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武汉,天津,成都,西安哪个城市制药医药行业或者化学行业比较发达
如果这几个城市让我选的话,我会选择武汉的化学行业是比较发达的,而且他们的制药也是比较发达,那个地方是专门是制药和化学的摇篮之地。
⑵ 国家级生物医药园区(产业基地)有哪些
目前国家批准的只有三家。分别是北京、上海张江和泰州。北京主要集中在亦庄、大兴和昌平
⑶ 中国四大药都的辽宁本溪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辽宁省正在全力建设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打造中国药都;依托生物医药产业,在沈阳和本溪之间——建设一座生态新城,这是推进沈本一体化进程,实现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辽宁省政府举全省之力重点推进的特色产业集群之一。为使这一战略得以顺利实施,辽宁省政府专门成立了以一名副省长为组长、有关厅局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为本溪市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本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城市和企业“两个走出去”的发展思路,努力谋求本溪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使本溪尽快由钢铁一个产业支撑的一代城市,升级换代为由钢铁和生物医药两个产业支撑的二代城市,最终形成“一条大道、一个产业、一座新城”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008年4月,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开始启动,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药业基地以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创造了奇迹。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修正药业、东北制药、天津天士力、辽宁成大等120余家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相继入驻产业基地,总投资已达130多亿元,投达产后可形成销售收入334亿元。初步形成了集科技研发、企业孵化、产业聚集、教育培训等功能齐全的配套格局,产业集群雏形迅速呈现。
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的本溪生态新城,运用先进的营城理念,继承自然的山水格局,深入发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注重新型工业化、新型社会化、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科学发展模式,这里将成为集城市现代化与生态化于一体的魅力新城。
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将以“大产业、广覆盖”为特征,形成一、二、三产业并进,产学研齐发展的产业化体系,形成以中药和天然药物为主,涵盖生物制药、化学药、健康保健品、医药包装、医疗器械等医药生产、科研及流通的大医药产业发展格局,不远的将来,这里将形成200户企业的产业聚集,实现千亿元的产业规模,将成为独具中国北方特色、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国家级医药产业基地。
2010年2月2日,国家科技部正式批复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设立。
长期以来,本溪一直以钢铁城市闻名于世,百年钢铁产业的发展造就了现在的本溪,规划到2010年全市钢产能将达到2200万吨,届时将成为世界上也少见的钢铁城市。但本溪市委、市政府也清醒认识到,本溪要吃“钢铁饭”,但不能只吃“钢铁饭”,单一的产业结构意味着城市所承担的市场风险非常大。早在2003年,市委、市政府在综合分析全市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明确把现代中药产业作为本溪的三大接续产业之一予以重点培植和扶持。但由于多种原因,近几年发展速度、规模和效益始终不够理想。
2008年,是本溪药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3月21日,政高省长在听取本溪市工作报告时,提出:“举全省之力支持本溪做强做大医药产业,把本溪建设成全国领先、世界先进的医药产业基地”,从而把本溪的发展战略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这是本溪市经济发展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进行了高起点、高标准的研究规划,提出了“打造中国药都、建设本溪生态新城”的发展思路。
“打造中国药都”,就是要充分发挥本溪的药业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生产要素充足、科研支撑有力、发展环境优越等比较优势,以“大产业、广覆盖”为特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大发展。“大产业”就是一、二、三产业一起上,产学研其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化体系;“广覆盖”就是包含中药、化学制药、生物制药、药物中间体、健康保健品、医疗器械、医疗包装品及医药物流等大医药产业的概念。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在20平方公里的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形成200个企业集聚、千亿元销售收入规模的产业集群,使药业基地成为独具特色、国内一流的国家级医药产业基地。
“建设本溪生态新城”,就是要以生物医药产业为支撑,以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石桥子)为中心,包括张其寨、歪头山等地在内,在沈阳市和本溪老城中间地带,建设一座与沈阳行政区划接壤、占地面积60平方公里、容纳人口50万的崭新城市。这座新城的产业区、生活区和山林水城各占2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持青山绿水、使用清洁能源、维护生态平衡、尊重生态美、自然美、环境美,基本没有空气污染、污水零排放。我们将通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将其建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新城、沈阳市的卫星城市和沈阳经济区的新亮点。
⑷ 哪个城市的生物技术发展比较好,比较好就业
国内生物技术不行,学生物出来工作难找,就业倒数第一就是生物。
一般只有去沿海发达城市比较好点。像上海,北京,天津,南京,广州之类的。
我也是学生物的,烦死了。建议还是继续深造,出来好多了。老师都是这么建议我们的。
⑸ 哪个城市医药产业比较发达
从技术上说,江苏的医药产业比较强,医药最大的企业是扬子江制药,
从中药产业来所,广东地区和东北三省的实力比较强,
西药产业,遍地开花,好的企业还是外资的
抗生素产业,石家庄,四川和浙江比较强
医药生产企业属于污染企业,一般都在郊区或小城市,大城市都是销售办事处
⑹ 中国哪个城市的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最好
近年来,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生物医药被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迎来了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中国各地区开始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和时间不同,因而产业分布具有鲜明的特征,当前已经初步形成以长三角、环渤海为核心,珠三角、东北等中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产业空间格局。
⑺ 武汉,天津,成都,哪个城市制药医药行业发达哪个城市更适合职业发展和生活定居
这三个城市制药业比较发达得是天津。更适合职业发展和生活定居的是成都,天府之国,生活很休闲。
⑻ 国内哪个城市或地区的医药工业(制药)比较发达
以下为2009年医药工业前100排名,可以此为依据分析地区的医药工业情况
排名企业名称
1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包括: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
2哈药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
3修正药业集团
4石药集团有限公司(包括:石药集团中诺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石家庄制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
5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天津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
6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7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
8东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太极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太极集团绵阳制药有限公司,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太极集团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太极集团四川天诚制药有限公司)
10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安徽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万辉双鹤药业有限公司,西安京西双鹤药业有限公司,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双鹤现代医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11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深圳九新药业有限公司)
12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
13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包括: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齐鲁天和惠世制药有限公司,齐鲁安替制药有限公司)
14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维生素厂)
15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6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湖南中南科伦药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科伦制药有限公司,山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湖北拓朋药业有限公司,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辽宁民康制药有限公司,四川珍珠制药有限公司,四川新元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科伦药品包装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用包装有限公司,吉林科伦康乃尔制药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安分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仁寿分公司)
17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8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重庆药友制药有限公司,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重庆凯林制药有限公司,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
19瑞阳制药有限公司
20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包括:开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辅仁堂制药有限公司,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河南同源制药有限公司)
21山东药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22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23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24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
25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26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27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丽珠集团珠海保税区丽珠合成制药有限公司,上海丽珠制药有限公司,丽珠集团福州福兴医药有限公司,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丽珠集团新北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丽珠集团珠海保税区丽达药业有限公司)
28山东新华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9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
30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31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2华润东阿阿胶有限公司
33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34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包括: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南京东捷药业有限公司,江苏延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5寿光富康制药有限公司
36河南省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37利君制药(包括: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
38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赛特有限责任公司)
39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0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
41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2江苏康缘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括: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连云港康贝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连云港市和兴堂中药材饮片加工厂)
43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
44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百特侨光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45山东淄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46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7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8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49成都地奥集团
50安徽丰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1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
52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
53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54武汉人福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5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56山东仙河药业有限公司
57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
58欧姆龙(大连)有限公司
59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60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61东港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62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3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
64江苏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5华兰生物工程股分有限公司(包括: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66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67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68山西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
69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
70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71桂林三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三金集团桂林三金生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三金集团湖南三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72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
73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
74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
75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6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77安丘市鲁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78菏泽睿鹰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79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药有限公司
80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桂林益佰漓江制药有限公司,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
81深圳致君制药有限公司
82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83江苏联环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84江苏亚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包括: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江苏亚邦生缘药业有限公司,江苏亚邦强生药业有限公司)
85横店集团康裕药业有限公司
86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
87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88山东天力药业有限公司
89福建省福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0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
91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2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
93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
94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95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96辽宁诺康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97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
98浙江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
99山东新华医械集团
100上海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以下为行业发展趋势:
最近一年,国内医药行业频现巨头整合,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集团”)与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集团”)的医药板块率先实现合并成立新上药;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继去年合并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生集团”)之后于今年4月12日成功重组了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以下简称“医工院”)成立新国药;就在这之前的10天,华润集团与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共同发展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润正式将北药囊入怀中,成立新华润。至此,随着国内医药三大巨头的兼并重组完成,2009年以来医药行业的并购交易金额达到了2000年以来的最高峰,医药市场的竞争格局明显发生了改变,中国医药行业正式步入三国时代。新国药、新华润、新上药3家座次排定,重新排座后的行业大佬们浮出水面,近期国家要求的在国内形成几个医药领袖集团的设想已初步实现。
新国药
中国医药行业内当仁不让的老大仍是新国药集团。4月12日,医工院整体并入国药集团,成为其全资子企业。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由127户调整为126户。医工院整体并入对国药意思重大。虽然国药集团作为国内医药行业的绝对龙头,但在其利润构成中,80%来自于国药控股代表的医药企业,即便重组的中生集团生物制品有持续高利润贡献,也始终难掩国药在医药工业上的明显短板。更迫切的问题在于,先行整合出山的新上药稳踞华东,央企另一巨头华润集团一直从未停止收购的野心和脚步,在新医改基层下沉的推动下,各地区域龙头也并不甘示弱,纷纷结盟对抗。“内忧外患”之下,医工院之于国药,已经是必须拿下的一张王牌。
在中国医药研究领域,医工院一直是一个骄傲的存在——作为央企序列中唯一的医药行业科研院所,医工院曾先后隶属于中央企业工委、国务院国资委。沪深股市医药板块中有30余家上市公司以其输出的科研成果作为主要产品,2010年目标营收15亿元,主业是创新药物的研发、药品生产、销售,研发力量全国首屈一指。尽管其年营业收入不足10亿元,但它强大的科研力量,成为国药集团的产业发动机和裂变器。医工院下属的两家工业企业,现代制药和上海现代药物制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业绩均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很难估价。
4月22日,中国医药集团与山西威奇达药业(以下简称“威奇达”)在山西大同签署协议,国药集团正式开始对威奇达的重组工作。国药集团承诺将通过股权收购和增资扩股的方式,对威奇达实现控股。这是国药集团在医药工业领域展开自主并购的第一步,意思重大,能加速国药实业化进程,同时并购威奇达之后,国药肯定会在山西打开一个突破口,将其他业务引入这一区域。威奇达是国内医用中间体7-ACA的主要生产商,该中间体的直接下游产品就是头孢曲松钠。中国是抗感染药品使用大国,全国抗感染类药品以年均17%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2009年全国抗感染类药品的市场规模已超过400亿元。头孢曲松钠一直是抗生素中销售金额排名首位的药物。2008年,中国药学会曾对全国22家医院进行统计,头孢曲松钠用药金额达到2.6978亿元,远超其他药品。石药集团和福州抗生素集团是7-ACA的生产大户,年产能为1600吨左右。威奇达列第三位,约1000吨,健康元等企业年产能都在800吨以下。在重组协议中,国药集团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威奇达的产能,实现1200吨7-ACA和300吨克拉维酸的生产规模。并计划到2015年,实现威奇达的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
作为国资委整合医药央企的平台,在拿下医工院与威奇达之前,国药集团已经于2009年9月16日将中生集团收入囊中。中生集团携独家垄断的疫苗业务和血液制品业务,化入国药集团庞大金刚之身,对国药具有绝对重要意思。中生集团弥补了国药集团欠缺的血液和疫苗业务。此举在医改近万亿大工程之中,与国资委将国药集团打造成贸科工一体化运营的大型医药集团的长期战略不谋而合。中生集团成为国药集团的第八个业务板块——此前中生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疫苗和血制品生产供应商,主要从事疫苗、血液制品、诊断试剂三类生物制剂的制造销售,中国90%的计划疫苗出自中生集团,其2008年收入49亿元。
目前,按照国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的设想,2010年底前国药集团销售排名要挤进前40,进入中央提出的“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企业”中的前30位。2009年,国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50亿元、实现利润36.3亿元,位列医药行业国内第一,在129家央企中,两项指标分别排名第50位和38位。今明两年,国药对销售收入的目标分别设定为800亿和1000亿元。国药集团远期目标是在2015年进入世界500强。而根据国药集团的预测,届时世界500强的入围门槛,就销售收入而言大约是1600亿元左右。
新华润
华润医药集团是国资委“打造央企医药平台”的另一手牌。华润在重组央企华源集团、三九集团医药资源的基础上,成长为大型药品制造和分销企业。华润医药年营业额逾270亿元,旗下拥有北京医药、三九医药、华润东阿阿胶等知名医药企业,直接或间接控股三九医药、东阿阿胶、双鹤药业、万东医疗等多家上市公司。医药产业与消费品、电力、地产并列为华润集团的一级利润中心。华润已经在医药板块占据了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大主力市场,区域布局相对成型。在医改去年出台的药物基本目录利好下,在OTC和中药制药方面具有品牌优势的三九医药,无疑又给华润注入了新的活力。华润和北药已于2010年4月2日下午在京与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关于共同发展医药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润增持北药股份可能锁定在5%~10%之间。战略协议的签署,使华润集团成功完成排名三进二的转变。
此次华润重组北药意义重大。2006年12月,华润20亿元现金收购华源持有的北药50%股份,成为北药集团第一大股东后,华润其实一直未介入北药集团的经营管理,几年来其进一步增持的愿望一直未得到北京市政府明确表态。同时,随着国药集团重组中生集团、医工院宣布完成,华润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如再不能抓住北药,将被对手甩开。同时,国资委重新确定国药集团为央企医药平台,华润很有压力,希望通过这次整合,旗下的华润医药集团的医药资产与北药集团合并,而华润将很可能以北药集团为基础打造华润新医药集团的平台,重新获得在央企医药界中的地位。重组北药后,华润控制的医药资产将包括北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涵盖中药、保健品、医药流通与医疗器械领域。不仅可以使华润以北药集团为基础打造一个全新的华润医药集团平台,还可以形成“上有北药”、“下有三九”的医药格局,整体规模也超越新上药而位居国内第二位。北药2009年销售收入269亿元,在中国医药企业中排名第三。拿下北药,则华润医药2009年的收入即可增至337亿元,超过新上药,在规模上排名国内第二位。
新上药
新上药集团虽然已经跌至行业第三,但谋求整合壮大实力的动作很早就开始了。2009年10月,上药集团旗下上海医药通过吸收合并、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对上实集团和上药集团的医药资产进行整合,一个新上药浮出水面,成为上海国资旗下的医药产业资源整合平台。2010年伊始,新上药又一口气收购四家外地医药企业,与广州中山医药有限公司、山东商联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和常州亚邦药业3家公司签订收购框架协议。
2009年,新上药总资产从80亿元跃升到223亿元,销售收入从230亿元跃升到300亿元,实现净利润8.8亿元,成为当时仅次于国药集团的国内第二大医药集团,而如今则已经被华润甩在身后。虽然不属于央企序列,但重组后的新上药集团的医药商业销售规模已稳居华东地区第一。上药方面的规划是,2012年收入达500亿元,2013年过亿的品种超过35个,2015年收入达到800亿元
⑼ 在线等,小弟应届生,想考生物医药工程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大家觉得沿海地区,哪里比较好呢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高校挺多的,比如北京协和,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这些都是985,211,应该都符合你的要求。其中福州大学是今年开始招生,应该比较好考吧。对比985高校,福州大学都是公费的研究生。压力相对小些。
⑽ 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医药行业发达的城市有哪些或化工,化学行业发达的城市。可以的话,说五六个,谢谢
石家庄,连云港,珠海,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