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世界上哪个生物最重要

世界上哪个生物最重要

发布时间:2022-05-24 09:44:51

① 世界上什么生物最,厉害

熊虫
意大利动物学家拉扎罗·斯帕尔兰查尼还在18世纪70年代就首先开始对这种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无脊椎动物(0.1~1.2毫米长)进行研究,正是他给这种动物取名为“熊虫”,意大利文为il
tardigrado,后来拉丁文为Tardigrada。熊虫只能在潮湿的环境下生活,淡水、湿土、树干、岩山以及水分充足的青苔和地衣,都是它们栖身的所在。一旦水分不够,熊虫则进入假死状态。很难想象,就是100年之后,烤得干干的熊虫只要有一滴水滋润就能复活。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可以说唯有熊虫的生命力最强。经研究表明,进入假死状态的熊虫可以经受几小时零下271℃的冰冻,也能耐短期零上150℃的高温,还能经受大量的辐射和高压。
日本科学家曾做过试验,他们将进入假死状态的熊虫放进密封的容器里,再将该容器放入盛满水的高压水箱中,逐渐地将压力提到600兆帕,相当于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的水压的6倍。就这样,那些参加试验的熊虫绝大部分都经受了这种对许多动物来说简直不可想象的考验。

② 海洋所存在的生物,哪些生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呢

海洋所存在的生物,自古就存在出现,而有些最为古老的生物还存在海洋之中,而对于在海洋生物里,哪些生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呢?而不少的人都会说是蓝鲸,而这个答案也是正常的,因为蓝鲸甚至可以长到30米,而在食量上,它们一天要吃掉4吨多磷虾。一起来看看世界最大的海洋生物到底如何吧。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生物

蓝鲸

蓝鲸是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中体形最大的。它们甚至比几百万年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庞大的恐龙还要大。

蓝鲸的平均体长为25米,但有些蓝鲸可以长到30米。长臂龙是已知最大的恐龙之一,体长也只有20米~25米。

蓝鲸的食物有小鱼、浮游生物和大量的磷虾。它们一天要吃掉4吨多磷虾。

相对而言,蓝鲸的游速较慢,然而在遇到威胁时,它们的游速可以超过每小时30千米。

世界最大的巨型海洋生物究竟多大

几年前,我和Carl Zimmer举办了一个科普写作工作坊,期间我们谈论了如何以平等的姿态向读者介绍科学。很显然我们的讨论给Craig McClain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一位生物学家,同时还是博客写手,当时就坐在观众席中。“我曾说过一直想写一篇报告,论述关于流传的巨型乌贼的巨大尺寸多么荒谬。不过总脱离不了自以为是的感觉。你当时对我说:你应该写,不过要找到合适的语气和口吻。于是我便开始了这项工作。”,McClain回忆道。

针对这个问题,McClain没有选择写一篇愤怒激昂的驳斥性博文,而是决定写一篇科学论文,力求准确的回答这个简单而棘手的问题:海洋中最大的动物究竟有多大?

海洋是巨型动物的家园:蓝鲸和大白鲨、巨型乌贼和巨蛤、象海豹和日本蜘蛛蟹都生活在这里。这些巨型生物很轻易的就能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不过科学家想要抓住它们却远非易事。很多巨型生物极其稀有,而且非常狡猾,有些还生活在无法接近的海洋深处,想测量其尺寸大小更是难上加难。有些巨型海洋动物只有偶然被冲到岸边躯体开始腐烂变质之后,我们才有机会对其测量。还有些就是单纯的体型太大难以准确测量。同时,海洋本身就是我们了解有限充满神秘的地方,关于它的一切都很容易被过分渲染。

例如巨型乌贼,无数媒体报道称这种非常神秘的动物可以长到近18米长,McClain认为这是非常荒唐的,实际上大多数巨型乌贼还不到9米长。很多巨型乌贼都是被冲上岸边后测量的,测量时躯体已经开始腐烂,好奇的人类为了还原其原本尺寸将其触角拉伸,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还有更离奇的测量方法:有人曾发现一只搁浅的巨型乌贼,竟然通过自己的步法数衡量其尺寸!类似这样的不靠谱数据不胜枚举。

于是,McClain和来自新墨西哥大学的Meghan Balk便设法寻求更确切的数据。他们招募了5个对此事满怀热情的本科生,联合了大批同事,组成了一个调查小组对一批巨型海洋生物的尺寸进行分工调查。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核实这些海洋生物的尺寸数据:科学文献、书籍、时事通讯、报纸等。还请求博物馆的同行们测量馆内的标本,与拯救搁浅海龟的组织取得联系获取数据,通过eBay的记录寻找巨蛤和蜗牛壳的尺寸。通过不懈努力,他们共找出25种最大的巨型海洋动物最准确的尺寸数据。

有些生物被广泛引用的尺寸数据错误的离谱:目前可被证实的最大大王乌贼长12米,尺寸固然不小,但与流传的18米相去甚远;已知的最重海象重达1883千克,而相传一个猎人猎杀的海象重2500公斤,很明显被过分夸大了。

还有些巨型生物的尺寸数据是很早之前获得的:如最大巨蛤的尺寸可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还有一些巨型生物准确的尺寸数据压根不存在:如狮鬃水母和日本蜘蛛蟹。

此外,“有些巨型海洋动物可能没有过去那么大了”, McClain说道。1885年,阿留申群岛的渔民打捞了一只巨型太平洋章鱼,经测量一只触角的末端到另一只触角的末端长达9.8米。”与我合作的两个章鱼专家称现在的章鱼没有过去那么大了,可能是污染或气候改变造成的“,McClain说道。

尽管排除媒体的炒作后获取的尺寸数据有所下降,这篇论文中的数据仍表明海洋中满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庞然大物:海洋中有巨型桶状海绵,虽然只含有两层细胞,中间夹着胶状物,但仍可以长到2.5米宽;还有宽达两米重达200公斤的越前水母;海洋深处有长达3米的巨型管虫,生活在炽热的海底火山口附近;还有长达50公分的深海巨虱;更有巨型大白鲨,其鼻子前端距强壮的尾部可长达7米。

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动物非蓝鲸莫属了,长达33米,一口便可吞下50万卡路里的食物;最长的鱼类当属鲸鲨,可长达18.8米;最长的硬骨鱼要属奇异的皇带鱼,可长到8米长;最重的硬骨鱼则是翻车鲀,看起来像是一条更大鱼的头部,可长达3.3米重达2300公斤。这要比最重的海龟还要沉(最重的革龟重650千克),比最重的海象也要重(1883公斤),不过与最重的海豹相比就不值一提了(南方象海豹可重达5000公斤)。

这些数据都是极尽准确的,为了获取他们都费了一番周折。例如澳洲大香螺是一种形似密封球形救生器的大型海螺,McClain在一期夏威夷贝类新闻中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一个名叫Don Pisor的收藏者举起一个目测长达90厘米的巨型澳洲大香螺。与此同时,他在《世界最大贝类档案》中发现最大的澳洲大香螺只有72厘米长,其主人也是Don Pisor。这两处说的是同一个澳洲大香螺吗?还是Don Pisor是个大骗子?又或者是Don Pisor非常擅长捕捉大香螺?为了确认McClain找到了当事人,Don Pisor告诉他这的确是同一个澳洲大香螺,他已经捐赠给了休斯顿自然博物馆。McClain便联系了博物馆,得到的答复是72厘米,于是又一项准确数据得以确认。

在查找一些数据的过程中,调查小组还从这些巨型海洋生物身上获得了新发现。收集深海巨虱尺寸数据的Andrew Thaler发现雄性个体通常体型要比雌性大的多。”虽然对深海巨虱了解很多,但是这一点却是我们都不知道的“,McClain说道。

对于其中的几种巨型海洋动物,调查小组不满足于找出最大的尺寸,还利用其尺寸数据画出了其尺寸分布图。从科学角度讲,这样做更有利用价值。人们都想知道最大的动物能长到多大,但这样一来就导致对其典型的尺寸知之甚少了。已知的最大大王乌贼长达12米,但其平均长度只有7.3米,大部分个体短于9.2米。其主要天敌抹香鲸有记载的最长可达24米,但95%的个体却短于15米。

就像身高近1.9米的McClain指出的那样:”个体可能因为发育或遗传缺陷而长到非常极端的尺寸“。全世界最高的人Robert Wadlow身高近2.72米,需要借助腿支架才能行走,21岁时死于因免疫缺陷而加重的感染。世界上最高的女性曾金莲身高2.48米,由于脑垂体长了一个瘤而导致身高异常,死时年仅17岁。我们都对极端案例充满好奇,不过生命通常表现的都比较平常。

盘点世界十大海洋最强生物

10.虎鲸

虎鲸,也叫逆戟鲸,无论是水中游行还是掠过水面飞行的动物,几乎都会成为它们的盘中餐。虎鲸在海豚科动物中体型最大,体重重达6吨,体长长达32英尺。因为体型大,它们成了现存最大的恒温食肉动物。虎鲸牙齿特殊,长达4英寸。虎鲸可在不同水域生存,如海洋,或沿海地区。它们游行距离长,适应能力强——不论是炎热赤道海域,还是最冷的极地海域,都有它们的身影。虎鲸群居,具有社会等级,但除社群外,它们还会和其他虎鲸结对。除人类外,虎鲸别无天敌,因此它们被视为食物链顶端的动物。虎鲸牙齿巨大,形状奇特,数量通常在40到56颗不等。它们根本就不咀嚼猎物,而是在吞食前,用特殊的牙齿将食物撕成小块儿。

虎鲸名儿虽凶狠,却不会攻击人类;但它们会捕食海豹、海豚、海狮甚至幼鲸和鲨鱼等。有次,我们看到一头虎鲸张开巨盆大口把一只鲨鱼一口吞下,含在嘴里使其窒息而亡。因为虎鲸高居食物链顶端,它们的寿命一般会很长。只要平安度过前6个月,雌鲸可活46到50年,雄鲸可活38年之久。

9.大白鲨

因为好莱坞电影题材经常涉及大白鲨,如《大白鲨》,大白鲨俨然成了海洋生物明星。鲨鱼不是哺乳动物,而是鱼类,这与哺乳动物鲸不同,但它们也是肉食动物。大白鲨体长可达15到20英尺长,重达5000英镑,甚至更重,这让它们成了海洋中最大的捕食性鱼类。它们体型虽大, 但却可游出15英里/时的骄绩,甚至跃出水面(就像自己把自己扔出水面)。大白鲨的咬合力在鱼类中独一无二,它们吃肉时,牙齿就像切软化黄油的刀子。鲨鱼的咬合力据说高达1吨/英寸。大白鲨的牙齿多达300颗,呈三角形,锯齿状,分列几排;正是有了这些牙齿,它们的咬合力才如此之大,无坚不摧。

大白鲨是恒温动物,可以生活在不同温度水域,从澳大利亚沿海地区到南非,从加利福尼亚到美国北部等地区都有它们的身影。由于是恒温动物,体力又充沛,大白鲨能在水里自由穿梭,既可以在水面看到它们的身影,也可以在820英尺深的水底看到它们。大白鲨属群居鱼类,但它们不会集体出行猎食。它们深知自己的伤害力之强,所以它们只是互相轻轻碰触,避免激烈打斗,以免给对方造成永久性伤害。由于大白鲨捕食和适应能力强,它们的寿命比一些人的寿命还长,能活70年之久。

大白鲨素以“人类杀手”闻名,但它们每年攻击人类事件仅10起左右,有些还未造成致命伤害。有时,大白鲨张开血盆巨口,仅仅是发出警告,让人类离开。

8.太平洋巨型章鱼

太平洋巨型章鱼属食肉型章鱼, 体长可达10-16英尺, 体重可达100英磅。记录在案的最大的太平洋巨型章鱼有30英尺宽、600多英磅重。通常情况下,太平洋巨型章鱼以虾、蛤蜊和龙虾为食,但同时它们也有能力捕食鲨鱼。通常它们会用嘴咬穿猎物, 将其撕开,然后再加以吞咽。

章鱼的触手和牙齿非常厉害,但是真正让人为之着迷的是吸盘的吸力。它的吸盘能在触手上自由移动,甚至可以感知周围的海水。章鱼的吸盘组织同水母的胶状物一样柔软,但是它们能吸住各种表面不“撒手”,甚至是水下不平坦的表面。科学家们试图仿制出章鱼吸盘,但到目前为止它们还无法复制出同真正的章鱼吸盘一样威力的仿制品。但是,章鱼吸盘可能就是如今吸盘器的原型。

章鱼非常聪明。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教它们模仿其他章鱼甚至是走迷宫。在大海里,它们也是让其他生物“伤脑筋”的“问题邻居”。它们会戏耍螃蟹,也会向其他海洋生物扔东西。再比如,那些研究它们的科学家不必再为又打不开咸菜罐头而苦恼了,因为它们的章鱼还学习过如何开罐头。

7.虎鲨

虎鲨属食肉型鱼类,因幼时身上就长满条纹而得名。虎鲨可长到14英尺长,记录在案的最大的虎鲨重1400英磅。它们有尖利的牙齿和有力的下颚,咬力大到能将海龟壳咬碎,而这绝非一般海洋生物所能做到。虎鲨、大白鲨和牛鲨都因攻击人类而闻名。但是,虎鲨可不挑食,大白鲨通常只是咬一口就游走了,虎鲨却会杀死人类。虎鲨的不挑食绝非浪得虚名,它们会吃黄貂鱼、海豹、海鸟甚至是旧轮胎。

曾有传言称,这些食肉者们能治疗癌症,因为鲨鱼不会得癌症。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软骨组织会抑制新血管的生长,而这些新血管恰恰是构成肿瘤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为鲨鱼的骨骼完全是由软骨而来,研究人员推断,鲨鱼的骨骼可为新疗法带来希望。但是这一疗法从来没有被证实也没有被美国临床测试过。即使如此,Lane实验室还是出售软骨药丸。据估计,药丸在1995年交易额已达到三千万美元。不幸的是,这使得北美鲨鱼总数下降了80%;而事实证明,鲨鱼也会得癌症。

6.大王乌贼

大王乌贼是海洋中最神秘的一类生物,也是地球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大王乌贼一般长约10米,最大的大王乌贼则长达18米,重达900千克。大王乌贼在自己的栖息地内总是来无影去无踪,很难加以研究。目前我们只能通过死亡后被海水冲到岸边的乌贼了解其相关信息。直到2004年,才首次拍到活着的大王乌贼影像。我们在世界各地的沙滩上都见到过大王乌贼的身影,但至今仍很难说清楚它们究竟能游多远或者它们的栖息地到底在哪里。这类巨型鱿鱼的眼睛大得惊人,因为它们常年生活在深海,看不见亮光。对于大王乌贼,我们知之甚少,但我们可以推测,如果有机会,它们甚至可以杀死并吃掉幼年鲸鱼,这意味着大王乌贼巨大的触角必须非常强壮。

抹香鲸是大王乌贼的捕食性天敌,但大王乌贼有自己的天敌预警方法,它们巨大的双眼可以帮助它们早早发现抹香鲸的靠近。

5.狮鬃水母

唯一比想象中的大王乌贼还要长的海洋生物就是狮鬃水母了。其触须长度可达36米,这可比蓝鲸的平均体长还要长!狮鬃水母体内含水量达百分之九十五,它们没有骨头或血液,甚至没有大脑。然而,水母却是在海域中生存时间最长的食肉动物。约6亿5千万年前,水母就已生活在海洋中,这甚至比恐龙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还早。狮鬃水母会捕食鱼类,甚至是其他水母,虽然没有大脑,但它们都是游泳健将,所以捕食对它们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强大的游泳技能使得它们能够逃脱天敌的魔爪,又能轻松猎杀自己的食物。不同于其他海洋生物的是,水母没有牙齿。它们先用自己有毒的触须刺螫猎物,待猎物麻痹后,再大快朵颐。

4.抹香鲸

成年体重高达35吨的抹香鲸不是海洋中最大的鲸鱼,但这并不能阻止它们成为强大的生物。 抹香鲸是地球上所有已知生物中头脑最大的生物。抹香鲸的潜水能力极好,可以在3000多英尺深的海域内寻找食物,鉴于哺乳动物的属性,它们必须在90分钟的回程内屏住呼吸,保存体内含氧量!抹香鲸广泛分布于各大海域,喜食乌贼。抹香鲸猎捕乌贼的方法极妙:它们猛然翻滚身体、俯冲而下,利用水流形成真空,靠着这股水压把距离自身2-3英尺的乌贼吸入口中。许多乌贼能轻易发现鲸鱼和它们真空的嘴并适时地进行反击,而抹香鲸似乎也乐在其中。有些抹香鲸身上遗留下的吸盘印迹可以表明,巨型乌贼会与抹香鲸缠斗,且巨型乌贼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觑。

抹香鲸也许不是海洋中体型最大的和力量最强的哺乳动物,但它们的祖先可称得上是“海中霸主”。2008年,一块巨型抹香鲸化石在秘鲁(Peruvian)沙漠中被发现。为了纪念最伟大的航海小说——《白鲸记》(Moby Dick)的作者赫尔曼·梅尔维尔(Herman Melville),这块化石被命名为梅尔维尔鲸(Leviathan melvillei)。这条鲸鱼可能生活在12万年前,是迄今发现最强大的食肉动物。它的头盖骨长达3米,下颚嵌36厘米长的牙齿,可能是已发现的最大的牙齿。

3.公牛鲨

公牛鲨与虎鲨、柠檬鲨是近亲,它们都是鲨鱼家族中较小的成员。它们可以长到11.5英尺长,体重在200到500吨之间。它们生性凶猛,且更喜欢在浅水域活动,这对于居住在沿海地区的人们来说是个不幸的消息。公牛鲨甚至出没于亚马逊河流,因为它们可以像其它物种一样,在淡水中生活。正是这一点习性,使公牛鲨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鲨鱼。公牛鲨捕食一切其可抓获的生物,包括其它的鲨鱼。它们经常出现在人类光顾的水域中,并不会为了捕食而攻击人类,虽然此类攻击事件也偶有发生。虽然公牛鲨的体型不及其它鲨鱼,但它们比其它大鲨鱼更为凶猛,包括它们危险的表兄弟——大白鲨和虎鲨。公牛鲨的咬合力可达6000牛顿,足以应付捕猎和进食,难以想象它们是如何练就了这副“好牙口”。以公牛鲨捕食的猎物类型来看,它们并不需要如此强大的咬合力。据猜测,也许先前赐予这类小鲨鱼更大的优势,是为了让它们捕食更多种类的猎物。另一种可能性是,公牛鲨的视力很差,所以为了适应捕食环境,它们变得极具攻击性。无论是什么原因,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鲨鱼也不可貌相呀。

2.蓝鲸

蓝鲸是地球上体积最大的哺乳动物,虽说濒临灭绝,我们仍可以在大海之中看到它们畅游的身影。蓝鲸的一条舌头就相当于一头大象的重量,其心脏的重量堪比一辆金龟车(Volkswagen Beetle)。整体重量高达200吨,近乎33头大象的重量!

蓝鲸通常以每小时5英里的速度在大海里悠哉地游着。但如果它感觉受到了威胁, 前进时速则可达到20英里。形象地说,尤塞恩·博尔特(Usain Bolt,译注:奥运会冠军,男子100米、2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百米冲刺的速度为每小时23.35英里,但他可没有200吨的体重。鉴于它们的游泳速度,蓝鲸也是不容小觑的海洋生物。蓝鲸有季节性洄游的习性,夏季游向两极,冬季又游回赤道。单论蛮力,蓝鲸是世界上最强壮的动物。它们不仅体型庞大,声音也十分洪亮, 可以发出190分贝的叫声。这一高分贝的声音相当于喷射器飞行时发出的噪音,这一等级的声音刺激会对人耳听力造成直接损伤。这种分贝等级的声音也意味着,两头鲸即便远隔1600千米也能听到对方的声音。

尽管蓝鲸体型庞大,力大无穷,但它们仍会偶尔遭到鲨鱼或捕鲸手的袭击。

1.湾鳄

湾鳄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型的鳄鱼,身长可达17英尺,体重可达1000磅,但人们曾发现过长23英尺、重2000磅的巨型鳄。湾鳄常出没于南太平洋沿岸的印度、东南亚地区及澳大利亚北部。尽管它们大都生活在浅海地区,但你也能在淡水域发现它们。湾鳄精于伪装,它们会潜伏在水底,等待猎物出现。它们在水中短途行进的时速可达18公里,但在陆地上却行动迟缓。湾鳄还会游过浩瀚无垠的大海去开辟新领地。同时,湾鳄也相当长寿,有些可以活到100岁。

湾鳄会捕食一切靠近它的东西,包括人类。虽然一般来说人类不在湾鳄的菜单之列,但一旦触及“雷区”,也很容易成为饥肠辘辘的湾鳄的腹中餐。由于它们天生的伪装术和耐心,我们很容易把它误以为是浮在水面的一截木头。但只要人们尊重它们的习性,很多袭击事件都是可以避免的。现有的测量数据显示,湾鳄具有最强的咬合力,一些科学家推测它们的咬合力都能同已灭绝了的雷克斯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相媲美。其强悍的咬合力可达 3700磅/平方英尺。科学家们认为,它们能存活如此之久得益于这副“好牙口”。毋庸置疑,湾鳄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之一。而早已灭绝的恐鳄,据估计有每平方英尺23100磅的咬合力。对比之下,你就会发现,澳大利亚北部的“小咸咸”(指湾鳄,澳大利亚称为“salties”)并没有那么凶残。

海洋中的动物种类繁多,有一些都鲜为人知。它们可重达上千吨,有的体型堪比一辆校车。这些地球上最强大的动物尽管栖息在海洋深处,却仍逃脱不了濒临灭绝的命运。对于地球上最厉害的动物和鱼类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捕食者,而是人类。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捕杀鲸和其它海洋生物。但是最近人类偷猎和过度捕捞越发猖狂,导致鲨鱼和其它重要的海洋生物数量锐减。即使有法律明令禁止,渔民每年仍会猎杀2000头鲸鱼。好莱坞电影把一些动物描绘成了嗜血“杀手”,但是现实中,这些动物只希望人类可以尊重它们的栖息环境,互不侵犯,各自安好。

③ 世界珍稀生物有哪些他们的简介又是什么

中国珍稀动植物分布、数量、保护

1.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例如:我国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1800多种,其中爬行类300多种,鸟类1100多种,兽类400多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种类的10%。淡水鱼已见记载的近600种,海产鱼1500多种,也占世界鱼类种数的10%左右。此外,还有许多世界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如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植物中的银杏、水杉、珙桐等等。

由于我们过去对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缺乏认识,使我国在这方面的宝贵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滥捕乱杀而基本绝灭的鸟兽就有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白鹤、黄腹角雉等近10种;长臂猿、坡鹿、虎、白鳍豚、儒艮、扬子鳄、象等20种野生动物也正处在绝灭的边缘。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也由于无计划的采集而枯竭了。

野生生物的灭绝也是普遍的国际问题。据近两千年来记录的统计,有110多种兽类和130多种鸟类,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当前,全世界有2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2.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1)大熊猫:亦称猫熊。哺乳动物。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动物。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2)朱鹮:鸟类。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位粉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头顶、嘴基部、跗跖及裸露的下胫为红色。生活于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栖于高大乔木上,以蟹、蛙、小鱼、田螺、甲虫等为食。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3)金丝猴:亦称仰鼻猴。哺乳动物。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些。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生活于2500米~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4)白头叶猴:哺乳动物。体长约50厘米,头小,尾较体长,四肢细长。头白,有毛冠,体背的毛较腹面长而密。生活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中,群栖树上,很少下地,以野果、叶、花等为食。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黑叶猴,也是一类保护动物。)

(5)羚牛:亦称扭角羚。哺乳动物。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米,重可达350公斤。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全身棕黄色或深棕色,眼周黑色。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地,夜出觅食,吃青草、树枝、竹笋等。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6)白鳍豚:又称白暨豚。哺乳动物。体长1.5米~2.5米,头圆,嘴长,约30厘米。体背面淡蓝灰色,腹面白色,鳍白色。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我国特产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7)黑颈鹤:鸟类。大型涉禽,体长约1.4米。头、颈及飞羽均黑色,尾羽亦黑色,体羽灰白色,外观黑白分明,易于识别。主要栖息在生长较高水草的沼泽地,以鱼、蛙、螺、虾等为食,在青海、四川西部3500米~5000米的高山沼泽繁殖,迁徒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越冬。鹤类中唯一的高山种,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8)扬子鳄:爬行动物。长2米余,背面角质鳞有六横列。背部暗褐色,有黄斑和黄条;腹面灰色,有黄色小斑和横条;尾部有灰黑相间的环纹。前肢五指,无蹼;后肢四指,有蹼。穴居池塘、沼泽底部,以鱼、蛙、小鸟及鼠类为食,冬季蛰居穴中。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我国特有,一类保护动物。

3.我国部分珍稀植物

(1)银杉:常绿乔木,高达20米。枝平列,小枝有毛。叶两型,长枝上的叶放射状散生,长4厘米~5厘米;短枝上的叶轮生,长2.5厘米,线形,下面有白色气孔带。球果。产于广西、四川、湖南、贵州等地。1956年发现,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2)水杉:落叶大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5米。侧生小枝对生,羽状。叶条形,扁平,长13毫米~20毫米,交互对生成两列,羽状。球果下垂,近四棱球形或短圆筒形,长约18毫米~25毫米。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1941年发现,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

(3)珙桐:又称水梨子。落叶乔木,高15米~20米。叶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锯齿。球形头状花序,花序基部有两片乳白色大型苞片,苞片矩圆形或卵形,长约7厘米,宽约3厘米~5厘米。我国特有,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开花时,白色苞片布满树梢,有如群鸽栖息,所以又有“中国鸽子树”之称。世界着名的观赏植物。

(4)人参: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厘米~60厘米。纺锤形或圆柱形的肉质根,茎很短,掌状复叶,三至六枚轮生。花小,淡黄绿色,伞状花序。果扁球形,红色。产于我国东北、朝鲜等地,有极好的药用价值,为“关东三宝”之一

为了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特别是保护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国家划出一定的区域加以保护,这样的地区就叫做自然保护区。我国已划建了400多处自然保护区,其中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就有10多个。1983年5月以后,邓崃山、岷山、秦岭等地熊猫分布区相继发生竹子开花枯死,严重威胁大熊猫的生存。国务院为抢救大熊猫,拨出了一笔专款,责成有关省认真做好保护工作。林业部和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先后成立了抢救大熊猫领导小组,组织了52个巡护观察组。国家还建立了一些大熊猫饲养场,用以收容、饲养受灾的大熊猫。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仅保护了珍贵的动植物资源,使它们得到发展,同时还可以利用自然保护区对珍稀动植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引种驯化提供科学依据,为大量繁殖、培育新品种提供种源。

由于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整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因此对人们研究自然资源、自然历史、自然条件、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监测活动等都有很大的价值,是人们进一步探索、深刻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基地。

从1995年开始,分别开展了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资源的调查;有计划地对大熊猫、金丝猴、朱huan、扬子鳄、华南虎、野马、雪豹、野驴、白唇鹿、麋鹿、海南坡鹿、丹项鹤、黑颈鹤、黄腹角雉、高鼻羚羊等60多种濒危珍稀野生动物和银杉、红豆杉、攀枝花、苏铁、金花茶、珙桐等多种珍稀植物进行分布、数量、生态和繁殖培植利用研究;开展了候鸟迁徙规律研究;开展了中国主要森林气候带生态多样性调查及生态系统演变趋势研究和被破坏的生态系统的恢复研究,已建立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站11个。推广了大熊猫人工繁殖技术、丹顶鹤人工孵化技术、扬子鳄人工繁殖技术、鸟类环志技术以及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制订和推广应用了《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林木种质资源保存标准》和《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档案管理模式》。国家林业局还多次举办自然保护区管理、水禽湿地保护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自然保护区特种旅游、自然保护区信息系统管理等培训班和学习班,以提高在职人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管理水平。还初步建立起自然保护区信息系统。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50年代,经过近50年的努力,到2003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已经发展到1999个,面积14398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37%,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了一个类型齐全、分布基本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在已建立的1999个自然保护区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26个、面积8871.29万公顷,省级655个、面积3997.72万公顷,市级339个,面积426.91万公顷,县级779个、面积1102.1万公顷。并有长白山、鼎湖山、卧龙、武夷山、梵净山、锡林郭勒、博格达峰、神农架、盐城、西双版纳、天目山、茂兰、九寨沟、丰林等14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扎龙、向海、鄱阳源、东洞庭湖、东寨港、青海湖等6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这些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较好的保护。同时,这些自然保护区还起到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稳定地区小气候等重要作用。

1.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的白头山地区。1980年初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达20多万公顷,是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自下而上有4个垂直结构明显的自然景观带。依次是针阔混交林带、暗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冰原带。长白山的植物多达1400多种,有“温带生物资源基因库”之称,野生动物有400多种。主要珍稀动植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钱豹、红松、长白落叶松等。
2.卧龙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县境内。1980年初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为20万公顷,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和大熊猫等珍稀动物。这里是亚热带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高山阻挡了太平洋东来的气流及西风环流,形成终年温凉湿润的亚热带山地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形成了完整的垂直分布带谱。主要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羊、小熊猫、白唇鹿、四川红杉、岷江柏、独叶草、追龄草、香樟等。
3.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肇庆市。1956年被列为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是全球17个热带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中最北的一个。
该保护区面积为1140公顷,主要保护亚热带常绿季雨林。鼎湖山地处北回归线南侧,热带边缘。北回归线附近由于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往往形成广阔的热带沙漠,而鼎湖山在海洋季风影响下,孕育了茂密的季雨林,因而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宝库”。植物有2400多种,动物有250多种。珍稀动植物有木荷、乌榄、格木、子京、苏铁、桫锣、苏门羚、白鹇等。
4.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贵州省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1986年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是当今少有的亚热带完整生态系统,面积为4.1万公顷,主要保护黔金丝猴和珙桐等珍稀动植物。黔金丝猴与大熊描一样都是第四纪的伴生动物,是名符其实的“活化石”,目前仅在梵净山林区有100到500只,对研究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有很高价值。天然珙桐仅存于我国,在梵净山的面积最大,因开花时犹如白鸽展翅而被称为“中国的鸽子树”。19世纪晚期,它漂洋过海流传国外,如今成为世界着名的观赏树。
5.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福建省建阳、崇安、光泽县境内。1987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约为5.7万公顷,主要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贵动植物。高等植物有1800多种,鸟类有400多种,蛇类有56种,昆虫20000多种,被称为“物种基因库”、“鸟类天堂”、“蛇类王国”、“昆虫世界”。主要珍稀动植物有:银杏、石松、草鹗、厚唇鱼、角蛙、丽棘蜥、大平头胸龟等。
6.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林浩特市。1987年被纳人世界自然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是典型的温带草原生态系统,草类资源丰富,牧草优良,是我国和世界的第一个草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代表性植物有:沙地云杉、药用植物大针茅、狐芽、冰草、艾蒿、黄芪、甘草等。
7.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位于湖北省房县、兴山、巴东三县境内。1989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约为7.4万公顷,主要保护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物。神农架以峰、垭、云、洞、树,号称“神农五奇”,其中的树就是指当地有2200多种高等植物,有的是濒于灭绝的古老物种,如珙桐、铁坚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等。动物有570多种,有的动物有奇特的白化现象,如白熊、白蛇、白獐、白金丝猴、白鏖等20多种,目前这些动物的白化原因还是未解之迷。
8.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
位于新疆中部,天山东段。199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由天池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两部分组成,主要保护濒危动物(如天鹅、雪鸡、雪豹)、荒漠、森林、草原、天池风景区及荒漠绿洲。
9.盐城自然保护区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199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主要保护以丹顶鹤为主的珍禽。这里由盐蒿滩、草滩、芦苇沼泽7万公顷,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珍稀动物除丹顶鹤外,还有白鹳、白鹤、白肩雕、白头鹤、白枕鹤、黑鹤、灰鹤、天鹅等。
10.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9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为20万公顷,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和多种动植物的综合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的植物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孕育成为有别于赤道热带雨林的季风雨林。这里的高等植物有4000多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植物几乎有一半分布在这里,如1975年发现的高达70多米的望天树,曾轰动植物学界。动物以鸟类最丰富,有400多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3。兽类62种,如亚洲象、印度虎、云豹、小灵猫、懒猴都是稀有动物,特别是白颊长臂猿,是灵长类比较进化的物种之一,且数量稀少,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11.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浙江省临安县西北的天目山。1996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区面积达1000公顷,主要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内的植物以“高、大、古、稀”而闻名,如树龄在1500年以上的银杏,树高50多米;胸径1米多的金钱松及稀有的铁树、马挂木等,都有“大树王国”之称。珍惜动物有云豹、穿山甲、虎纹蛙、树蛙、蝾螈等。
12.茂兰自然保护区
位于贵州省南部荔波县境内,1996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是我国亚热带乃至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残存下来的、绝无仅有的一片十分集中且原生性强又比较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
13.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南坪县。1997年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约为6万公顷,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九寨沟是一条纵深60多千米的山谷,相传以前有九个藏族聚集的村寨,故名九寨沟。这里最独特的是湖光山色,108个湖泊被当地人称为108海,连接湖泊的是几十个瀑布,碧湖、红柳、飞瀑、翠柏,色彩和谐,动静相宜,浑然天成。
14.丰林自然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1997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为1.84万公顷,主要保护原始红松林。这里地处大兴安岭东部,离海洋较近,易获得来自海洋的潮湿空气,故气候温湿。植物有2000多种,其中一半为东亚特有种,如红松、沙冷杉、臭冷杉、红皮云杉等。利用价值最大的是红松,而其自然生长需100~200年时间才能达到20米到30米高,因而成为丰林的主要保护对象。
15.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
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面。1997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南麂列岛距鳌江镇30海里,距温州市50海里,距台湾基隆140海里,陆域面积11.13平方公里,其中本岛7.64平方公里,由大小52个岛屿组成。列岛风光秀丽,有各类景观180多处,宽广的大沙岙沙滩,三盘尾的天然草坪,巧夺天工的天然壁画,风浪雕蚀的奇特礁石,令人神驰的鸟岛、蛇岛、蜈蚣岛、水仙花岛各具特色;郑成功操练水师遗址、摩崖石刻、宋美龄“栖凤居”等处的人文景观更丰富了南麂岛的历史内涵。
16.山口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境内,面积8000公顷,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沙田半岛的沿海滩涂地带,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保护区海岸线总和长50公里,区内分布着发育良好、结构典型、连片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天然红树林,有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等12种红树林等12种红树林植物,其中连片的红海榄纯林和高大通直的木榄在我国已为罕见。该区具典型的大陆红树林海岸生态系统特征,红树林中还栖息着多种海洋生物和鸟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7.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位于甘肃省武都县和文县境内。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的最南端,地处岷山东端北坡,整个保护区地域呈带状,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20公里。自然保护区是1978年建立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大熊猫等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13750公顷,其中核心区97329公顷,实验区116420公顷, 保护区内森林茂密,物种丰富,是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缘,被誉为岷山东端的物种宝库。
18.黄龙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黄龙自然保护区与九寨沟毗邻,是一座绚丽多姿的彩池画廊。境内花木竞秀,藤萝漫生,碧水清泉,叠瀑滚泻。海拔2123-3576米处的黄色长坡上,排列着4300余个迂回曲折,层层嵌砌,珍珠璞玉般的彩池,形如蹄掌,如弯月,如菱角宝莲,池水深浅各异,深者丈余,浅者数寸,澄净无埃。最具魅力的是池水的色彩,时而荡红漾绿,泼墨濡黄,时而泻翠流金,泛青描黛,时而似蓝假白,浓淡相宜,虽然活水同源,却是水色各异,变幻无穷。既是风景名胜区,又是以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19.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云南保山市的隆阳区、腾冲县、怒江州的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总面积405549公顷,为云南省目前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24°40′-28°30′之间,由北、中、南互不相连的三段组成,南北长约400多公里。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183789.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3%;缓冲区面积142611.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2%;实验区面积7914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5%。生物走廊带,怒江范围内的两段116480公顷,保山范围内4916公顷。
20.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宝天曼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01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830米,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带典型的森林生态区。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汇集和保存了大量比较完整的天然原始次生植物和生物群落。区内共有植物2900余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29种,省级重点保护26种。由于植物资源丰富,给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已发现的动物种类260余种,金雕、金钱豹、大鲵、红腹锦鸡。香獐等30余种动物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此处还有昆虫3000余种,仅蝶类就达170余种,由野生果树110余种、野生花卉436种、野菜类植物173种、药用植物1055种,是我省乃至我国动植物基因库。宝天曼良好的生态环境区域,主峰地区基本保持着原始森林状态。
21.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巴林右旗北部。200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保护区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115公里,地跨索日嘎苏木、岗根苏木、朝阳乡、罕山林场。东与巴林左期相连,西与林西县交界,南依巴林右旗岗根苏木,北与锡林郭勒盟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8度18分~118度55分北纬43度59分~44度27分,总面积为10.04万公顷。保护区是中国大兴安岭南部山部景观的缩影,还是东亚阔叶林向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草原向森林的双重过度地带,也是华北植物区系向兴安植物区系的过渡带,成为联系各大植物区系的纽带和桥梁,对研究各大植物区系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有重大意义。这里又是东北、华北、蒙新三区动物区系的交汇点。同时,这里又是生态交错带,可以通过该区生物多样性变化来研究生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响,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区已成为中——加两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示范区。
22.达赉湖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呼伦贝尔草原西部。200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达赉湖也称呼伦湖,是我国第五大湖泊,内蒙古第一大湖。总面积为3253平方公里,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湿地生态系统及其草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境内水域辽阔,湿地连绵,食饵丰富,是众多侯鸟栖息的佳境,也是大洋洲及东北亚候鸟迁徙的驿站,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448种,鱼类30种,兽类35种,鸟类297种(包括丹顶鹤、白头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白琵鹭、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8种)。
23.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五大连池市。2003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五大连池是我国着名的火山游览胜地。公元1719一1721年,火山爆发堵塞了当年的河道,形成了五个互相连通的熔岩堰塞湖。这里有景色奇特的火山风光、丰富完整的火山地貌和有疗效显着的矿泉“圣水”,是一个集游览观光、疗养休息、科学考察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天然风景名胜区。每年6一9月为旅游最佳季节。五大连地除五个堰塞湖外,还有许多古代和近代的火山。中、近期形成的火山共14座,其中老黑山和火烧山年龄最小,但体态庞大,景色尤佳,是五大连池中最佳景区。据介绍,五大连池火山喷发从史前203万年到近代280年,跨越年度很大,独特的火山地貌格局铸就了其完整的火山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内有植物143科、428属、1044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47种,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东北石竹、钝叶瓦松岳桦等。此外,区内的野生动物也十分丰富,有61科、144种,如一级保护动物秋沙鸭、丹顶鹤等。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研究、探索火山自然生态系统物种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
24.亚丁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2003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保护区地处着名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邻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理塘县,面积7323平方公里。其海拔为3750米,境内最高海拔达6032米;属高原季风气候,绝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自然风光优美,尤以古冰体遗迹“稻城古冰帽”着称于世。一条悠长奇绝的山路,穿越尘嚣,向天空延伸;一队队无比虔诚的朝拜者,不辞辛劳,艰难跋涉,只为双脚踏上这块圣洁之地,奉献身心地为之叩首。
稻城,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西康图经》记载:“光绪三十三年,因在此地试行种稻,故改名稻成县,预祝其成功之意。”
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
在稻城亚丁极目远跳,天地浩瀚无垠,乱石铺天盖地,憾人心魄,1145个高山湖泊散落于嶙峋乱石间,碧蓝如玉,景色极为壮观,因而被誉为“最后的香巴拉”。海子山是一个天然的石雕公园,它以“稻城古冰帽”着称于世,是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留给人类的古冰体遗迹。海拔3600~5020米,方圆3287平方公里。 站在海子山,极目远眺,天地无止无境,景象壮观,憾人心魄。
25.珠峰自然保护区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隅。2004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保护区覆盖了西藏定日、定结、聂拉木和吉隆4个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3819平方公里,居民8.2万人。珠峰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尾叶猴、熊猴、喜马拉雅塔尔羊、金钱豹、野驴、雪豹、红胸角雉、黑颈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小熊猫、黑熊、藏雪鸡、岩羊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长蕊木兰、西藏延龄草、天麻、锡金海棠、参三七、长叶云杉、长叶松等。其中特有种雪豹已被列为珠峰自然保护区标志性动物。
26.佛坪自然保护区
位于陕西南部汉中市佛坪县境内。2004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佛坪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区面积29240公顷,植被覆盖率90%以上。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太白红杉、秦岭冷杉、独叶草等22种国家重点保护珍惜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虎豹、金雕等珍惜国家保护动物。保护区内山清水秀、林海茫茫,奇峰怪石林立,流泉飞瀑随处可见。佛坪保护区物种资源和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中心地区,核心区内平均2.5平方公里就有1只大熊猫,野生大熊猫密度居全国之首,在保护区内还曾发现棕白色的大熊猫,被称为“野生大熊猫最有希望生存繁衍下去的地方”。

④ 关于生物的世界之最

最长地植物 — 白藤
最大地仙人掌 — 沙瓜洛仙人掌
最粗地树 — 巨杉、大胖子树、猴面包树
最毒地树 — 血封喉树
最大地花 — 大王花
最大地两栖动物 — 大鲵
最原始地哺乳动物 — 鸭嘴兽
世界“蟾王” — 海蟾
最小地象 — 小姐象
最大地爬行动物 — 弯鳄
最大和最重地动物 — 蓝鲸
最大地蛙 — 巨蛙
最大地猴子 — 狒狒
陆地上最大地龟 — 象龟
游得最快地鱼 — 旗鱼
最大地乌贼 — 大王乌贼
奔跑最快地动物 — 猎豹
最大地蝴蝶 — 凤蝶
最小地蝴蝶 — 小灰蝶
地球上最早地“飞行家” — 巨大蜻蜓
最大地蛇 — 水蟒
最小地蛇 — 细盲蛇、毒蛇:小蝰蛇
最大地蜈蚣 — 热带蜈蚣
最大地兽群 — 南美小羚羊
最保暖地毛皮 — 北极熊皮
最大地虎 — 东北虎
最珍稀地鱼 — 总鳍鱼
最大地老鼠 — 负鼠
最大地犀牛 —白犀
最大地蝎子 — 绿蝎
最大地章鱼 — 太平洋章鱼
最大地蜗牛 — 非洲蜗牛
最大地虾 — 龙虾
最大地蛾 — 山蚕
最长地毒蛇 — 眼镜王蛇
嘴最长地鸟 — 巨嘴鸟
古今陆上最大地动物 — 恐龙
最大地蟹 — 高脚蟹
最凶猛地海兽 — 虎鲸
飞得最快地鸟 — 褐雨燕
最小地熊 — 马来熊猫
最大地蚂蚁 — 公牛蚁
最小地蚂蚁 — 军蚁
最大地食肉类动物 — 棕熊
最小地鱼 — 虎鱼
飞得最远地鸟 — 候鸟
产卵最多地鱼 — 翻车鱼
最大地龟 — 棱皮龟
最小地鸟 — 蜂鸟
最小地有袋动物 — 海马
最耐寒地鸭 — 北极鸭
臭气冲天地动物 — 臭鼠
最珍贵地动物 — 虎鲸
眼睛最大地动物 — 大王枪乌贼
世界上最大地蛋 — 象鸟蛋
最贪吃地动物 — 蚕蛾
海洋动物中地游泳冠军 — 逆戟鲸
冬眠最长地动物 — 山地松鼠
最大地蝙蝠 — 俾斯麦飞狐
最小地蝙蝠 — 猪鼻蝙蝠
听觉最敏锐地动物 — 蝙蝠
最重地象牙 — 老年雄象
最长地牛角 — 公牛
最大地骡 — 阿波罗骡
最重地马 — 利时阉马
最长寿地狗 — 牧场狗
最稀有地狗 — 少毛狗
最重地鸡 — 白斑鸡
最大地蜥蜴 — 巨蜥
毒性最烈地蝎子 — 黄蝎
最毒地蜘蛛 — 红斑蛛
最大地蟑螂 — 巨型蟑螂
最大地蜻蜓 — 巨蜓
最毒地甲虫 — 斑蝥
最大地跳蚤 — 多毛跳蚤
最长地蚯蚓 — 拉匹蚯蚓
最早最大地鸟 — 巨型畸鸟
最大最长地恐龙 — 短颈恐龙
最小地恐龙 — 食草恐龙
最古老地植物 — 木榴
最深最密地根 — 冬黑麦地根
最大地森林 — 针叶树森林

⑤ 世界上什么生物最强大

人类
有超大的脑部
大部分个体会使用并利用工具
部分个体仍具有野外生存能力
基因上来讲
具有地理隔离而并无生殖隔离
具有遗传多样性
有一定的驯化能力和毁坏自然的能力
善于用非出自本能的智力利用自然分析所处环境和未来
基于发育能力超强的脑部
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部分个体会因此患有精神疾病
拥有情绪的变化
长期处于优渥的环境下
演生出救助同类的同情心
这种同情心逐步演化为并非出自本能的牺牲自我成就大我的行为
此种行为并非人类这个物种中部分个体遗传基因的表达
而是在特定环境下激发的特定行为
能够创造其他形式的生命
并且乐于探寻其他物种
乐于探寻其他形式的生命
演生出信仰和科技
每一个个体在生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充分展现独特性
同时永远具有普遍性
每个人类个体的不同类似一个生命体中不同部位细胞的分化
这种分化不同于被基因死死控制住的分化
而是类似于具有不定向性的突变
人类
在种群密度呈J型曲线增长的情况下
目前还未发生大规模种内竞争
在自身生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关心其他物种的生存状况
能够左右一个小物种的灭亡或生存
如果大部分的人类个体努力
可以灭亡一个大物种
具有社会
分工明确
大部分个体能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

⑥ 地球上有哪些逆天的生物打破常规的存在

个人感觉最违背生命规律的应该是人类才对,冷了穿衣服、热了吹空调,病了还能吃药打针,你看这些技能还有哪个物种拥有,人类在地球数百万个物种中看起来就那么格格不入,如果其它物种有思想、有意识,一定认为人类是在违背生命规律在生活。同样的道理,在我们眼中违背生命规律的生物,只是站在人类自己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从本质上来说只要可以在大自然中自然生存繁衍下去就不算违背生命规律。

接下来我们就列举几个物种,在我们的意识中打破常规的存在。

1、先就要说绿叶海蜗牛

从其名字大体上可以呈现出它的形象,那就是蜗牛和绿叶兼备,看起来是蜗牛但有着绿叶的轮廓,是不是很神奇。

文/杜若,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

⑦ 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5种生物中,生活在人类身边是哪个

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未被确认的生物种类远远超过已知的数量,其中许多生物生存在极端环境中,即使在没有光线也没氧气的地下深处就有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种群,那么在地球上生命力最顽强的生物是什么呢?下面就来看看这些不可思议的生物是什么。

不过自然界有一套平衡机制,越是完善的生命体越不可能成为高等生命,有思维和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人类为什么能称为智慧生命的原因。

⑧ 地球上最强大的生物除了人类还有什生物可以称得上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物种非常丰富的生命世界,有着数百万种以上的各种生物存在。地球的整个生命史大约有38亿年的历史,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诞生了很多种各种生命。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个霸主级的生物出现,比如3亿多年前的巨虫时代,那个时期称霸地球的是我们现在非常渺少的昆虫。当然那个时期的昆虫可比现在要多大得了,普通的蜻蜓翼展可长达一米多,蜈蚣的体长达三米。

正是由于昆虫的个体异常大,所以才称之为巨虫时代。由于昆虫天生有两大优势,一个是普遍力气非常大,比如蚂蚁能够轻松举起自身重量数倍的食物。除了力学大之外,昆虫普遍都有厚厚的盔甲保护,还有比较强大的身体武器。


病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伪永生生物,它们的生命力非常顽强,一旦被冰封起来,即使过去了数十万年,数百万年,只要环境适宜都有可能活过来。而远古细菌和病毒跟现在的细菌和病毒可是有着很大的不同,基因结构等信息有着巨大的差别。

所以,一旦冰封数万年以上的远古细菌和病毒复苏,对于地球的生态和人类来说有可能会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而要消除这种威胁,只有我们努力发展科技,将病毒真正破解了,才能够无惧它们的威胁。

⑨ 地球上人的生命最重要还是其他动物或生物的重要

重要与否取决于自身的价值观,如果你是很客观的人你会觉得他们是同样重要的.

阅读全文

与世界上哪个生物最重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