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生物学中的每一种生物细胞是什么意思
生物细胞即为干细胞。简单来讲,它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的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类动物的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干细胞在形态上具有共性,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体积小,核相对较大,细胞核多为常染色质,并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的发育等级较高,是全能干细胞(Totipotent stem cell)
,而成体干细胞的发育等级较低,是多能干细胞或单能干细胞。干细胞的发育受多种内在机制和微环境因素的影响。人类胚胎干细胞已可成功地在体外培养。最新研究发现,成体干细胞可以横向分化为其他类型的细胞和组织,为干细胞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
在胚胎的发生发育中,单个受精卵可以分裂发育为多细胞的组织或器官。胚胎的分化形成和成体组织的再生是干细胞进一步分化的结果。胚胎干细胞是全能的,具有分化为几乎全部组织和器官的能力。而成体组织或器官内的干细胞一般认为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细胞或组织。
然而,这个观点目前受到了挑战。
最新的研究表明,组织特异性干细胞同样具有分化成其他细胞或组织的潜能,这为干细胞的应用开创了更广泛的空间。
干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复制的能力(Self-renewing),能够产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细胞。
㈡ 什么生物细胞无氧呼吸生成乳酸,什么生物细胞无氧呼吸生成酒精
乳酸菌、动物和人、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无氧呼吸生成乳酸,酵母菌、大多数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生成酒精
㈢ 生物细胞可分为哪些
生物细胞可分为两类,一类比较原始,结构简单,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中也没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复杂的细胞器,这一类细胞称为原核细胞;另一类细胞结构比较复杂,有核膜包围的成形的真正的细胞核,细胞质中有各种类型、的细胞器,称为真核细胞。根据细胞的有无以及细胞结构特点的不同,人们把微生物分为三大类,它们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例如细菌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非细胞型微生物,例如病毒等。
㈣ 生物有哪些细胞
植物: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线粒体
动物: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㈤ 单生物细胞是什么
物圈中还有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他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Protozoa)和多细胞生物(Metazoa)。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㈥ 什么生物细胞无氧呼吸生成乳酸,什么生物
高等动物和人体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此外,还有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也可以产生乳酸,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微生物中最典型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就是乳酸菌。
㈦ 什么生物细胞没有细胞器
上面的同志回答错了, 高等哺乳动物的红细胞里没有细胞核
原核生物,除酵母菌,霉菌(真核生物),的原核生物都没有高级细胞器
㈧ 单生物细胞和双生物细胞有什么分别
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双细胞生物只由2个细胞构成。
㈨ 有什么生物细胞有细胞壁
真核生物中的植物细胞,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
㈩ 什么是细胞
细胞 (英文名:cell)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一般来说,细菌等绝大部分微生物以及原生动物由一个细胞组成,即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与高等动物则是多细胞生物。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两类,但也有人提出应分为三类,即把原属于原核细胞的古核细胞独立出来作为与之并列的一类。研究细胞的学科称为细胞生物学。
细胞体形极微,在显微镜下始能窥见,形状多种多样。主要由细胞核与细胞质构成,表面有细胞膜。高等植物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质体,体内有叶绿体和液泡,还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细胞质中常有中心体,而高等植物细胞中则无。细胞有运动、营养和繁殖等机能。
基本解释
1. 微小的通常是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由半透膜与外界分开的原生质团。
2. 现又可比喻事物的基本构成部分。
基本简介
细胞的发现与细胞的研究历史
细胞(cells)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1635~1703)于1665年发现的。当时他用自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薄切片,放大后发现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之,而这个英文单字的意义本身就有小房间一格一格的用法,所以并非另创的字汇。而这样观察到的细胞早已死亡,仅能看到残存的植物细胞壁,虽然他并非真的看见一个生命的单位(因为无生命迹象),后世的科学家仍认为其功不可没,一般而言还是将他当作发现细胞的第一人。而事实上真正首先发现活细胞的,还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1674年,荷兰着名磨镜技师列文虎克(Antonie van Leeuwenhoek)以自制的镜片,由雨水、乃至于他自己的口中发现微生物,并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他也是历史上可找到的第一个发现细菌的业余科学家。
1809年,法国博物学家(博物学即二十世纪后期所称的生物学、生命科学等的总称)拉马克(Jean-Baptiste de Lamarck,1744—1829)提出:“所有生物体都由细胞所组成,细胞里面都含有些会流动的‘液体’。”却没有具体的观察证据支持这个说法。
1824年,法国植物学家杜托息(Henri Dutrochet,1776~1847)在论文中提出“细胞确实是生物体的基本构造”又因为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因此观察技术还不成熟的时候比动物细胞更容易观察,也因此这个说法先被植物学者接受。
19世纪中期,德国动物学家施旺(Theodor Schwann,1810~1882)进一步发现动物细胞里有细胞核,核的周围有液状物质,在外圈还有一层膜,却没有细胞壁,他认为细胞的主要部分是细胞核而非外圈的细胞壁。同一时期,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atthias Schleiden,1804~1881)以植物为材料,研究结果获得与施旺相同的结论,他们都认为“动植物皆由细胞及细胞的衍生物所构成”,这就是细胞学说的基础。
在德国施旺和施莱登之后的十年,科学家陆续发现新的证据,证明细胞都是从原来就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而至21世纪初期的细胞学说大致上可以简述为以下三点:细胞为一切生物的构造单位、细胞为一切生物的生理单位、细胞由原已生存的细胞分裂而来。<细胞是生物体构造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cell)”一词最早出现由罗伯特·虎克发明。
中国自然科学家李善兰1858年在其着作《植物学》中使用“细胞”作为cell的中文译名。有学者认为李善兰此时并未接触过《植学启原》,因而是独自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