 3、很难将图像获取设备的尺寸小型化;
4、需要昂贵的摄像头聚焦,一个这样的摄像头的最低价为7000美元; 5、镜头可能产生图像畸变而使可*性降低; 6、黑眼睛极难读取; 7、需要较好光源。 二、视网膜识别技术
视网膜也是一种用于生物识别的特征,有人甚至认为视网膜是比虹膜更唯一的生物特征,视网膜识别技术要求激光照射眼球的背面以获得视网膜特征的唯一性。
视网膜技术的优点:
1、视网膜是一种极其固定的生物特征,不磨损、不老化、不受疾病影响; 2、使用者无需和设备直接接触;
3、是一个最难欺骗的系统,因为视网膜不可见,所以不会被伪造。 视网膜识别的缺点: 1、未经测试;
2、激光照射眼球的背面可能会影响使用者健康,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对消费者而言,视网膜技术没有吸引力; 4、很难进一步降低成本。
2、可能会是最可*的生物识别技术; 3、无需物理的接触; 虹膜技术的缺点:
2、一个最为重要的缺点是它没有进行过任何的测试,当前的虹膜识别系统只是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小规模的试验,而没有进行过现实世界的唯一性认证的试验; 3、很难将图像获取设备的尺寸小型化;
4、需要昂贵的摄像头聚焦,一个这样的摄像头的最低价为7000美元; 5、镜头可能产生图像畸变而使可*性降低; 6、黑眼睛极难读取; 7、需要较好光源。 三、面部识别
面部识别技术通过对面部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识别,识别技术基于这些唯一的特征时非常复杂,需要人工智能和机器知识学习系统。用于扑捉面部图像的两项技术为标准视频和热成像技术。标准视频技术通过一个标准的摄像头摄取面部的图像或者一系列图像,捕捉后,记录一些核心点(例如眼睛、鼻子和嘴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形成模板;热成像技术通过分析由面部的毛细血管的血液产生的热线来产生面部图像,与视频摄像头不同,热成像技术并不需要在较好的光源条件下,因此即使在黑暗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一个算法和一个神经网络系统加上一个转化机制就可将一幅指纹图像变成数字信号,最终产生匹配或不匹配信号。
面部识别的优点:
1、面部识别是非接触的,用户不需要和设备直接的接触; 面部识别的缺点:
1、尽管可以使用桌面的视频摄像,但只有比较高级的摄像头才可以有效高速的扑捉面部图像;
2、使用者面部的位置与周围的光环境都可能影响系统的精确性; 3、大部分研究生物识别的人公认面部识别最不准确,也最容易被欺骗;
4、面部识别技术的改进有赖于提取特征与比对技术的提高,采集图像的设备比技术昂贵得多;
5、对于因人体面部的如头发,饰物,变老以及其他的变化需要通过人工智能补偿,机器学习功能必须不断地将以前得到的图像和现在的得到的进行比对;以改进核心数据和弥补微小的差别;
6、很难进一步降低成本,必需以昂贵的费用去卖高质量的设备。 四、签名识别
签名作为身份认证的手段已经用了几百年了,而且我们都很熟悉在银行的格式表单中签名作为我们身份的标志。将签名数字化是这样一个过程:测量图像本身以及整个签名的动作——在每个字母以及字母之间的不同的速度、顺序和压力。签名识别和声音识别一样,是一种行为测定学。
签名识别的优点:
1、容易被大众接受,是一种公认的身份识别的技术;
的变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签名也会随着而改变; 2、在Internet上使用不便;

3、用于签名的手写板结构复杂而且价格昂贵,因为和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的分辨率差异很大,在技术上将两者结合起来较难; 4、很难将尺寸小型化。 五、声音识别技术

声音识别也是一种行为识别技术,识别设备不断地测量、记录声音的波形和变化。声音识别基于将现场采集到的声音同登记过的声音模板进行精确的匹配。 声音识别的优点:
声音识别也是一种非接触的识别技术,用户可以很自然地接受。 声音识别的缺点:
作为行为识别技术,声音变化的范围太大,很难精确的匹配;
声音会随着音量、速度和音质的变化(例如感冒时)而影响到采集与比对的结果; 很容易用录在磁带上的声音来欺骗声音识别系统; 高保真的麦克风很昂贵。
六、指纹识别系统
指纹识别作为识别技术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有着坚实的市场后盾,按照一般人的看法,指纹识别技术通过分析指纹的全局特征和指纹的局部特征,特征点如嵴、谷和终点、分*点或分歧点,从指纹中抽取的特征值可以非常的详尽,可以可*地确认一个人的身份。
平均每个指纹都有几个独一无二可测量的特征点,每个特征点都有大约七个特征,我们的十个手指产生最少4900个独立可测量的特征。
两种主要的用来采集指纹图像的技术为光学技术和电容技术。光学技术需要一个光源从棱镜反射按在一个取像头的手指,光线照亮指纹从而采集到指纹。采用电容技术的半导体技术,按压到采集头上的手指的脊和谷在手指表皮和芯片之间产生不同的电容,芯片通过测量空间中的不同的电容场得到完整的指纹。因为电容技术的芯片昂贵,芯片的大小和手指相当就已价格昂贵,所以几家公司试图推出比指纹更小的芯片只采集部分的指纹,使用这种采集方式,用户放置手指的位置必须非常精确而且只使用部分指纹必然没有采集全部指纹可*。
电容采集头容易受到干扰:60HZ的电缆线的干扰、用户接触时的干扰、指纹采集器内部的电干扰等。电容采集头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可*性,无论是静电干扰,汗液中的盐分或者其他的脏物以及手指磨损都会使采集头很难读取指纹。实际上,光学采集提供更加可*的解决方案。通过光学取像技术的不断改进,光学指纹采集仪以无可挑剔的性能与相对非常低的价格使电容方案相形见绌。 指纹识别的优点:

1、指纹是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并且它们的复杂度足以提供用于鉴别的足够特征; 2、如果要增加可*性,只需登记更多的指纹、鉴别更多的手指,最多可以多达十个,而每一个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
3、扫描指纹的速度很快,使用非常方便;
4、读取指纹时,用户必需将手指与指纹采集头相互接触,与指纹采集头直接 5、接触是读取人体生物特征最可*的方法;
6、指纹采集头可以更加小型化,并且价格会更加的低廉; 指纹识别的缺点:
1、某些人或某些群体的指纹指纹特征少,难成像;
2、过去因为在犯罪记录中使用指纹,使得某些人害怕“将指纹记录在案”。
3、实际上现在的指纹鉴别技术都可以不存储任何含有指纹图像的数据,而只是存储从指纹中得到的加密的指纹特征数据;
4、每一次使用指纹时都会在指纹采集头上留下用户的指纹印痕,而这些指纹痕迹存在被用来复制指纹的可能性。
综合以上比较,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最方便、可*、非侵害和价格便宜的生物识别技术解决方案,对于广大市场的应用有着很大的潜力。

⑸ 生物识别技术有几种

所谓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统计学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的鉴定。说到生物识别的几种技术,我们日常中最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就是指纹识别仪了吧。

指纹识别仪,是通过比较不同指纹的细节特征点来进行鉴别的,要知道人的指纹具有唯一性,指纹相似度高达99%以上的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同一人了,也因为指纹识别仪操作简单,快捷,而成为生物识别领域使用最广的一种技术。主要使用有公司考勤、安全防盗口、网上身份认证、银行金库口系统等等。甚至现今的手机,电脑上面都使用到了指纹识别。

再就是人脸识别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刷脸。以前常说的“靠脸吃饭”,在马云把人脸识别技术引入到支付宝之后,终于实现了。人的面容各异,即便是一对孪生兄弟也可以使用人类学方法测量发现差异。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根据,面部特征的区别,利用特殊的算法,识别出,两张脸是否属于同一人。现阶段来说“刷脸”使用的范围还不算太广,毕竟,这对人们隐私的侵犯远远大于指纹探测仪。

声音识别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录入使用者的声音,进行对比来确定身份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一般上来说比指纹识别技术更方便,但它确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准确率太低,如果主人因感冒或咽喉肿痛导致声音嘶哑,可能就会被系统错认,从而无法使用该语音识别系统。又或者有模仿大师直接模仿使用者的声音,也有很大的几率骗过语音识别系统,所以这种技术,使用上远不及方便度没它高的指纹识别仪。

最后是掌静脉识别技术,掌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安全度极高的生物识别技术。其工作原理是使用近红外线感应器采集手掌静脉分布特征值经加密处理成不可逆的计算机数据放置于数据库中,在需要身份认证时,再次采集掌静脉数据并与数据库进行比对来识别个人身份。手掌的纹路是远远多于手指上的纹路,如果说指纹识别仪还有不小的几率被人破解的话,掌静脉识别仪就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根本就不可能存在整个手掌纹路完全一样的人,而且,想拓印掌纹也比拓印指纹要难得多,安全性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当然,生物识别技术不止这么几种,具体的,你可以去网络搜下

⑹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1、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包括身体特征如指纹、静脉、掌型、视网膜、虹膜、人体气味、脸型、甚至血管、DNA、骨骼等;行为特征如签名、语音、行走步态等。生物识别系统则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的特征转化成数字代码,并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成特征模板。


2、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是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这里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唯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遗传性或终身不变等特点。



(6)生物识别技术有哪些扩展阅读:


1、全球生物识别市场结构中,指纹识别份额达到58%,人脸识别的份额为18%,紧随其后的是新兴的虹膜识别,份额为7%,此外还有与指纹识别类似的掌纹识别,以及声纹识别和静脉识别等。


2、人脸与人体的其它生物特征(指纹、虹膜等)一样与生俱来,它的唯一性和不易被复制的良好特性为身份鉴别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3、我国第二代身份证便实现了指纹采集,且各大智能手机都纷纷实现了指纹解锁功能。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指纹识别早已经在消费电子、安防等产业中广泛应用,通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技术方面也在不断的革新。

⑺ 生物识别技术的种类有哪些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哪些呢?
方法/步骤
所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就是通过,高科技手段,对生物固有的生理特性和行为特性,进行身份的验证。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哪些呢?
第一个我们比较常用的,就是指纹识别技术,一般上班的时候打卡就需要指纹识别。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哪些呢?
第二个常见的就是,虹膜识别技术。虹膜技术识别,就根据眼睛内的虹膜来进行身份的识别。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哪些呢?
还有一个就是,DNA识别技术。这种技术我们在侦破案件的时候会经常看到。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哪些呢?
还有就是根据写出来的字,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笔迹来识别。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哪些呢?
还可以通过对,一个人说话的声音来识别,也就是我们平常在电视里会看到的语音识别功能。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哪些呢?

⑻ 生物识别领域技术有哪些比较厉害的技术

⑼ 生物识别技术前景可期,你知道生物识别都有哪几

生物识别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技术应用范围愈加广泛

生物识别技术特点与应用分析

生物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与光学、声学、生物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结合,利用人体的指纹、面相、虹膜、DNA等固有生理特性及声音、步态、笔迹、键盘操作习惯等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生物识别技术具有不易遗忘、不易伪造、不易被盗、随时随地可用等特点,较比传统的身份鉴定方法更安全、准确、保密、可靠、方便。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是最安全最方便的识别技术,已被许多领域利用于身份认定。生物识别技术产品易于与电脑、互联网及安全、监控、管理等系统配合,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是目前生物识别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式。

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分析预测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3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为21.7%。2015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已达到130亿美元,随着多重生物识别技术的融合与多元化应用,形成跨生物技术、安防、IT等领域的新兴产业,预计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251亿美元,5年内年均增速约14%。5年内年均增速约14%。其中,指纹识别市场规模将有130亿美元,语音识别将有56亿美元、人脸识别为24亿美元、虹膜识别将有16亿美元、其他生物识别技术将有24亿美元。

2007-2020年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用于生物识别的生物特征有手形、指纹、脸形、虹膜、视网膜、脉搏、耳廓等,行为特征有签字、声音、按键力度等。基于这些特征,人们己经发展了手形识别、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发音识别、虹膜识别、签名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但其中一部分技术含量高的生物识别手段还处于实验阶段。我国应用于智能家居中的生物识别技术产品是相对发展比较成熟的,如应用最为广泛的指纹识别,研究发展基本与国外同步,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研究,并掌握了核心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比较成熟。

生物识别技术助力保险业发展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保险领域还是一种辅助手段,尚未形成主流应用。随着生物识别的算法不断优化创新,生物识别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将日趋丰富,诸如应用于远程保险业务(远程视频柜员机可以实现刷脸或刷掌静脉业务落地)、转账取款(传统的大额转账大多需要去柜台办理,采用生物识别技术可完全实现自助转账取款,用户无需再到柜台进行大额转账,方便快捷)、支付结算(生物识别支付省去了手机、银行卡、现金等硬件环境,直接通过生物特征与账户进行关联,支付时扫描生物特征,与云端注册的生物特征进行匹配,确认身份即可完成支付)和更便捷的核保核赔等场景。

未来,生物识别技术将会应用到更加复杂的保险服务中,推动各项服务掌上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真正在保险领域实现互联网保险闭环。同时,生物识别技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存在引发风险的担忧,应用于保险领域,更需要关注确保身份核验安全、强化行业标准、完善法律法规等,并且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实际应用环境中寻求安全性与客户体验之间的平衡,这将决定生物识别技术在保险领域能否成为主流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生物识别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在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背景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应用面会越来越广,深度会不断深入,并将呈现出网络化和整合趋势

⑽ 你比较看好哪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目前常见的‍生物识别技术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等。方向很多,前景看起来也都不错,但我想说,目前应用最广,市场占比较大还是指纹识别,指纹识别相比于其他的‍生物识别方式更加成熟,指纹门禁、手机指纹解锁、二代身份证、护照等都已经应用了指纹识别技术。而另一方面,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特别需要通过指纹识别实现全民的‍身份认证,从而进入智能社会的‍快车道,因此在这一领域做出一些技术突破是现阶段的‍方向。具体大家可以参考下墨奇科技,目前墨奇科技的‍非接触指纹识别的‍技术做的‍很好,也有了成熟的‍产品,墨奇非接触指纹采集仪,另外在掌纹、掌静脉识别等其他的‍生物特征识别方面发展也很不错。

阅读全文

与生物识别技术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