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生物学史书籍推荐
《生命的未来》
克雷格·文特尔 着
世界上的生命多姿多彩,常常让人感叹造物主的精巧构思。尤其是细胞,虽然只有10-100微米,但却可以一分为二,二分为四,生生不息,人类可以构建复杂精巧地机械去完成各种各样复杂的任务,却无法制造一个细胞,直到文特尔的“辛西娅”问世~
《生命的未来》是一本详细阐述生命科学的基本原理的接触着作,从物理、化学、生物甚至天文学角度全景展示了分子生物学的历史沿革和未来发展方向。目前,人类正在经历一个重大转折点,一旦过了这个“奇点”,生命、社会甚至我们关心的一切都会发生令人震惊的变化,而这本书,正是讲述了“奇点”到来之时DNA信息和计算机相结合发生的奇妙化学反应——人类能够合成生命,扮演”造物主“的角色——不但震撼力十足,也极具说服力。
本书作者文特尔也有“测序狂人”“科学狂人”的称号,他曾参与到着名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但中途退出,1998年创立“赛莱拉公司”,一人单挑6国科学家,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测定,计划组不得不与塞莱拉公司合作,采用文特尔更为先进的测序技术,并与他共同分享成果。
这本书的联袂推荐人的名单也很长: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精准基因组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曾长青、着名科幻小说作家 畅销书《三体》作者刘慈欣,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传播教授李大光,“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奇点大学校长 《人工智能的未来》作者,雷·库兹韦尔 畅销书《从0到1》作者彼得·蒂尔。
《魔鬼的牧师》
理乍得·道金斯 着
厌倦了喋喋不休且毫无感情的长篇理论?那试试这本!本书中每一篇都是精美小品,而且,文笔儒雅清晰、内容知性真诚,且富有真知和勇气,兼具散文的优美隽雅和议论文的雄辩有力,作者超凡的科学学识与独特的人生经验,坚决主张从真凭实据中追求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流淌在字里行间。
“魔鬼的牧师”最先由达尔文于1856年提出,意指:为进化和自然选择辩护,反对上帝创始论,坚决主张无神论的人。本书是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理乍得·道金斯25年来唯一自选集,32篇精彩科学美文,涉及涉及基因、宗教、道德、教育、公平、正义等重大公共话题,科学与理性兼具,犀利与温情并存,风格亲切幽默,通俗易懂,是一本绝佳的科普经典读物。
没饭吃的非洲儿童VS濒临灭绝的黑猩猩,你给谁捐款?
Gay是天生的?“同性恋基因”真的存在吗?
12个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PK 1名法官,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占星、看风水、通灵、水晶球,这些伪科学,相信你就错了!
基因、克隆、占星、陪审团、创世说、进化论……满满当当的科学干货,针针见血的真知灼见,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生活智慧,你准备好和作者一起大开脑洞,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了吗?
《疾病图文史》
玛丽·道布森 着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疾病,人类的世界历史会不会重写?艰难晦涩的医学专业术语让你心生惧意,但是又怕被某些江湖术士忽悠灌输了不正确的史料?别怕,这本《疾病图文史》的作者玛丽·道布森是牛津大学博士,医学史专家,牛津大学威康医学史研究部前主任,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研究员,权威专家大牛,充分保证了内容的真实性,更难能可贵的是,翻译由北京大学医学史博士担纲翻译,保证权威、通俗、有趣。
《疾病图文史》以30类典型疾病为主线,讲述了它们所处时代的大背景和幕后故事,分析了原因、影响和结果,论述了疾病如何影响人类历史的进程。诸多鲜活的历史细节,随处可见:
①疾病影响战争史:鼠疫加速古罗马帝国灭亡;美军在美西战争中遭受黄热病侵袭;虱子如何大闹两次世界大战等。
②公共卫生的发展:19世纪,因传染病而掀起大扫除运动;20世纪初,疗养运动兴起;21世纪初前后,多国颁布禁烟令等。
③治疗手段之演变:从古代的放血、催吐疗法,发展到19世纪时麻醉剂引入外科手术,再到20世纪的心脏移植手术等。
④伟大的科技进步:1883年,霍乱致病菌首次被确认;1948年,氯霉素可治愈伤寒; 1972年,诊断癌症的CT扫描仪被发明等。
······
本书还收录了30张大事表、80种知识小网络、200幅特色图片、300份专业文献,附有常用词汇表和诺贝尔医学奖总表,系统刻画了人类7000年的疾病抗争史,有图有真相。
LSD:我那惹是生非的孩子
阿尔伯特·霍夫曼 着
谍战片里,被抓到的间谍往往会被五花大绑,被敌人拷问机密,这时候,一种叫做诚实药的东西就会粉墨登场。那么,这种诚实药真的存在吗?事实上,还真的存在的,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嘛。诚实药的成分主要是LSD,若按质量而言,这绝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烈的精神药品之一,但是若论效果而言,服用LSD的人,所招供的内容十有八九不是真的。
LSD之父——艾伯特·霍夫曼博士是一位瑞士化学家,于1938年巴塞尔的山德士实验室进行一个有关麦角碱类复合物的大型研究计划时,第一次合成出来的。之后无意间他发现了这种成分的强烈致幻作用。本书中,作者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LSD发现、推广的历史,一些类似LSD的其他迷幻药物,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LSD体验纪录。作为60年代的“主流”,LSD的致幻效果经过蒂莫西(原为哈弗教授,后被开除)大力提倡,LSD变成了社会文化乃至整个时代观念的颠覆者,最先是一批文学家的介入和痴迷,如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等,后来又有流行音乐届的代表人物对它的依赖和信奉,他们来自披头士、滚石、感恩而死等着名乐队,及至后嬉皮时代部分人试图摆脱药物,开始寻求LSD之外的精神指导。
本书中,作者甚至以自体实验比较了几个不同致幻剂之间的幻觉区别,在他看来,LSD的效果链接了物质与精神的世界,模糊了二者之间如水火一般的界限,因此才会在过份追求物质主义的资本主义社会引起强烈的震动。
果然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无尽深蓝》
西尔维亚·A.厄尔 着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面对蔚蓝色的辽阔海洋,壮观的鱼群,人们内心会不由自主地生出对海洋的敬畏之心,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维持这份平和与生机。西尔维亚·A.厄尔正是这样一位坚定的海洋保护者,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常驻海洋探险家,被《纽约客》和《纽约时报》称为“深海女王”,美国国会图书馆称她为“活着的传奇”,《时代》杂志称她为“这个星球的英雄”。
《无尽深蓝》记录了从珊瑚海到太平洋,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辽阔海域的一百多幅全彩摄影珍贵画面,是西尔维亚携手一百多位国际顶级摄影师精心打造而成,这本厚达240页的海洋之书,配以西尔维亚具有启发性而饱含深情的解说、及很多海洋保护者、知名文化工作者对海洋的多角度理解。丝丝入扣的海洋研究者的理性分析,充满说服力的数据、地图,描述海洋的优美文学作品,全书读来,一无说教味道,能感受到作者发自内心地热爱和对海洋现状的担忧。无论你是热爱海洋、自然,还是对海洋一无所知,这本书将带你认识一个全新的蓝色世界。
《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
杰里·A.科因 着
关于这本书,湛庐君觉得很有必要先引用一下理乍得·道金斯老爷子的话:我曾说过,不相信演化的人要么愚蠢,要么疯狂,要么无知。……现在,我得更新自己的言论了:不相信演化的人一定要么愚蠢,要么疯狂,要么就是还没读过杰里·科因的这本书。
《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把遗传学、古生物学、地质学、分子生物学及解剖学现代研究结果的许多线索编织在一起,严谨而优雅地证明了为什么说演化论不止是一项正确的理论,更是一个事实。关于这点,最有力的证据就是那些出土的化石:长着羽毛的恐龙和拥有四肢的鱼等等。生物在不断发展,虽然方向不一,但我们可以观察到自然选择对动物、植物的改造事实。同时,书中也提到了很多有趣的问题,让人兴趣盎然。
人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三十只杀人蜂为什么能在一两个小时内把一个蜜蜂巢变成三万只蜜蜂的坟场?作为哺乳动物,鲸鱼与哪一种陆地上的哺乳动物亲缘关系最近?为什么有一种恐龙的学名会叫做中文的“寐龙”?在寄生虫控制之下的动物真的会像科幻电影里那样做出恐怖的诡异行为吗?为什么看起来极其细微的差别就能令植物被划分成不同的物种,而外观体形迥异的各类宠物犬在生物学家看来却是一个物种?
杰里·A.科因是世界顶尖的演化生物学家之一,也是演化界最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为《新共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固定撰稿人。过去二十年中他一直担任芝加哥大学生态与演化学系教授,从事演化遗传学的研究。
《万物身刻》
卡尔·齐默 着
还记得05年大热的《越狱》中男主身上逆天的纹身(逃跑路线图)吗?
纹身的神秘和实用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在大部分小伙伴眼里,纹身跟严谨的科学家风马牛不相及,但湛庐君想说,这本书,将重新定义你眼中的科学家和生物学符号。
文身都是部落成员的身份证明,在部落的语言符号系统中,纹身的作用之一就是交流、表达价值观,还有什么比纹身能更让科学由皮肤直击灵魂?
《万物身刻》中就描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爱科学爱到了骨子里,还流淌着艺术的血液,于是决定把自己所钟情的科学元素刻在身上——你能想到的任何部位,这些图案有趣又多样:DNA双螺旋结构、质能公式、圆周率……无论你爱的是物理、化学,还是数学、生物,你都能在本书中找到自己熟悉的符号,了解符号最初的意义,探寻每一个符号背后的价值。理科生独有的浪漫和信念~
卡尔·齐默是美国耶鲁大学讲师,教授科学和环境写作,且经常在《纽约时报》、《科学人》、《探索》、《时代周刊》、《科学》、《大众科学》和《国家地理》等期刊杂志发表文章。目前,齐默的作品已经被收入“美国最佳科学写作”和“美国最佳科学与自然写作”系列。他在《探索》上有一个每月专栏,专门讨论各种大脑问题。
《DNA:生命的秘密》
詹姆斯·沃森,安德鲁·贝瑞着 着
你知道希特勒臭名昭着的种族主义起源于科学家多为的“优生学”吗?你认为,在辛普森杀妻案中,DNA技术到底是在公平执法还是放走了罪犯?当多利羊问世的时候,是不是就意味着克隆人已经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了?不不,这不是一本八卦历史杂志,这是一本关于遗传学的书,那些或深刻,或尖锐的社会问题正是起源于遗传学。
《DNA:生命的秘密》是一部以历史视角写遗传学的简单历史,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为开始,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再到最终人类基因组图谱的完成,这过程堪称跌宕起伏。
其中不乏合纵连横,斗财斗智,充满完美合作同时也充斥相互拆台的故事,甚至有时一项科学研究的完成似乎全看运气。基因的故事永远不会枯燥,它比你已知的历史更真实,比你身处的现实更残酷。这是一本关于科学天才的有趣故事,虽然信仰、宗教、国籍、爱好、价值观各不相同,却似乎一起掌握了人类的整个未来。
詹姆斯·杜威·沃森由于提出DNA的双螺旋模型学说,沃森和克里克及M.H.F.威尔金斯一起获得了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此外,他还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倡导者,1988年至1993年曾担任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主持人。
《先天,后天》
马特·里德利 着
我们常说,内因是根本,那么,一个个体的人,他是由先天内在的基因决定还是由后天的环境决定?这个问题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很简单的:先天和后天协同。所有的经验结论都是经由前人反反复复推理实验得出来的,这个答案也不例外。
《先天、后天》一书中涉及到了基因与达尔文的普遍,高尔顿的遗传,詹姆斯的本能,德弗里斯的基因,巴甫洛夫的反射,华生的联想,克莱普林的历史,弗洛伊德的塑性经验,博厄斯的文化,杜尔凯姆的劳动分工和社会力量,皮亚杰的发展和洛伦兹的印刻。本书旁征博引却不落窠臼,究竟是什么定义了人性?基因还是经验?
“如果人们的专长不能在财富、性和权利等方面带来回报,那么所谓的精英统治就没有什么意义”有时候,本性就是这么坦诚或者赤裸裸。但人们却更善于表达,善于思考,善于获得情感上的认同,从而把不那么光彩的本能升华为梦想或者价值。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同样是表达需求,动物会强硬地直奔主题,而我们,却懂得如何委婉一点。
马特·里德利着名科普作家、牛津大学动物学博士,曾任《经济学人》专栏编辑。着有多部获奖作品,包括《人类基因组》、《灵敏基因》、《红色皇后》等。湛庐君在这里透露一个小细节:自1993年出版第一本科普《红色皇后》以来,2010年为止,马特总共写了6本科普,也就是说,平均3年才出一本,慢工出细活总是有道理的。
《进化的大脑》
戴维·J·林登 着
湛庐君敢打赌,大多数人对于人类的头脑还是非常自豪的,因为,它让我们从众多生物中脱颖而出,爬上生物链顶端。但读完这本书,你恐怕会有被打脸的感觉:“人脑是效能极其低下的器官”作者在一开始就亮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从感觉、情感、爱情、性、睡眠、宗教等等方面论证,他的观点猛一看有点怪辟,但仔细想想,又觉得逻辑上说的通。甚至在人类为何维持一夫一妻的关系问题上,作者也归结为人类那“巨大又低效的大脑”。
众所周知,人类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金华过程,所以,人类的大脑并不是先天就被设计好脱颖而出,而是不断在低级的基础上发展出更高级的功能,也就是说,和小白鼠相比,我们只是多了一些功能,同样,和小白鼠一样的功能,我们也还保存着。
《进化的大脑》中,作者把人类的大脑比作可以叠加新成分的甜筒冰激淋,并以这一思路为主线,介绍了大脑的构成、基本发育、感觉和感情,进而描述脑如何支配学习、记忆和个性,如何决定性行为和性倾向,以及脑在睡眠和梦中的活动机制。作者还尝试解释脑功能和宗教的关系。书中也穿插了不少有趣的小故事和将近50幅插图。
作者林登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科学系教授,但这并不是一本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教科书,而是面对公众的科普读物,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借助林登对大脑发育和思维的长期思索的结晶打开一扇新的窗,重新认识自己的大脑。
② 求一些值得看的科普着作,有关物理,数学,生物学。
《数学之旅》网络网盘下载链接:
https://pan..com/s/1DmPQsCvi56rLm07CqFVMBQ
《数学之旅》主要讲述了数学发展史上的100个重大发现,通过这些重大发现展现出数学的发展和进步历程。从史前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时期,一直到现代,描述了各个时期数学的重大事件、奇闻轶事以及着名的数学家。全面的展示数学的魅力,图文并茂,生动而形象,同时启发思考,是一本适用性较强的科普图书。
③ 有什么比较好的生物学书籍
《昆虫记》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着,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
是大学生物教材中最简单的一本,难度略高于高中教材
④ 谁知道生命科学的经典书籍都有什么
如果是想要全面了解……一本比较好的《普通生物学》或者生物学通论、生命科学通论等等类型的书将比较适合,比较经典的有陈阅增的《普通生物学》,陈老去世后这本书改版叫《陈阅增普通生物学》。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自然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无须赋予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它知识领域的发展。比如生命科学中一个世纪性的难题是“智力从何而来?”我们对单一神经元的活动了如指掌,但对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组合成大脑后如何产生出智力却一无所知。可以说对人类智力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释智力本身。对这一问题的逐步深入破解也将会相应地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生命科学研究不但依赖物理、化学知识,也依靠后者提供的仪器,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电泳仪、超速离心机、X-射线仪、核磁共振分光计、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等等,举不胜举。生命科学学家也是由各个学科汇聚而来,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造成了许多前景无限的生长点与新兴学科,也是每年很受欢迎的一种专业。
⑤ 适合中学生读的生物科学类的书
彩图版昆虫记,法布尔着
另可以参考美国MC
GRAW
HILL出版的中学教材《科学探索者》的中文版,里面关于生物有很详细的分册,其他的(如物理、电磁现象)内容也很好,全套300册
⑥ 初学生物的人可以看哪些关于生物的书
看你学哪方面啦,先了解个大概的话,推荐《陈阅增普通生物学》,里面包括了动物,植物,细胞,遗传的基础内容。
然后稍微深入一点,可以看看高中生物竞赛常用的教材(喂!):
如果没有确定方向的话,从上到下为推荐学习顺序:
细胞生物学入门:《细胞生物学》,瞿中和等编着
植物学入门:《植物学》,马炜良的彩板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简明教程》,张丽萍等
动物学入门:《普通生物学》,郑光美等编着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潘瑞炽
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北大的,忘了作者谁了,,,反正好像中国这方面的书就这么一本。。。
动物生理学入门:《人提及动物生理学》,王玢等
遗传学:《遗传学》,刘祖洞等,小黑皮上下册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
生态学,比较解剖学等等随意咯,最后再推荐一下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what is life》),不是书,是薛定谔做的一次演讲,后来人整理出了十几页的小册子
P.S.以上一堆所谓入门大概需要高中数理化生的基础知识
⑦ 生物学经典着作
1. 达尔文《物种起源》
推荐语:历史上从未有一本书受到如此激烈的谩骂和诅咒,也从未有一本书同时受到如此热烈的喝彩与追捧。达尔文的伟大思想在过去曾是笑谈,而现在却是人们的共识。《物种起源》的巨大影响远远超出了生命科学本身,已经成为人类思想史上光芒四射的灯塔。
2. 摩尔根《基因论》
推荐语:《基因论》是经典遗传学史上最重要的理论着作,作者摩尔根是孟德尔-摩尔根学派的代表人物,193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基因论》全面阐述了摩尔根的基因论(染色体遗传理论),其内容包括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遗传的机制、突变的起源、染色体畸变、基因和染色体在性别决定方面的作用等。它不但总结了摩尔根小组自己的遗传研究成果,而且对当时已经发现的重要遗传学现象都做出了解释。
3. 孟德尔等《遗传学经典文选》
34 篇经典文献,都是自1866 年以来对遗传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科学论文。论文涉及细胞遗传、群体遗传、生理遗传、生化遗传、辐射遗传、发育遗传、微生物遗传以及分子遗传等领域。
4. 克里克《疯狂的追逐》
推荐语:DNA 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克里克的自传。
5. 王永胜等《生物学核心概念的发展》
推荐语:从生物科学史视角,介绍高中生物课本里面所有的核心概念的来龙去脉,让老师们知道这些概念背后的理念和思想。不妨看看。
6. 阿霍克索《生物心理学漫画笔记》
推荐语:这是一本对生物心理学教材最别出心裁的颠覆性创举。用妙趣横生的漫画代替艰涩的专业术语和难懂的人体生物、化学过程,是最轻松有趣的生物心理学入门书。好玩!幽默!直观!
7. 詹腓力《审判达尔文》
推荐语:作者詹腓力教授是哈佛及芝加哥大学的毕业生,他从各个方面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诘难。他分析和引用既存的事实,指出了进化论所遇到的问题,并根据美国法律,按照法官中立、公正的态度,客观地综合比较控辩双方提出的证据及理由,然后公开用书面形式解释判决的因由。本书是支持和反对进化论两方面人士重要的参考工具。
8. 凯尼恩《被禁止的科学》
推荐语:《被禁止的科学》由19 位相关领域的关键人物贡献的41 篇重量级文章构成。他们介绍了迄今为止历史上所出现的关于人类文明的起源、灾变以及古代技术等问题,对伟大的史前文明及科学技术的存在提供证据,同时还对一个失落的世界文化源头进行了描述。这些非传统的观点曾经被严重忽视,但现在正在获得荣誉与尊敬。
9. 生命的起源编写组《生命的起源》
推荐语:广泛介绍了生命科学领域中各方面的基础知识,通过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良好结合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领悟生命科学的奥秘,了解21 世纪生命科学和相关技术可能对人类未来产生的影响。
10. 理乍得·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推荐语: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义,我们该如何认知自己?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复制、变异和淘汰,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现象里的林林总总。它跨界解释了许多社会行为,对心理学、社会科学产生深远影响。吴国盛、梁文道、陈嘉映、阿北都曾强烈推荐此书。
⑧ 推荐几本关于生物科学的书
清华大学出版的生命科学导论,是彩图的,有精装本和平装本,涵盖范围广。去年在学校图书馆借阅过,感觉很不错。
如果单对生物某以方面感兴趣,可以借阅专业性比较强的教材阅读。如刘凌云的普通动物学,王镜岩的生物化学等
⑨ 有什么关于生物方面的书籍或者杂志是适合高中生看的
我觉得《新发现》(中文的但是内容是欧洲的最新科学发现,有生命科学,材料化学,原子物理,天文地理等理科方面的内容,每期分不同板块,不同内容。)还有就是国内办的不错的《科学世界》(英文名叫NEWTON也不错,也和上一本一样分不同板块)。再有就是美国的《科学人》(ScientificAmerican)(同以上两本,分版块出。)我觉得这三本科学杂志是在国内高中生能买到的教好的科学杂志,如果你的水平较高,看看《自然》还是可以的!
以下是我在他们官网找的简介:
《新发现SCIENCE&VIE》《新发现》杂志由上海文艺出版集团与法国蒙达多利期刊公司版权合作、上海壹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版。邮发代号:4-790,创刊于2005年10月,每月1日出版,单价15元,小16开本,引进法国百年大刊、大众科学人文杂志《SCIENCE&VIE》的精华内容,融入本土化元素。主要面向行业精英、成功人士,该读者群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关心科学领域的最新发现,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境遇。杂志的发行通路宽广,读者除通过邮局订阅外,还可从机场候机楼、地铁站点和东方书报亭等网点购买杂志。
《新发现》(青少年版)是《新发现》杂志社创办的主要针对中学生的科普杂志,创刊于2011年9月。关注全球最新的前沿科学资讯,融入大量本土化内容。除了邮局订阅,杂志还拥有广泛的发行渠道,尤其是与覆盖京、津、沪、渝4个直辖市和江、浙、皖、鲁、川、豫、湘、鄂、粤、桂等多省区各大学的“校网”联手,为未来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科学世界》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科学出版社主办的一本面向全国发行的综合性科普月刊。办刊宗旨是: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激励科学思维,促进科学生活,竭力提高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
⑩ 有哪些关于生物科学方面的书籍
你可以网购那个大学的课本《普通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