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鸡的特点是什么
(1)头部 鸡的头顶有冠,冠的种类很多,足品种的重要特征。现代蛋鸡多为单叶冠,少数为豆冠吲一个品种内,公鸡冠总比母鸡冠大而厚,所以,种公鸡多在一龄前要剪锩。鸡嘴,称为喙,是啄食和自卫的器官,内无爿齿,喙的颜色一般与趾色一致,是l哺种的又一特抓。蛋鸡的脸清秀,无脂肪堆积,一般为红色。颌r生有肉肉垂一对,公鸡的较大。耳孔F片有耳叶,颜色随品种而异,常见的有红色或白色两种。腧颊两侧着生有荆毛,称为胡须。
(2)颈部 预部刑毛具有第一性征状,母鸡颈羽端部圆钝,公鸡颈羽端尖形,像梳齿样。
(3)体躯 分为胸部、腹部刊腰部三个部分:胸部是心脏与肺所在的位置,应宽、踩、发达,内附着能力较强,胸部产肉多。腹部容纳消化器官嗣‘生殖器官,作为蛋鸡来,腹部容积要大,则产蛋能力也较强鸡的腰部叫做鞍部,鞍部的制毛公母鸡又差异,为品种和性别的特征。
(5)羽毛(~1-32) 鸡属鸟纲动物,全身被覆羽毛。羽毛分正羽、绒羽和发羽二种。正羽也叫片羽,由羽片、副羽、羽干和羽根构成。鸡的前肢为翅,由末端向体躯依次着生有丰翼羽(10根)和轴羽(1根)、副翼羽(搬ll根),丰翼羽的特征是长、窄、未端尖,羽干两侧不对称;副翼羽则为短、宽、末端较圆,羽干婀侧对称。每根主翼羽上方有一根覆丰翼羽,快慢羽自别雌雄的依据就足这两种翼羽的长短差别。雏鸡出壳时全身均为绒羽,片羽最早于翅膀出现,约在4周龄完成第一次换羽,16周龄前后换完青年羽,长出成年羽毛,此后每年秋季自然换羽次,当脱换主翼羽时,正在产蛋期的鸡电会停产。公鸡颈部的羽毛又称梳垌(母鸡的叫颈羽),背腰部向两侧下垂的羽毛叫蓑羽(母鸡的叫鞍羽),公母鸡的这两种羽毛有明显差异,公鸡的特征是长、窄、末端尖;母鸡的特征是短、宽、末端圆,约在2—3月龄可显现出来。 母鸡的尾部仅有主尾羽及覆尾羽,公鸡的主尾羽上覆有呈弯曲的大翘羽和小翘羽。 此外。公鸡羽色艳丽美观,体大雄伟,成年后踌部长有距,母鸡一般 。
编辑于 2019-11-08
查看全部9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广告鸡(猪)粪怎么加工成有机肥?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产生了大量的粪便和污水。这些粪污中有害元素严重超标, 难以用传统的还田方式处理。针对这一情况, 郑州辉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研发了成配套高效畜禽粪便固液分离机,混合机、发酵翻堆机机、造粒机等有机肥肥料生产设备,畜禽粪便有机肥生产线及杀菌系统的开发研制, 将有利于促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商品化经营生产产业链的形成, 达到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生产目标, 有效推动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关于有机肥设备的信息和价格,您可以咨询:郑州辉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http…
102019-11-20
鸡的特点是什么?
鸡是一种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 古代汉族有“杀鸡”的岁时风俗,流行浙江金华、武义等地。每年七月初七,当地民间必雄鸡,因为当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若无雄鸡报晓,便能永不分开。 土家族称踢毽子为“踢鸡”。春节时,男女青年一起踢“鸡”,一人将“鸡”踢起,众人都去争接,接到“鸡”的人,就可以用草去追打任何人。而男女青年往往用草追打自己的意中人。以后“踢鸡”就成了谈情说爱的媒介。 农历十月一日,河南一些地方要杀鸡吓鬼。传说是阎王爷放鬼,至来年清明节收鬼。民间以为鬼怕鸡血,鸡血避邪,故于十月一日杀鸡吓鬼,以使小鬼不敢出来。俗语称:“10月1日,杀小鸡儿。” 中国鸡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多彩。在甘肃天水西山坪大地湾一期文化中,已经发现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家鸡我国甲骨文中有“鸡”字,说明我国远在3000多年前就认识鸡,养鸡在我国已经有8000年的历史,有文字可查的历史至少也有3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养鸡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发现鸡有多种药用价值的国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化的动物,鸡却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例如凤的形象来源于鸡。《太平御览》:“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传说鸡为日中乌,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
1 浏览662020-06-04
鸡有什么特点
(1)公鸡的生殖系统 公鸡的生殖系统由睾丸、附睾、输精管和退化的阴茎组成(图1-7)。①睾丸和附睾:公鸡的睾丸为一对,呈豆形,位于腹腔内最后两肋骨的上端,以很短的系膜悬挂于肾脏两端的腹侧。幼鸡的睾丸有米粒大,淡黄色;成鸡,特别是在繁殖季节,可达鸽蛋大。鸡的附睾小,不发达,呈长纺锤形,位于睾丸背内侧缘。②输精管:位于脊柱两侧,是两条与输尿管并行的弯曲细管,末端开口于泄殖腔而形成射精管。③交接器:公鸡的交配器官不发达,其阴茎退化为一个能勃起的交接器。交接器由泄殖腔上壁的圆褶和白体组成,雏鸡呈突出乳头状,刚出壳时明显,凭此可鉴别雌雄。成年公鸡交配时,通过勃起的交接器与母鸡外翻的阴道接通,精液通过乳嘴流入母鸡的阴道。 图1-7公鸡的生殖系统(腹面) 1.睾丸2.附睾3.肾前叶4.肾中叶5.肾后叶6.输尿管7.粪道8.泄殖腔9.射精管10.肛门11.输尿管口12.输尿管13肾上管 鸡的射精量较少,一次为0.6~1.0毫升,但精子密度大,每毫升精液中含310万~340万个精子。 (2)母鸡的生殖系统 母鸡的生殖系统由左侧卵巢和输卵管组成(图1-8)。右侧卵巢和输卵管在孵化期内停止发育,出壳后仅留有痕迹,没有繁殖机能。①卵巢:幼鸡的卵巢很小,为扁平椭圆形,表面呈颗粒状。随着年龄增长,卵泡不断发育并储积大量卵黄,突出于卵巢表面,致使卵巢外形呈葡萄状。产蛋鸡的卵巢通常含有5~6个正在发育的大卵黄(卵泡)和大量小的白色卵泡。卵巢以短的系膜悬吊于腹腔背侧、肾的前端。②输卵管:发育完全的左侧输卵管,是一条长而弯曲的管道,但幼鸡的比较细而直。输卵管前端接近卵巢,后端开口于泄殖腔。按其形态和功能可分为漏斗部、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部和阴道部。 图1-8母鸡的生殖系统(腹面) 1.卵巢2.成熟卵泡3.漏斗部4.蛋白分泌部5.峡部6.泄殖腔7.阴道部8.子宫部9.直肠10.黏膜褶 漏斗部(喇叭部):漏斗部是输卵管的起端,其作用是接纳卵巢排出的卵子卵黄,并在此与精子结合而受精。若该部位机能失调(如输卵管炎),卵巢排出的卵子就不能掉进漏斗部而落入腹腔,致使母鸡并发腹腔疾病(如腹膜炎)。 蛋白分泌部(膨大部):此段前接漏斗部后连峡部,长而弯曲,内含丰富的腺体,其分泌物形成蛋白。 峡部:此段前接膨大部后连子宫部,管道比较狭窄。鸡卵在峡部形成内壳膜和外壳膜,同时补充蛋白的水分。 子宫部:此段前接峡部后连阴道部,比较宽敞,鸡卵在此处停留时间最长。子宫部黏膜含有蛋壳腺,分泌物沉积形成蛋壳。 阴道部:此段是输卵管的末端,弯曲成“S”形,最后开口于泄殖腔。鸡卵经过此处时包上一层保护性胶膜。此处也是公母鸡交配时接纳精液和贮存精液的地方。
8 浏览38482019-03-01
鸡的特点是什么?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原鸡是鸡形目雉科原鸡属的1种.又名茶花鸡.为家鸡的始祖,现产于中国的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东南亚、印度、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等也有分布.原鸡体型近似家鸡.头具肉冠,喉侧有一对肉垂,是本属独具的特征.雌雄异色.雄性羽色很像家养的公鸡,最显着的差别是头和颈的羽毛狭长而尖,前面的为深红色,向后转为金黄色.这些狭尖的长羽,从颈向后延伸,覆于背的前部,比家鸡更为华丽.尾羽和尾上覆羽均黑,并具金属绿色反光,羽基白色,飞时特别明显.雌性与家养的母鸡相似,体形较雄性小,尾亦较短.头和颈项黑褐缀红;颈羽亦特长,轴部黑褐而具金黄色羽缘.栖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区的密林中,常至林缘的田野间觅食植物种子、嫩芽、谷物等,兼吃虫类及其他小形动物.巢营于地面稍凹隐处,铺以落叶和杂草等.在云南南部2月开始产卵,5月为高潮期,有的持续到10月.雉鸡是鸡形目雉科雉属的1种.又名野鸡,山鸡,雉,环颈雉,项圈野鸡.在中国,除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以外,分布遍于全国.体长90~100厘米米.雄鸟羽色华丽.在华东所见的雉鸡,头顶黄铜色,两侧有白色眉纹.颏、喉、后颈均黑,有金属反光.颈下有一显着的白圈,所以通称为环颈雉.背部前为金黄色,向后转栗红,再后为橄榄绿,均具斑杂.尾羽甚长,主为黄褐色,而横贯以一系列的黑斑.胸呈金属带紫的铜红色,羽端具锚状黑斑;下体余部亦多斑杂.平时栖息于有草丛和树木的丘陵,严冬迁至田野间,觅食昆虫、植物种子、浆果和谷物.脚强善走,翅短,不能高飞和久飞.叫声单调而低沉.繁殖时期,在丘陵的草丛间随地营巢,把枯草、落叶等铺在地面凹处.每窝产卵6~14枚,通常1年孵2窝.雉鸡在中国有19个亚种.
9 浏览3252016-12-14
鸡的特征是什么?
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原鸡是鸡形目雉科原鸡属的1种。又名茶花鸡。为家鸡的始祖,现产于中国的云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及海南省。东南亚、印度、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等也有分布。原鸡体型近似家鸡。头具肉冠,喉侧有一对肉垂,是本属独具的特征。雌雄异色。雄性羽色很像家养的公鸡,最显着的差别是头和颈的羽毛狭长而尖,前面的为深红色,向后转为金黄色。这些狭尖的长羽,从颈向后延伸,覆于背的前部,比家鸡更为华丽。尾羽和尾上覆羽均黑,并具金属绿色反光,羽基白色,飞时特别明显。雌性与家养的母鸡相似,体形较雄性小,尾亦较短。头和颈项黑褐缀红;颈羽亦特长,轴部黑褐而具金黄色羽缘。栖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区的密林中,常至林缘的田野间觅食植物种子、嫩芽、谷物等,兼吃虫类及其他小形动物。巢营于地面稍凹隐处,铺以落叶和杂草等。在云南南部2月开始产卵,3~5月为高潮期,有的持续到10月。雉鸡是鸡形目雉科雉属的1种。又名野鸡,山鸡,雉,环颈雉,项圈野鸡。在中国,除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以外,分布遍于全国。体长90~100厘米米。雄鸟羽色华丽。在华东所见的雉鸡,头顶黄铜色,两侧有白色眉纹。颏、喉、后颈均黑,有金属反光。颈下有一显着的白圈,所以通称为环颈雉。背部前为金黄色,向后转栗红,再后为橄榄绿,均具斑杂。尾羽甚长,主为黄褐色,而横贯以一系列的黑斑。胸呈金属带紫的铜红色,羽端具锚状黑斑;下体余部亦多斑杂。平时栖息于有草丛和树木的丘陵,严冬迁至田野间,觅食昆虫、植物种子、浆果和谷物。脚强善走,翅短,不能高飞和久飞。叫声单调而低沉。繁殖时期,在丘陵的草丛间随地营巢,把枯草、落叶等铺在地面凹处。每窝产卵6~14枚,通常1年孵2窝。雉鸡在中国有19个亚种。
163 浏览147712017-11-23
鸡有什么特点?
公鸡给我最大的和别的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公鸡在早上的时候会打鸣,别的动物都没有这个特点。
Ⅱ 简述家禽有哪些营养生理特点
家禽的营养生理特点有:
(1)家禽体温高,代谢旺盛,活动力强,呼吸、脉搏快,维持消耗所占比重较大;
(2)生长快,成熟早,饲料转化效率高,单位体重产品率高。所以,单位体重所需的能量及养分比其他家畜多。
(3)家禽的消化道较短,容积小,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较短,因而家禽对某些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较低。
Ⅲ 鸭有哪些生物学特性
(1)喜水性、合群性鸭是水禽,喜在水中觅食、嬉戏和求偶交配。鸭在水中活动的时间较长,一般只有在休息和产蛋时才回到陆地,因此,鸭必须生活在有洁净水源的地方。在野生情况下,鸭喜群居和成群飞行,家鸭至今仍表现出很强的合群性。喜欢群居生活,较少单独行动,少争斗、易管理。因此适合大群放牧和圈养,便于规模化养殖。
(2)耐寒性、杂食性鸭全身被覆羽毛,这些羽毛起着隔热保暖的作用,因而鸭耐寒而不耐热。鸭可利用的饲料种类比其他家禽广,觅食能力强,能采食各种精、粗饲料和青绿饲料,昆虫、蚯蚓、鱼、虾、螺等都可以作为其饲料,鸭同时还善于觅食水生植物及浮游植物。
(3)繁殖率高、无就巢性鸭的繁殖率很高,如樱桃谷肉种鸭开产后50周内产蛋量高达近300枚。种鸭140日龄左右即可开产,肉用母鸭每年可以提供100~160只雏鸭,一只公鸭可以配25~30只母鸭,而且交配和产蛋不受季节的影响,全年均可进行繁殖。鸭经过长期的人工选育,已经丧失了抱孵的本能(番鸭除外),这就增加了鸭的产蛋时间,而孵化和育雏则可人工进行。
(4)生长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肉鸭早期生长速度较快,6周龄即可上市。7周龄上市时体重可达3.0~3.5千克,为出壳体重的60~70倍,全期料肉比为2.6~2.7∶1,饲料报酬高。蛋用型鸭年产蛋量达180~300枚,按每个蛋重70克计,总重量可达12.6~21千克。鸭的产肉性能亦非常强,大型肉鸭配套体系,每只亲本母鸭所产仔鸭活重为360~390千克。鸭的屠宰性能也非常好,屠宰率可以达到80%以上。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检验鉴定》
Ⅳ 鸡有什么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
小鸡怕冷,成鸡怕热:鸡易受惊,抗敌害能力差 鸡只有日龄性换羽而没有季节性换羽;鸡对光十分敏感。
外形特点:
头具肉冠,喉侧有一对肉垂,是本属独具的特征。雌雄异色。雄性羽色很像家养的公鸡,最显着的差别是头和颈的羽毛狭长而尖,前面的为深红色,向后转为金黄色。这些狭尖的长羽,从颈向后延伸,覆于背的前部,比家鸡更为华丽。尾羽和尾上覆羽均黑,并具金属绿色反光,羽基白色,飞时特别明显。雌性与家养的母鸡相似,体形较雄性小,尾亦较短。头和颈项黑褐缀红;颈羽亦特长,轴部黑褐而具金黄色羽缘。
Ⅳ 鹅的生理学特点有哪些
鹅的生理学特点:
1.生长发育快
一般中、小型鹅种雏鹅出壳重100g左右,大型鹅种出壳重130g左右。20日龄时,小型鹅种的体重比出壳时增长6~7倍,中型鹅增长9~10倍,大型鹅增长11~12倍。所以雏鹅对营养物质的要求很高,在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加水添料,保证小鹅的正常快速生长发育。
2.新陈代谢旺盛
鹅的正常体温超过41℃,鹅消耗的氧气和排出的二氧化碳量是大家畜的2倍多。鹅的活动性强,有发达的肌胃,消化能力也强,因而需要大量的饲料和频繁饮水,对饥渴比较敏感。
3.保温性强和抗暑能力差
成年鹅的大部分体表覆盖正羽,并且鹅的腹部有绒羽,具有良好的保温作用。鹅与鸡一样有很多气囊,用于呼吸散热,鹅还可以进入水中,通过传导散热,因而在水中时,鹅的抗暑能力强于鸡。但一旦回到陆地,由于鹅羽毛中含有较多绒毛,因而此时鹅的抗暑能力弱于鸡。
4.对气温反应敏感
种鹅的适宜温度条件是0~25℃,最佳产蛋温度为5~20℃,当温度超过25℃时,种鹅的产蛋和配种性能下降,甚至停止,相反温度达0℃以下时,同样会影响鹅的生产性能。
5.杂食性
家禽属于杂食性动物,但鹅的食性更广,更耐粗食。鹅的嗅觉和味觉都不发达,对饲料的适口性要求不高,对无酸败和异味的饲料都会无选择地大口吞咽,因而能采食各种精、粗饲料和青饲料,喜食水中的水生生物和浮游生物,尤其喜欢吃鱼、虾、昆虫等动物性饲料。鹅更喜食植物性食物,具有强健的肌胃和比身体长10倍的消化道,以及发达的盲肠,因而能充分利用青粗饲料,如田间路边的野草、遗谷、麦粒,甚至深埋淤泥中的草根和块茎,都能被鹅觅食。
6.繁殖能力强、饲料报酬高
鹅的繁殖能力强,像我国的豁眼鹅,每年产蛋量可达150枚左右,同时由于鹅适于放牧饲养,能觅食大量天然饲草,因而饲养成本低。鹅的饲养报酬也比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