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内生物制药公司排名
国内知名的生物制药公司主要有:上海医药、九州通、国药一致、国药股份、中国医药、华东医药、南京医药、康美药业、海王生物、云南白药等。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排名不分先后。
应答时间:2021-06-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㈡ 生物技术的前景怎么样
本专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严格。毕业生主要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家机关等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高级管理工作。
生物技术一直是政府所支持的重点产业领域,包括克隆在内的尖端研究都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所进行的,所以相关生物学专业的就业状况一直以来都是趋向于良好发展。
无论是在研究机关或者生物公司,投资每年都有所增长。而职位的增长速度也保持在4-5%左右。生物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十分强的学科,伴随科技飞速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交叉性越来越强,许多生物相关的新兴学科方兴未艾。
此外,生物相关的应用类学科包括公共卫生,食品,营养等,人才缺口也较基础研究类大。
生物技术专业简介: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以现代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为基础、以分子克隆技术为手段的现代生物技术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基因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着重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基因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微生物工程、生物制药技术、药用植物化学分析技术、植物工厂化繁育与生产的技术、动植物检疫技术、市场营销、企业策划等知识和技能。
毕业生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商检、食品、农林生产、环保、科技情报、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㈢ 中国生物制药属于国药集团吗
不属于,中国生物也不是央企,而是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国企。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19年,前身为北洋政府中央防疫处。
新中国成立后直属卫生部领导,现为世界500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重要成员企业,是中国历史悠久、产品全、规模大,集科研、生产、销售以及研究生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制药企业。下辖12个二级子公司和76家二级以下子公司,员工12551人。
一、中国生物的发展情况以及科研实力:
中国生物拥有丰富的产品线,覆盖人用疫苗、血液制品、医学美容、动物保健、抗体药物、医学诊断六大生物制品领域。人用疫苗可年产50种,年产量超7亿剂次,居全球第六位,提供超过80%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
中国生物具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拥有1000余人的研发团队和1100余人的质量管理团队,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13名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二、国药集团简介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即中国医药集团,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综合实力最强的医药健康产业集团。以预防治疗和诊断护理等健康相关产品的分销、零售、研发及生产为主业。旗下有1500余家子公司和国药控股、国药股份、国药一致、天坛生物、现代制药、中国中药6家上市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正全力推进集团五大平台——现代物流分销一体化运营平台、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全国医药零售连锁网络、全国麻醉药品配送网络、全国生物制品营销及冷链配送网络、全国医疗器械耗材产品配送网络,科学仪器与医疗器械、医药科研与工程设计、医药国际经营与海外实业、医药会展与传媒、医疗健康产业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一个以医药健康产业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医药集团拥有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药流通配送网络和与国际水平接轨的30个配送中心,是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研发、生产企业,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的生产任务。集团建立了生物制药、麻醉精神药品、抗感染药、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呼吸系统用药等生产基地和药材基地,拥有国内实力最强的应用性医药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院。2010年,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创新型企业。
2019年9月1日,2019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第22位[2];2020年4月,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2020年度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第109位
㈣ 生物技术就业前景如何
就业前景:现在生物技术专业的需求人才主要体现在尖端,因此本科毕业生的的就业前景十分困难,但是对于高层次的人才还是很好就业的;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各类生物制品公司,其中大部分是生物制药、酒水饮料食品、保健品企业等。
补充:
生物技术是全球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之一。70年代发明了重组DNA技术和杂交瘤技术;80年代建立了细胞大规模培养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制药始于八十年代初,特别是发明了pcr技术,使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90年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重要农作物和微生物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渗入,相继发展起了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组合化学,生物芯片技术以及一系列的自动化分析测试和药物筛选技术和装备。各种新兴的生物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农业,生物加工,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并对制药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生物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传统生物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两个阶段,发酵工程,其中基因工程为核心技术。由于生物技术将会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能源等开辟广阔的前景,它与计算机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被列为高科技,被认为是21世纪科学技术的核心。目前生物技术最活跃的应用领域是生物医药行业,生物制药(常指基因重组药物)被投资者看作为成长性最高的产业之一。世界各大医药企业瞄准目标,纷纷投入巨额资金,开发生物药品,展开了面向21世纪的空前激烈竞争。
0 108
更多回答(4)
108
更多回答(4)
㈤ 国内生物公司实力排行
常言说的好,事实胜于雄辩,有时候事实摆在眼前你才会相信。
还有一句话是这么说来着,“窥一斑可知全身,观局部可知整体。”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整理了一份表格。
部分生物公司产品和服务在intel网上收录排名
上海生工(sangonbiotech) 英俊生物技术(incirtogen
) 三博远志(sunbiotech) 华大基因 奥科生物 诺赛基因 博尚生物 博迈生物 擎科生物 金唯智 天一辉远 中美泰和
被网络收录页数 76 50 75 60 52 76 5 22 5 15 8 5
被谷歌收录页数 40 46 46 50 8 28 5 4 4 21 2 2
被谷歌学术搜索收录页数(中文) 98 89 38 28 20 15 5 3 4 1 0 0
被谷歌学术搜索收录页数(英文) 98 82 38 --- -- --- -- -- -- - - -
从表格中的被“谷歌学术搜索收录页数”可以客观的知道其实力排行。从表格中我特别注意了北京三博远志生物技术公司,该公司从2000年成立以来十年间以极快的速度壮大了自己,现在已成为业界基因合成测序着名企业了。该公司主营业务DNA合成、测序、基因工程技术服务、分子生物学试剂盒。北京三博远志是国内基因合成、测序着名企业。
公司拥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合理的人才结构,团队的管理层和技术支持是由生物学、农学、医学、企业管理等博士、硕士组成,实验师和试剂盒生产人员是两年以上操作经验的本、专科人才。公司北京地区员工80余公司拥有国际最先进、最权威、精准的新一代DNA测序平台——ABI3730XL多台,自动上样、自动分析,读序可达900bp。有ABI3900合成仪和BLP-192美国Biolytic公司产的板式高通量合成仪等先进的仪器,具备一流实验室的其他装备。
公司经营项目:DNA合成、测序,全基因合成,基因组测序,cDNA文库构建,SNP基因分型,STR遗传标记分析,HLA分型,肿瘤基因突变检测,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分型,三博远志基因组各种提取试剂盒,质粒、胶回收等核酸纯化试剂盒,三博远志Taq酶,三博远志DNA Marker,各种进口生物试剂。
该公司的口号是:“三化两节约一快出”——让生物科学研究“专业化、社会化、简单化”,“节约您的宝贵经费、节约您的宝贵时间,助您快出成果”。
“敬业+认真”是该公司的特点;以“顾客为中心”是其的服务宗旨。其公司的理念是“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少说多干”。
其公司的目标是以DNA合成、测序为龙头,以试剂盒生产为后盾,大力拓展基因工程课题服务,推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试剂盒产品,把SUNBIOTECH公司做成国际品牌,成为中国基因试剂盒生产和基因检测、基因工程服务的领导者。做大民营生物产业,为民族生物产业争光。
三博远志公司具有良好的信誉,连续三年荣获工商局评比A级企业。
三博远志已在全国发展了50多家代理商,除销售本公司产品和服务外,还代理国内外其它生物试剂公司的产品,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三博远志经过十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建立了良好的生物服务和商业平台。产品和服务在北京和全国各地得到了广大客户的广泛认可。
凭借良好的信誉、过硬的技术、高品质的服务、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同行业、客户和供货商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创立了三博远志品牌。
㈥ 中国生物技术现状
前,我国生物技术已广泛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生物技术与产业已经开始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转变;从实验室探索到产业化的转变;从单项技术突破到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中国生物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王宏广说,我国生物技术在让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化的同时,还要加强有独立知识产权成果的创新。努力培养技术、管理人才,建立产品标准化体系,组建相关行业协会,规范市场秩序。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通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200多家。
人均寿命从1949年35岁增长到1996年70.8岁生物技术功不可没
据新华社北京19日电记者杨维汉报道科技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生物技术要积极稳妥地促进产业化,努力使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召开的"新世纪生命科学论坛"上,科技部有关人士介绍,我国将通过生物技术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发展生物高科技,培育生物新产业,力争使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
水平在发展中国家领先
据新华社北京19日电记者杨维汉报道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中国作为惟一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1%测序工作;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了杂交水稻父本9311(籼稻)的基因组序列草图;在国际上首次定位和克隆了神经性高频耳聋基因、乳光牙本质Ⅱ型、汗孔角化症等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医药生物技术为提高人民平均寿命和健康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人均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长到1996年的70.8岁,生物技术功不可没。近年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明显加快,进入临床研究的生物医药已达150多个,有基因工程干扰素等21种生物技术药物投入生产.
为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我国农业生物技术成就显着�为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我国首创的杂交水稻技术已经推广到20多个国家,累计增产粮食3500多亿公斤。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有转基因抗虫棉花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2002年种植面积占棉花总种植面积的40%,五年来累计为农民增收50多亿元。
开发再生清洁能源有功
我国在利用生物技术开发可再生清洁能源方面成就显着。利用玉米等粮食生产燃料酒精的技术分别在河南、黑龙江已具备了数十万吨的年生产能力,乙醇汽油已在部分地区推广试用;日产量20余吨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2002年在四川问世,填补了我国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的空白。
㈦ 中国生物是央企吗
中国生物不是央企,而是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国企。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始于1919年,前身为北洋政府中央防疫处;
新中国成立后直属卫生部领导,现为世界500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重要成员企业,是中国历史悠久、产品全、规模大,集科研、生产、销售以及研究生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制药企业。下辖12个二级子公司和76家二级以下子公司,员工12551人。
中国生物的发展情况以及科研实力。
中国生物拥有丰富的产品线,覆盖人用疫苗、血液制品、医学美容、动物保健、抗体药物、医学诊断六大生物制品领域。人用疫苗可年产50种,年产量超7亿剂次,居全球第六位,提供超过80%的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
中国生物具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拥有1000余人的研发团队和1100余人的质量管理团队,包括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13名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拥有5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中国生物制药行业的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端人才。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认识我们
㈧ 国内知名的生物企业有哪些
国内医药界权威机构米内网联合医药经济报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据统计,系列榜单中共有260家企业位列行业第一梯队,入选“中国化药企业TOP100排行榜”、“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等五大子榜单。评选时间跨度为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
在2019年度中国生物医药(含血液制品、疫苗、胰岛素等)企业TOP20排行榜中,百济神州、长春高新、智飞生物位列前三甲。排名前十的企业还有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㈨ 未来我国生物产业将重点发展哪些方面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体水平已经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目前生物技术在我国已广泛用于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重要领域,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提高农牧业和工业产量与质量,改善环境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0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已经达到200多亿元,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建立了20多个生物技术园区。目前,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企业约500家,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涉及医药生物技术的企业300多家,涉及农业生物技术的企业200多家。
一、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生物技术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生产快速发展,涉足领域不断扩展。我国生物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基因工程制药产业发展迅猛,1996年,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销售额为2.2亿元,1998年增长到7.2亿元,2000年达到了22.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79.42%,其中干扰素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乙肝疫苗、白细胞借素-2。
二是生物技术研发取得重要成果。为加快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始终把生物技术列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政府大幅度增加了研发投入,同时鼓励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获得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新表达系统、生物工程、药物进入了创制阶段,建立了一系列关键平台技术,动植物转基因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规模基因测序、生物基因的研究条件;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抗基因的棉花、番茄已经进入了商业化的发展。有数十种基因药物已经进入了实用性阶段。
三是我国已具备了生物技术方面研究开发的良好基础。目前从事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有两万人,每年还有450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毕业,有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出国深造,在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和有一定竞争力的研究队伍,进入生物技术,加大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其他技术的渗透,将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并推动他们的发展,使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产生质的飞跃。
四是生物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由于生物技术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我国从事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2000年生物技术公司就超过了200家,同时已有60多家上市公司直接或间接从事生物技术产业,出现了深圳科新、天津泰达等生物基因技术龙头企业。
二、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集中化程度低,没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产业。2000年实现产值200多亿元,相对于美国2000年的200多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业产值差距很大。
全球生物技术行业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
出现一批影响未来的重大技术:人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技术与组织工程、生物信息学、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生物芯片/蛋白芯片/组织芯片、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反义核酸技术、单抗技术等对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生物技术产业格局从治病为主向治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的健康产业过渡。
跨国公司平均R&D投入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已超过10%,创新型重磅产品不断涌现,美国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2000年销售收人为24亿美元,净利达6亿多美元。
兼并重组愈演愈烈,大企业愈来愈大,协作型竞争已成为当今生物技术产业的主流;1998年以来,世界生物制药业格局发生了剧烈变化,全球市场排名前五强中四席是重组的结果,二十强的市场集中度高达67.8%;
小型企业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在生物制药行业尤其明显。如Amgen公司、Genentech公司、Celera公司、Isis公司等分别成为基因工程药物、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生物信息学、反义核酸药物等领域的典范。
三、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
与国际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相比,我国生物技术行业与国际水平差距明显。具体表现为:
1.自主知识产权过少,竞争能力有限。
在美洲,生物技术高新企业在创建的时候,在第一期、第二期的融资中(即种子资金期和风险投资期的时候),一般都是技术出资者控制了50%以上的股权,而资本出资方是小股东,这种情况在北美非常普遍。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融资的不断增多,创业者(技术拥有者)才逐渐失去了绝对的控股权,但企业本身却是一个完整的现代企业机制。目前我国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缺陷,直接表现为无形资产在股权结构中都在35%以下。
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所需的重要仪器、设备、试剂等支撑技术与装备方面十分落后,主要依靠国外进口。生物技术产业的支撑技术与装备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涉及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交叉;二是绝大多数生产经营专用仪器、装备的公司都拥有国际市场,只有占有国际市场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目前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制和生产并占有国际市场的能力。
2.投入严重不足,研究开发能力非常有限。
生物技术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产业,因此,资金短缺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在我国,存在许多贷而不还的现象。缺少完整的信誉系统已成为阻碍中国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如何建立完善信誉系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国家加大生产技术投资力度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银行贷款以及尚待健全的风险资金市场,寻找各种资金渠道。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目前,我国企业资本融通渠道只有创业者个人出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投资;政府的风险投资;国家科技部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五种。其中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的投资因为上面所说的缺乏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认可,导致他们常常希望在所投资的企业中依靠他们所提供的有形资本来控股,严重地打击了创业者的积极性。而在全球生物技术最为发达的北美,中小企业资本融通渠道要多得多,他们可以通过创业者个人出资、私募资金、政府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由银行管理,政府担保比例从75%—90%以上)、工业研究基金(通过审批后的拨款,如:美国的国立研究院、加拿大的工业科技部)、风险投资、银行贷款、企业并购(兼并、合作、战略联盟)战略投资、上市融资(IPO)、政府的养老基金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等渠道融通资金。
3.无序竞争严重,导致整体优势缺乏。
我国目前尚没有全国性统管生物技术产业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缺乏全局性的战略部署。目前国家各类科研计划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注重基础性创新性研究,但在具体实施和操作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选择短期能产生效益的研究项目,导致创新的源头匮乏。更为严重的是,各类计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调,各部门、各地方自成一体、封闭运行,导致科研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而且造成低水平重复。
4.产业化人才缺乏,研发与产业化脱节。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才。由于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大量优秀的科研人员滞留在国外,国内缺乏优秀人才,尤其缺少技术兼经营型人才。此外,我国现有生物技术人才偏重于理论研究,产业化人才相对缺乏。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中,常出现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难以产业化,或产业化成本很高而无经济价值。
5.产业发展的整体环境欠佳。
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环境的改善,虽然我国有些地区制定了相关政策,形成了一定的有利于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环境。但从整体上来说,还亟待改善,亟须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特别是需要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使之与国家投资相配合。
四、快速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对策思考
1.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建立行业组织管理机构。
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必须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同时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的调节手段,盘活我国技术、设备与设施、人才等方面的存量,使各方面的优势系统有效地集成;必须同时调动国家、地方和企业以及科技人员的内动力和凝聚力;必须下决心解决部门地方条块分割、低水平重复的顽症。
为此,建议国家适时成立全国性的组织管理机构,对全国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从而做到整体协调,避免多头指挥和政出多门,实现决策、协调和实施系统的统一、简便和高效。
2.进行战略布局调整,形成产业聚集区。
国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在一些地理、交通、信息、政策等环境较好的地域,容易形成生物技术产业研究开发和产业的“聚集区”。
根据目前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及产业发展情况,结合现有国家级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可选择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投资环境好并已有一定生物技术产业基础的上海、北京、沈阳等地作为生物技术产业化基地,给予更为优惠的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集中力量有选择地发展3—5个生物技术产业聚集区,发挥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聚集效应,尽快形成较大的生物技术产业规模。
3. 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建立国家生物技术产业重大项目孵化器。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难、转化率低制约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影响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生物技术产业因其自身的综合性、多学科特点,生物技术产业转化更具有特殊性。在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的条件下,孵化器的作用尤为重要。
孵化器的作用是通过与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广泛联系,并有力地引导企业介入,密切生物技术产业上下游的结合,有效地使单一技术的突破尽快孵化为成熟配套的技术和工艺,向产业进行技术转移和辐射,从而加速具有商业前景的技术和产品尽快形成商品化和产业化。为此,应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择优建立数个生物技术产业国家重大项目孵化器,结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性的生物技术产业重大项目和重大产业工程的实施。
4.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中介组织,协调生物技术企业发展进程。
国外成功经验表明,中介组织在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介组织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大力发展从事生物技术产业信息咨询、技术评估(包括生物安全评估)、专利(特别是国外专利)代理、投融资等方面的中介机构。
我们认为,应尽快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组建生物技术产业协会有利于信息沟通和协作,有利于规范市场和公平竞争,亦可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逐步形成社会化发展的格局。协会组成以企业法人和高级主管为主,吸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管理、营销专家参加。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协会进行全局性组织协调工作。积极引导支持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提高信息采集、技术引进、智力引进、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乃至产品出口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