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微生物如何延长对数期

微生物如何延长对数期

发布时间:2022-05-17 22:39:45

⑴ 对数期的调整期

调整期是微生物对新环境的调整或适应过程;对数期的微生物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的稳定是采样留种的最佳时期;稳定期是收获代谢产物的最佳时期,稳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可以延长稳定期,从而提高产量。

⑵ 怎样延长对数期及稳定期怎样控制衰亡期

这是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调整期是微生物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由于要适应这个与它原来不同的生境条件,繁殖速度很慢,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对数期是微生物适应了新的环境,开始大量快速繁殖,数量快速增长,呈对数或指数曲线形状,也称指数期;稳定期是微生物数量增长到了一定的程度,由于养分等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使其数量不能再大量增长,增长数大致等于死亡数,处于动态平衡时期;衰亡期是由于养分完全消耗,微生物群体趋于消亡的状态

稳定期
--------
/ \
对数期/ \衰亡期
/ \
/ \
调整期 /
-------

⑶ 如何延长微生物生长曲线中的稳定期

如前面回答的,稳定期主要的是由于“对数期细菌活跃生长引起周围环境条件条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某些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以及诸如pH、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等的改变,限制了菌体细胞继续以高速度进行生长和分裂。”
如果是pH、溶氧等理化条件,可以流加酸碱、改善通气、控温(一般适当降低温度,有利延长,这个在抗生素发酵中很常见)等等方法,营养物的消耗可以通过流加补料解决。总之就是满足微生物正常生长的要求和条件,必要时可适当采用降温等手段,减弱新陈代谢,延长时间。这样可能产物合成速率有一定的下降,但是时间延长了,总量还是增加的。特别对抗生素这些次级代谢产物很明显。

⑷ 微生物的 稳定期 衰亡期 对数期 调整期 简要解释

微生物生长曲线分为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在微生物培养的前期,由于微生物相对数量较少,所以在相同时间内,微生物的增长量不大,此时称为调整期。
在微生物培养了一定数量后,微生物的数量会大量增长,因为此时的培养皿中营养物质充足,微生物的增殖以对数的方式增加,此期间,培养皿中的微生物个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大量增加,消耗大量营养物质。
稳定期,是在对数期之后,由于微生物在对数期大量消耗营养物质,从而使培养皿中的营养物质不足以支持微生物继续大量繁殖,而此时在培养皿中的微生物数保持较稳定的个数,新生和死亡几乎持平。
在衰亡期中,微生物数量开始下降,原因是此时培养皿中的营养物质已经不足以维持其中的微生物的继续生存,微生物由于营养物质的减少和自身副产物的增加而不断消亡。最终在培养皿中的微生物会全部死亡。
注:此过程只在培养皿中培养微生物才会发生。

⑸ 微生物到稳定期后能否再回到对数期

应该有用!!!!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可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一般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有些人误将真菌当作细菌,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误解。尤其以80年代以前未受过系统生物学教育者。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发酵,生产乙醇、食品及各种酶制剂等;一部分微生物能够降解塑料、处理废水废气等等,并且可再生资源的潜力极大,称为环保微生物;还有一些能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例如:高温、低温、高盐、高碱以及高辐射等普通生命体不能生存的环境,依然存在着一部分微生物等等。看上去,我们发现的微生物已经很多,但实际上由于培养方式等技术手段的限制,人类现今发现的微生物还只占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的很少一部分。

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也相当奥秘。例如健康人肠道中即有大量细菌存在,称正常菌群,其中包含的细菌种类高达上百种。在肠道环境中这些细菌相互依存,互惠共生。食物、有毒物质甚至药物的分解与吸收,菌群在这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还不明了。一旦菌群失调,就会引起腹泻。

随着医学研究进入分子水平,人们对基因、遗传物质等专业术语也日渐熟悉。人们认识到,是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体具有的生命特征,包括外部形态以及从事的生命活动等等,而生物体的基因组正是这些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因此阐明生物体基因组携带的遗传信息,将大大有助于揭示生命的起源和奥秘。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病原体的变异规律、毒力和致病性,对于传统微生物学来说是一场革命。

以人类基因组计划为代表的生物体基因组研究成为整个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而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又是其中的重要分支。世界权威性杂志《科学》曾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评为世界重大科学进展之一。通过基因组研究揭示微生物的遗传机制,发现重要的功能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疫苗,开发新型抗病毒、抗细菌、真菌药物,将对有效地控制新老传染病的流行,促进医疗健康事档姆⒄共��薮笥跋臁E6灰呙绲挠τ檬谷死嗬�飞鲜状纬晒ο�鹆艘恢旨膊 ��旎ǎ��壳暗幕�蚬こ桃呙缫参�膊〉挠行гし婪⒒恿司薮笞饔茫�缫腋尾《镜脑し赖取?

从分子水平上对微生物进行基因组研究为探索微生物个体以及群体间作用的奥秘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为了充分开发微生物(特别是细菌)资源,1994年美国发起了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计划(MGP)。通过研究完整的基因组信息开发和利用微生物重要的功能基因,不仅能够加深对微生物的致病机制、重要代谢和调控机制的认识,更能在此基础上发展一系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基因工程产品,包括:接种用的疫苗、治疗用的新药、诊断试剂和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种酶制剂等等。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的改造,促进新型菌株的构建和传统菌株的改造,全面促进微生物工业时代的来临。

工业微生物涉及食品、制药、冶金、采矿、石油、皮革、轻化工等多种行业。通过微生物发酵途径生产抗生素、丁醇、维生素C以及一些风味食品的制备等;某些特殊微生物酶参与皮革脱毛、冶金、采油采矿等生产过程,甚至直接作为洗衣粉等的添加剂;另外还有一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以作为天然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与抗生素及重要工业用酶的产生相关的基因。乳酸杆菌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态调节剂参与食品发酵过程,对其进行的基因组学研究将有利于找到关键的功能基因,然后对菌株加以改造,使其更适于工业化的生产过程。国内维生素C两步发酵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菌株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的基因组研究,将在基因组测序完成的前提下找到与维生素C生产相关的重要代谢功能基因,经基因工程改造,实现新的工程菌株的构建,简化生产步骤,降低生产成本,继而实现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升。对工业微生物开展的基因组研究,不断发现新的特殊酶基因及重要代谢过程和代谢产物生成相关的功能基因,并将其应用于生产以及传统工业、工艺的改造,同时推动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

农业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认清致病机制发展控制病害的新对策

据资料统计,全球每年因病害导致的农作物减产可高达20%,其中植物的细菌性病害最为严重。除了培植在遗传上对病害有抗性的品种以及加强园艺管理外,似乎没有更好的病害防治策略。因此积极开展某些植物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组研究,认清其致病机制并由此发展控制病害的新对策显得十分紧迫。

经济作物柑橘的致病菌是国际上第一个发表了全序列的植物致病微生物。还有一些在分类学、生理学和经济价值上非常重要的农业微生物,例如:胡萝卜欧文氏菌、植物致病性假单胞菌以及我国正在开展的黄单胞菌的研究等正在进行之中。日前植物固氮根瘤菌的全序列也刚刚测定完成。借鉴已经较为成熟的从人类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学信息筛选治疗性药物的方案,可以尝试性地应用到植物病原体上。特别像柑橘的致病菌这种需要昆虫媒介才能完成生活周期的种类,除了杀虫剂能阻断其生活周期以外,只能通过遗传学研究找到毒力相关因子,寻找抗性靶位以发展更有效的控制对策。固氮菌全部遗传信息的解析对于开发利用其固氮关键基因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环境保护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找到关键基因降解不同污染物

在全面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滥用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也日益严重。面对全球环境的一再恶化,提倡环保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而生物除污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潜力巨大,微生物参与治理则是生物除污的主流。微生物可降解塑料、甲苯等有机物;还能处理工业废水中的磷酸盐、含硫废气以及土壤的改良等。微生物能够分解纤维素等物质,并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对这些微生物开展的基因组研究,在深入了解特殊代谢过程的遗传背景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加以利用,例如找到不同污染物降解的关键基因,将其在某一菌株中组合,构建高效能的基因工程菌株,一菌多用,可同时降解不同的环境污染物质,极大发挥其改善环境、排除污染的潜力。美国基因组研究所结合生物芯片方法对微生物进行了特殊条件下的表达谱的研究,以期找到其降解有机物的关键基因,为开发及利用确定目标。

极端环境微生物基因组研究深入认识生命本质应用潜力极大

在极端环境下能够生长的微生物称为极端微生物,又称嗜极菌。嗜极菌对极端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极端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研究极限条件下微生物的适应性,加深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有一种嗜极菌,它能够暴露于数千倍强度的辐射下仍能存活,而人类一个剂量强度就会死亡。该细菌的染色体在接受几百万拉德a射线后粉碎为数百个片段,但能在一天内将其恢复。研究其DNA修复机制对于发展在辐射污染区进行环境的生物治理非常有意义。开发利用嗜极菌的极限特性可以突破当前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一些局限,建立新的技术手段,使环境、能源、农业、健康、轻化工等领域的生物技术能力发生革命。来自极端微生物的极端酶,可在极端环境下行使功能,将极大地拓展酶的应用空间,是建立高效率、低成本生物技术加工过程的基础,例如PCR技术中的TagDNA聚合酶、洗涤剂中的碱性酶等都具有代表意义。极端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将是取得现代生物技术优势的重要途径,其在新酶、新药开发及环境整治方面应用潜力极大。

⑹ 如何延长微生物生长曲线中的稳定期

稳定期(stationary phase) 又称恒定期或最高生长期.处于稳定期的微生物,新增殖的细胞数与老细胞的死亡数几乎相等,整个培养物中二者处于动态平衡,此时生长速度,又逐渐趋向零.
在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细菌为什么不能按对数期的高速率无限生长呢?这是由于对数期细菌活跃生长引起周围环境条件条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某些营养物质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以及诸如pH、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等的改变,限制了菌体细胞继续以高速度进行生长和分裂.
此阶段初期,细菌分裂的间隔时间开始延长,曲线上升逐渐缓慢.随后,部分细胞停止分裂,少数细胞开始死亡,致使细胞的新生与死亡速率处于动态平衡.这时培养物中细胞总数达到最高水平,接着死亡细胞数大大超过新增殖细胞数,曲线出现下降趋势.
稳定期的细胞内开始积累贮藏物,如肝糖、异染颗粒、脂肪粒等,大多数芽孢细菌也在此阶段形成芽孢.如果为了获得大量菌体,就应在此阶段收获,因这时细胞总数量最高;这一时期也是发酵过程积累代谢产物的重要阶段,某些放线菌抗生素的大量形成也在此时期.
从上可以看出,稳定期的微生物,在数量上的达到了最高水平,产物的积累也达到了高峰,此时,菌体的总产量与所消耗的营养物质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这种关系,生产上称为产量常数,可用下式表示:
γ=菌体总生长量/消耗营养物质总量
式中γ值的大小可说明该种细菌同化效率的高低.根据这一原理,可用适当的微生物作为指示,对维生素、氨基酸或核苷酸等进行定量的生物测定.稳定期的长短与菌种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生产上常常通过补料、调节pH、调整温度等措施,延长稳定期,以积累更多的代谢产物.稳定期的长短与菌种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

⑺ 微生物连续培养

可以,一般使用两步培养法,在第一个发酵罐中连续培养,培养条件使细胞数目迅速扩增,然后再接下来的第二个发酵罐中是培养条件有利于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最大可持续产量,得到产物。
可以再查一下书中的两步培养法,会比较详细

⑻ 如何延长微生物生长的对数期

微生物生长曲线分为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对数期是在调整期和稳定期之间,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所以增长对数期就是要使环境更优越 如培养时使培养箱更大,营养成分更多

⑼ 微生物生长问题

缩短延滞生长期(迟缓期)的方法:
当微生物群体被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中,开始一段时间内,通常不立即进行细胞分裂、增殖,生长速率近于零,细胞数目几乎保持不变,甚至稍有减少,这段时间呗称为迟缓期。迟缓期是细胞分裂启动之前的恢复或调整期,而不是生长的休眠期或停留期。
迟缓期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甚至不明显。迟缓期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处于生长对数期的培养物呗接种到与原先同样的生长条件和同样培养基中后,几乎能够以同样速率进行对数生长,迟缓期不明显;然而如果被接种的是处于生长稳定期的培养物,即使此时既培养物种所有细胞都是活的,迟缓期也会发生。这是稳定期细胞生理上已经衰老。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增加接种量、采用最适种龄(处于对数期的菌种)、选用繁殖速率快的菌种以及尽量保持接种前后所处的培养介质和条件一致等方法来缩短或消除迟缓期。
对数期
一旦微生物细胞的生理修复或调整完成,迟缓期即告结束,细胞开始进入快速分裂阶段。对数期的细胞分裂速度最快、代时最短、代谢活动旺盛、对环境变化敏感,生长速率最快。影响因素:菌种、营养成分、营养物浓度、培养温度等。
群体生长特点:
在液体培养基中虽然也可以几乎均匀分布的菌丝悬浮液的方式生长。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分散的沉淀物方式在发酵液中出现(沉淀生长),沉淀物形态从松散的絮状沉淀到堆集紧密的菌丝球不等。切开菌丝球,里面可散发酒精味,说明氧气不能穿过中心,发酵过程已经在内部发生。当菌丝球表面或间隙进行活跃生长时,其内部可能已经产生了自发水解作用。接种体积的大小、接种物是否凝集以及菌丝体是否易于断裂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着丝状微生物是丝状生长还是沉淀生长。丝状微生物生长通常以单位时间内微生物细胞的物质量的变化来表示。
意义:
丝状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的生长方式在工业生产中很重要,因为它影响发酵过程的通气性、生长速率、搅拌能耗及菌丝体与发酵液的分离难易等。

累死了 打上去

我觉得这是本题的最佳答案了~~~~~~~~~~~
完全是从本书上出题的~~~~~~~~~~~~~

阅读全文

与微生物如何延长对数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