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物信息 > 什么生物沟通

什么生物沟通

发布时间:2022-05-24 11:03:09

⑴ 各种动物交流的方式

动物的交流方式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声音、气味和生物电交流。视觉、听觉是动物之间最普遍的交流方式。在昆虫、鸟类、哺乳类动物中比较常见。
有些喜欢宠物的朋友总会有这样的困惑:人听不懂动物说什么,那动物之间能互相沟通吗?它们又是如何沟通的?如果你仔细观察过一些动物的行为,你就会明白:虽然人听不懂动物说什么,但动物之间是能互相沟通的。动物之间沟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视觉。动物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觉器官(眼)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中枢有关部分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后获得的主观感觉,互相进行交流。动物的眼可分为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视网膜和折光(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系统两部分。光通过折光系统在视网膜上成像,经视神经传入到大脑视觉中枢,就可以分辨所看到的物体的色泽和分辨其亮度。因而可以看清视觉范围内的发光或反光物体的轮廓,形状,大小,颜色,远近和表面细节等情况。动物通过一些动作来传递信息。比如蜜蜂通过跳舞来传递发现蜜源的相关信息。毒蛇通过昂头,嘴里发出“嘶嘶”来恐吓对方。狗打斗失败后会通过夹住尾巴等动作来表示认输。
二、听觉。动物听觉是由耳、听神经和听觉中枢的共同活动来完成的。耳是听觉的外周感受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耳蜗组成;外耳和中耳是传音系统,内耳是感音系统。动物可以通过鸣叫来传递信息;通过耳朵接受信息。比如青蛙中雄蛙两颊有鸣囊,在春末夏初通过鸣叫来吸引雌蛙交配,很多鸟类也主要以鸣叫来传递信息。
三、触觉。动物可以通过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接触机械刺激产生的感觉。动物皮肤、羽毛、胡须等部位,表面散布着触点,触点的大小不尽相同,分布不规则,一般情况下指腹最多,其次是头部,背部和小腿最少,所以指腹的触觉最灵敏,而小腿和背部的触觉则比较迟钝。若用纤细的毛轻触皮肤表面时,只有当某些特殊的点被触及时,才能引起触觉。
四、气味。动物可以通过分泌信息素一种化学物质来进行交流,动物之间可以通过分泌信息素来求偶、交配、报警等 ,这些信息素是由不同的腺体分泌的,组成成分也有不同。这种传播信息的方法优点有以下几方面:可以在黑暗中进行并可以绕过障碍物 传播范围大,在空气中至少可以传递几千米 化学信号稳定,维持时间长,具有较强的物种特异性 。比如很多雌蛾通过分泌性激素吸引雄性来交配。狗、狼、狮子、狐狸经常通过撒尿来圈占领地,警告敌方或对手:这一片土地是我的,你赶快离开。
五、生物电。动物通过超声波来联络。比如蝙蝠通过超声波来和其他蝙蝠联络或者发现四周的情况。海豚也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彼此交流。这类动物联络方法比较少见。因为很多动物没有这种联络相应的结构。有些海洋鱼类能够通过利用电器官产生电场来与同类表达交流信息,感知它四周的动静或者杀死食物。

⑵ 什么动物能听懂人话

鹦鹉,鹦鹉可以学舌学习人类说话。

鹦鹉会说话的原因与它的口腔有关,因为它的舌头矩圆且肉多,并且口腔内部支气管交叉处的管壁较薄,所以很容易发出声音,所以只要长期训练鹦鹉,就可以让它形成习惯说话。

语言用于交流,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说话,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之说,又有鸟语花香一词,也就是说承认鸟是有语言的。

(2)什么生物沟通扩展阅读

鹦鹉类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分布在温、亚热、热带的广大地域。种类非常繁多,有2科、82属、358种,是鸟纲最大的科之一。

主要分布于热带森林中,在南半球有些种类扩展到温带地区,也有一些种类分布到遥远的海岛上。鹦鹉在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的种类最多。

在非洲和亚洲种类要少得多,但在非洲却有一些很有名的种类,如灰鹦鹉、情侣鹦鹉、牡丹鹦鹉。拉丁美洲的鹦鹉中最着名的是各种大型的金刚鹦鹉。大洋洲的鹦鹉比拉丁美洲更加多样化。

⑶ 动物与动物之间是通过什么方式沟通的

自然的世界中,我们人类确实是最高级的存在,拥有着高级文明以及科技,现在更是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智能化信息时代,但是也不仅仅只有我们人类,还有很多的动物,它们之间也有自己的交流,人们会疑惑动物与动物之间是通过什么方式沟通的?其实最多的就是行为,还有一些激素等。

但是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是值得我们探索的,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秘密,对于我们未来的方向发展会有很大的机会,未知的会有很多惊喜,但是我们也需要时间去观察,其实很多生物我们经常会看到,但是注意不到它们的存在,它们之间也是有交流的,包括还有植物之间的交流等。

⑷ 动物靠什么交流

声音是动物通讯中最常见的形式,一只雀形目的新鸟独立生活后会站在某个具体的树枝上不停地鸣叫,以此来告诉同伴自己有了自己的“领地”并希望得到同伴的认可和尊重。生活在我国云南的长臂猿有时会整群此起彼伏发出呼唤,一是保持群体之间的联系,另外还可让另外的同类群体得知它们在本地区活动并不希望被骚扰和入侵。鲸在海洋深处也能发出一种频率很低的声音,主要用来保持群体间的联系。许多昆虫的声音则比较简单,一般是在繁殖季节发出呼唤,类似的还有青蛙。许多食肉目的动物在警告对方时会发出一种较低的呼呼声,如猫在进食时如果受到干扰它就会发出这种声音,此时它会变成一种危险的家伙。研究表明以声音为手段的通讯一般有这么几个特点:
1.音频、音量、音色、音长均可作为变量,每个变量中可提供特定的信息,根据组合的原则因此声音较其它的通讯方式效率要高得多,信息量也大得多。
2.发声时身体许多部位仍动作自如。
3.在受到外部环境作用时声音可立即停止。
4.接受信号者可不面向信号源。
5.次声波和超声波形式较少见。
6.发声动物一般都有信号接收系统,如耳。

视觉形象也是通讯的一种手段,通常这方面是指身体上的标志、颜色、结构、动作、姿态等。在灵长目动物那里一般会用某种表情来配合声音。狼在愤怒时会将上牙床和上齿完全暴露在外,用以警告不友好的同伴或其它入侵者。牧蚜蚁通常会用膝状触角轻轻拍打蚜虫的屁股以刺激对方排泄蜜露。萤火虫则以闪光来告诉同伴自己的位置、现在是否有交配的要求等。见过早上刚放出笼的鸡的朋友一定见过这样一幕,公鸡会跑到母鸡身边一边发出有节奏的低声的咯咯声,一边将一侧的翅膀伸出向下,脚则不停地痉挛,如果母鸡有下蹲的姿势则立即会完成一次交配,如果母鸡趾高气扬地走着,公鸡会转向其它母鸡重复这个风情万种的动作。一般地说视觉信号比较好定位,但也有着一些缺陷,如必须在对方的视线内,还会受到光线的影响,在让同伴或伙伴接受到信号的同时可能也会引起敌害的注意。为弥补可能遇到敌害的缺陷,一些动物会出现一些拟态,如蝴蝶翅上有眼斑,类似的还有一些海洋中的鱼类。
化学通讯在低等动物那里比较常见,尽管从原生动物到高等哺乳动物都会利用这种通讯方式。通常这是由动物在体内产生一些化学物质然后分泌到体外,我们将这些称为信息素或外激素。有的雌性天蛾散发的信息素能传到十几公里以外,这保证了它们能够等到及时的交配。蚂蚁在这方面是个典型,当一只蚂蚁找到食物且自己无法独自完成搬运回家的工作时,它会急速地回巢通知伙伴,在回家的路上它会在地方留外激素,回巢后它会分泌一定量的外激素以便告知同伴去多少只比较合适。
触觉信号是一种在近距离多用于定位的信号,有时就是身体的直接接触。黾蝽在池塘里生活,它们快速地在水面活动,这样会在水面上产生极细的涟漪,如果它们在水面上有用它们自己才懂得的节奏有意地制造一些波纹,这样就能和同伴进行交流。如果你抓到一只小虫,你可以小心地放在蛛网上去,网的振动会让蜘蛛觉得有情况,为了核实蜘蛛会用前足拉动网,除了判断是否为食物外,当然能判断是否有入侵者或求爱者。膜翅目的昆虫多会用触角进行交流,只要你注意地上两只相遇的蚂蚁你就能看到这种通讯行为,当然如果你再耐心一点也许会知道它们刚才交谈了什么。从前人们喜欢一种斗蟋蟀的活动,两只蟋蟀放在一起时它们在触角接触的那一瞬间就知道了对方的性别,是战是爱当然也就很快能做出反应了,当然这里面也会有化学信号的作用。一些哺乳动物相互理毛其实也是一种交流,有的还会将尾搅在一起表示爱慕或友好。

各种动物的交流方式都不尽相同而且还有很多事人类没有发现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会有帮助....

⑸ 各种动物的交流方式

一、动物可以通过分泌信息素一种化学物质来进行交流,动物之间可以通过分泌信息素来求偶、交配、报警等 ,这些信息素是由不同的腺体分泌的,组成成分也有不同。这种传播信息的方法优点有以下几方面:可以在黑暗中进行并可以绕过障碍物 传播范围大,在空气中至少可以传递几千米 化学信号稳定,维持时间长,具有较强的物种特异性 。比如很多雌蛾通过分泌性激素吸引雄性来交配。

二、动物可以通过鸣叫来传递信息。比如青蛙中雄蛙两颊有鸣囊,在春末夏初通过鸣叫来吸引雌蛙交配,很多鸟类也主要以鸣叫来传递信息。

三、动物可以通过撒尿来传递信息。狗、狼、狮子、狐狸经常通过撒尿来圈占领地,警告敌方或对手:这一片土地是我的,你赶快离开。

四、动物通过一些动作来传递信息。比如蜜蜂通过跳舞来传递发现蜜源的相关信息。毒蛇通过昂头,嘴里发出“嘶嘶”来恐吓对方。狗打斗失败后会通过夹住尾巴等动作来表示认输。

五、动物通过超声波来联络。比如蝙蝠通过超声波来和其他蝙蝠联络或者发现四周的情况。海豚也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彼此交流。这类动物联络方法比较少见。因为很多动物没有这种联络相应的结构。

六、有些海洋鱼类能够通过利用电器官产生电场来与同类表达交流信息,感知它四周的动静或者杀死食物。

⑹ 蚂蚁是群居动物,它们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沟通

小朋友们都知道,蚂蚁都是一群一群地生活在一起的,一个蚁巢就像是一个小小的蚂蚁王国,里面的蚂蚁们各司其职,共同维持着这个小国家的发展。真社会性(Eusociality)动物, 是指一些种群具有高度社会化组织的动物。 它们具有三项共同特征, 即繁殖分工、 世代重叠和合作照顾未成熟个体。在真社会性动物群体中,可以分为专行繁殖的阶级和不繁殖的 “阶层” ;种群的成熟个体,可以分为两个以上的世代,而且整个群体会共同照顾未成熟的个体。

⑺ 不同种类的动物能相互沟通了解吗

有的确实可以。在一项关于同种类鸥间复杂信号相互传递过程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在各种不同的鸟类混杂的群体当中,鸟儿能对彼此发出的警告信号做出回应。这可能是鸟儿后天学习的结果,也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⑻ 深海中的鱼类,相互之间都是怎么样交流信息的

自然界生物中都存在着信息的交流,比如狗会用叫声,猫会留下气味,人们会用语言等等,而在深海中的鱼类交流方式很多,比如鲱鱼就靠放屁沟通,还有一些深海鱼用声音频率交流,就比如我们都知道的海豚。

后面也成功发现鲱鱼利用放屁产生高频声音来进行交流,同样的还有海豚也是利用高频声音来交流,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海豚在海洋中救人的事件,就是因为听到了同伴之间高频的声音而过去,后面科学家们也大幅度对这些海洋生物交流进行探索,发现虽然都是在海洋中生活,但是不同种族的鱼类交流方式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各种各样。

⑼ 动物的交流方式有哪些

视觉通讯、听觉通讯、化学通讯、触觉和电通讯。

视觉通讯是视觉器官发达的动物之间最普遍的通讯方式。在昆虫、鸟类、哺乳类动物中比较常见。

分布于北美洲东部和中部的一种萤火虫,利用光线进行的对话极其严格而标准:其雄虫在低空飞舞,每隔5.8秒发光一次,雌虫与之呼应,在雄虫发光之后的2秒发光,发光的时间长短,和呼应所空的间隔,每次都准确无误。光信号的长短,有助于不同种类的萤火虫之间相互区分,以免造成找错对象的尴尬。

同一种动物发出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信息,如求偶、报警、召唤、炫耀等。

声音作为动物最普通、最直接也最为广泛应用的通讯手段,所表达的含义主要在于吸引雌性,以及保卫领域。以牛蛙为例,雌雄牛蛙各有特殊的鸣声,可以相互唱和;而当雄蛙的领地被其他雄蛙占据时,它们会发出另外一种声音加以警告,如果侵犯者仍不退却,一场厮杀在所难免。

(9)什么生物沟通扩展阅读

动物行为的表现:

1、觅食行为

觅食行为(foraging behavior)是通过自身独特的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与之密切相连的是贮食行为,各种动物都有贮食行为,如蚂蚁。这对于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是十分有利的。如:鲸鱼吞吃小鱼;蟒追青蛙。

2、攻击行为

动物的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同种个体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或战斗。但不会造成致命伤害,只要一方认输,胜者则立刻停止攻击。在动物界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域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 巢区是指动物在正常生命活动中所利用的地方,如觅食、活动、休息、筑巢、育幼等活动的区域,这个区域的范围较大。

⑽ 世界上最善于交流沟通的动物是什么

是狮尾狒,它能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来交流.

简介:狮尾狒曾一度分布在非洲各地,在非洲东南部,至少有过四种狮尾狒,由于人类的进化发展,约在5万年前,几种狮尾狒相继消失,仅剩下退居山谷的这一种。在埃塞俄比亚寒冷多风的高原,陡壁悬崖,高达百米,发源于塔纳湖的青尼罗河流经于此,这里不仅令人望而生畏,就是食肉的野兽也难涉足,就在这山高水险的峡谷中,栖息着大难不死的狮尾狒。
狮尾狒是一种大型猴子,体毛长而厚密,以抵御高寒;体毛从深褐至黑色,雄性肩披长毛并有突出颊毛,雌性则无。狮尾狒区别于其它狒狒的一个特征是:面颊凹陷、呈"8"字型,鼻孔开口在两侧,更独特的是:狮尾狒具明显的胸斑,这是一种粉白色泡状裸皮,雄性之斑环以白色,雌性之斑则呈顶珠水泡突之状,到了发情排卵期,对称的水泡肿大并变成艳红色。这种胸斑与狒狒阴部的性皮肿有同样的信号作用,因狮尾狒常以坐立姿式采食摘草、所以这种表示发情的信号便展现到了胸前,以便群内成员相互间的视觉通讯。狮尾狒因尾端有一撮毛簇,酷似狮尾而得名,雄性尾长约51厘米,雌性约42厘米。
狮尾狒为昼行性、地栖猴类,在近海拔4000米的山地,几乎无林木覆盖。以素食为主,而且是灵长类中唯一以草为食的种类,其食草占总食量的90%~95%,常吃草籽、草根、草茎,偶吃野果、树叶、花朵及昆虫。它们总是坐在地上采摘草叶或挖掘草根,一个地方吃净了,便换个地方,曳足而行,懒得站起身走路,所以,臀下生出秃裸的茧子。狮尾狒群居性很强,在悬崖上,最多可聚集400只,大群中包括许多小的家群,20只为一家,一雄多雌,雌性是家庭居群的基本成员,一只外来雄性要想进入居群,须通过打斗竞争,否则,只能远远地跟在大群后头,伺机勾引一只年轻雌狒。雄狒常连赶带追地轰着雌狒走路,但不像其它种狒狒那样咬颈背,而是通过吼叫和特有的翻唇行为。当雄性狮尾狒激动时,总要把整个上唇迅速翻起,盖住鼻子,露出牙床和犬齿,这是灵长类中独一无二的表情。另外,它们还能以上下闪动白色眼睑来发出视觉信息。当草地干枯时,狮尾狒就会分散得很远,化整为零地打食,但一般不会远离悬崖两公里,每日游荡数里,行进路线总与山崖平行。

阅读全文

与什么生物沟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7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6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