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哪些最适合人类居住
楼主写科幻小说,其实不必拘泥于太阳系内,看看《科幻世界》上的那些文章,人家都已经是河外星系了。想象也是科学的发展一日千里,而且那样更容易想象,更容易发挥。
如果楼主一定要在太阳系内精耕细作,那也可以写太阳系的卫星啊。比如,土卫二是土星第6大卫星,它被称为太阳系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卫星,这是因为其表面具有适宜的温度,很可能存在液态水和简单的有机分子。科学家认为土卫二的冰冷表面99%是由冰水物质构成,其表面之下很可能存在着液态水。2005年,“卡西尼”太空探测器飞越土卫二时的勘测资料显示其表面存在着碳、氢、氮和氧气,这些有机物质被认为是孕育生命的必要元素。此外,土卫二还具有一个沸腾的熔化岩石内核,为孕育生命体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木星的卫星木卫二也被科学家认为可能孕育外星生命体,其主要原因来自于木卫二潜在存在着水和火山活动性。虽然其表面处于冰冻状态,但是许多科学家猜测其表面之下是液态海洋。木卫二表面上的火山活跃性提供了生命存在的热量,这一点如同活有机物所必要的化学物质一样重要,科学家认为微生物很可能存活于木卫二热液口附近,这一特征就如同地球类似的热液环境。
在太阳系的行星之中,地球的邻居——火星最有可能孕育生命体,这颗红色行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接近的行星,它的体积大小和温度等级与地球较为接近。大量的冰水存在于火星极地,因此很可能火星表面以下存在着液态水。火星上少量的大气层并不厚重,但足以抵御来自太阳的致命辐射线,因此微生物很可能存在于火星表面以下。目前,火星勘测获得证据表明远古时期的火星可能更适宜生命体生存。火星地理学特征暗示着液态水曾经在火星表面流动,此外,目前沉寂的火山在远古时期则处于活跃状态,在火星表面和内部之间进行着化学物质和矿物质循环。
接下来是土卫六和木卫一。这是太阳系五大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
推荐楼主看看何夕的小说《人生不相见》,肯定会受益匪浅!~
2. 除地球外,太阳系中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是哪个
除地球外,假设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在太阳系中最适合人类居住应该是土星所属的卫星-土卫六了。
现在的地球面临着人口与环境的压力,寻找适合人类居住的居住的星球这一计划不得不提上日程了,根据研究表明,在太阳系内,最有可能适合生命存在、居住的星球就是木卫二和土卫六。土卫六的大气层比地球的还要厚,星球表面气压是地球的1.5倍,大气层中主要以氮气为主的地址结构也和地球差不多,大气层中具备由甲烷、乙烷和水蒸气以及氨气等其他物质组成的云,土卫六也在这方面具有了降水的主要因素。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显而易见的了解到:土卫六比木卫二更适合生命的生存。
3. 太阳系有哪些星球可能存在生命(除了地球以外)越多越好。
这是因为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其它行星相比,尤其与类地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按八大行星离太阳的距离来说,地球处于第三位;按质量和体积比较,地球都处于第五位。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速度,在八大行星中,既不是最快,也不是最慢,其平均密度与其它类地行星也差不多所以,从这些方面看,地球确是一颗普通行星。
为什么又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这是因为它是太阳系中目前惟一已知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那么,为什么地球会成为拥有包括高级智慧生物人类在内的众多生物的星球呢?应该说,这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本身的条件有关。
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看,主要有以下两个有利条件:(1)太阳在过去50亿年中没有明显的变化,并还将保持这种状态达50亿年之久,这就使地球有稳定的光照条件,生命从低级向高级的演化没有被中断。(2)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和大多数小行星都以近似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运动,不仅公转方向一致,而且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所以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从地球自身条件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1)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适中的日地距离,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适宜的温度条件,保证了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为生物生存创造了条件。(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此,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原始大气层。原始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3)单是适中的日地距离,还不能保证地球有适宜的温度,这还与地球有合式的自转和公转方式,并具有适宜的大气有关。地球每天自转一圈,白天与黑夜交替既不过长又不过短,再加上有一层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大气,所以,昼夜的温度变化较小。地球又是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由此造成有四季交替。月球离太阳的距离和地球差不多,但自转太慢,又无大气,只能成为一个昼夜冷热悬殊的无生命世界。(4)地球表面70%被水覆盖,而拥有大量的液态水,正是地球与其它星球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水对生命的诞生和繁衍具有决定性意义。地球生命正是首先从海洋中诞生,然后逐渐进化、演变,使地球成为到处活跃着各种生物的星球。
回答完毕
希望对您有帮助如果满意请采纳o(∩_∩)o...哈哈
4. 太阳系中真的还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吗
有美国的“勇气”号和“机遇”号孪生火星探测器成功登上火星后,人类探索自己星球以外的高级生命和追求地外栖息地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除了地球,人类到底还能不能找到理想的栖息地,火星是否可以成为人类的另一个栖息地呢?
也许现在还不可能有确切的答案,但是,一些研究结果可能帮助我们做出一些理性的分析。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查尔斯·莱恩威弗等认为,银河系大概有10%的星球适合人类生存。他们建立了一个银河系演化模式,分析后提出了生命可以存在的4个条件:有一颗主星的存在;有足够的重金属形成陆地星球;有供生物进化足够长的时间;位于免遭超新星爆炸所引起的伽马射线辐射的安全位置。
以此来看,银河系有一个“生命可存在区域”位于距银河系中心25000光年的缓慢扩张区域。这个区域包括40亿年至80亿年所形成的星球,其中四分之三的星球比太阳早10亿年形成。
这只是一个推论,需要事实来证明。即使这个推论正确,也不能说明这些星球就适宜人类居住,因为有高级生命的存在并不等于那里适宜人类生存。其次,人类要跑到以光年计算距离的星球上去生存真是黄粱美梦。最佳候选者可能只有现在最为热闹的火星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国地理协会得出了一个不很明确的结论。尽管人类可以乘坐航天飞机赶到火星,但火星上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条件还是非常明显的。火星比地球寒冷得多,平均温度零下40至零下60摄氏度。火星上存在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虽然它们不致于让登上火星的人马上死亡,但是到达火星上的人所受到的辐射比在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所受到的辐射还要大一倍。
这种危害是慢性的和致命的。只要在火星上呆上不长时间,就可能因辐射而患上各类癌症、白内障以及神经系统受到伤害后的各种疾病。
由于火星引力只有地球的38%,大气压仅有地球的1%,因此火星上的微重力环境也是对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挑战。在微重力环境下,人的肌肉会萎缩、骨骼因钙的丢失会软化、基因也会发生突变,人的免疫系统会受到影响,免疫B细胞抗体释放减少,T细胞识别病原体和活动能力降低。这样人体中的病毒也会增加,像宇航员唾沫中的病毒数量会增加一样。
最近俄罗斯专家在国际空间站进行的研究也证实,在失重条件下,人的免疫力会下降。2003年10月20日,俄罗斯考察员卡列里把免疫细胞和癌细胞带到了空间站,10月28日又由另外两名人员带回地面。这一研究表明在微重力条件下,虽然单个的免疫细胞的功能没有受到影响,仍然能够寻找、识别和攻击癌细胞和异类细胞,但是人体整体的免疫系统在失重条件下会发生功能减弱和低下。
当然,即便有这些结论,也不足以阻挡人类向火星或其他星球的进军与移民,因为人类一向有信心和豪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那么在火星上可以创造什么样的条件让人类移居呢?
一些人的规划是在火星的隐蔽处修建住宅,使用有效降低辐射的建筑材料造房屋,所有穿着要使用防辐射材料。大概在2015年至火星与地球的环境比较相似,当然不排除还有其他星球上的环境与地球更相似,比如土星的第6颗卫星泰坦,但它离地球太远。而其他星球比火星上的环境更恶劣。综合以上情况,人们便可以对“人类是否有地球以外的栖息地”得出结论了。2030年上火星不超过100人,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分析火星上的气候、辐射状况,寻找生命和使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试种作物。
在2030年至2080年,在火星上建造化工厂和核电站,形成温室效应,使火星上摄氏零下几十度的温度上升到摄氏零下几度。这时上去的是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医生等。
第三个时期将有少量人群移居。那时,火星上的温度已经达到摄氏零下几度,有植物生长和形成,大气层逐渐加厚,二氧化碳和水能从地下渗出。人类可以不穿防护服,但仍须带呼吸器进行呼吸。这时大概可以移居上万人。
到2150年,火星大气层形成,气温平均在摄氏零度,可以正常种植和收获庄稼。绿色植物已经化解和阻挡了辐射,空气也足够人们呼吸,火星上开始形成城市。这时可以大规模向火星移民了。
这个规划是科学幻想还是宏伟蓝图?那就看人类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大自然认不认同人类的想象力
5. 太阳系8大行星中最适合生命生存的是那个
尊敬的楼主: 您好! 我认为是火星,火星是距太阳第四远,也是太阳系中第七大行星。火星在史前时代就已经为人类所知。由于它被认为是太阳系中人类最好的住所(除地球外),它受到科幻小说家们的喜爱。但可惜的是那条着名的被罗威尔“看见”的“运河”以及其他一些什么的,都只是如《火星公主》中的Barsoomian公主们一样是虚构的。火星上曾有过洪水,地面上也有一些小河道,十分清楚地证明了许多地方曾受到侵蚀。在过去,火星表面存在过干净的水,甚至可能有过大湖和海洋。但是,由于火星引力小,水蒸成气体,这些东西只存在很短的时间,而且据估计距今也有大约四十亿年了。(Valles Marneris不是由流水通过而形成的。它是由于外壳的伸展和撞击,伴随着Tharsis凸起而生成的)。
在火星的早期,它与地球十分相似。像地球一样,火星上几乎所有的二氧化碳都被转化为含碳的岩石。但由于缺少地球的板块运动,火星无法使二氧化碳再次循环到它的大气中,从而无法产生意义重大的温室效应。1996年8月6日,戴维·朱开(David McKay) 等人宣称,在火星的陨石中首次发现有有机物的构成。那作者甚至说这种构成加上一些其他从陨石中得到的矿物,可以成为火星古微生物的证明。所以我认为最适合生命生存的肯能是火星! 希望鄙人的回答对楼主有帮助!
6. 几个可能存在生命的太阳系星球是什么
智慧生物与生命是两个不等同的概念。即使我们能十分有把握地断定,在太阳系诸天体中,除地球外,没有任何一个天体拥有智慧生物,但仍不能肯定,在其他天体中也不存在任何生命活动,特别是那些低等的微生物。
在被怀疑拥有原始生命的太阳系诸天体中,火星是被议论得最多的一个。
火星在20世纪70年代,“水手号”和“海盗号”飞行器对水星的探测,终于否定了“火星人”的神话。然而,从海盗号探测站所做的三项实验来看,却不能绝对地肯定,那里不存在任何生命形态。
第一项实验是检查有无以光合作用为基础的物质交换,结果是否定的。第二项实验是仿效地球上的物质交换,视察澄清土壤样品中有无微生物。实验时在土壤样品中加入含碳14的培养液,若土壤中有生物,会吸收与消化养分,会排出有放射性的碳14,这可在计数管中进行检测,结果记录到了。而在预先经过消毒处理的土壤中则没有记录到。第三项实验是测量生物与周围环境所发生的气体交换。在加入培养液的土壤样品中,质谱仪记录到有氧的发生,但两小时后却突然停止,不过微量二氧化碳的析出却持续了11天之久。有人指出,如果土壤中存在过氧化物,那末氧的析出就可能不是生物造成的。因此根据这三项实验的结果,人们既不敢肯定,也不能否定火星上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即使退一步说,这三项实验证明了火星上没有生命。但它毕竟只能反映实验地点的情况,而不能以点代面地说明整个火星的情况。要知道,四十多年前,人们对环境恶劣的地球南极地区进行考察时,也曾认为那里是不适宜生命存在的,在早期的考察活动中也确实没有发现“定居型”的生物。然而在1977年,人们却在那里的石缝中找到了地衣和水藻。一些火星研究者指出,在火星赤道附近有两个地方,土壤中水的含量要比别处丰富得多。每天每平方厘米的地面至少能释放出100毫克的水(一到夜晚,水汽则凝结为霜,因此这两个地方从地球看去要比火星其他地方明亮得多)。他们认为这两个地方的环境比地球上一些已发现有微生物的极端恶劣环境,更适于生命的存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斯坦福大学最近发表了一篇报告,认为40亿~45亿年前,南极大陆上曾存在微生物。而从南极大陆的火星陨石中发现的显示火星生命体存在的物质看,地球外存在有生命体的迹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局长克鲁把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体这个宇宙研究史上的最新发现称之为“令人震惊的发现”。
新发现是从1984年被发现的12个陨石中的一个叫作“ANL8400”的南极陨石分析中产生的。它大约是一千五百万年前火星与木星间小彗星群碰撞的结果,大致在一千三百万年前落在南极大陆,年龄大致是40亿~45亿年。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对陨石进行薄片分析后,能见到一种叫“多循环芳香碳水化合物(PAH)”的有机物。这种有机物,可以证明火星的生成过程或微生物存在的可能性,从陨石切片,可以得出火星上曾有生物体存在的痕迹。
从PAH中还可发现,有的细菌酷似地球细菌,其分子结构为与磁铁和巴代利亚硫化铁相似的单细胞物质,这也为火星上有微生物存在的推论提供了证据。当然,美国航空航天局仅用“有力的证据”、“有待进一步调查证实”等字眼,尽量避免使用火星上存在微生物的肯定性语言。
克鲁局长解释说:“陨石中发现的火星上存在与地球细菌相似的单细胞生物痕迹,并不是说火星上过去就一定存在高等生物。”
有关的详细研究成果刊在《探索者》上。关于火星上生命体存在与否的话题,今后必将有进一步的争论。
总之,对火星是否拥有低等的生命形态这一问题,目前我们还无法作出肯定与否的回答。土卫六是土星的第六颗卫星。它的直径约五千八百公里,是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卫星。
土卫六它也是太阳系里已知的惟一具有真正大气层的卫星。根据1944年奎伯对其光谱的分析,认为它的大气主要由甲烷和氢组成,其大气压约在0.1~1个大气压之间。也就是说,其大气密度虽不及我们地球,但比火星大气却要密得多。土卫六的表面温度,因距太阳较远,大约维持在零下150℃左右。
根据科学家对生命起源的实验研究,人们知道,用紫外线照射甲烷和氢,就能形成许多有机化合物,如乙烷、乙烯、乙炔等。事实上,1979年9月,“先驱者”11号宇宙探测器在距离土卫六356000公里处拍摄到的照片显示,这颗卫星呈现桃红色。这表明它的大气中确实含有甲烷、乙烷、乙炔等,还可能有氮的一些成分。乙烷、乙炔的存在使人们相信,土卫六上有可能找到更复杂的有机物。因此人们认为,在土卫六表面可能存在一层由较复杂的有机物组成的海洋和湖泊,其情形也许酷似地球生命发生前夕的所谓“有机物海”。如果这一推测是可靠的,那么土卫六上就很可能有一些原始的生命形态。
1980年底,“旅行者”号飞船飞临土星上空时,人们曾期望它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有关土卫六的信息。遗憾的是,它只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并不像早木卫二先所认为的以甲烷为主,而是以氮为主,氮约占98%,甲烷占不到1%。此外,还有乙烷、乙炔和氢。值得高兴的是,在红外探测资料中,发现其云层顶端含有与生命有关的分子,可能是属于生命前的氢氰酸分子。但是,由于它的大气几乎完全呈雾状,妨碍了飞船对土卫六表面的观测。因此土卫六上是否真有生命,也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第三颗引起人们注意的可能拥有生命的天体是木星的卫星木卫二。
木卫二,直径为三千公里左右,在木星的卫星中属第四大卫星。根据近红外波长的光谱分析,这个卫星的表面存在大量由水构成的冰。而根据其平均密度为3.03克/厘米,来估算,它可能有一个厚约一百公里的由冰和液态水组成的壳层。
1979年3月,当“旅行者号”飞船飞越木卫二上空时,人们曾非常惊奇地注意到,木卫二具有奇特的与众不同的外貌,分布着许许多多纵横交叉的条纹,犹如一大堆乱麻。经分析,这些条纹应是木卫二冰壳上的裂纹,其中有些裂缝的宽度可能有数千米,长达1000千米,深为100~200米。更有意义的是,人们还注意到,这种像乱麻一般交叉的裂缝具有褐色的基调,与其周围颜色浅得多的部分相比,显得轮廓分明。对这种褐色物所作的光谱分析表明,它们很可能是有机聚合物。据此,人们推测,当木卫二从原始星云中形成时,可能也和地球等天体一样,聚集有一些来自原始星云的甲烷和氨。以后,这些气体可能在内热的作用下不断地释放出来,当其渗透到表面时,便会在太阳紫外辐射和来自木星的带电粒子的激发下,合成为有机物。尽管同样的辐射也会摧毁这些有机物,但液体水却能保护它们,甚至还会促使它们进一步水解,复合形成氨基酸,为生命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与此同时,来自地球的一项发现也启发着人们的思考。那是在南极的干谷,有一些常年冰封的湖泊。极其微弱的阳光在透过上部厚厚的冰层以后,到达湖底已是微乎其微。然而,当人们潜入这冰冷的、幽暗的湖底时,却意外地发现那里生活着一大片蓝绿藻。它们就靠这微弱的阳光生活。木卫二尽管离太阳比地球远得多,温度低,阳光弱,但并不比南极冰湖下的环境更差。而且由于自转和公转的耦合关系,它有长达60小时的白昼。因此在一些裂缝刚刚破裂开来的地方,水体里将有可能接受到较充足的阳光,从而使生命在那里繁殖生存。一直到5~10亿年后,当裂缝重新为厚厚冰层所覆盖时,生命也就暂时地潜伏起来,等待另一次机会。
当然,以上所述还只是一些推测,要证实这一猜想,需要有一个能潜入木卫二冰壳下的太空潜水装置。
其实,不仅是上述三个天体,就是对金星、木星、木卫一,甚至我们的月球,是否完全没有任何生命形态,人们也没有完全排除怀疑。
金星以其表面具有高达400℃以上的温度,而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不适宜生命生存的。然而1977年以来,人们在调查洋底的地壳裂缝时,却发现在一些温度高达300℃甚至更高温度的海底喷泉旁,生活着许多可耐高温生物。这使人们认识到,生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远比人们想象的大许多。因此,我们不能保证金星对生命来说就是绝对的禁区。何况,即使金星表面没有生命,也不能排除在它的大气层里温度适宜的地方,就没有漂浮着一些含微生物的云层。
木星是一个主要由氢和氦组成的天体。理论分析表明,它的云层厚约七百三十公里,下面是厚约二万四千公里的液态分子氢组成的木星幔,再下面是具有金属特性的原子氢组成的下部木星幔,然后才是一个可能由硅和铁组成的石质木星核。木星距太阳较远,理论计算表明,其云层顶的表面温度应在-168℃左右,但实测的结果比理论值高出20~30℃,这表明它有来自内部的热量。因此可以算出,在云层底部,温度可高达5500℃。
1979年,“旅行者号”飞船飞临木星上空所作的光谱分析表明,木星大气中除了氢、氦、氨、甲烷和水外,还可能有乙炔、乙烷、硫化铵、硫化氢铵、磷化氢等各种有机或无机聚合物。人们还发现木星上不时发生闪电。这使人们推测,在木星的大气层里完全有可能合成复杂的有机物,甚至出现生命。一些研究者指出,由于木星大气存在着垂直湍流运动,来自云层底部的高温、高压气流会对生命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所以气流运动相对平稳的两极地区,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要比木星赤道地区大一些。
木星及其2个较大的卫星木卫一是木星的另一颗卫星,具有石质的表面。根据对其红外反射光谱的研究,没有水的痕迹,但富含硫质。1979年,“旅行者号”飞临它上空时,曾观察到它的上面有活跃的火山活动。木卫一上这种强烈的火山活动,和伴随火山活动喷溢出来的硫,使一些人猜测,在它的上面有可能存在像太平洋底热喷泉周围的那种以硫为食料的生物。换言之,这种生物可以不必依赖阳光来提供能源,也无须依靠光合作用来生活。
木卫一至于月球,尽管已有阿波罗6次登月和前苏联2次月球自动站的考察记录,但仍有一些人对月球生命问题不肯轻易罢休。他们提出了种种怀疑,并猜测是否会有生命隐居在月面之下。
综上所说,我们对太阳系中其他天体是否拥有生命的讨论远远没有结束,人们正期待着今后更深入的探索。
7. 太阳系有多少行星和卫星有生物可供人类生存
太阳系(solar system)是由太阳、9颗大行星、66颗卫星以及无数的小行星、彗星及陨星组成的。
行星由太阳起往外的顺序是: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earth)、火星(mars)、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和冥王星(pluto)。离太阳较近的水星、金星、地球及火星称为类地行星(terrestrial planets)。宇宙飞船对它们都进行了探测,还曾在火星与金星上着陆,获得了重要成果。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密度大(>3.0克/立方厘米),体积小,自转慢,卫星少,内部成分主要为硅酸盐(silicate),具有固体外壳。离太阳较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冥王星称为类木行星(jovian planets)。宇宙飞船也都对它们进行了探测,但未曾着陆。它们都有很厚的大气圈,其表面特征很难了解,一般推断,它们都具有与类地行星相似的固体内核。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有100000个以上的小行星(asteroid)(即由岩石组成的不规则的小星体)。推测它们可能是由位置界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某一颗行星碎裂而成的,或者是一些未能聚积成为统一行星的石质碎块。陨星存在于行星之间,成分是石质或者铁质。
小行星其质量总和为地球质量的百分之四。以发现的彗星约有1600颗。到目前为止太阳系内已确认的卫星共有36颗,既;地球1颗,火星2颗,木星14颗,土星11颗,天王星5颗,海王星2颗,冥王星1颗。
木 星——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距大阳7.78亿千米,公转周期11.86年。半径71 398千米,是地球的11.194倍。重量是地球的317.89倍,表面重力是地球的2.54倍,表面压力是地球的0.5倍,表面温度-145℃。大气厚,成份主要是氢和氦。
目前 科学家推测最有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是火星。
8. 除了地球,在太阳系中哪些星球或许会有生命
其实根本没必要说几亿年前,即便是现在,地球之外太阳系其他一些星球都极有可能是有生命的,只是因为我们观测技术手段的不足,还没有被观测证实而已,而如果说几亿年前的话,甚至金星和火星上都是有生命的。
9. 太阳系内有哪个星球也适合生命居住
没有了,在太阳系内除了地球,目前还没有发现哪个星球也适合生命居住。
以我们目前对太阳系的了解,估计以后也不会在太阳系内再发现适合生命居住的星球了。
10. 中国2020年要探索火星,太阳系中还有哪颗星球上最有可能居住类人生物
太阳系当中除了火星,可能就属月球最有可能居住类人生物。
因为人作为一种需要氧气需要水源的生物。所生长的星球中,必须需要有氧气和水源,太阳系当中除了地球之外,还有木星、火星和水星这三个星球有水源,但是这三个星球无一例外都比地球的体积要大很多,随着体积增大带来的很重要的一点影响就是万有引力会增大。
所以,放眼太阳系,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可能就是月球,而且月球是人类最先开始探索的星球,多年的研究使得人类对这个星球已经很熟悉,真有一天人类需要离家地球,月球可能真的会成为地球的下一个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