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蓝洞
蓝洞,顾名思义,意指蓝色的洞穴,会自动发出蓝色的光,远在古罗马时代,就有人跑到蓝洞内探险,可能是“以讹传讹”的关系,最后,竟传出“蓝洞就是当代巫婆修身养气、训练魔力的基地”,使得蓝洞的真实面貌一直不为人所知,也始终覆盖着神秘的面纱。其类型有海洋蓝洞、陆地蓝洞,世界上许多地方都有蓝洞。
蓝洞(blue
hole)分为陆地蓝洞和海洋蓝洞。
1、陆地蓝洞中的水质从上到下一般分为淡水层、硫化氢层和无氧层。淡水层的水可以饮用;硫化氢层的水含有微生物代谢的大量硫化氢,会腐蚀人的肌肤;无氧层虽然不能保存动物的肌肉,但是甲壳骨骼可以得到几乎完美的保存,故而也被古生物学界称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更多详细图片和介绍请看
2、海洋蓝洞是海底突然下沉的巨大“深洞”。其名字源于从海面之上观看对比周边的水域时,
这个海底“深洞”呈现昏暗,有神秘的深蓝色调。蓝洞有数百英尺深,当潜水员潜入海洋蓝洞进行勘测时才发现这里严重缺氧,可能是由于缺少水循环无法支持海洋生命存在。但是海洋蓝洞极具科学研究价值,科学家们在海洋蓝洞底部发现过许多远古化石残骸。
② 蓝洞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吗
据《光明日报》报道,“三沙永乐龙洞”有着悠久的传说,海南谭门等地渔民,祖祖辈辈在西沙群岛捕鱼为生,他们从前辈口中听闻在西沙群岛永乐环礁有一个深不可测的“龙洞”。有渔民说永乐龙洞是南海的眼,藏有南海的镇海之宝,还有说此处是定海神针所在地,孙悟空拔去定海神针做如意金箍棒,留下深不可测的龙洞。
马耳他戈佐蓝洞(深60米)
在蓝洞神秘且难以触及的深处是否存在着“珍宝”呢?《科技日报》表示,蓝洞深处是低氧或缺氧环境,又缺少阳光,支撑海洋生命存在的机制仍待探讨,特别是缺氧状态下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基因,都是值得探索的课题。蓝洞形成的地质成因、地质变迁过程、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蓝洞生态系统与周边海域生态系统的关系都亟待探索研究。(黄越)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基因组学课题组成员、广西师范大学珍稀濒危动植物生态与环境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冉浩进行科学性把关。
来源:科普中国
③ 塞班北面的蓝洞那么危险,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去潜水
或许你去过世界各地的不少国家旅行,但是如果再给你一次重返的机会,有一些地方你绝对不会想再去一次;但如果你是一个潜水者,有这么一个地方,你一定会想再多去一次。因为这个地方能让你感受到两个世界。”这个水下是另一片世界的地方叫蓝洞。《潜水人》杂志曾经就把这里评选为世界排名第二的洞穴潜水点,还号称它为“潜水家无法拒绝的死亡诱惑”。蓝洞深受着潜水界潜友们的偏爱,如果你问他们一生中必打卡的潜水地点在哪里,他们肯定会口径一致的说出这里,以致于有很多潜友不远万里的也要来蓝洞感受一下。
即使在蓝洞潜水有风险,但是仍然有非常多勇于尝试的潜水者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但也正因为这样,蓝洞成了闻名世界的潜水胜地之一。中国有一句话这么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因此也有很多人说:“不游蓝洞非潜水高手”!
④ 伯利兹大蓝洞作为世界最大的天坑,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伯利兹大蓝洞作为世界最大的天坑,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在这个神秘的大自然世界中,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这是许多自然景观,看起来非常漂亮。但实际上,它隐藏在无限的危机中。
里面,你可以看到很多大型钟乳石和石笋,这些痕迹在冰川时代留下,有很多种鲨鱼生活。然而,这些鲨鱼的大多数都不会主动吸引人们,但很难在他们被人群包围时想象他们,据估计,即使在心中,也没有人能够感到安全,它会崩溃。奇怪的知识增加:世界上最大的洞穴是什么?在这个蓝洞,它也隐藏起来。孔的底部是有毒的。大约2/3的水充满了硫化氢,这意味着以下是非常缺氧,大多数海洋生物基本上无法生存,尽管这仍然存在一些老式的潜水爱好者来体验。
⑤ 墨西哥湾惊现130米深神秘蓝洞,内藏什么干坤
海底的蓝洞是一种大自然的神秘的现象,它形成于深海的底部。而且这个蓝洞是非常的深的,并且水的颜色相比较海水来讲显得更加的深蓝。如果由潜水员下潜进入海中的话,便会看到冻移动之内的水和其周围的海水是完全不同的。在蓝洞周围严重的缺氧,所以,几乎没有任何生物的存在。鸡截止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深度最深的海底蓝洞为三沙永乐龙洞,深度达到了300.89米。而在7月23日,美国的气象和海洋管理局在墨西哥湾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神秘蓝洞,深度达到了130米。
⑥ 世界十大潜水宝地之一大蓝洞,为何有“平生不潜此蓝洞,即称高手也枉然”之说
一、潜水最佳的地方
蓝洞是潜水最佳的地方,这里水域的深度非常深,可以说这个地方潜水难度非常高,在塞班也是非常有名的,很多喜欢潜水的人都会在这个地方练习潜水,在几百万年前,这里气候非常寒冷,正是因为寒冷的气候让水域上面的水冻结,从而让海平面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情况,所以说这里特殊的环境吸引了很多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潜水爱好者,那么非常有必要亲自到这个地方体验一下,这样就能够深刻体会这个地方的特殊之处。
⑦ 塞班岛蓝洞的特点
天然洞穴与太平洋相连
位于塞班岛的东北角的蓝洞是与太平洋相连的天然洞穴,地质是由珊瑚礁形成的石灰岩。蓝洞最神奇之处,就是石灰岩经过海水长期侵蚀、崩塌,形成一个深洞,海水透过洞底3个水道,将深洞灌满了深蓝色海水,水道能通到外海,所以蓝洞水池内能透出淡蓝色的光泽,着名的蓝洞就是这样来的。蓝洞被《潜水人》杂志评为世界第二的洞穴潜水点。喜爱潜水的你能在这里得到极大的享受。
精彩斑斓的洞内世界
蓝洞外观看起来像张开嘴的海豚,内部是一个巨大的钟乳洞,是因为海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天然洞穴。沿着悬崖向下103步,潜水者就会来到一个巨大的地下洞穴,它的球状顶壁甚至可以容纳一座教堂。清晨5点去潜水,你一定会碰上各种各样的海龟、鲨鱼以及金枪鱼。海水清澈见底,吸引了许多潜水迷流连忘返。由于岩石的阴影投射吸引了更多的水下生物,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热带鱼、海龟、魔鬼鱼、海豚、水母、海胆……海底的世界比陆地还要精彩斑斓!
潜水胜地让你过足瘾
塞班岛上有十多个潜水胜地,其它潜水地点包括有着大量章鱼出没的翅滩;B-29潜水点则有着一架日本水上轰炸机、机关枪塔楼和爬满了珊瑚的发动机;黑珊瑚潜水点有着大量受到高度保护的黑珊瑚。一小群特有的海豚在这片水域巡游,为那些想去这片特殊水域的潜水者指引方向。蓝洞里面还有两个天然的游泳场,通过海底通道连接外部海洋。对于潜水者来说,这将是一次无以伦比的体验。喜欢热闹的游客,不妨前往超级水上乐园,游一圈要花上15分钟的河流式泳池、刺激的冲浪池、人造海浪等相当过瘾的水上活动设施,还有有趣的水中有氧运动、水上排球等五花八门的玩水招式。除了浮潜和潜水,你还可以选择钓鱼、冲浪、直升机、乘船海钓、丛林探险、潜水艇、水上降落伞等各类水上活动。此外,塞班岛更设有四个世界级高尔夫球场及两个小型高尔夫球场,都融合了塞班岛的热带美景,环境优越,是球手极富挑战性的场地,适合不同程度的高尔夫球手。
⑧ 何谓蓝洞
蓝洞(达哈卜蓝洞) 资料来源:网络
伯利兹蓝洞位于大巴哈马浅滩的海底高原边缘的灯塔暗礁,完美的圆形洞口四周由两条珊瑚暗礁环抱着,是一个闻名遐迩的潜水胜地。
在某些静谧的近海洋面上,会突然出现一汪深蓝色的圆形水域,从高空看,仿佛是大海的瞳孔,从莫名深处的望过来,深邃、神秘、诡异,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为蓝洞。全世界海洋中分布有许多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蓝洞,其中最着名的,便是位于中美洲伯利兹首都Belize City(伯利兹城)东面60英里海面上的蓝洞。
伯利兹蓝洞的形状为几乎完美的圆形,直径超过1,000英尺(305米),深达400英尺(123米)。经纬度:17.315571,-87.534599。在冰川时代,这个洞曾是一座干燥的洞穴系统的入口。在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之后,洞穴被水淹没成为了众多勇敢的潜水员的圣地。如今,蓝洞因其海绵、梭鱼、珊瑚、天使鱼,以及一群常在洞边巡逻的鲨鱼而闻名于世。
形成原因编辑
伯利兹蓝洞伯利兹蓝洞
关于它的成因,科学家们经过无数实地勘察及分析,如今早已大白于天下。巴哈马群岛属石灰质平台,成形于一亿三千万年前。在二百万年前的冰河时代,寒冷的气候将水冻结在地球的冰冠和冰川中,导致海平面大幅下降。因为淡水和海水的交相侵蚀,这一片石灰质地带形成了许多岩溶空洞。蓝洞所在位置也曾是一个巨大岩洞,多孔疏松的石灰质穹顶因重力及地震等原因而很巧合地坍塌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圆形开口,成为敞开的竖井。当冰雪消融、海平面升高后,海水便倒灌入竖井,形成海中嵌湖的奇特蓝洞现象。[1]
社会价值编辑
现今的伯利兹蓝洞是一个闻名遐迩的潜水
胜地,世界着名的水肺潜水专家雅各-伊夫·库斯托将大蓝洞评为世界十大潜水宝地之一,并于1971年进行了探勘测绘。蓝洞近137米的深度及洞内的钟乳石群显然不适合于一般潜水者探访,而且这里的鲨鱼品种繁多,虽说名声友好,但身处神秘森幽的海下洞穴又有神出鬼没的鲨鱼环伺在侧恐怕没谁能感觉安全。
蓝洞 - 分类编辑
陆地蓝洞
陆地蓝洞中的水质从上到下一般分为淡水层、硫化氢层、无氧层。淡水层的水可以饮用;硫化氢层的水含有微生物代谢的大量硫化氢,会腐蚀人的肌肤;无氧层虽然不能保存动物的肌肉,但是甲壳骨骼可以得到几乎完美的保存,故而也被古生物学界称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
海洋蓝洞
海洋蓝洞是海底突然下沉的巨大“深洞”。其名字源于从海面之上观看对比周边的水域时,这个海底“深洞”呈现昏暗,有神秘的深蓝色调。蓝洞有数百英尺深,严重缺氧,无法支持海洋生命存在。但是海洋蓝洞极具科学研究价值,科学家们在海洋蓝洞底部发现过许多远古化石残骸。
着名蓝洞
伯利兹蓝洞
伯利兹蓝洞在伯利兹城外大约60英里处,其形状为几乎完美的圆形,直径超过1,000英尺,深达400英尺。在冰川时代,这个洞曾是一座干燥的洞穴系统的入口。在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之后,洞穴被水淹没,成为了众多勇敢的潜水员的圣地。如今,蓝洞因其海绵,梭鱼,珊瑚,天使鱼,以及一群常在洞边巡逻的鲨鱼而闻名于世。
洞近137米的深度及洞内的钟乳石群显然不适合于一般潜水者探访,而且这里的鲨鱼品种繁多,虽说名声友好,但身处神秘森幽的海下洞穴,又有神出鬼没的鲨鱼环伺在侧,恐怕没谁能感觉安全吧。 影响 现今的大蓝洞是一个闻名遐迩的潜水胜地,世界着名的水肺潜水专家雅各-伊夫库斯托将大蓝洞评为世界十大潜水宝地之一,并于1971年进行了探勘测绘。[2]
塞班岛蓝洞
塞班岛蓝洞(The Grotto)在塞班岛的东北角,是塞班最着名、难度高的潜水地点,这里常可看到潜客们在此练习下水。东北角的地质是珊瑚礁形成的石灰岩,蓝洞最神奇之处,就是石灰岩经过海水长期侵蚀、崩塌,形成一个深洞,水深达到17公尺,最深处达到47公尺,蓝洞与外海有3条相连的水道,光线从外海透过水道打进洞里,蓝洞水池内能透出淡蓝色的光泽。
受到海潮影响,有时洞内的水平静无波,有时又波涛起伏,所以在洞内游泳、潜水要特别小心。另外,下蓝洞的水泥石阶又陡又滑,走路最好慢行。
卡普里岛蓝洞
意大利卡普里岛蓝洞被誉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蓝洞的洞口在悬崖的下面,洞口很小,只能乘坐小船才能进入。由于洞口的特殊结构,一方面阳光可以从洞口进入洞内,一方面又从洞内水底反射上来,因此洞内的海水一片晶蓝,神秘莫测,连洞内的岩石也变成了蓝色,故称“蓝洞”。
洪都拉斯蓝洞
洪都拉斯蓝洞,为世界十大地质奇迹之一。又叫伯利兹大蓝洞。冰河时期是个干涸的大洞,冰川融化,位于伯利兹城陆地大约100公里之遥,直径为0.4公里,洞深145米。由于深洞很深,因此呈现出深蓝色的景象,这一结构在世界上被称为“蓝洞”。
相关新闻编辑
辉煌一时的玛雅文明是如何衰落的?日前,美国莱斯大学和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学者们在中美洲的伯利兹找到了答案。他们认为,干旱等不利气候条件使玛雅文明走向没落。
研究人员在伯利兹的“大蓝洞”——一个400英尺深的珊瑚礁底部的幽深洞穴中提取了一些沉积物样本,并将其与伯利兹内陆地区石灰石岩坑的沉积物样本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两种样本年代处于距今1000—800年间,当时正是玛雅文明衰落的时期。样本中铝和钛两种元素的比例与当时热带气旋带来的暴雨及其引发的水土流失有关。研究人员发现,样本中钛元素含量较低,说明这一时期热带气旋数量比以往偏少,干旱比以往持久。
伯利兹所在的尤卡坦半岛是水资源比较稀缺的地区,古代玛雅人大多靠石灰石岩坑中蓄积的雨水度过干旱时期。不过长时间持续的干旱有可能耗尽了储存的饮用水。水资源出现危机后,随之而来的就是饥荒、动荡和战争。
对此,耶鲁大学考古学家哈维·魏斯和马萨诸塞大学气候学家雷蒙德·布拉德利表示,气候变化和干旱曾导致许多古代文明衰落。不仅仅是玛雅,中东的阿卡德帝国、古埃及以及秘鲁的莫切文化等都深受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