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微生物什么时候发现的
真正看见和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是荷兰人列文虎克(A.van Leeuwenhoek,1632~1723)。1674年,他用自制的显微镜清楚地看见了细菌(bacteria),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微生物世界。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细菌&古细菌)、真菌(酵母菌、霉菌&蕈)、原生生物(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黏菌)以及病毒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营养方式多样,生长繁殖快。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㈡ 为何微生物的生命力极强,300年后仍能复活
微生物的生命力一般来说都非常的顽强,因为这些微生物基本都是单细胞生物,甚至有的是类似于病毒一样的存在,他们自身谈不上一个完整的生命,没有完整的系统,所以平常他们可以进入一种完全休眠的状态。
大自然对每个物种都是公平的,给了人类聪明的大脑自主的活动能力,就削减了人类的寿命,削减了人类的生存能力,给了这些微生物,这么强大的生命力,就削减了他们的活动能力,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可以说是很弱,因为不在合适的环境之下,他们没有办法保持活力,只是还拥有复活的机会,但这样其实和死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他们能够复活,而且复活之后也没有自己主动思考的能力。
㈢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的有效期是多少年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的有效期限为4年。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1、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2、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3、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4、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四十九条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建立和完善安全保卫制度,采取安全保卫措施,保障实验室及其病原微生物的安全。
国家加强对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保卫。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当接受公安机关等部门有关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严防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丢失和被盗、被抢。
国家建立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人员进入审核制度。进入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人员应当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对可能影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不予批准;对批准进入的,应当采取安全保障措施。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三条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主管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与动物有关的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实验室及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㈣ 一般的微生物寿命是多长时间
微生物的寿命一般很短,以细菌中的大肠杆菌为例,其分裂周期约20分钟,即20分钟左右,一个大肠杆菌分裂成2个,也就是其寿命仅有20分钟左右。大多数的细菌的分裂周期都在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这是在条件良好的情况下。
如果环境条件恶劣,微生物的分裂(增殖)会减慢,但是也不会超过几天的时间。
㈤ 微生物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
虽然早在人类出现以前,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已经在地球上活动有几十亿年了,但人类第一次真正发现它,还只是三百多年前的事。
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叫列文虎克(1632~1723),他是荷兰一个小镇上经营布匹和干货的小商人,业余爱好磨制镜片。他磨制了很多镜片,还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架能把原物放大二百多倍的简单的显微镜。他用这架显微镜观察了雨水、井水等,发现了其中都有许多微小的生物在活动。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了微生物世界,在当时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后来他被推选为英国皇家学会(当时欧洲最着名的科学团体)的会员,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通过书信往来,不断将自己的发现报告给这个学会。
有一次,他兴奋地报告,他将自己牙缝里的牙垢混进一滴雨水,在显微镜下看到了一个令他眼花缘乱的微生物世界。他在给英国皇家学会的信中写道:“……我非常惊奇地看到了在水中有许多极小的活的微生物,十分漂亮而又会动,有的如矛枪穿水直射,有的像陀螺团团打转,还有的灵巧地徘徊前进,成群结队,你简直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大群蚊纳或苍蝇。”又有一次,他在刚刚大口大口喝过热烫的咖啡以后,又挑出牙垢来观察时,却发现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只是一片一动不动的微生物的尸体,于是他机敏地作出了判断:热烫的咖啡把那些小生物杀死了。还有一次,他诙谐地报告说:“我家里的几位女眷想要看醋里的线虫,可是看了以后,发誓说再也不用醋了。要是有人告诉她们在口腔里、牙垢里生活着的动物比全国人口都多,她们将会怎样反应呢?”1695年,他将自己20年来辛勤观察的结果写成一本书出版,书名是《列文虎克发现的自然界的秘密》。这是人类关于微生物的最早的专门着作。
㈥ 微生物是多少年前出现的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舍普夫在1993年报告说,他们从西澳大利亚州的岩石里发现了一些长几十微米的黑色曲线痕迹,这可能是一种古老蓝藻的化石,年龄为35亿年,比其他被证实的最古老细菌化石还要早10亿年。
他们指出,科学界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是35亿年前的细菌,但真正的多细胞生物只有到近6亿年才出现,
㈦ 微生物怎么定义的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人们通常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和结构.
对于蘑菇,只是人们的习惯分类罢了.
微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非细胞生物等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防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变形虫,喇叭虫等),原生植物(衣藻等)等单细胞真核生物.
真菌:酵母菌,霉菌,木耳,蘑菇等.
非细胞生物主要是病毒和亚病毒等.
㈧ 微生物学发展可分为哪几个时期 每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微生物学的发展史
一、初创时期(形态学时期)
1664年,英国人虎克(RobertHooke)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虎克曾用原始的显微镜对生长在皮革表面及蔷薇枯叶上的霉菌进行观察。
1674~169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制造分辨率大的单式显微镜;
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了细菌。他没有上过大学,是一个只会荷兰语的小商人,但却在168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二、奠基时期(生理学时期)
1.法国巴斯德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1)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化学家出生的巴斯德涉足微生物学是为了治疗“酒病”和“蚕病”。
(2)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着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3)免疫学——预防接种
首次制成狂犬疫苗
(4)其他贡献
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
2.德国柯赫细菌学的奠基人
(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
a)建立细菌纯培养技术(纯种分离技术)
b)悬浮培养法
c)流动蒸汽灭菌
d)细胞染色技术和显微摄影
三、发展时期(生化时期)
无活细胞酵母压榨液
葡萄糖、酒精
1.青霉素
英国微生物学家弗来明发现青霉素,开创了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新纪元。
2.摇瓶培养技术
四、分子生物学时期(成熟时期)
基因工程药物学的兴起
转基因的农作物
㈨ 微生物的发展史上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是按 时期,代表人物,特点 来答的。
1、史前期(约8000年前—1676),各国劳动人民,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是有益活动(如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
2、初创期(1676—1861年),列文虎克,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3、奠基期(1861—1897年),巴斯德, 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
4、发展期(1897—1953年),e.buchner,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②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
5、成熟期(1953—至今)j.watson和f.crick,①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好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②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③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④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个领域飞速发展;⑤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㈩ 史上活的最久的生物是啥多少年,有一万年不
自然科学上现在能够发现的寿命最长的生物是一种在沉积物中生存的叫做玛士撒拉虫的微生物,据说已经生存了26亿年,跟恐龙曾经同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