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如何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

如何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

发布时间:2022-05-17 17:19:55

⑴ 如何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

长期使用单一抗生素,会使微生物产生抗性。目前常用方法就是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以及严格的剂量控制。具体指标根据使用目的不太一样。比如灭菌消毒,可能剂量较高;但用于疾病治疗就比较严格了,一般不能杀死体内益生菌。总之,抗生素尽量少用。

⑵ 怎样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

按需用药. 谨遵医嘱. 根据病情、微生物感染情况用药,可自愈的疾病即自身免疫系统可调节的由微生物致病的疾病不需要用药.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都要注意用药的量. 一旦药物对微生物形成了选择,那后果便是该微生物在本区域的抗药性增强.

⑶ 生产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如何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抗菌药物合理配伍,可达到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从而可增强疗效;但配伍不当则可发生拮抗作用,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抵消,疗效下降,甚至引起毒副反应。只有当单用一种抗菌药物不能控制某种细菌病或出现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时,才需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应以发挥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或针对不同种类的病原体为目的。通常以合用两种抗菌药物为度,避免两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养鸡生产中,可参照以下内容,选择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1)青霉素类和氨基糖苷类呈协同作用,但剂量应基本平衡,大剂量青霉素G或其他半合成的青霉素均可使氨基糖苷类活性降低。青霉素G钾和青霉素G钠不宜与四环素、土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钠等混合使用;氨苄青霉素不可与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配伍使用。如青霉素与链霉素合用对链球菌、巴氏杆菌等具有协同作用;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与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合用可扩大抗菌谱,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作用。
(2)氨基糖苷类与β-内酰胺类配伍有较好的协同作用。TMP可增强本品的作用,如丁胺卡那霉素与TMP合用对各种革兰氏阳性杆菌有效。氨基糖苷类可与多黏菌素类合用。氨基糖苷类同类药物不可联合应用以免增强毒性,与碱性药物联用其抗菌效能可能增强,但毒性也会增大。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可与喹诺酮类药物合用。链霉素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会发生水解失效。硫酸新霉素一般口服给药,与DVD配伍比TMP更好一些。
(3)四环素类药物与本品同类药物及非同类药物如泰乐菌素配伍,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协同作用,可降低使用浓度,缩短治疗时间。TMP、DVD对其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土霉素不能与喹乙醇、北里霉素合用。
(4)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与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嘧啶(SD)、磺胺间氧甲嘧啶(SMM)、TMP的复方可用于治疗呼吸道病。红霉素与泰乐菌素或链霉素联用,具有协同作用。北里霉素治疗时常与链霉素合用;泰乐菌素可与磺胺类合用。红霉素不宜与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四环素联用。
(5)氯霉素类的甲砜霉素、氟甲砜霉素与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用于合并感染的呼吸道病具协同作用,与林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等具有拮抗作用。氯霉素类也不可与磺胺类药物配合使用。
(6)氟喹诺酮类药物与杀菌性抗菌药(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及TMP在治疗特定细菌感染方面有协同作用,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表现无关作用;环丙沙星+TM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禽大肠杆菌02、鸡白痢沙门氏菌有协同作用,对鸡败血支原体有相加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利福平、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硝基呋喃类合用有拮抗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四环素类药物可配伍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也可与磺胺类药物配伍应用,如环丙沙星与磺胺二甲嘧啶合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相加作用。氟喹诺酮类与林可胺类联合用药加强了对支原体、某些厌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
(7)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合用有确定的协同作用。碱性电解质可减少本品对肾脏的毒性,磺胺类药物与多黏菌素合用可增强对变形杆菌的抗菌作用。磺胺类药物应尽量避免与青霉素类药物同时使用,因为其可能干扰青霉素类的杀菌作用。
(8)林可霉素可与四环素或氟哌酸配合应用于治疗合并感染,林可霉素可与壮观霉素合用(利高霉素)治疗顽固性呼吸道病。有效供给口服补液盐和适量维生素可减少本品的副作用,提高疗效。
(9)杆菌肽锌可与黏菌素(多黏菌素E)、多黏菌素B、链霉素及新霉素合用。杆菌肽锌禁止与土霉素、金霉素、北里霉素、恩拉霉素、喹乙醇等配合作用。

⑷ 常用抗菌药物有哪些怎样使用

抗微生物药物包括抗菌素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及其复方制剂,这些是防治鸭细菌性疾病、真菌性和寄生虫病时广泛使用的药物。

(1)青霉素 常用的是青霉素G钠盐或钾盐,溶于水后易失效,应现用现配。该药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该药可肌肉注射,按鸭每千克体重肌注1~2万单位,每天二次;也可溶于饮水中,小鸭每只按2~3万单位,大鸭每只按3~5万单位。饮水给药时,要求在1~2小时内饮完。

(2)链霉素 主要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结核杆菌有杀灭和抑制作用。肌肉注射时,小鸭每只0.02~0.05克,大鸭每只0.05~0.2克;饮水时用量可加大。在防治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禽霍乱时,常将青、链霉素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3)庆大霉素 为广普抗菌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变性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也有抑制作用。可肌注或饮水,雏鸭每只2000~4000单位,成鸭每只5000~6000单位,一天2次。

(4)土霉素 为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为广普抗菌素,它不仅用于疾病的治疗,还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能促进畜禽生长发育。混料给药时,按每吨饲料加入土霉素200~800克,连用5~7天。

(5)制霉菌素 为黄色或棕黄色粉末,有吸湿性,不溶于水。该药对各种真菌如烟曲霉菌、白色念珠菌、球孢子菌等有效,但对细菌无效。常用于治疗幼鸭曲霉菌病,每天每只鸭用1~1.5万单位,每天一次,连用2~3天。

(6)磺胺类药 为合成的抗菌药物,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一些阴性菌有抑制、杀灭作用,常用于防治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禽霍乱和球虫病。常用磺胺药主要有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基嘧啶(SM2)、磺胺甲基异口唑(新诺明)、磺胺-5-甲氧嘧啶(SMD)和二甲氧苄氨嘧啶(敌菌净)等。SD和SM2混料和饮水时,分别按10千克饲料或饮水中,加入20~50克和10~20克,连用3天。新诺明混料按每吨饲料加100~200克连用3天。SMD混料按每吨饲料加500~1000克,饮水时每升水加0.25~0.5克,连用3~5天。复方敌菌净混料按每吨料加200~800克。产蛋鸭在产蛋期禁用,以免引起产蛋下降。

(7)喹乙醇 是磺胺类药物的复方制剂,为浅黄色结晶性粉末。该药除了用于防治大肠杆菌病、禽霍乱、沙门氏菌和球菌病外,它还具有促进机体蛋白质合成,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生长等作用。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用量为每吨饲料中加25~35克。该药安全范围窄,应避免过量中毒。

(8)喹诺酮类 属于新型合成抗菌素药物,目前主要有诺氟杀星、氧氟杀星、恩诺杀星(普杀平)等,为广普抗菌药物,对禽霍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霉形体等有杀灭作用。恩诺杀星(2.5%)饮水时,每1000克水中加2~3毫升,连用3~5天。

(9)百病消(10%)为德国拜尔公司生产,为淡黄色液体,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及霉形体均有良效,尤其对出壳小鸭提高抗病力和预防雏鸭大肠杆菌病和鸭疫巴氏杆菌病效果特佳,饮水时按每10升水加5~10毫升。

⑸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是什么

为达到最佳疗效,不良反应最小,减少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应遵循以下原则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1)严格掌握适应证。
(2)掌握药物动力学特征,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3)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4)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①必须明确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联合用药的目的主要在于扩大抗菌谱、增强疗效、减少用量、降低或避免毒副作用、减少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②联合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单一药物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因未明而又严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先进行联合用药,待确诊后,再调整用药;单一或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感染;药物不易渗入的部位感染;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为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可考虑联合用药。

⑹ 病原微生物预防治疗原则

(一)微生物感染的免疫防治
对微生物感染的人工免疫防治措施包括:
①人工主动免疫:是用病原微生物,或其特异抗原、毒素等制成减毒活疫(菌)苗、死疫(菌)苗、类毒素等生物制品,给易感人群接种,使体内产生抗该病原微生物或毒素的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预防,常需接种1~3次,l~4周后免疫力可出现,持续时间可达数月至数年;
②人工被动免疫:是用含抗某种病原微生物或毒素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等生物制品给已(疑)感人群注射,或注射细胞因子等细胞免疫制剂,使之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由外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其作用快速,但持续时间短,仅2~3周。
(二)微生物感染的化学防治
1.化学预防:是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对某些微生物感染进行治疗性预防,以及用于外科手术病人和高危对象等以预防可能会发生的微生物感染。使用时要慎重和掌握好应用体征。
2.抗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安全、有效、经济",其中关键因素是"有效".具体体现为:
(1)合理选药:合理的抗感染选药方案主要取决于:病原微生物;药敏试验结果和拟选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特点;感染部位、病人的基础疾病和免疫状态;拟选药物的临床试验和既往的应用经验等。
(2)合理给药和考核疗效: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并密切观察临床疗效、及时调整用药。
(3)认真观察疾病演变情况加强综合疗法。
(4)预防和避免抗微生物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以及二重感染的发生。
(5)预防和延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和获得耐药。它们的发展、表现都与抗生素的使用密切相关,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预防和延迟。

⑺ 为了防止耐药菌株的产生使用抗微生物药应注意什么

多种抗生素交替使用,,剂量加大。

⑻ 抗菌药应怎样联合用药,举例说明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疗效,更好地控制感染,减轻毒性反应及延缓或减少细菌产生耐药性。联合用药可产生增强、相加、无关、颉颃四种效果。

为了便于临床上合理地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常根据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和性质,将它们分为四类:第一类为繁殖期杀菌药,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第二类为静止期杀菌药,如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类等;第三类为速效抑菌药,如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等;第四类为慢效抑菌药,如磺胺药和抗菌增效剂。

第一类和第二类都是杀菌药,联合用药常可获得增强作用。如青霉素与链霉素合用,在链霉素的作用下,细菌合成了无功能的蛋白质,但蛋白质合成并未停止,因此细菌细胞继续生长而体积增大,这就有利于青霉素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胞壁缺损,胞浆内渗透压增高而使菌体肿大、变形、裂解而死亡。青霉素破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也有利于链霉素进入细胞内而发挥作用。

第三类和第四类合用,由于都是抑菌药,一般可获得相加作用。

第一类和第三类合用,常可使抗菌作用明显减弱。如青霉素与四环素合用时,由于四环素使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迅速被抑制,细菌处于静止状态,致使青霉素干扰细胞壁合成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故呈现颉颃作用。

第二类和第三类合用,常可获得增加或相加作用。

第一类和第四类合用,相互影响不大,但有指征时青霉素可与磺胺药合用。例如,当脑膜炎时,由于青霉素透过血脑屏障的能力较差,可与易透过血脑屏障的磺胺嘧啶合用以提高疗效。

此外,同类型抗菌药物亦可考虑联合应用,如链霉素与多黏菌素合用;但作用机理相同的不宜合用(特别是氨基糖苷类),以免增加毒性。

在兽医临床上,青霉素和链霉素、磺胺药和抗菌增效剂的联合应用是在兽医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例子,但对其他抗菌药联合应用尚缺乏有证实价值的例子,故应注意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可滥用。

⑼ 抗微生物药的抗微生物药-7 磺胺类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

根据磺胺类药作用机制,应用时应注意:①PABA与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亲和力较磺胺类强万倍,为避免耐药,使用磺胺类药常采用首剂加倍,以保证足够的剂量抑制细菌; ②脓液和坏死组织中含有大量的PABA、普鲁卡因水解产生的PABA都可对抗磺胺类药物抑菌作用,使其抗菌作用减弱,必须清创排脓后方可应用本类药物,并忌与PABA衍生物配伍应用;③人体细胞能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不受磺胺类药影响。④ 单用时细菌对磺胺类药容易产生耐药性,耐药性一般为永久的、不可逆的,同类药物间可产生交叉耐药。

阅读全文

与如何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