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改善池塘底质
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可见池塘底质在水产养殖中的关键作用。我们把池塘比作一个生产工厂,那么池塘底部就好比是工厂的垃圾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点。日常投饵浪费的饲料、未被浮游植物利用的肥料、残余的动植物尸体、动物粪便及其它有毒害物质都积聚在底部形成厚厚的有机污染物。这些有机质在底部被腐败厌氧菌分解产生有毒害物质,对于养殖动物造成极大的危害。底质的恶化产生的硫化氢、氨气等有毒气体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恶化。同时大量有机质为底泥病原菌提供营养,病原菌借机大量繁殖,加剧鱼类的发病。
底质恶化的原因有哪些?
(1)清塘不彻底,包括清塘使用药物不当、晒塘时间不充分等。
(2)早期投喂青草过多、使用未发酵的生物肥、投饵量控制不好造成饲料浪费等原因引起池塘底部有机质积累过多,未及时改底,随着底部“氧债”加剧,底部有害厌氧菌大量繁殖,分解过程产生有毒害物质,引起底部发臭。
(3)大量频繁的换水、多次大量使用化肥等引起底部板结,池塘保肥功效减弱,易引发浑水难肥等水质问题。
(4)养殖水体过深,水体增氧达不到要求,增氧机安装位置不当等,引起水体底部溶氧长期不足,底部腐败发臭。
(5)淤泥过多、长期不清塘等也是引起底部问题的原因。
如何判断池底是否恶化?
(1)用竹竿等取底泥观察,若底泥发黑、发臭证明底质腐败严重。
(2)开动增氧机时,闻到臭味,产生的泡沫发黄、发黑、不易消失等表明底部恶化严重。
(3)出现从底部向水面冒气泡、水面大量泡沫,表明底部恶化
(4)水变得浓稠,感觉流动性差,严重的下风口有硫化氢气味等。
(5)水体pH值早晚变化不大。
解决底质恶化问题的方法?
(1)彻底清塘清理淤泥,为保持良好水质,每隔1-2年应清除250px~500px呈黑色的底泥。池底再经过冰冻日晒,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杀灭病原微生物。
(2)使用生石灰,改变池底酸性环境,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3)彻底解决池塘底质问题还需用生物的方法,恢复池底生态平衡。可使用好旺农em菌,补充池底益生菌、彻底分解底部有机质、竞争性减少病原菌数量等。
(4)其它方法,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浪费、减少青草投喂、施肥不浪费等,从源头上解决排泄物对底质和水质的污染;防治水草大量生长,及时捞出过多或死亡的水草,以防腐烂变质。
㈡ 池塘微生物
这个池塘里的微生物名字叫草履虫。它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底,是一种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以细菌等微小的生物为食。
㈢ 水产养殖户如何提高池塘自净能力
通过提高池塘的自净能力。藻类、菌类是池塘污染处理的主力军。科学调节水质,使藻类和微生物的净水能力最大化。
一、注重池塘营养平衡
通过补充池塘缺乏的营养元素,促进藻菌种类多样,结构稳定。
对于池塘最缺乏的元素“碳”。
1、定期检测总碱度,提高总碱度至合适范围(80-200),增加水体对于二氧化碳的保留能力。
2、补充长效碳源,如稳水多、利苗多、活力碳等。
其他微量元素。
天气晴好池塘溶氧充足时,通过增氧机、涌浪机使用;通过改底药物(底居安Ⅱ)等加强底质微量元素释放。
小技巧:一台增氧机长时间开不如开多台增氧机缩短时间。
㈣ 池塘里的微生物有哪些
淡水中的常见微生物:大型藻类、细菌、病毒、放线菌、真菌与原生动物.
池塘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与富营养湖相近.池塘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如养鱼池施肥和投饵可大幅度提高细菌种数、生物量和生产量.
上层水中氧含量高,主要有假单胞菌属、柄杆菌属、噬纤维菌属和浮游球衣菌等好氧菌、真菌和藻类;在中层水中,主要有着色菌属和绿菌属等光合细菌;在底层水中,主要有脱硫弧菌属、甲烷杆菌属和甲烷球菌属等厌氧性细菌、原生动物和一些鞘细菌.
㈤ 微生物对池塘做出了哪些贡献
池塘养殖水体主要污染物有两类:一是残饵及养殖动物粪便排泄物;二是动植物尸骸及藻类胞外分泌物。
上述这两类污染物多数是有机物,不能直接被水体中的藻类吸收利用,只有先经过微生物利用并通过一系列新陈代谢降解成无机盐类,才能被藻类吸收利用。如果没有微生物的降解过程,这些有机污染物将不能被循环再利用,即水体生态系统丧失自净能力,这些废弃物持续遗留在水体中不断污染恶化水质,池塘短时间就难以承受。所以,微生物在水体生态系统自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㈥ 怎么改善鱼塘水质,用微生物净水剂能解决么
主要的方法有:
1.工程性措施:包括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以及在底泥表面敷设塑料等。挖掘底泥,可减少以至消除潜在性内部污染源;深层曝气,可定期或不定期采取人为湖底深层曝气而补充氧,使水与底泥界面之间不出现厌氧层,经常保持有氧状态,有利于抑制底泥磷释放。此外,在有条件的地方,用含磷和氮浓度低的水注入鱼塘,可起到稀释营养物质浓度的作用。
2.化学方法:这是一类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杀藻的方法,例如有许多种阳离子可以使磷有效地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价格比较便宜的铁、铝和钙,它们都能与磷酸盐生成不溶性沉淀物而沉降下来。
3.生物性措施: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的方法。目前,有些国家开始试验用大型水生植物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富营养化的水体。大型水生植物包括凤眼莲、芦苇、狭叶香蒲、加拿大海罗地、多穗尾藻、丽藻、破铜钱等许多种类,可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和污染物的性质进行适宜的选栽。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的特点是以大型水生植物为主体,植物和根区微生物共生,产生协同效应,净化污水。经过植物直接吸收、微生物转化、物理吸附和沉降作用除去氮、磷和悬浮颗粒,同时对重金属分子也有降解效果。
㈦ 怎么改善鱼塘里的水质
1、控制输入
对于无法排水的鱼塘,只能想办法降低输入,当然养鱼肯定不能减少饲料投入,主要是鱼塘周边的一些杂草、有机质甚至是一些肥料都要尽可能的减少。在这其中也包括一些低值的饲料,对于低值饲料鱼虾蟹的消化吸收少,那么多数都会沉积到鱼塘里加速水质的恶化。
2、合理放养
养殖比较讲究的是多营养层次的养殖,也就是放各种不同水层以及食性的鱼,特别像鲢鱼这一类滤食性鱼类,可以过滤掉一大部分的藻类,这样可以避免藻类死亡以后沉积在水底成为污染源,这不但净化了水质环境,同时还可以起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3、微生物调节
微生物在水产上使用的已经非常普遍,特别是在养殖中后期水质的调控上。但是微生物的使用是一个缓慢且长期的过程,微生物的作用主要是消耗水体中产生的各种废物,要么是转化成菌体,要么就转变成气体而散出池塘。
(7)如何提高鱼塘微生物扩展阅读:
改善鱼塘水质的注意事项:
1、合理施肥培水
施肥多寡既影响着池鱼的生长,又影响着水质的变化。养殖期间,可通过适度培肥,使浮游生物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增加水体中的溶氧和营养物质,从而培育出良好的水质条件,促进鱼类生长。
2、科学投喂饲料
集约化渔业生产中饲料投入较多,对水质影响较大,应把握科学投喂原则,稳定好水质,以免造成危害。
㈧ 如何改善水质如何改善鱼塘水质
1、经常加注新水:鱼生活在水中,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存。水中还生长着大量的饵料生物,它们也需要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要经常加注新水。
2、调节水质:定期泼洒生石灰水,既可直接增加池中的钙,中和酸性淤泥,提高池水的pH值,有利于鱼类及饵料生物的生长,又可起到防治鱼病的作用。
3、施用方法:每年6月以后,每月泼洒生石灰水1~2次,每次每亩鱼池泼洒15公斤。高产成鱼池定期补充磷十分必要。每次每亩泼洒磷肥3~6公斤,可在晴天上午10时左右进行。先将磷肥对水溶解后,再全池泼洒。注意在泼洒磷肥的当日不能在鱼池中拉网,也不能加注新水。凡泼洒过生石灰水的鱼池应隔10~15日后再泼洒磷肥,否则会因有效磷转化为磷酸三钙沉淀而失效。
4、合理使用增氧机:高产鱼池每3~5亩应配1台3千瓦的增氧机。它不但可增氧,还可以通过搅拌使池水上、下层溶氧趋于平衡,及时改善底层水体的低溶氧状态,促进鱼类及饵料生物的生长。使用增氧机要在晴天中午、阴天下半夜至次日早晨开机,连续阴雨天时待鱼浮头前开机。
㈨ 鱼塘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微生物
一些养鱼户用猪粪养鱼时,常将新鲜猪粪直接喂鱼,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未经过处理的猪粪一方面带有大量的病菌和寄生虫,另外一方面,猪粪投入池塘会二次发酵,分解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氧气,容易造成翻糖,事实证明,将猪粪用农富康粪便发酵剂发酵后直接喂鱼效果好。
猪粪发酵方法:
将猪粪(占50%左右)与一定比例的玉米粉、豆饼、菜籽饼和麸皮混合搅拌后,加入一定量的猪粪发酵剂(可以提前将农富康粪便发酵剂加入适量水中稀释,更利于其搅拌均匀)。把水分调至60%左右,)。其简单判断办法为 :即用手紧抓物料一把能成团,松手落地能散开为宜,水分过高过低均不利。然后装入塑料袋或能密封的池子(缸或者做个小发酵池),如果在菌糠上浇施稀薄的人畜粪便,效果更佳。其上覆盖塑料薄膜,密封发酵3-7天(冬天时间稍微长一些),当猪粪呈黄绿色无臭味而略带酒酸味时(发酵时间过长酒味过浓),发酵基本完成,即可饲喂。或加工制成颗粒饲料喂养。
注意事项:
1、猪粪必须经过发酵以后才能投喂,因为没有发酵的猪粪里面含有大量的杂菌,直接投喂容易引起鱼病,而且未经发酵的木质素、纤维素含量过大过多易造成鱼采食后食而不化,在排入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和争养翻塘死鱼死虾等严重后果。
2、发酵好的粗饲料一次性投喂不宜过多,必须遵循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则。
3、新发酵好的粗饲料,应放置1~2天,以释放掉对鱼类生长有害的气体。
4、用发酵好的粪便粗饲料作饲料喂养的鱼塘,建议水位不宜过深,应控制在1~1.5m,过深不利于鱼类对发酵饲料的采食。
5、发酵好的粗饲料如起培肥水质的作用,鱼塘宜放滤食性鱼类,以白、花鲢为主,可占投放量的70%左右。适当搭配一些罗非鱼、鲤鲫鱼等杂食性鱼类,可充分利用物料资源,更生态环保。
6、若将发酵好的粗饲料制成颗粒饲料投喂,宜放养吃食性鱼类,以草、鳊鱼为主,占投入量50%左右,再搭配其它的鱼类。
㈩ 怎样调节鱼塘的水质
观赏鱼
养鱼最闹心的就是水质问题了,有时候突然的水质变差还会引起鱼类的大规模死亡。影响水色的原因是多方面,如有浮游生物、悬浮颗粒、溶解物质、天空及土质反射等因素综合造成。但是浮游生物数量及种类又是决定水色优寡的主体部分。根据池水水色可把水质划分几个类型。
1、瘦水:水色呈淡绿色或清澈见底,透明度在1250px以上,水中浮游生物量少寡,但有浮游动物种类,数量少,有时出现使鱼类难以消化的浮游植物,此水质若迅速施肥,终属差水。
2、肥水:一般水色呈黄褐色、淡褐色或油绿色,透明度在25-1000px之间,说明水中浮游动、植物种类较多且易被鱼类摄取,而且水中溶氧又丰富,应正常的施肥。
3、老水:一般水质呈暗绿色、蓝绿色、灰色或混黄色,水质的混度大,透明度在20-625px之间,水中含有较多鱼类半消化及易消化的物质。此水质若不及时采取注水、换水措施,就会使水质缺氧变坏;
绿水形成有很多的原因,喂食大量的食物,而鱼的排泄物或残渣累积增加,使的这些东西溶解出大量的有机物,并分解成很多的氮化合物,而且更会消耗水中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使的水质产生优氧化,产生大量的浮游性藻类。我们知道绿藻需要阳光(植物日照灯),二氧化碳及有机物,当这因素形成后,便很容易发生绿水。使用紫外线杀菌灯,除藻剂或澄清剂是最下策的办法,既伤财又不能除根本,这些原因都是因为饲养不当发生的,所以先检讨自己的饲养管理方法。
4、坏水:当水质变成红棕色、褐色或黑色,具有腥臭味,这是水质严重污染的反映。它是浮游生物在肥水基础上进一步繁殖而成,出现的蓝绿色或绿色的云层及块状、丝状现象,即为“水花”。如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就会造成全池缺氧浮头,甚至导致大批死亡。同时水色的变化,还与投饵施肥的种类有关。
养鱼是科学,养鱼是艺术,养鱼是不怕累,养鱼是不怕苦,养鱼是责任心。所以长期不换水并不是最好的养鱼的方法,各位主人可要注意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