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微生物肥料怎样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肥料作为一种可供给作物养分,提高产量和质量,还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物料,是农业生产中的物质基础。肥料的名称非常多,但可总结为直接性的肥料,如氮,磷,钾,微量元素肥,复合肥等,及间接性的肥料,如石灰,石膏,细菌肥料等。微生物肥料就是一种间接性的肥料。
总之,微生物肥料内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以促进土壤中的生物转化过程,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但是,微生物肥料在施用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有效期,温度,地点,菌数,时期,混合,用量等,要注意科学合理施用。目前,微生物肥料的发展正在由豆科接种剂向非豆科用肥方面发展,由接种剂向复合生物肥方面发展,由单一菌种制剂向复合菌种制剂方面发展,由单功能向多功能方面发展,由无芽孢菌向芽孢菌种方面发展。可以预计,微生物肥料将在今后的持续农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B. 如何正确使用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虽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据施肥的时机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为每亩5公斤,可以和有机肥料混合后使用;
对于果树之类的农产品,每颗幼苗使用量为200克左右,成年后的果树可以放射状沟施,每颗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还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冲施等,各种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则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数多。微生物菌剂到根际需要与其它的微生物竞争营养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声夺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议从底肥(生长早期)就开始施用,不要随意减量,并在一个生长季至少施用2-3次。
2、 采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灌根、穴施、沟施、喷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种、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结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后,一定要覆土,促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线的伤害。
2)喷施和滴灌对微生物菌剂的要求较高,大多数微生物菌剂由于载体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项:
1、氮、磷、钾总含量超过8%时与菌剂混合施肥,会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议采用沟施、窝施的方式,一定要将菌肥盖在土壤里,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杀死细菌;此外,不建议冲施微生物菌肥,因为加速吸收后菌群会被冲散,影响施用后的效果。
4、气温过高、过低、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建议使用微生物菌肥。
C. 如何正确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
一、适墒施肥
在天气长期干旱的环境下,不宜强行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待到雨后墒情适中时再施。适合墒情的标准是:田间土壤手捏成团、落地即散。
二、适量施肥
生物有机复合肥的有机质和其他养分含量各个企业的生产标准是不同的,施用时,既要看肥料配方的养分含量,又要看土壤的质地与肥力来确定施用量,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用量在50公斤左右,土质差、肥力低的地块适当多用,反之酌减。
三、混合施用
生物有机复合肥有通用型和专用型,为了体现速效与长效,应与速效化肥混合施用,特别是与高含量的复合肥混配施用效果最好。区别不同作物还可另配施钾、硼、锌等大量与微量元素肥料,这样效果更佳。
D. 生物菌肥,究竟该如何施用才合理
微生物菌肥是活体肥料,主要是依赖大量有益微生物发挥生命活力,在其旺盛的繁殖和新陈代谢情况下,不断进行物质转化而展现其效益。施用生物菌肥方法要比施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质肥料的要求严格,微生物肥料在施用上要注意一下几个事项:
总之,在应用微生物肥料之前,要先检验土壤的环境条件,若有不足时应做好土壤改良,施用后要先做好土壤管理,以确保施进去的有益菌能旺盛的繁殖。
E. 如何合理使用微生物肥料
生物肥使用要注意:
生物肥必须选用质量合格的,质量低劣、过期的不能使用,菌肥必须保存在低温、阴凉、通风、避光处,以免失效。
为尽量减少微生物死亡,施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拌种时加水要适量,使种子完全附。拌种后要及时播种、覆土,且不可与农药、化肥混合使用。
一般菌肥在酸性土壤中直接施用效果较差,要配合施用石灰、草木灰等,以加强微生物的活动。
微生物生长需要足够的水分,但水分过多又会造成通气不良,影响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因此必须注意及时排灌,以保持土壤中适量的水分。
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大多是好气性的,因此,施用菌肥必须配合改良土壤和合理耕作,以保持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另外,针对不同的生物肥有个别特殊的使用注意。
F. 生物菌肥(怎样使用才能增产增收)生物肥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虽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据施肥的时机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为每亩5公斤,可以和有机肥料混合后使用;
对于果树之类的农产品,每颗幼苗使用量为200克左右,成年后的果树可以放射状沟施,每颗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还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冲施等,各种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则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数多。微生物菌剂到根际需要与其它的微生物竞争营养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声夺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议从底肥(生长早期)就开始施用,不要随意减量,并在一个生长季至少施用2-3次。
2、 采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灌根、穴施、沟施、喷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种、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结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后,一定要覆土,促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线的伤害。
2)喷施和滴灌对微生物菌剂的要求较高,大多数微生物菌剂由于载体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项:
1、氮、磷、钾总含量超过8%时与菌剂混合施肥,会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议采用沟施、窝施的方式,一定要将菌肥盖在土壤里,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杀死细菌;此外,不建议冲施微生物菌肥,因为加速吸收后菌群会被冲散,影响施用后的效果。
4、气温过高、过低、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建议使用微生物菌肥。
G. 怎样正确使用生物有机肥
说明:
生物有机肥在有机肥的基础上加入功能微生物,如放线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解磷解钾细菌等。
生物有机肥,是有机肥的一类,有机肥在商品化生产过程中利用微生物的发酵和分解,可以是自然发酵也可以是添加人工菌种干预发酵,达到充分分解充分杀菌的目的。
使用
基肥(底肥)施用
基肥,一般叫底肥,是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在翻耕时,将有机肥均匀施入,随着翻地将肥料翻入土中,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起到很好的改良土壤的目的,但于其均匀施入土壤,不能全部甚至大部分接触根系从而被根系利用,因此,肥料利用率这势必造成多余的浪费,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其次也容易产生土壤障碍。因此该方法比适合于种植密度大的作物。
追肥施用
有机肥用作追施的方法有土壤深施和根外追肥两种。土壤深施一般将有机肥施在根系密集层附近,施后覆土,以免造成养分挥发损失。根外追肥是将堆肥与10倍的水混合均匀,静置后取其上清液,借助喷雾器将肥料溶液喷洒在作物叶面,以供叶面吸收。
用作种肥
种肥的使用方法有多种,如拌种、浸种、条施、穴施等。拌种是用少量的清水,将有肥溶解或稀释,喷洒在种子表面,边喷边拌,使肥料溶液均匀地沾在种子表面,阴干后播种的一种方法。浸种是把肥料溶液溶解或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按液种1:10的比例,把种子放入溶液中浸泡12~24h,使肥料液随水渗入种皮,阴干后随即播种。开沟或挖穴后将肥料施入耕层3~5cm的沟、穴中,再在肥带附近播种,种肥距保持在3cm以上。用作种肥肥料要求养分释放要快,不能过酸、过碱,肥料本身对种子发芽无毒害作用,堆制后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是很好的种肥。
用作育苗肥
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分释放均匀,养分全面,是育苗的理想肥料。一般以10%的发酵充分的发酵有机肥料加人一定量的草炭、蝇石或珍珠岩,用土混合均匀做育苗基质使用。
有机肥全层施肥与集中施肥
全层施入是将有机肥撒满地表,通过耕地使有机肥施入全土层中,这种施肥方法在有机肥较多(每亩4000~6000kg)或者作物密度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应用。集中施入土壤中就是通过开沟把堆肥施入作物的根系附近,这种施肥方法在肥料较少(每亩1500~3000kg)和土壤肥力比较低的情况下,值得采用。
H. 微生物肥料怎样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当前,由于长期大量盲目地使用化学肥料,过量地喷施各种药剂,致使我国土壤状况不断恶化。现在的问题是赶紧修复已经被破坏的土壤,不然土壤中的有机质急剧减少,各种细菌、真菌、放线菌没有生存的环境,数量减少,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极坏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微生物肥料的种类、特性及施用方法,农资人实录提醒您,一定要根据土壤状况和作物情况,有目的性地选择相应的微生物肥料。我们是要改良土壤,也要调理酸碱度,更要提高作物产量。这些都是相互匹配的一个过程,合理利用肥料特性,才能有助于我们作物的增产增质。
I. 生物菌肥怎么施用才能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生物“肥料”,虽然叫作菌肥,但是其本质不是肥,只是通过一些工厂的手段培养的一些在土壤中有利于土壤和作物的有益菌类。
生物菌肥施肥量
根据施肥的时机不同,底肥和追肥使用量为每亩5公斤,可以和有机肥料混合后使用;
对于果树之类的农产品,每颗幼苗使用量为200克左右,成年后的果树可以放射状沟施,每颗0.5-1公斤即可。
除此之外,微生物菌肥还可以用作蘸苗灌根、拌苗床土、盆栽以及冲施等,各种施肥方法都有所不同,用量也要把握好,否则就事倍功半了。
使用方法:
1、 用得早,用得足,次数多。微生物菌剂到根际需要与其它的微生物竞争营养和位置等,因此,要做到先声夺人,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建议从底肥(生长早期)就开始施用,不要随意减量,并在一个生长季至少施用2-3次。
2、 采用正确的使用方式: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灌根、穴施、沟施、喷施、滴灌、撒施等方式。浸拌种、蘸根等方式早期效果突出,要达到更好的效果,还需要结合土施的方式,尤其结合灌根、穴施、滴灌等方式效果更好。
1) 撒施在表面后,一定要覆土,促进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定殖,避免紫外线的伤害。
2)喷施和滴灌对微生物菌剂的要求较高,大多数微生物菌剂由于载体和生产工艺的限制,是不能溶解的。
注意事项:
1、氮、磷、钾总含量超过8%时与菌剂混合施肥,会一直菌的活性。
2、不要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草木灰混合使用。
3、建议采用沟施、窝施的方式,一定要将菌肥盖在土壤里,避免阳光直射,紫外线会杀死细菌;此外,不建议冲施微生物菌肥,因为加速吸收后菌群会被冲散,影响施用后的效果。
4、气温过高、过低、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建议使用微生物菌肥。
J. 微生物肥料怎样用才最好
微生物肥料是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经工业化培养发酵而成的生物性肥料。通常把微生物肥料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了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导致植物营养状况的改善,进而增加产量,其代表品种是菌肥;另一类是广义的微生物肥料,虽然也是通过其所含的微生物生命活动作用使作物增产,但它不仅仅限于提高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水平,还包括了它们所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如激素类物质对植物的刺激作用。
促进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或者能够抵抗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减轻病虫害,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1.液体菌剂的使用方法。
(1)种子上的使用。①拌种:播种前将种子浸入10—20倍菌剂稀释液或用稀释液喷湿,使种子与液态生物菌剂充分接触后再播种。②浸种:菌剂加适量水浸泡种子,捞出晾干,种子露白时播种。
(2)幼苗上的使用。①蘸根:液态菌剂稀释10—20倍,幼苗移栽前把根部浸入液体沾湿后立即取出即可。②喷根:当幼苗很多时,可将10—20倍稀释液放入喷筒中喷湿根部即可。
(3)生长期的使用。①喷施:在作物生长期内可以进行叶面追肥,把液态菌剂按要求的倍数稀释后,选择阴天无雨的日子或晴天下午以后,均匀喷施在叶子的背面和正面。②灌根:按1:40—100的比例搅匀后按种植行灌根或灌溉果树根部周围。
2.固体菌剂的使用方法。
(1)种子上的使用。①拌种:播种前将种子用清水或小米汤喷湿,拌入固态菌剂充分混匀,使所有种子外覆有一层固态生物肥料时便可播种。②浸种:将固态菌剂浸泡1~2小时后,用浸出液浸种。
(2)幼苗上的使用。将固态菌剂稀释10—20倍,幼苗移栽前把根部浸入稀释液中蘸湿后立即取出即可。
(3)拌肥。每1000克固态菌剂与40—60公斤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混合均匀后使用,可做基肥、追肥和育苗肥用。
(4)拌土。可在作物育苗时,掺入营养土中充分混匀制作营养钵;也可在果树等苗木移栽前,混入稀泥浆中蘸根。
3.生物有机肥的施用。
(1)作基肥。大田作物每亩施用40—120公斤,在春、秋整地时和农家肥一起施入;经济作物和设施栽培作物根据当地种植习惯可酌情增加用量。
(2)作追肥。与化肥相比,生物有机肥的营养全、肥效长,但生物有机肥的肥效比化肥要慢一点。因此,使用生物有机肥做追肥时应比化肥提前7—10天,用量可按化肥做追肥的等值投入。
购买和使用微生物肥料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微生物肥料符合生产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的肥料原则要求,已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列入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但微生物肥料对许多生产者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要在推广微生物肥料的过程中详细说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选购时要看证。要想选择质量有保证的微生物肥料,首先要看有没有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或临时生产许可证。各省没有资格颁发微生物肥料的生产许可证或临时生产许可证。
2.选择合格产品。国家规定微生物肥料菌剂有效活菌数≥2亿/克,大肥有效活菌数≥2000万/克,为了使生物肥在有效期末期仍然符合这一要求,一般生产厂商在出厂时应该有40%的富余。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说明质量达不到要求。
3.注意产品的有效期。微生物肥料的核心在于其中的活的微生物,产品中有效微生物数量是随保存时间的增加逐步减少的,若数量过少则会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要选用有效期内的产品,最好用当年生产的产品,坚决不购买使用超过保存期的产品。
4.注意存放和运输过程中的条件。避免阳光直晒,防止紫外线杀死肥料中的微生物;应尽量避免淋雨,存放则要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产品贮存环境温度应避免长期在35℃以上和-5℃以下低温。
5.禁止与杀菌剂或种衣剂混放混用。对于种子的杀菌消毒,应在播种前进行,最好不用带种衣剂的种子播种。
6.通过合理农业技术措施,改善土壤温度、湿度和酸碱度等环境条件,保持土壤良好的通气状态(即耕作层要求疏松、湿润),保证土壤中能源物质和营养供应充足,促使有益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旺盛代谢,从而发挥其良好增产增效的肥力作用。一般来说,有水灌溉的耕地比干旱地的效果好;有机质丰富、地力肥沃的土壤要比贫瘠的土壤效果好;松散透气、团粒结构好的土壤比板结的土壤效果好;温暖季节施用要比严寒低温施用效果好;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比不加有机肥效果好;集中施用(穴施或沟施)、近根施用比撒施效果好;单独施用比与氨态化肥、杀菌农药合用效果好;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早施比晚施效果好。
7.各种微生物肥料在使用中所采用的拌种、基肥、追肥等方法,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