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么计算生物钟
生物钟亦称生物节律,是生物体随着时期变化的各种情绪、行为、体力、形态及智力等生物节律性周期变化.当它运行到高潮期,大脑、体力和精神都处在最高状态,因此无论学习和工作效率极高.1.算出从出生之日到计算之日的总天数.其公式:t=(365.25×周岁数)±Xt表示总天数:周岁数指实际年龄(计算视未满或已满当年都算一岁);±表示生日在计算日前用“+”,生日在计算后用“-”、“X”指除周岁以外的天数,即生日到计算日的天数.例:某人1957年1月24日出生,计算他1986年2月29日的生物节律值.其周岁为29岁,出生日在计数日前35天,故应“+”.t=(365.25×29)+35=10627天.2.将总天数分别除以33、28、23(他们分别为智力、情绪和体力节律周期的天数).按例:10627÷32=322——1(1)智力10627÷28=379——15(2)情绪10627÷23=462——1(3)体力以上得的“商”为生物钟已运行的周期数,“余数”是指新开始的周期运行到第几天了.如智力钟运行了322个周期,第323个周期正运行到第一天;情绪钟已运行了379个周期,现正处在第380个周期的15天.若总天数除以各生物钟的周期数正好除尽,表明生物钟正好运转在它周期的最末一天.3.了解计数日出在什么时期(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采用半周期法:用33、28、23分别除以2,得到他们的半周期数;智力半周期数为16.5天;情绪半周期数为14天;体力半周期数为11.5天.若所的“余数”小于此生物钟的半周期数,那么此生物钟运转在高潮期;若大于半周期数,则运行在低潮区;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数以及“余数”为零者,为临界期.
Ⅱ 人体生物钟是怎么计算的
计算智力、情绪、体力钟的高低潮如何计算自己智力、情绪、体力钟的高潮、低潮和临界期呢?以下是一种简算法:
(1) 先算“总天数”即计算出生之日至所计算之日的总天数(简单点说,就是你已出生多少天)。
公式:t=(365×周岁数)± A+B。式中“t”表示总天数,“A”表示除周岁数以外的天数,B表示你目前所渡过的闰年次数。例如,出生于1987年10月8日,要计算2010年9月12日的三节律。t=365x23(岁)-26(天)+6(次闰年)。t=8375日。(未到10月8日,也就是还未满23周岁,所以减掉9月12日距离10月8日的26天)
(2) 再算“余数”,将前算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33、28、23(它们分别是智力、情绪、体力 节律周期的天数。)然后得到余数。注意必须用手算,而不要用电子计算机计算。 8375/33=253……26(智力钟余数) 8375/28=299……3(情绪钟余数),8375/23=364……3(体力钟余数)
(3) 当把余数求出之后,如你只需要了解计算日处什么期(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数除以2对照法”,又叫半周期法: 33/2=16.5……(智力钟半周期数) 28/2=14.0……(情绪钟半周期数) 23/2=11.5……(体力钟半周期数) 将“余数”与半周期数作比较,若余数小于此种生物钟的半周期数,此生物钟运行在高潮期;若大于半周期数,运行在低潮期;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以及余数为零者,则为临界期。了解自己“智力、情绪、体力”三节律的运行周期,可在高潮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临界、低潮期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上例,智力钟余数:26>16.5为低潮期;情绪钟余数:3<11.5,数字小于半周期,为高潮期。体力钟余数:3<11.5数字小于半周期,为高潮期。
【注意】如果还不能理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如上面的8375天,求8375天中包含了多少个33天,包含了多少个28天,包含了多少个23天,而它们的余数分别是多少。余数就是你分别处在33,28,23中的哪一天。明白了吗?
误区
人体生物钟三节律周期理论是指一个人在自身“水平线”上的波动。当人体三节律处于临界期或低潮期,人确实会感到智力下降、情绪欠安和体力易疲劳感,但人是有理智的,有责任感的。我们了解自己的临界期、低潮期,对它没有恐惧的必要,更不要以生物钟低潮期或临界期为借口。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把处于节律双重、三重临界日驾驶员换下来干其他工作,或提醒他谨慎驾驶,以高度责任感来克服临界日的不适。当然高潮期的驾驶员麻痹大意,以为乱开车也不会出事故,这是绝对错误的。
【注意】即使处在低潮期,大家也不用沮丧。放松,一切平常心对待。加油。
Ⅲ 生物钟的计算方法!!跪求!!急用!
如果出生在上半年,就约等为你出生的那一年的第一天(1.1)。如果出生在下半年,就约等为你出生后的下一年第一天(1.1)。在你来看是2001年。假如你要算到2011年1月5号的天数总值,先把它约等为2011年,就变成了2001到2011年。然后用天数乘以年数,再加上闰年多的一天,等于3652天。再数2000.7.1到2001.1.1之间的天数(7.1日包括在内),因为2001.1.1是把天数少算了,那些天你也活着,一共是184天(不一定对,请演算),3652+184=3836天。再算2011.1.1到2011.1.5一共是多少天(1.1包括在内),5天加上3836是3841天,你在世上就活了这么多天(也不一定对,请按方法演算)。再分别除以23天、38天、33天,所得余数分别为体力、情绪、智力三个节律情况。余数和半周数(就是节律天数的二分之一)作对比,如果低于半周数,则此节律在高峰期,如大大高于此半周数,则处在低潮。如果偏差较小(一到二),则是中游期。这就是生物钟的计算,虽然有些废脑,但还是很准的。我也是从学校里刚学的。
Ⅳ 生物钟是什么怎么算怎样安排才合理
把在健身房锻炼的时间全部安排在晚上饭后1小时,因为这个时候胃部食物都基本消化了血液中的血糖也比较高,可以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来运动,饭前或者是刚吃过饭运动都不是最佳时间,而且饭前健身,一段时间之后就感觉全身无力,达不到破坏肌组织的效果,反而第二天会感觉全身酸得要命。另外刚吃过饭就运动对胃不好,刚刚吃晚饭时血液多数网胃部回流,给胃部供能以消化,这个时候运动的话血液就会参与全身的无氧或者有氧运动从而有损胃的健康。 [àn liàn] 锻炼(汉语词语)锻炼能提高人们的体质。锻炼的最佳时间14:00~19:00, 人体活动受“生物钟”控制,按“生物钟”规律来安排运动时间,对健康更有利。冬季健身在下午的14:00~19:00之间比较理想。此时,室外温度比较高,人体自身温度也比较高,体力也比较充沛,很容易兴奋,比较容易进入运动状态。
Ⅳ 人体生物钟的计算
计算智力、情绪、体力钟的高低潮如何计算自己智力、情绪、体力钟的高潮、低潮和临界期呢?以下是一种简算法:
(1) 先算“总天数”即计算出生之日至所计算之日的总天数(简单点说,就是你已出生多少天)。
公式:t=(365×周岁数)± A+B。式中“t”表示总天数,“A”表示除周岁数以外的天数,B表示你目前所渡过的闰年次数。例如,出生于1987年10月8日,要计算2010年9月12日的三节律。t=365x23(岁)-26(天)+6(次闰年)。t=8375日。(未到10月8日,也就是还未满23周岁,所以减掉9月12日距离10月8日的26天)
(2) 再算“余数”,将前算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33、28、23(它们分别是智力、情绪、体力 节律周期的天数。)然后得到余数。注意必须用手算,而不要用电子计算机计算。 8375/33=253……26(智力钟余数) 8375/28=299……3(情绪钟余数),8375/23=364……3(体力钟余数)
(3) 当把余数求出之后,如你只需要了解计算日处什么期(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数除以2对照法”,又叫半周期法: 33/2=16.5……(智力钟半周期数) 28/2=14.0……(情绪钟半周期数) 23/2=11.5……(体力钟半周期数) 将“余数”与半周期数作比较,若余数小于此种生物钟的半周期数,此生物钟运行在高潮期;若大于半周期数,运行在低潮期;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以及余数为零者,则为临界期。了解自己“智力、情绪、体力”三节律的运行周期,可在高潮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临界、低潮期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上例,智力钟余数:26>16.5为低潮期;情绪钟余数:3<11.5,数字小于半周期,为高潮期。体力钟余数:3<11.5数字小于半周期,为高潮期。
【注意】如果还不能理解,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如上面的8375天,求8375天中包含了多少个33天,包含了多少个28天,包含了多少个23天,而它们的余数分别是多少。余数就是你分别处在33,28,23中的哪一天。明白了吗?
误区
人体生物钟三节律周期理论是指一个人在自身“水平线”上的波动。当人体三节律处于临界期或低潮期,人确实会感到智力下降、情绪欠安和体力易疲劳感,但人是有理智的,有责任感的。我们了解自己的临界期、低潮期,对它没有恐惧的必要,更不要以生物钟低潮期或临界期为借口。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把处于节律双重、三重临界日驾驶员换下来干其他工作,或提醒他谨慎驾驶,以高度责任感来克服临界日的不适。当然高潮期的驾驶员麻痹大意,以为乱开车也不会出事故,这是绝对错误的。
【注意】即使处在低潮期,大家也不用沮丧。放松,一切平常心对待。加油。
生物钟老化机制
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物节律振幅减小
各种组织器官功能减退,例如,神经组织萎缩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减退;心肌萎缩,心功能减退,如老年人醛固酮、睾酮、黄体生成素昼夜节律振幅明显减小或消失。生物钟处于高潮期,还可抵消这些功能减退,但处于低潮或临界期,则有病变及死亡的危险。
生物节律稳态遭到严重损害
夜班工人体温、血压夜高于昼,睡眠昼夜颠倒,日积月累,使生物节律一定程度损害。
同步因子作用的减弱
由于退休,长期生活习惯因改变而不适应,户外接受日光时间减少,干扰了情绪节律,机体衰老与同步因子削弱是有关的。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们只有顺从它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天地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有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以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天地大经。贤人长寿秘诀是按照天地、日月、星辰的自然运行规律,适应阴阳升降变化,“春夏 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法,使之长寿健康。历代长寿老人均具有起居,饮食规律的生活。尽管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些事不尽人意,但长寿者由于保持乐观情绪,正确对待和处理矛盾,使生活节律中同步因子不断维持动态平衡,这对延缓衰老有着不可估量的回春作用。
Ⅵ 人的生物钟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具体步骤有哪些
体内存在着一个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期以及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期,人类智力的波动周期为33天。这些就是人体的生物节律! 人体生物钟具有准确的时间性,用数学公式能准确地计算出所有人在任何一天的利害日情况。测算结果能使你知道哪天是周期日,哪些天是高潮期,哪天是临界日,哪些天是低潮期。便于你根据自己利害日的情况,合理地安排学习、工作和生活。 公式:(测定年-出生年)×365+闰年数-(1月1日至生日天数)+(1月1日至测定天数)。 所得天数即是经历总天数,再分别除以23天、38天、33天,所得余数分别为体力、情绪、智力三个节律情况。 说明:测算人体生物钟必须用公历生日,只知道农历生日者请查万年历,查出公历生日。 举例:某人生于1964年7月23日,测1993年12月3日三个节律情况。这个人1964年出生至1993年,经历了1964、1968、1972、1976、1984、1988、1992共8个闰年,因此闰年数为8。代入公式: [1993-1964]×365+8-[31天(1月)+29天(2月)+31天(3月)+30天(4月)+31天(5月)+30天(6月)+23天]+[31天(1月)+28天(2月)+31天(3月)+30天(4月)+31天(5月)+30天(6月)+31天(7月)+31天(8月)+30天(9月)+31天(10月)+30天(11月)+3天]=29×365+8-205天+337天=10725天 10725天÷23天=466……7天 10725÷28天=383……1天 19725÷33天=325……0
人体生物钟三个节律处在周期日、高潮期、临界日、低潮期的判定标准,
如下表: 周期日 高潮期 临界日 低潮期 体力节律 余数等于0 余数小于12 余数等于12 余数大于12 情绪节律
余数等于0 余数小于14 余数等于14 余数大于14 智力节律
余数等于0 余数小于17 余数等于17 余数大于17
根据体力余数7,情绪余数1,智力余数0,对照本表,此人1993年12月3日这天: 体力处在高潮期第7天。情绪处在高潮期第1天。智力刚好是周期日。 根据体力周期为23天,情绪周期为28天,智力周期为33天,按日历测算,即可制出此人若干年的人体利害日表。 利用人体生物节律实行优生 生物节律的应用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上至尖端科学,下至交通运输、体育竞赛、工矿企业、医疗卫生乃至人们的家庭生活等都有所涉及。应用它,不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在其它应用中也有相当价值。
Ⅶ 生物钟怎样计算
人体的生物钟:人的生命过程是复杂的,又是奇妙的,它无时无刻不在演奏着迷人的“生物节律交响乐”。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生物钟。生物钟也叫生物节律、生物韵律,指的是生物体随时间作周期变化的包括生理、行为及形态结构等现象。科学家发现,生物钟是多种多样的。就人体而言,已发现一百多种。生物钟对人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整个人类都是按以一昼夜为周期进行作息,人体的生理指标,如体温、血压、脉搏;人的体力、情绪、智力和妇女的月经周期;体内的信号,如脑电波、心电波、经络电位、体电磁场的变化,等等,都会随着昼夜变化作周期性变化。没有人否认这一系列的现象与人的健康毫无关系。科学发现,生物钟紊乱的时候,人类甚至所有生命就容易生病、衰老或死亡。有的人的生物钟几十年都是相对稳定的,他的健康状况是良好的,而生物钟表一旦被打破,较长处于紊乱状态,就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或疾病,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据说,欧洲名酒枣威士忌的商标是一长寿老人的头像,这老人活了152岁。当时,英国国王想见这位长寿老人,就请他到皇宫来吃喝玩乐,以示隆重款待,谁知,由于生活规律被突然改变,一周后老人不治死去。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健康老人,几十年如一日,终日劳作,越显健康,有一天,由于儿女的孝顺,让他休息“享清福”,结果不是周身不舒服,就是一病不起。有的刚退下来的老人,身体状况反而不如上班的时候,都是与生物钟突然改变有关。我们认为,年轻人要及早认识、发现和掌握自己的生物钟,然后、逐步顺应它,使之发挥良性效果。老年人要对几十年形成的生物钟要保养好,不要轻易改变它,免得引起生物钟紊乱而影响身心健康。孝顺的儿女们,也不要轻易让老人迁就你们的“孝心”。据调查,在一家叫老人保健康复中心里,好几个九旬老人在家的时候身体状况、精神状态都很正常,儿女送他们到中心是让他们得到良好的医疗保障,但结果,这几个老人都是不到半月,“无疾”而终。这与老人的生物钟被改变有无关系,我们无法深究 。不过,我们相信,认识生物钟、掌握生物钟、顺应生物钟对维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是有帮助的。
如何调整生物钟?
在冬季,人们的食欲多有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冬季人体需要更多的热量,这是由于人体的“激素钟”在寒冷的气候下,运转有所改变造成的。
科学研究发现,冬天的寒冷影响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对于体质偏弱而无严重疾病的人来说,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适当选用一些药食两用的食品,如红枣、芡实、薏苡仁、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莲子、山药、扁豆、桂圆、山楂、饴糖等,再配合营养丰富的食品,就可达到御寒进补的目的。
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冬季是减轻体重、控制肥胖的大好时机。此时,肥胖者晚餐应少吃,并安排得清淡一些。由于晚间人体摄入的营养素易转化成脂肪而储存,同时,晚间活动量小,如果晚餐丰盛则易引起血脂升高,并易沉积于血管壁上,为动脉硬化埋下隐患。
妇女在冬季应增加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摄入,尤其是钙和铁应有充分的供应。老人和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生理耐寒能力差,寒冷对他们是很大的威胁,尤其需要优质蛋白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应保持合理的比例,三者应分别占13%-15%、25%-35%、60%-70%为宜。
老人冬季宜常吃粗粮、杂粮和薯类。如玉米、荞麦、燕麦、红薯、马铃薯、羊奶、兔肉、动物肝、动物血、豆腐、芝麻酱、红糖、虾米、虾皮以及带色叶菜都适于冬季进食。
此外,冬季进补御寒,调整饮食的同时,应进行耐寒力锻炼从而增强适应能力。如忽略了人体本身的生理耐寒力,而一味依赖食物御寒,过多地食用高热能高脂肪的食物和酒类等,可造成和加重心血管病。而且,一冬下来,有可能多长出赘肉,会给原来就胖或心血管功能不佳者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冬天应坚持适当的体育运动,如太极拳、散步、打球等,这样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胃肠道对营养的消化吸收,真正达到食而受益的目的
224》如何调整好生物钟
经过长时间的复习备考,很多考生形成了晚睡的习惯。有些人甚至到了上午10∶00左右还懒洋洋的,兴奋不起来。如果到了高考时还是处于这种生理状态,就很不利,应该注意调整好自己的生物钟。
人的生物钟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生理反映。要想调整到最佳状态,应该在考前半个月左右就着手进行。高考的第一场考试一般在上午9∶00开始。考生要想保证自己有充足的精力和适度的兴奋状态,就要完全按照高考期间的作息时间安排自己一天的生活,逐步把生物钟调整过来。
第一步是把晚睡的习惯改掉,第二天早上也不能睡懒觉。具体地说就是每天晚上一定要在22∶00以前入睡,第二天早上要在6∶00~6∶30左右起床。起床洗漱完毕后,活动一下身体,看几页复习资料,7∶30左右再吃早餐。这样到9∶00左右整个人已经逐渐进入兴奋状态。为适应考试,考生在9∶00~11∶00之间可以自己找一些卷子试着做一做。这样既能进行一下复习,又能体会适度紧张的感觉。
午饭后,考生也要按高考的需要休息一个小时左右再进行复习。从而使自己在每一场考试的时间里都处于适度的兴奋中。
Ⅷ 请问人体生物钟是怎么的算法求教
详见下面链接:
http://ke..com/view/246906.htm?fr=ala0_1_1
计算的话就用下面在线软件吧
http://www.fh21.com.cn/search/zhouqi.htm
健康人体的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昼夜的生理节律,这与地球有规律自转所形成的24小时周期是相适应的,表明生理节律受外环境周期性变化(光照的强弱和气温的高低)的影响而同步。诸如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昼夜节律变化。生物近似时钟的结构,被称之为“生物钟”。周期节奏近似昼夜24±4小时称“日钟”, 近似29.53±5天称为“月钟”,近似周年12±2月称为“年钟”。
计算
如何计算自己智力、情绪、体力钟的高潮、低潮和临界期呢?以下是一种简算法:
(1) 先算“总天数”即计算出生之日至所计算之日的总天数。公式:t=(365.25×周岁数)± x。式中“t”表示总天数,“x”表示除周岁数以外的天数。例某人1935年10月15日出生, 要计算1987年1月29日的这天生物节律,t=(365.25×52)-259=18734(天)。
(2) 再算“余数”,将前算得的总天数分别除以33、28、23(它们分别是智力、情绪、体力 节律周期的天数。)然后得到余数。注意必须用手算,而不要用电子计算机计算。 18734/33=567……23(智力钟余数) 18734/28=669……2(情绪钟余数) 18734/23=814……12(体力钟余数)
(3) 当把余数求出之后,如你只需要了解计算日处什么期(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周期天数除以2对照法”,又叫半周期法: 33/2=16.5……(智力钟半周期数) 28/2=14.0……(情绪钟半周期数) 23/2=11.5……(体力钟半周期数) 将“余数”与半周期数作比较,若余数小于此种生物钟的半周期数,此生物钟运行在高潮期;若大于半周期数,运行在低潮期;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以及余数为零者,则为临界期。了解自己“智力、情绪、体力”三节律的运行周期,可在高潮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在临界、低潮期早作准备,以防不测。 上例,智力钟余数:23>16.5为低潮期;情绪钟余数:2<14.0为高潮期;体力钟余数12>11.5,数字接近半周期,为临界期。
Ⅸ 人的生物钟周期如何计算
生物钟亦称生物节律,是生物体随着时期变化的各种情绪、行为、体力、形态及智力等生物节律性周期变化。当它运行到高潮期,大脑、体力和精神都处在最高状态,因此无论学习和工作效率极高。
1.算出从出生之日到计算之日的总天数。其公式:
t=(365.25×周岁数)±X
t表示总天数:周岁数指实际年龄(计算视未满或已满当年都算一岁);±表示生日在计算日前用“+”,生日在计算后用“-”、“X”指除周岁以外的天数,即生日到计算日的天数。
例:某人1957年1月24日出生,计算他1986年2月29日的生物节律值。其周岁为29岁,出生日在计数日前35天,故应“+”。t=(365.25×29)+35=10627天。
2.将总天数分别除以33、28、23(他们分别为智力、情绪和体力节律周期的天数)。
按例:10627÷32=322——1(1)智力
10627÷28=379——15(2)情绪
10627÷23=462——1(3)体力
以上得的“商”为生物钟已运行的周期数,“余数”是指新开始的周期运行到第几天了。如智力钟运行了322个周期,第323个周期正运行到第一天;情绪钟已运行了379个周期,现正处在第380个周期的15天。
若总天数除以各生物钟的周期数正好除尽,表明生物钟正好运转在它周期的最末一天。
3.了解计数日出在什么时期(高潮期、低潮期、临界期),采用半周期法:用33、28、23分别除以2,得到他们的半周期数;智力半周期数为16.5天;情绪半周期数为14天;体力半周期数为11.5天。
若所的“余数”小于此生物钟的半周期数,那么此生物钟运转在高潮期;若大于半周期数,则运行在低潮区;若接近半周期数或整周期数以及“余数”为零者,为临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