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化能有机营养型微生物是异养类型的,他们还原CO2的还原氢哪里来呢
微生物营养类型根据能源分为:化能营养型和光能营养型,按氢供体分:有机营养型和无机营养型,按碳源分:自养型和异养型。化能有机营养型就是以有机物氧化的能量为能源,无机物为氢供体,有机物为基本碳源的微生物内型。所以说他们还原CO2的氢来自无机物。光能一样型是指以光辐射为能源,以有机碳为必须探员的微生物。我们人类的NADPH是从很多途径生物合成而来,不只是有氧呼吸作用,微生物获取营养的方法也是通过吸收有得通过光合作用,而我们属于真核细胞获得营养的方式也是吸收,内吞,异养类型是一样的,异养就只是指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生物类型。
无机氢还原成NADPH的能量主要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而生物体的新成代谢过程中很多步骤都是会利用无机氢合成NADPH的。
Ⅱ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其异同点有哪些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都包含脱氢(或电子)、递氢(或电子)和受氢(或电子)3个阶段;生物氧化的功能有产能、产还原力和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其不同点是3个阶段有不同的形式:
1底物脱氢,有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TCA循环.
2递氢,底物脱氢后通过呼吸链传递(或电子传递链)等方式传递.
3受氢,根据受氢体的性质将生物氧化分为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3种类型.
Ⅲ 微生物底物脱氢的途径有哪些
EMP途径:生理功能,提供ATP和还原力NADH,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中间产物
磷酸戊糖途径:生成三碳糖,5碳糖的的骨架,为多种生物合成提供前前体物质。
ED途径:是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代谢途径,微生物特有
WD途径:略(忘了)
想详细了解各种途径可以网络或者查微生物书,周德庆,沈平的都行
Ⅳ 化能异养微生物可以经过哪些途径分解葡萄糖获得能量 各途径的关键 酶是什么酶
包括丁酸发酵途径、丙酸发酵途径和混合酸发酵途径。丁酸途径也是个循环,关键酶包括:乙酰乙酰辅酶A。混合酸途径的关键酶是:丙酮酸甲酸解酶。
呼吸途径包括:三羧酸循环关键酶是:乙酰辅酶A、同戊二酸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
糖酵解途径关键酶:葡萄糖激酶,果糖磷酸激酶,丙酮酸激酶。
Ⅳ 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中,底物脱氢和产能途径主要有哪几条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以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为能源。所以,有机化合物对这些菌来讲,既是碳源,又是能源。已知的绝大多数微生物都属于此类。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又可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类型。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宿主细胞的营养以维持生命的现象。腐生是指通过分解已死的生物或其他有机物,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生活方式。
异养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的方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受体的不同可分为发酵和呼吸两种类型,而呼吸又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一、底物(基质)脱氢的四条主要途径
以葡萄糖作为典型底物
1、emp途径(糖酵解途径)
有氧时,与tca连接,将丙酮酸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无氧时,丙酮酸进一步代谢成有关产物。
2、hmp途径(己糖-磷酸途径)
产生大量nadph2和多种重要中间代谢物。
3、ed途径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裂解途径
kdpg
是少数缺乏完整emp的微生物具有的一种替代途径,细菌酒精发酵经ed进行。
4、tca循环(三羧酸循环)
真核在线粒体中,原核在细胞质中。
tca在代谢中占有重要枢纽地位
二、递氢和受氢
根据递氢特别是最终氢受体不同划分
1、发酵(分子内呼吸)
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不经呼吸链而直接传递给某一中间代谢物的低效产能反应。
在此过程中,有机物是氧化基质,又是最终氢受体,且是未彻底氧化产物,结果仍积累有机物,产能少。
在发酵过程中,借底物水平磷酸化合成atp,是合成atp唯一方式。
高能化合物:1
,3-
二磷酸甘油酸、乙酰磷酸、氨甲酰磷酸、pep、
酰基辅酶a。
2、有氧呼吸(呼吸作用)
底物脱氢后,经完整的呼吸链(电子传递链)递氢,以分子氧作为最终氢受体,产生水和放出能量。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通过与氧化磷酸化反应偶联,产生atp,称氧化磷酸化。
1)呼吸链组成与顺序:
2)真核与原核生物呼吸链比较:
位置、组成
3、无氧呼吸(厌氧呼吸)
以无机氧化物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氢受体的生物氧化。
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但有些能量转移到最终受体,产能不多。
依据最终氢受体不同,分成多种类型。
1)硝酸盐还原作用(反硝化作用)
由硝酸盐逐步还原成分子氮的过程。使土壤n损失,肥力下降。属异化性硝酸盐还原。
2)硫酸盐还原作用(异化性)
通常以乳酸为基质,积累乙酸,以so42-为最终氢受体。脱硫弧菌
desulfovibrio
sp.
3)甲烷发酵作用
产甲烷菌以二氧化碳为最终氢受体。如甲烷杆菌
methanobacterium.
Ⅵ 化能异养,化能自养及光能微生物的能量代谢有何特点
1、光能自养型
这类微生物利用光作为能源,以二氧化碳作为基本碳源,以某些还原态的无机化合物(水、硫化氢等)作为供氢体还原二氧化碳。它们的细胞内都含有一种或几种光合色素。
2、光能异养型
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碳化合物(甲酸、乙酸、甲醇、异丙醇等)作为碳源和氢供体进行光合作用而生长繁殖的微生物。
3、化能自养型
以二氧化碳为碳源,利用无机化合物如铵、亚硝酸盐、硫化氢、铁离子等氧化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进行生长的微生物。
4、化能异养型
大多数微生物属于这种营养类型。它们以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和能源。
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之多,是动植物所不及的。
微生物有着许多独特的代谢方式,如自养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厌氧生活、不释放氧的光合作用、生物固氮作用、对复杂有机物的生物转化能力、分解氰、酚、多氯联苯等有毒物质的能力,抵抗热、冷、酸、碱、高渗、高压、高辐射剂量等极端环境的能力,以及病毒的以非细胞形态生存的能力等。
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种类多,仅大肠杆菌一种细菌就能产生2000-3000种不同的蛋白质。天然抗生素中,2/3(超过4000种)是由放线菌产生的。微生物所产酶的种类也是极其丰富的,从各种微生物中发现,仅II型限制性内切酶就有1443种。
Ⅶ 化能异养微生物进行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可通过哪些代谢途径产生
化能异养微生物进行合成代谢所需要的还原力可通过哪些代谢途径产生:
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TCA途径产生
EMP途径:
又称糖酵解或己糖二磷酸途径,是细胞将葡萄糖转化为丙酮酸的代谢过程,总反应为:C6H12O6+2NAD+2Pi+2ADP→2CH3COCOOH(丙酮酸)+2NADH+2H+2ATP+2H2O。EMP途径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同时释放出少量ATP的过程。
HMP途径:
微生物在利用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中,由磷酸己糖开始分解,形成5碳物,5碳物再分解成3碳和2碳物,3碳物和2碳物又继续进行代谢生成乳酸和乙醇等产物,这条代谢途径称为HMP途径。
ED途径:
又称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KDPG)途径,是细菌的酒精发酵途径;总反应式是C6H12O6+ADP +Pi+NADP+ + NAD+→2CH3COCOOH+ATP+NADPH + H+ +NADH + H+。
TCA途径:
TCA循环,是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代谢途径,分布在线粒体。又称为柠檬酸循环或者三羧酸循环,或者以发现者Hans Adolf Krebs(英195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姓名命名为Krebs循环。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糖类、脂类、氨基酸)的最终代谢通路,又是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Ⅷ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其异同点有哪些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都包含脱氢(或电子)、递氢(或电子)和受氢(或电子)3个阶段;生物氧化的功能有产能、产还原力和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其不同点是3个阶段有不同的形式:
1底物脱氢,有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TCA循环。
2递氢,底物脱氢后通过呼吸链传递(或电子传递链)等方式传递。
3受氢,根据受氢体的性质将生物氧化分为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3种类型。
Ⅸ 在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过程中,其基质的脱氢和产能的途径主要有几条
两条途径:EMP途径(糖酵解途径)。有氧时,与TCA连接,将丙酮酸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时,丙酮酸进一步代谢成有关产物。
HMP途径(己糖-磷酸途径)。产生大量NADPH和多种重要中间代谢物。化能异养型微生物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以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为能源。所以,有机化合物对这些菌来讲,既是碳源,又是能源。已知的绝大多数微生物都属于此类。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又可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类型。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宿主细胞的营养以维持生命的现象。腐生是指通过分解已死的生物或其他有机物,以维持自身正常生活的生活方式。
异养微生物氧化有机物的方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受体的不同可分为发酵和呼吸两种类型,而呼吸又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9)化能异养微生物如何脱氢扩展阅读:
有些微生物能生活在活的生物体上,又能在死的有机残体上生长同时也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属于兼性寄生微生物,如人和动物肠道内普遍存在的大肠杆菌,它生活在人和动物肠道内是寄生,随粪便排出体外,又可在水、土壤和粪便之中腐生。
又如引起瓜果腐烂的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的菌丝可侵入果树幼苗的胚芽基部进行寄生,也可以在土壤中长期进行腐生。
而在于它们是否能利用CO作为唯一的碳源或主要碳源。在自养型和异养型之间、光能型和化能型之间还存在一些过渡类型。
Ⅹ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1化能异养 大多数微生物属于这种营养类型。它们以有机碳化合物作为碳源和能源。如果微生物的食物是来自死亡或腐烂的动植物尸体,就称其为腐生微生物。如果其生长必须从活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的,则称之为寄生微生物
2合成代谢又称同化作用或生物合成,是从小的前体或构件分子(如氨基酸和核苷酸)合成较大的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能量通常由腺苷三磷酸(ATP)直接提供。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是代谢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同时进行。分解代谢生成的ATP可供合成代谢使用,合成代谢的构件分子也常来自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和分解代谢相反,合成代谢是从少数种类的构件出发,合成各式各样的生物大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