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神经生物
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
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 1992年1月由国家计委正式批准筹建,1994年底通过验收正式成立,1995年成为神经生物学博士点,1996年通过国家计委和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估,1997年成为211工程神经生物学重点学科。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为疾病防治中有关神经生物学的应用基础研究。该室每年招收“神经元损伤及保护分子机制”、“神经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针刺镇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针刺效应的神经内分泌机制”等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多名。
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神经生物学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7月,该所现阶段主要从事突触传递与调控、感觉信息处理以及脑的高级功能研究。目前下设三个研究室:视网膜研究室、痛觉研究室、脑高级功能研究室。
这两个是不一样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4年11月6日,上海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5年1月25日,均为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全国首批建立的22所研究生院之一。2000年4月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院也合并成新的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Ⅱ 复旦生物专业怎么样
复旦生物仅次于北大。和清华实力差不多。生物是复旦的传统强势学科。一直都很优秀。发表了很多篇《自然》《科学》。出国比例很高。百分百出国。
Ⅲ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哪个校区
邯郸校区
Ⅳ 关于复旦大学生物系
你好,我是复旦大学学生...复旦的生命科学的话...出国的比较多..每年都有60%左右的人出国...在上海分数前几年很高的..就业的话...还是看自己的实力吧!
Ⅳ 复旦大学 生物学怎么样
复旦生物不错啊,在全国也是前几名的。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1986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生命科学学院,学院下设遗传学和遗传工程系、生物化学系、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系、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工程系、遗传学研究所、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技术中心,还建有植物基因芯片研究开发中心、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基因多样性与设计农业研究中心、天然药物研究中心、脑科学研究中心等非行政性科研机构。学院现有教职员工近200名,其中教授37名,副教授43名,中科院院士1名,教育部特聘教授(讲座教授)2名,复旦大学特聘教授4名,博士生导师33名。
学院自1999年起获得生物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生态学二级学科博士点9个,另有自主设立的人类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博士点2个; 设有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发育生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类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细胞生物学12个硕士点;同时还设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本科招收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2个专业。首批成为国家教委“生物学基础科研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学生1200余人,近年来,研究生和本科生招生人数比例已经达到1:1。学院根据学科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设置课程,提出了“宽口径、强基础、重能力、求创新”的教学理念,实施多种教学模式,开设各类课程近300门,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学院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4次,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和一等奖4次。
学院下设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院拥有遗传学、生态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同时参与神经生物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等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遗传学科被列为教育部“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复旦大学“985”工程“重中之重”建设学科,生物物理学、生态学被列为学校重点学科项目。
2006年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8项。科研经费到款数为2314.8万元。共发表SCI论文222篇,其中,以复旦大学为第一单位的SCI论文169篇,平均影响因子2.353。近年来获得国家“863”项目和“863”软课题及“973”子课题项目多项,获得新药证书及临床批件1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等国家、省部级以上奖励30余项。
Ⅵ 复旦大学的生物系怎么样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Institutes of Biomedical Sciences, 简称IBS)始建于2004年3月,是国家985二期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研究院的宗旨是:“健康上海人,欢乐中国人”。研究院遵循“章鱼模式”发展,建设人才聚集高地、领衔大项目高地和做一流研究高地。研究院以“转化医学”为目标,积极推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的有机结合,建立基础科学与临床需求的紧密联系。研究院的院训是“铭诚、卓毅、协作、拓新”。 机构设置:生物医学研究院实行平台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管理上遵循国际通用的PI管理模式。研究院配置了国际先进的科研设备,创建了独特的共享体制。机制上采用灵活的方式与各院系和附属医院进行共建。研究院下设九个研究所/中心。即:基因组学与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所、蛋白质组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药物学与结构生物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与出生缺陷研究所、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所;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心、癌症研究中心、病理研究中心、传染病与公共卫生研究中心。此外,以研究院为载体,建立了复旦大学出生缺陷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中国重大疾病样品库。 研究方向: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以及国家、上海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设计组织项目申请和团队建设为出发点,设立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疾病系统生物学、出生缺陷与发育生物学、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创新药物和结构生物学等。 科研队伍:研究院现拥有院士7名,PI 17人,双聘PI 23人,研究人员20余名,工程技术人员20余名。目前已形成的研究团队包括:肝癌研究团队,传染病研究团队,蛋白质组学研究团队,基因组的进化分析及其应用研究团队,干细胞研究团队,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团队,表观遗传学团队,结构生物学团队,病理研究团队。 技术平台目前已建成的技术平台有: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分子细胞技术平台、药物与结构技术平台、基因组学技术平台、病理研究技术平台、基础医学技术平台(癌症,心血管)、公共技术平台、重点建设的技术平台有: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技术平台、病原微生物与传染病技术平台、表观遗传学技术平台。现已拥有价值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19台,包括大型质谱仪、测序仪、显微切割仪、流式细胞仪、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小动物超声、多功能工作站、多功能扫描仪、DNA合成仪等。通过开放共享的机制,研究院将为校内外生物医学研究工作者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人才培养生物医学研究院位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拥有一流的导师、一流的科研条件和学术氛围,是培养生命科学与医学交叉型学科的研究生基地。研究院重点把我校上海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及相关附属医院等院系等有机地穿插在一起,在疾病蛋白质组学、化学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肿瘤学、干细胞生物学、分子药理学等专业招收研究生。并且,吸纳海内外优秀博士毕业生以博士后的身份参加相关研究团队的科研工作,在高水平科研工作中对青年科研骨干进行培养。 (网上回答的比较专业化,希望能帮上你的忙)
Ⅶ 复旦大学生物系成立的时间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由中国遗传学奠基人谈家桢教授创立于1986年,是我国最早在大学中成立的生命科学学院,其前身为1926年成立的复旦大学生物学系,是国家生物学基础科研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也是国家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首任院长为谈家桢教授,现任院长为马红教授。
Ⅷ 复旦大学动物学在哪个校区
没有动物学,只有生物学。研究生都在江湾校区了,生物学也是
Ⅸ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本科属哪个院系
复旦大学,
并没有生物医学专业,
近似的有:
1、生物科学专业,
隶属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临床医学(8年制本博连读)(卓越医生计划)、临床医学(5年制)(卓越医生计划)、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法医学,
隶属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3、预防医学(5年制),
隶属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Ⅹ 复旦大学生物学怎么样
水平很高,牛人超多,出国比例很大。但是不要指望生物专业能在国内找对口工作,不要说复旦的,就算是哈佛的也找不着对口工作,如果不搞研究基本只能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