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微生物,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指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通常它们个体非常微小, 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 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微生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原核微生物
细菌(Bacteria)
放线菌
螺旋体
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衣原体
古菌(Archaea)
2.真核微生物
真菌(Fungi)
原生生物(protozoan)
藻类(algae)
3.无细胞生物
病毒(virus)
类病毒(virusoid)
拟病毒(viroid)
朊毒体(亦称朊病毒、蛋白质质感染性颗粒)(prion)
特性
由于微生物体积极之微小,故相对面积较大,物质吸收快,转化快。
微生物在生长与繁殖上亦是很迅速的,而且适应性强。从寒冷的冰川到极酷热的温泉,从极高的山顶到极深的海底,微生物都能够生存。
由于微生物适应性强,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积聚非常多的个体(例如10^10个/毫升的数量级),因此容易筛选并分离到突变株。容易得到微生物突变株的性质。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Ⅱ 常见微生物有哪些
常见微生物有:细菌、放线菌、蓝细菌。
1、细菌:
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接触、消化道、呼吸道、昆虫叮咬等在正常人体间传播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对社会危害极大。
2、放线菌:
放线菌(Actinomycetes)是原核生物中一类能形成分枝菌丝和分生孢子的特殊类群,呈菌丝状生长,主要以孢子繁殖,因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
3、蓝细菌:
蓝细菌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区别于真核生物的藻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
(2)哪种微生物有哪些扩展阅读
微生物为生物中一群重要的分解代谢类群,缺少了它们,生物圈的物质能量循环将中断,地球上的生命将难以繁衍生息。微生物为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其的种类仅次于昆虫,是生命世界里的第二大类群。
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密切不可分。病原微生物是导致人类诸多疾病的罪魁祸首。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即传染病种类繁多,如2003年爆发的SARS和近两年的禽流感,以及每年成倍增长的艾滋病病例。尽可能地减小病原微生物所带来的危害已经成为微生物研究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Ⅲ 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微生物有各种形状、大小和颜色,它们有的像圆球,有的像圆柱,还有些是螺旋形的。其中有5类最常见的微生物
细菌(如球菌、杆菌、螺旋菌、弧菌);真菌(如接合菌、囊子菌);藻类(如硅藻、腰鞭毛虫);病毒(如腺病毒、噬菌体)和原生动物(如阿米巴原虫、草履虫)。这只是微生物中的几个常见种类,每个种类里,又有许多不同的微生物,有些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另外一些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但它们也很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见。
查看更多《神奇校车·走近微生物》
Ⅳ 微生物分为哪几种
营养类型
能源
氢的供体
基本碳源
微生物举例
光能无机营养
(光能自养型)
光
无机物
二氧化碳
蓝细菌
绿色硫细菌
藻类
光能有机营养
(光能异养型)
光
有机物
二氧化碳及简单有机物
紫色非硫细菌
化能无机营养
(化能自养型)
无机物
无机物
二氧化碳
硝化细菌
氢细菌
化能有机营养
(化能异养型)
有机物
有机物
有机物
大多数已知细菌和全部真核微生物
表
微生物的营养类
光能自养型:这类微生物利用光作为能源,以二氧化碳作为基本碳源,以某些还原态的无机化合物(水、硫化氢等)作为供氢体还原二氧化碳。它们的细胞内都含有一种或几种光合色素。蓝细菌含叶绿素a,,利用水作为氢供体,在光照下同化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光合细菌如紫硫细菌和绿硫细菌不能以水作为氢供体,而是利用硫化氢等无机硫化合物还原二氧化碳,而且这些化学反应是在严格的厌氧条件下以光为能源进行的。这些光合细菌生长时不释放出氧气,产生的元素硫分泌到胞外或沉积在细胞内。
光能异养型: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碳化合物(甲酸、乙酸、甲醇、异丙醇等)作为碳源和氢供体进行光合作用而生长繁殖的微生物。它们需要有机化合物,所以不同于利用无机化合物二氧化碳作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型光合细菌。
化能自养型:以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利用无机化合物如铵、亚硝酸盐、硫化氢、铁离子等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进行生长的微生物。主要类群有:硫细菌,硝化细菌、铁细菌等。它们的生长需要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产甲烷菌大多能自养生活,它们以氢气作为能源,以二氧化碳作为碳源生长,产物是甲烷,我们称之为厌氧化能自养细菌。
化能异养型:大多数微生物属于这种营养类型。它们以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和能源。如果微生物的食物是来自死亡或腐烂的动植物尸体,就称其为腐生微生物,如果其生长必须从活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的,则称之为寄生微生物,例如病毒、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有些微生物是腐生、寄生兼而有之,例如结核杆菌就是一种以腐生为主,兼营寄生的细菌。
Ⅳ 微生物的种类有哪些
微生物是指那些个体体积直径一般小于1mm的生物群体,它们结构简单,大多是单细胞,还有些甚至连细胞结构也没有。人们通常会借助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和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微生物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界线有时会非常模糊。如单细胞藻类和一些原生动物也应算是微生物,但通常它们并不放在微生物中进行研究。
按我国学者提出的分类法将生物分成六界:病毒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不难看出微生物在六界中占了四界,因此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其研究的对象也是十分广泛而丰富的。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它们具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优点。
微生物种类繁多,至少有十万种以上。按其结构、化学组成及生活习性等差异可分成三大类。
一、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体等)。真菌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二、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有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放线菌。
三、非细胞型微生物 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病毒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为广泛,空气、土壤、江河、湖泊、海洋等都有数量不等、种类不一的微生物存在。在人类、动物和植物的体表及其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也有多种微生物存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是有益而必需的。自然界中氮、碳、硫等多种元素循环靠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进行。例如空气中的大量氮气只有依靠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动、植物蛋白质转化为无机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生长的需要,而植物又为人类和动物所利用。因此,没有微生物,植物就不能新陈代谢,而人类和动物也将无法生存。
在农业方面,人类广泛利用一些微生物的特性,开辟了以菌造肥、以菌催长、以菌防病、以菌治病等农业增产新途径。在工业方面,微生物在食品、制革、纺织、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医药工业方面,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另外还可利用微生物来制造一些维生素、辅酶等药物。
即使是许多寄生在人类和动物腔道中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也是无害的,而且有的还具有拮抗外来菌的侵袭和定居,以及提供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如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等)的作用。
有一小部分微生物能引起人类或动、植物的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而在特定条件下可引起疾病,称为条件性病原微生物。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进化、分类,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人类、运动、植物、自然界相互关系等问题的科学。随着研究范围的日益扩大和深入,微生物学又逐渐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着重研究微生物学基本问题的有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分子微生物学等。按研究对象可分为细菌学、真菌学、病毒学等。按研究和应用领域可分为农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等。
Ⅵ 叙述一下微生物有哪些种类,每个种类有哪些微生物,并介绍一下那种微生物。
微生物的种类有:
① 光能自养:光合细菌,蓝细菌(水作为氢供体)紫硫细菌,绿硫细菌(H2S作为氢供体,严格厌氧)2H2S+CO2 [CH2O]+H2O+2S
② 光能异养: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甲酸,乙酸,丁酸,甲醇,异丙醇,丙酮酸,和乳酸)为碳源与氢供体营光合生长.阳光细菌利用丙酮酸与乳酸用为唯一碳源光合生长.
③ 化能自养: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硝化细菌,产甲烷菌(厌氧化能自养细菌)CO2+4H2 CH4+2H2O
④ 化能异养:寄生,腐生细菌.
⑤ 好氧细菌:硝化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等
⑥ 厌氧细菌:乳酸菌,破伤风杆菌等
⑦ 中间类型:红螺菌(光能自养,化能异养,厌氧[兼性光能营养型]),氢单胞菌(化能自养,化能异养[兼性自养]),酵母菌(需氧,厌氧[兼性厌氧型])
⑧ 固氮细菌:共生固氮微生物(根瘤菌等),自生固氮微生物(圆褐固氮菌)
Ⅶ 微生物的分类包括哪三种
微生物的分类,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三种,
一、细菌: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强的原核生物。分布在温暖,潮湿和富含有机质的地方。主要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核质。荚膜、鞭毛、菌毛、芽胞。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 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落。菌落是菌种鉴定重要的依据。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的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都不同。
二、病毒: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蛋白质衣壳以及核酸(核酸为DNA或RNA)。一般直径在100nm左右,最大的病毒直径为200nm的牛痘病毒,最小的病毒直径为28nm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病毒的生命活动中一个显着的特点为寄生性。病毒只能寄生在某种特定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并利用宿主细胞内的环境及原料快速复制增值。在非寄生状态时呈结晶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以噬菌体为例: 吸附DNA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三、真菌:一种具真核的、产孢的、无叶绿体的真核生物。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没有叶绿素,以吸收为营养方式的异养生物;一般都能通过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方式产生孢子,延续种群;其典型的营养体为丝状分支结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几丁质或纤维素或两者兼有。包含霉菌、酵母、蕈菌以及其他人类所熟知的菌菇类。真菌独立于动物、植物和其他真核生物,自成一界。真菌的细胞有含甲壳素, 能通过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的方式产生孢子。
Ⅷ 微生物包括哪些种类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
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西方与日本的教科书与上面大同小异。
另外广义的微生物还会将原生动物门中的一些及其一些微浮游动物和微藻(也就是单细胞植物)包括进来。
详细内容请参考:http://ke..com/view/3736.htm#2
Ⅸ 微生物的种类有哪些
微生物(英文名:microorganism),是指一切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因而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的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把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