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如何进行微生物的分类鉴定

如何进行微生物的分类鉴定

发布时间:2022-05-21 04:30:20

1.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技术主要有哪些

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技术主要有哪些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份 细胞壁较薄,约10~15nm,有1~2层肽聚糖外,约占细胞壁干重的5~20%.结构比较复杂.尚有特殊组份外膜层位于细胞壁肽聚糖层的外侧,包括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三部分.
脂蛋白(Lipoprotein)一端以蛋白质部分共价键连接于肽聚糖的四肽侧链上另一端以脂质部分经共价键连接于外膜的磷酸上.其功能是稳定外膜并将之固定于肽聚糖层.
脂质双层 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除了转运营养物质外,还有屏障作用,能阻止多种物质透过,抵抗许多化学药物的作用,所以革兰氏阴性菌对溶菌酶、青霉素等比革兰氏阳性具有较大的抵抗力.一些化学物质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与2%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45%酚水溶液可以将外膜除去,而留下坚韧的肽聚糖层.此外,外膜蛋白质还可作为某些噬菌体和性菌毛的受体.

2. 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根据细胞的有无以及细胞结构特点的不同,人们把微生物分为三大类,它们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例如细菌和放线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非细胞型微生物,例如病毒等。

3. 微生物如何界定物种

1。16S相似度。16S指的是核糖体小亚基的RNA组分,也就是16S rRNA。长度大约1500nt,不同物种略有差异。这里需要测全长的16S,一般用27F和1492R这对引物。扩出来之后送一代测序,然后去数据库比对,也就是BLAST。一般认为相似度超过97%的话,就是同一个物种;低于97%的话就是不同物种。这只能用来做初步判断,因为变形菌门可能相似度达到99%的仍然可能是不同的种(忘了是哪篇文献了,似乎是讨论97%阈值的)。但是这个指标可以简单的帮我们确定这个菌是哪个属,或者哪个科。定属还是靠谱的。

2。形态学观察。比如这个菌的形状、大小、鞭毛情况等等。还包括最适生长条件的确定。

3。磷脂脂肪酸鉴定,这个具有属特异性。

4。呼吸醌。看一下占优势的呼吸醌是哪种。这个有种特异性。

5。分子杂交。测定基因组序列,草图就行,然后跟近源物种去比较。相似度超过70%是一个种,低于70%是不同物种。阈值的数值记不清了,大概是65-70%吧。

6。碳源利用情况。看一下能利用哪些碳源。95种碳源的测试。

7。API试剂盒鉴定,生理生化鉴定的一方面。

8。GC含量。

9。革兰氏染色。

确定了新种之后,需要命名。命名用的是现代拉丁文或者希腊文,因为拉丁文已经是死文字了,语义不会再变化。生物的拉丁名都是有意义的,比如Arthiobotrys oligospora,这是一种真菌,中文名寡孢节丛孢。是节丛孢属的。种名oligo表示稀少的,spora表示孢子。属名我不会拆词,但是节肢动物的名字是Arthropoda,所以可以看出属名是带“节”的,表示分节。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pseudo是假的,伪的,monas表示单一的,单个的,aeruginosa表示铜绿,也就是铜锈。需要注意拉丁文和希腊文是分阴阳性的,这个在解释命名的时候都会有。

4. 微生物有哪些常用的分类鉴定依据和方法

你好,受高中水平的限制,我给出下列方法:

  1. 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温度以及培养时间),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见高中生物选系1《生物技术实践》图2-8)因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特征对微生物种类进行判断。

  2. 使用选择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或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选择培养基,顾名思义其作用是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例如,使用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培养出可合成脲酶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中PH调至酸性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抑制细菌的生命活动)等。选择培养一般是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或某一特征进行间接判断,得到的微生物往往并不只有一种,但是能够大致确定这些微生物存在的共有特征从而对其分类。

  3. 使用鉴别培养基。即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例如,水质检验中大肠杆菌的检验(大肠杆菌的存在数量用以衡量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就用到了伊红—美蓝试剂,该试剂与水或乳制品中的大肠杆菌反应出现深紫色且带有金属光泽,属于大肠杆菌的特征反应。与选择培养相比,鉴别培养基的鉴别所得结果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可直接测定某微生物的种类。

    以上是个人结合书本某些内容进行的总结,希望能有用。

5. 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有哪些特点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生态习性、血清学反应、噬菌反应、细胞壁成分、红外吸收光谱、GC含量、DNA杂合率、核糖体核糖酸(rRNA )相关度、rRNA的碱基顺序。
形态特征
(1)个体形态镜检细胞形状、大小、排列,革兰氏染色反应,运动性,鞭毛位置、数目,芽孢有无、形状和部位,荚膜,细胞内含物;放线菌和真菌的菌丝结构,孢子丝、孢子囊或孢子穗的形状和结构,孢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表面特征等。
培养特征
1)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colony)和斜面上的菌苔(lawn)性状(形状、光泽、透明度、颜色、质地等);
2)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穿刺接种培养的生长情况;
3)在液体培养基中混浊程度,液面有无菌膜、菌环,管底有无絮状沉淀,培养液颜色等。

生理生化特征
(1)能量代谢利用光能还是化学能;
(2)对氧气的要求专性好氧、微需氧、兼性厌氧及专性厌氧等;
(2)营养和代谢特性所需碳源、氮源的种类,有无特殊营养需要,存在的酶的种类等。

生态习性
生长温度,酸碱度,嗜盐性,致病性,寄生、共生关系等。

血清学反应
用已知菌种、型或菌株制成抗血清,然后根据它们与待鉴定微生物是否发生特异性的血清学反应,来确定未知菌种、型或菌株。

噬菌反应
菌体的寄生有专一性,在有敏感菌的平板上产生噬菌斑,斑的形状和大小可作为鉴定的依据;在液体培养中,噬菌体的侵染液由混浊变为澄清。噬菌体寄生的专业性有差别,寄生范围广的谓多价噬菌体,能侵染同一属的多种细菌;单价噬菌体只侵染同一种的细菌;极端专业化的噬菌体甚至只对同一种菌的某一菌株有侵染力,故可寻找适当专化的噬菌体作为鉴定各种细菌的生物试剂。

细胞壁成分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含肽聚糖多,脂类少。革兰阴性细菌与之相反。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细胞壁含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2,6-氨基庚二酸,而含有阿拉伯糖是诺卡氏菌属(Nocardia)的特征。霉菌细胞壁则主要含几丁质。

红外吸收光谱
利用红外吸收谱技术测定微生物细胞的化学成分,了解微生物的化学性质,作为分类依据之一。

GC含量
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核酸,核酸组成上的异同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就一种生物的DNA来说,它的碱基排列顺序是固定的。测定四种碱基中鸟嘌呤(G)和胞密啶(C)所占的摩尔百分比,就可了解各种微生物DNA分子不同源性程度。亲缘关系接近的微生物,它们的G+G含量相同或近似的两种微生物,不一定紧密相关,因为它们的DNA的四个碱基的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

DNA杂合率
要判断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须比较它们的DNA的碱基顺序,最常用的方法是DNA杂合法。其基本原理是DNA解链的可逆性和碱基配对的专一性。提取DNA并使之解链,再使互补的碱基重新配对结合成双链。根据能生成双链的情况,可测知杂合率。杂合率越高,表示两个DNA之间碱基顺序的相似越高,它们间的亲缘关系也就越近。

核糖体核糖酸(rRNA )相关度
在DNA相关度低的菌株之间,rRNA同源性能显示它们的亲缘关系。Rrna-DNA分子杂交试验可测定Rrna的相关度,揭示Rrna 的同源性。

rRNA的碱基顺序
RNA的碱基顺序由DNA转录来的,故完全具有相对应的关系。提取并分离细菌内标记的16SrRNA,以核糖核酸消化,可获得各种寡核苷酸,测定这些寡核苷酸上的碱基顺序,可作为细菌分类学的一种标记。
核糖体蛋白的组成分析
分离被测细菌的30S和50S核糖体蛋白亚单位,比较其中所含核糖体蛋白的种类及其含量,可将被鉴定的菌株分为若干类群,并绘制系统发生图。
望采纳,谢谢。

6. 微生物怎样分类

微生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原核微生物

1、细菌(Bacteria)

2、古菌(Archaea)

二、真核微生物

1、真菌(Fungi)

2、原生动物(protozoan)

3、藻类(algae)

三、无细胞生物

1、病毒(virus)

2、类病毒(virusoid)

3、拟病毒(viroid)

4、朊毒体(亦称朊病毒、蛋白质质感染性颗粒,prion)

(6)如何进行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扩展阅读:

微生物的主要特性

1、体积小,面积大。一个体积恒定的物体,被切割的越小,数量越多,其相对表面积越大(有时也称作比表面积)。微生物体积通常很小,如一个典型的球菌,其体积约1mm³,可是其相对表面积却很大。正因为有了较高的相对表面积做基础,微生物才有了一些独特的特征,比如能够快速代谢。

2、吸收多,转化快。微生物通常具有极其高效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据研究,乳糖菌在1个小时之内能够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产朊假丝酵母菌的蛋白合成能力是大豆蛋白合成能力的100倍。

3、生长旺,繁殖快。相比于大型动物,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生长繁殖速度,微生物理论上能做到指数级增长。大肠杆菌能够在12.5-20分钟内繁殖1次。

4、适应强,易变异。由于其相对表面积大的特点,微生物具有非常灵活的适应性或代谢调节机制。微生物对各种环境条件,尤其是在如同高温、强酸、高盐、高辐射、低温等这样十分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

5、分布广,种类多。由于微生物体积小、重量轻、数量多等原因,地球上除了火山中心区域等少数地方外,到处都有它们的踪迹。微生物种类多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物种多样性;生理代谢类型多样性;代谢产物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性。



7. 微生物的哪些形态特征可作为其分类鉴定的依据

微生物的菌落已具有比较稳定的形态结构,所以可以根据微生物的大小菌落的形态结构以及隆起度,颜色等等,这些都是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8. 如何对一株细菌进行种属鉴定

一般来说,对一株从自然界或其他样品中分离纯化的未知菌种的鉴定要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①个体形态观察,进行革兰氏染色,分辨是G(+)菌还是G(-)菌。并观察其形状、大小、有无芽孢及其位置等;②菌种形态观察,主要观察其形态、大小、边缘情况、隆起度、透明度、色泽、气味等特征;③做动力试验,看他能否运动及其鞭毛着生类型(端生、周生);④做生理生化反应及做血清学反应实验。最后根据以上实验项目的结果,通过查阅微生物分类检索表,给未知菌进行命名。

9. 微生物分类表或分类的详细步骤和方法

微生物分类的目的:把各种微生物按照它们的亲缘关系分群归类,排成系统,以便于人们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交流。
微生物的主要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变种、亚种(小种)、型、菌株(品系)
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微生物有机体的集合,它们在进化发育阶段上有一定的共同形态和生理特征。现代分类学上规定种内菌株的DNA同源性≥70%
变种: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微生物纯种,如果与典型种之间存在某些特征的差别,而这些特征又是稳定遗传的,则可将这一纯种称为典型种的变种。如枯草芽孢杆菌的黑色变种。
小种(亚种):实验室中获得的微生物变异型称为小种或亚种。
型:自然界存在的差异较小的同种微生物的不同类型,称为型。如结核分支杆菌依其寄主的不同可分为人型、牛型和禽型。
菌株(品系):来源不同的同种微生物的纯培养,均可称为菌株。
群:有些微生物的特征介于两种微生物之间,我们把这两种微生物及其中间类型统称为一个群命名的方法:国际法规命名,即林奈所创立的双名法。
双名法的规则:微生物的学名依属和种而命名,由两个拉丁字或希腊字或拉丁化了的其它文字组成,属名在前,为名词,开头字母大写,是该微生物的主要特征。种名在后,为形容词。如:Stapylococcus
aureus,
Streptomyces
albosporeus(Krainsky)
Waksman
et
Henrici,
Micrococcus
sp.(spp.),
Bacillus
subtilis
var.niger形


征:个体形态(形状、大小、染色反应等)、群体形态(菌落特征、液体培养特点等)
生理生化特征:代谢产物、营养要求、细胞壁成分等的测定
生态特征:微生物间各种相互关系的利用
遗传特征:DNA同源性分析
G+C的含量
其它:全细胞蛋白的分析、多位点酶的分析等
经典分类法:采用双歧法整理实验结果
数值分类法:测定100项以上的各种性状,利用计算机进行菌株的相互比较,并得出总的相似值。一般认为同种微生物菌株之间的相似值≥80%。
遗传分类法:DNA杂交(液相复性速率法原理与方法)、G+C含量的测定(热变性法、浮力密度法等)
细菌: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第八、第九版)、细菌系统学手册(第一版)
放线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编着的放线菌目分科、分属检索表
真菌:Smith、
Alexopoulos

Ainsworth的分类系统

10. 微生物检测或鉴定技术或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检测或鉴定技术或方法有哪些
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温度以及培养时间),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见高中生物选系1《生物技术实践》图2-8)因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特征对微生物种类进行判断。
使用选择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或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选择培养基,顾名思义其作用是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例如,使用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培养出可合成脲酶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中PH调至酸性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抑制细菌的生命活动)等。选择培养一般是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或某一特征进行间接判断,得到的微生物往往并不只有一种,但是能够大致确定这些微生物存在的共有特征从而对其分类。
使用鉴别培养基。即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例如,水质检验中大肠杆菌的检验(大肠杆菌的存在数量用以衡量水被粪便污染的程度)就用到了伊红—美蓝试剂,该试剂与水或乳制品中的大肠杆菌反应出现深紫色且带有金属光泽,属于大肠杆菌的特征反应。与选择培养相比,鉴别培养基的鉴别所得结果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可直接测定某微生物的种类。

阅读全文

与如何进行微生物的分类鉴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9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