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学的生物学都学些什么
一般学八大基础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态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⑵ 我该怎么学好大学的生物学呢
大学的生物学方向有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实验,当然理论也要扎实。因为你以后找工作无论是进生物公司还是生物厂,你从事的大多是实验工作,所以实验技能很重要!!
⑶ 大学生物,在大学想自己自学生物学,请问怎么学
大学机械专业,想靠自学大学生物课程当老师,是不可能的。生物学专业课程很多,和你的机械专业完全不搭边,靠自学不可能学好,甚至可能连书都看不懂。你真要想做生物老师,奉劝你,赶紧退学重新参加高考
⑷ 如何学习生物
一、学习生物建议从以下方面做起:
1、基本概念要记牢
这里提到的是指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搞懂的基础上的记忆。而不能等同于死记硬背。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上搞清新陈代谢的概念就不会感觉困难了。如此记忆基本概念会更加牢固持久。
2、图表利用很重要
图表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降低学习的难度。在生物教材中,有许多插图.这些图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正确的识图,利用图复述相关重点内容,会使学习更加轻松而有乐趣。看结构图时,一定要与其他功能联系在一起,才能有利于知识的掌握,把知识学活了。利用列表的方法学习生物知识,有利于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易混知识个性化,有利于相关知识的比较和区分。
3、知识网络要建好
知识网络分两种,一种是高中生物各章之间的联系,这个网络的主线是生物的六大基本特征.这需要全部学完课本内容之后,在总复习阶段进行。另一种是每一章内的各节内容之间的联系,这在学过每一章后都可以进行。 头脑中建立起这样的知识体系,就会将学到的零散知识系统化,从而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知识全面,深刻的理解。
4、联系实际不可少
学习生物学知识更主要的在于利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无论是从教学还是考试对此都非常重视。一方面教材每章节中都有大量的实例讲述所学的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可以结合本章节的理论对此加以解释;另一方面课后的习题及相关练习中,也有不少用所学知识解答的实际问题,从而落实课堂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注意观察,勤于动脑,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查阅资料,动手实验等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实验技能需提高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在生物学习中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仅停留在会背,会做书本上的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学生通过课本上讲述的科学发现过程和一些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大胆质疑,不断研究,及时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提高实验能力。
二、学好生物的意义:
生物不仅是中高考的一门学科,并且生物学与生产实践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因为生物科学与人类有着这样密切的关系,所以生物学被列为中学阶段必修课之一。
⑸ 大学《普通生物学》该怎么学
非生物专业的只要抓住重点就行了,就当是一门选修课,不用花太多时间,在期末考试前划下老师提到的重点,然后背背课件PPT,能抓住几个大方向就行了
⑹ 大学怎么学习医学细胞生物学
大学要学习医学细胞生物学首先要把学校里面的专业知识写好,,就是老师教的内容要认真的听其次有实习的机会尽量珍惜一些实习的机会。
⑺ 想要自学大学的生物,想知道课本都有什么
大学的生物课本都有这些,如下:
1、《植物生物学》杨继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普通动物学》(第三版)刘凌云、郑光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遗传学》(第二版),刘祖洞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普通生态学》,孙儒永、李博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6、《生物技术概论》,宋思扬、楼士林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7、《生命科学导论》,张维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年。
8、《生命科学导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0年。
9、《基础生命科学》吴庆余编,科技 图书出版社,北京,2003。
10、《普通生物学》陈阅增编,高教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
这些都是经典版本的书,当然也可以使用新版教材,最好还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选购所需教材。
大学生物学怎么学习?
1、学好基础课程:有些基础学科对于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是不能不了解的,如《生理学》,《细胞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等,无论学校开不开这些课程,自己都要想办法去掌握学习,这些课程的知识对于一个学习生物学的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 、保持求知欲:要保持求知的欲望,随时了解新知识。如《科学网》上的生物学进展和相关新闻都是不错的信息资源。一些重要的科普杂志,如《科学美国人》、《牛顿》、《国家地理》等等都有比较新、比较权威的新知识的介绍。有条件的话,要多翻阅。
⑻ 大学里生物学些什么
你好。我学的就是生物。
但是,具体这个专业学些什么,各个大学有所不同。因为,每个大学是有所偏重的。比如,我们这里,就主要是微观生物学,诸如细胞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而市内另外的高校,则偏重于宏观生物学,如植物学、动物学等。
不过,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大体上区别不是非常大。
因为生物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其它理论学科的理论支持,所以,在大一和大二,要学习很多的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普通物理(力热光电原子物理等)、四大化学(无机、有机、分析、物理化学),计算机类课程(C语言、数据结构等),以及国家规定的英语、政治类课程。从大二开始,会陆续开始专业课,有基础专业课,也有很细的,诸如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结构生物学、细胞工程、生态学、动植物学等等。非常多的课。还有一系列的相关实验。
⑼ 大学生物怎么学
一 、喜欢动手:生物学是一门试验科学,一定要重视各门课的实验课,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技巧。做每个实验都不要应付,要对着课本或者自己学过的知识,去理解,去思考。如果有机会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一定要了解仪器的主要用途。这些知识和本事,将来是肯定派上用场的。
二 、学会思考:生物学是实验科学,还原论的思维哲学是很重要的基本研究思路,也就是说将一个生物体分得越细,就越明白一些机理,各部分细节的信息可以解释整体的特征。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整体论的思维,这是东方哲学中很重要的思想。有人说就是由于东方的整体论思想,中国才没有产生近代科学。在学科越来越细的今天,整体论的思维是很重要的,值得重视。如当今生物基因组学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是如果不从整体上,从生物功能上综合分析这些信息,很难对这些支离破碎的基因组信息进行完整解析。那么,多思考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关于人类健康、国计民生等方面的问题,都是重要的科学问题,了解和思考这些问题对于自己的发展很有利。
三 、学会记笔记:记笔记是很重要的学习内容,要学会如何记课堂笔记?记录哪些内容?一般来说重要的概念、信息是需要记录的,教材上没有的重要信息是需要记录的… … 那么如何知道重要不重要?如何知道教材上有没有啊?听老师的讲课语气和强调的内容,预习教材上的相关内容… …方法很多,途径很多,只要你有心。现在老师们授课都用PPT了,信息时代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备课细致的老师,PPT可能会很有逻辑,提纲挈领,跟以前老师的板书一样,很容易记录。关键一条就是要动手记录,不要懒惰。但是,记笔记是记重要的、记自己感兴趣的和新的信息,记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因此记笔记是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的。如果上课没有专心听课,自然也做不好课堂笔记;有些同学不认真听课,课后抄其他同学的笔记,更是在浪费时间。不能为了考试而做笔记,为了考试而复习课本。大学生了,要以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兴趣,训练思考能力等素质涵养为主要目标,可千万别再沦陷在那可怜的分数上了!
四 、学会读书:读书要有兴趣,读书要有计划。不要读死书,读书的目的是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大学生,不要局限在所学的教材里的内容,要多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多进行思考,多查阅资料。要多花时间泡图书馆,要多读新书。信息爆炸的时代,新的专业书铺天盖地。要多咨询授课老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但是:切忌被网络俘虏了,要是陷在网络里就得不偿失了。如果可能的话,建议早读一些原版书。英语是当今自然科学的“标准”语言,能够阅读原版着作或者文献,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
五 、学会听报告:首先要培养自己喜欢听学术报告的习惯。大学里会有很多这样那样的学术活动和报告讲座,如果有时间,应该主动去参加,不要错过这些机会。听专家报告与听老师课堂上讲课感觉是不同的,获得的信息也是不同的。学术报告往往是很新的成果和发现,有些可能是很前沿的学科信息。这些知识对于自己的知识结构毫无疑问是很有价值的,说不定还会影响你的专业方向的选择呢。要喜欢听报告,会听报告。
六 、学会与老师交流:交流在生活中的意义和重要性是不用多说的。大学生要学会与老师交流,养成喜欢交流的习惯。大学里应该有助教吧?应该有课程辅导吧?应该有课堂答疑吧?应该有作业吧?就利用这些机会多问老师吧。自己感兴趣的,不理解的,不明白的,有老师为什么不问?老师有这个责任和义务,放心大胆去问吧。
七 、走进实验室:如果有机会,建议能进入有些做研究的老师的实验室,要是能帮上忙是最好了。早些了解科学研究是怎么回事,对于立志走科学研究道路的同学是很重要的。对于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也是很有帮助的。有条件的学校,学生们要主动提出这种要求。
八 、阅读达尔文:进化论是生物学中最伟大最普适的理论了。学习生物学,建议一定要重视《进化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如果学校不开设,就自己学习吧。这门课很重要,进化思想对于理解和解释生物学现象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有学者说:如果不以进化的观点分析问题,生物学的一切都是不可理解的。进化论是当今生物学中最伟大的理论,要理解它,掌握它。
九 、经典学科不可忽视:现代生物学分支越分越细,新学科不断出现。因此一些老学科逐渐被“冷落”,但是有些知识是不能忽视的,还是要掌握或了解一些的,如经典分类学、解剖学、动物地理学等等,这些知识对于个人的知识结构很重要啊,否则连物种都不认识,连动植物的分布区都不知道,怎么能理解当今如此美丽的生物多样性?怎么解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自己找教材自学吧。宏观生物学和微观生物学的知识要平衡学习和掌握,都很重要。
十 、学好基础课程:有些基础学科对于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是不能不了解的,如《生理学》,《细胞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等,无论学校开不开这些课程,自己都要想办法去掌握学习,这些课程的知识对于一个学习生物学的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这些课程也是时兴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等的重要基础。其他基础课,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化学》等等,对于学科交叉也是很重要的,也要重视。
十一 、保持求知欲:要保持求知的欲望,随时了解新知识。如每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每年的有关生物学领域的重大新闻和发现等等,要多了解。《科学网》上的生物学进展和相关新闻都是不错的信息资源。一些重要的科普杂志,如《科学美国人》、《牛顿》、《国家地理》等等都有比较新、比较权威的新知识的介绍。有条件的话,要多翻阅。
十二 、能力培养是关键:大学里学习的是掌握知识的能力。大学生要学会读书,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分析问题,学会发现问题。不要再去为了考试而考试。将能力培养、兴趣培养、职业精神培养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些方面是科学工作者一生的课程。要清楚,一个人年轻时期的习惯和行为,对于其后来的习惯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习惯和行为,会助你成功;不良的习惯和行为会严重阻碍你的发展。加强能力培养,加强涵养素质的塑造。
大学生活很美丽,很让人向往。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发展,责任重大,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大学生们自己不珍惜这个机会,能担负起这个责任吗?老想着作弊、抄袭、走捷径能行吗?
不说了,还真刹不住了,罗里啰嗦的也没有个主题,没有个逻辑的。
大学一年级一定要养成一个好习惯,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会决定你大学四年的生活是否光彩,大学生活是否完美。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态度决定一切。
希望大学生们自尊、自立、自爱,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做一个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做一个让人羡慕受人尊重的大学生!
对当今大学的情况缺乏了解,本文属典型的“个人随感”。家有大学生,我也很希望能听到大学行家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