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合肥学院有没硕士点
合肥学院有硕士点。
学校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3所试点学校之一,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1所学校之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单位,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截至2014年5月,该校有安徽省级重点学科1个(微生物学)、安徽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1个硕士授予一级学科,1个专业硕士授予类别。2018年5月21日,学校开展第二轮硕士点培育项目和第三轮学科建设项目工作,共立项5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培育项目、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育项目、4个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以及5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并就项目建设及项目任务书的制订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 。
⑵ 2011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会在哪个校区
11年还在老校区,黄山路科大旁边。不过如果你才上大一,待不到毕业就会全体搬到新校区去了
⑶ 合肥学院北区有哪几个系啊下学期会招多少人
北区以前是四个系,生物系,化工系,机械系和建筑工程系;估计下学期,机械系将搬到南艳湖校区!
01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81
02
德语
6
03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48
04
工程管理
88
05
工业设计
38
06
化学工程与工艺
167
07
环境工程
40
0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65
0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30
10
旅游管理
30
11
生物工程
73
12
生物技术
42
13
食品科学与工程
90
14
土木工程
169
15
网络工程
94
16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77
17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46
18
信息与计算科学
42
19
应用心理学
15
20
英语
18
21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28
22
电气信息类
254
23
工商管理类
88
24
经济学类
77
25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84
26
德语(经贸方向)
15
27
电子信息工程
30
28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5
2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5
30
土木工程
20
⑷ 合肥学院
合肥学院位于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的安徽省省会合肥市,2002年3 月14日,经教育部(教发函[2002]46号)批准由原合肥联合大学、合肥教育学院和合肥师范学校三校合并组建而成。合肥学院是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文学、理学、教育学兼有的多学科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合肥学院分为北区、南区和东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 1822 亩,校园绿树掩映,环境优美。学院校舍建筑面积 37.3 万多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4900 余万元,藏书 56 万册。在职教职工 737 人,专任教师 536 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174 人,国内外兼任教师 100 余人,其中常年在校的外籍教师近 20 人。学院全日制在校生 1 万余人(其中本科生占 75% 以上),成人教育在校生 520 余人,在校外国留学生 60 余人。
学院现有建筑工程系、生物与环境工程系、化学与材料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机械工程系、艺术设计系、中国语言文学系、经济系、教育系、外国语言文学系、管理系、数学与物理系、旅游系、基础教学部等 15 个教学系部 71 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 36 个。此外,学院还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基础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心、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学报编辑部、中德环境技术转化中心、安徽省德语培训中心、艺术设计研究所、房地产研究所等教辅、科研机构。 学院是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合肥学院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努力建设合格本科院校。学院围绕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教学计划管理为抓手,规范教学运行管理;以加大教学基本建设投入为手段,加强实践、实验教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2005 年,学院由规模发展转向内涵建设,各项事业较快发展。学院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教学、科研水平有较大提高,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办学特色得到培育日趋形成,全院上下呈现 出团结奋进、民主和谐、蓬勃向上的良好局面。生物工程专业为省级教改示范专业,电工电子实验室为省级基础实验室示范中心。 3 门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程。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 项, 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
学院充分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经济开发区、周边企业和国外高校的合作,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欧盟亚洲链、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 DAAD )、德国国际交流与发展中心( CIM )等项目顺利实施 ,中德 过程与新能源技术、生物质能源等项目 开展合作 。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合作项目中德环境技术 转化中心开始建设。 校区、校企合作正式启动, 与北京、内蒙古、马鞍山、宁国、宣城等研究单位和企业签订技术开发合同 7 项 。 2003 年以来,学院承担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项目、 国家开放实验室研究项目、国家 863 计划研究子项目,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市级、院级研究项目近 300 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 发表论文 600 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获省、市科研奖项十多项。 1 人获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1 人获第六届安徽青年科技奖, 2 人被遴选为合肥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学院成功主办中德韩三国四校“新时期青少年教育和体验学习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趋活跃。
合肥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思想,注重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竞争能力。 2005 年,我院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击剑锦标赛男女个人冠军、团体亚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首届 “ 挑战杯 ” 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等。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高。 2003 、 2004 、 2005 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 名列全省前列,200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 97% 。多年来,合肥学院已为国家输送近 3 万名建设人才,其中有 1.5 万余人在合肥地区工作,为安徽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他们中大部分工作在基层一线默默奉献,有的则曾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新闻顾问及希拉里竞选班子成员,有的则创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和投资建设了北京沙河大学城,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合肥学院是中德省州文化交流项目,自 1985 年安徽省与德国下萨克森州签署合作共建协议以来,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韩、日、澳等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2005 年 5 月,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访问我院,省州合作掀开新的一页。学院分别与德国、瑞士 13 所大学和韩国 3 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互派教师和留学生,输送 400 余名学生攻读学士、硕士学位。学院积极开展专业共建工作,对外汉语专业为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合肥学院是安徽省 8 所可接纳港澳台学生的高校之一。
⑸ [求助]合肥学院生物工程系在老校区还是新校区啊
老校区!偶就是合肥学院生物工程系毕业地~~~~~~~~ 查看原帖>>
⑹ 11合肥学院新生在哪个区
新区,哥们,就个别系留在老区,新区在建设中,老区很快就会搬过来就年把的问题
⑺ 合肥学院可有专科如果有,有哪些系
合肥学院有专科,不过只有一个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该专业与韩国合作培养。
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以“双校园、两段式、双文凭”为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中、韩两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发挥中、韩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韩语,现代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知识,具有计算机网络组建、管理和维护能力及网络应用软件开发能力。
按照合肥学院与韩国济州汉拿大学两校合作培养协议,实行“1.5+1.5”双文凭人才培养模式,修完两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可获得两校颁发的学历证书。学生前一年半在合肥学院完成基础韩语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后一年半在韩国济州汉拿大学完成相关专业课程学习。
⑻ 2010合肥学院老校区有哪些系
在新校区,从09级开始,老区只剩下化工和生物两个系了。新区的住宿条件很好,全是四人间,而且宿舍很漂亮。可以带电脑,这个学校没有任何要求。
⑼ 合肥学院的南校区有哪些专业
合肥学院南区专业: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管理系、 机械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建筑工程系、 教育系、经济系、 旅游系、生物与环境工程系、数学与物理系 、外国语言系、艺术设计系、中国语言文学系。
合肥学院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是一所国家和地方共同举办,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前身合肥联合大学,由时任合肥市委书记郑锐和中国科大副校长、居里夫人长女中国籍徒弟、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创办。
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和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2017年2月,合肥大学正式启动筹建。
学校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副高职称自审权,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委员会副主席单位,长三角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安徽省应用型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委托培养学校。
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新工科教育与研究成员单位,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单位,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战略合作伙伴。
⑽ 合肥学院的新生 在哪个校区上学 帮帮忙 各位学长们
2011新生除生物、化工专业学生在黄山路校区上学外,其余均在南艳湖新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